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武邑中学历史沿革
1951年9月,由地区批准,成立武邑县城关高小附设初中班,校址先是在武邑县城西街烈士祠堂后身,后迁至县城北街文庙西侧,只设一个初中班,仅一间教室,招生50名。当时有专职教师一名,兼职教师三名,校长王郁州。
1952年,由省政府批准正式