一、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如何面对?
高职单招刚过去马上又迎来毕业季那么青涩的我们刚从大学出来该如何选择自己心仪的工作呢?面对大批同龄人的工作竞争我们又该如何调节自己的心里压力呢?小编层身为过来人感同深受结合自己结合当代情况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笔记如下!
1、就业压力水平
为了解到学生的就业压力水平,本人于2021年10月至12月在高职院校的大一、大二年级学生中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使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PerceivedStressScale,CPSS):14条目;中文健康问卷:12条目;中文版问题解决评价问卷(ChineseProblemSolvingInventory,CPSI):共35条目。参加调查的学生148人,其中男生38人,女生109人。调查结果:(1)处于健康危险性压力状态(HRS):49.3%(73/148),说明在148人中有73人是处于健康危险性压力状态;(2)存在心理障碍:21.6%(32/148),其中,高压力学生中存在心理障碍:32.88%(24/73);低压力学生中存在心理障碍:10.67%(8/75)。说明在148人中有32人是存在心理障碍,其中处于健康危险性压力状态的73人中有24人存在心理障碍;低压力学生75人中存在心理障碍的有8人。更说明高压力容易导致心理障碍;(3)高压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评分:109.13±13.66;低压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评分:98.54±15.03。说明学生高压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低压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这些数据令人担忧,也让我们产生了许多的思考。
2、就业压力源分析
分析就业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就业环境,包括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公司)环境、职业环境。另一方面,可能更多的是来自于学生自身,包括学习与发展的关系、人际交往与沟通、情感问题、贫困问题等方面。在学习与发展的关系方面反映出以下问题:(1)学习动力不足。这主要体现在对自己的生活目标不明确,对未来很迷茫,学习具有盲目性。虽然有些同学学习非常努力,有的还每年争取奖学金,但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从未设计与规划过,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应该选择什么,出现了学校里是优秀生,而在现实生活中完全不是这样的怪现象;(2)学习能力不够。或者说是不会学习,这与我国的教育体制有关。学生从小接受的是一种“喂饭式”和“应试式”的教育模式,已成为一种习性,造成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能力。其实大学的学习具有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支配和选择学习的内容,而有的学生则不适应;(3)学习毅力不强。部分学生想法很多,但做起来却缺乏毅力,可谓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持之以恒。
3、就业压力应对思考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一般来说,适度的压力是有益的、健康的,作为内在驱动力,它能刺激学生去获取各种成功的机会;但当压力过大,超出了所能承受的范围时,就会产生心理、身理及应对能力等问题。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压力管理,减轻就业压力,预防心理障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以及应对压力能力,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p分页标题e
二、我们怎样做职业规划呢?
我发现一些职场人工作几年之后,开始变的迷茫,不知不觉当中遇到了职业发展瓶颈,应该怎么办呢?
例如:在单位工作5年了,你虽然工作很努力,但是仍然没有获得晋升,你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目前这份工作?
或者,你从一毕业就进入公司,现在已经工作3年了,最近发觉工作越来越没有激情,失去了开始的那份劲头,不知怎么回事。
出现这种状况,就是你要给自己做职业规划的时候了。
那么,怎样给自己做职业规划?可以听听人力资源顾问怎么说,毕竟他们经常给企业做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会比你更关心你的发展,毕竟人才是每个企业都想留住的。而且人力资源顾问的意见会更加独立、专业,也更有针对性。
我在企业做过多年的人力资源经理、人力资源总监,后来转型做企业管理咨询,成为公司高级合伙人和咨询总监,出版过4本书,一直在深入研究人力资源和个人职业规划。
谈到职业规划,我们可以从“职业诊断、职业定向、职业定位”这三个方面系统的审视一番。
第一个方面、职业诊断——你适不适合现在的工作?
我们可以从人力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一个人究竟适不适合做现在工作,主要看人和岗位是不是相匹配。
这种匹配性,主要是根据岗位的工作要求来看的,也就是看你的个人特质是不是适合做这份工作。
那什么是个人特质呢?就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擅长能力,整体呈现出来的一种外部可见的特征。比方说关羽、张飞都是刘备的五虎上将,是战功卓著的能人。但关羽“傲上”,张飞“凌下”,通俗来说,就是关羽看不起上面的人和同僚,非常傲气,而张飞喜欢欺负打骂下属,非常粗暴。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关羽因为看不上吕蒙大意失荆州,而张飞最后死在手下人的刀下。
那么,怎么样了解自己的特质呢?
第一、要在实际工作中了解自己的特质。
比方说,一位人事经理跟我分享了他的一次面试。
有一次他去一家大公司面试一个人力资源经理岗位,面试官是一个说话很直接的人,没有什么客套,一开始就抛出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急需要人,半年要招两千人,你怎么办?"
针对这个问题,他没有立即给出答案,而是先向对方了解一些背景信息。但是,没想到面试官开始不耐烦了,直接打断他说:“我们的文化就是风风火火,直接解决问题,我看你不紧不慢的,做得了招聘吗?”
这个人事经理一下就明白了,对方的招聘岗位虽然是人力资源管理,但是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负责招聘,他们需要一个“纯执行”的人:让你怎么干就怎么干!而这个人事经理是一个分析型的人,习惯“谋定而动”,自然不适应这家公司的文化,所以后来就没通过面试。p分页标题e
每个人的特质,主要体现在行事风格上的不同,有的是“立刻行动”,有的是“边干边想”,有的是“三思而行”,不能纯粹说哪种好或坏,关键要看自己属于哪一种“特质”。那么,与其跟对方争辩,不如多花点时间去寻找适合你特质的公司和工作岗位,毕竟找工作就像谈恋爱,要彼此对眼才行。
所以,一个人的特质其实和他擅长的领域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并且往往能够在这些方面体现能力并且展现自信,例如说,你擅长和人打交道,就去做和接触人有关的工作,比如业务员、员工关系专员;你擅长和数字打交道,就可以做分析师、会计师……
以上这些,都是一个人的特质,是你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做了很多事情之后才发现的。
第二、要去了解自己的价值观。
人的外在行为习惯总是由他内在的信念在支撑,这种信念往往决定了他的价值观,甚至决定了他的职业选择。
鲁迅先生是学医的,他想通过行医来医治国人的疾病,但是在日本留学期间,有一次在课堂休息的间隙,插播一段时事电影,一个人被当作间谍公开枪毙,围观的是一群人里面,有很多人喊“万岁”,这种场面刺激了他,让他感到十分悲哀。他觉得做医生只能救少数人,而唤醒麻木的人群,医治普遍的精神愚昧才是最紧迫和最重要的,所以他选择了当一名作家。
在《呐喊》自序里面,鲁迅说:“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留学日本的初衷是学医,但一场电影刺痛了他,唤醒了他拯救国人的精神信念,让他感受到学医并不是一件最紧要的事,转而去当了作家。
换句话说,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有没有触动你的瞬间?你的工作信念是什么?你想过没有?
我建议一定要做自己觉得真正重要、有价值的事情!
那么,还有一点,当你擅长的和你想做的事发生了冲突怎么办?
这里有个例子,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他20多岁的时候,在伦敦做投资银行家,工作很出色。不过他很快就辞职了,他觉得数字和金钱不能给他带来成就感,他喜欢研究人、对人感兴趣,所以决定做一个管理学家。也就是说,他选择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当然了,我们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大师和专家,但是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当你擅长和你想做的发生冲突的时候。你要思考一个问题:我应该作出什么样的选择?
换句话说,你要选择好自己的方向。不要为眼前的一点利益所困,要有长远眼光,哪怕现实是为了生存,存在一些无奈,但你一定要设置一个时间点:你什么时候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只有在工作当中,你才能了解这份工作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通过反复思考和比较,找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你才能了解到自己的价值观。p分页标题e
我建议按照自己的价值观专业去选择职业,更符合自己的长期规划。更多资讯请大家关注:壹壹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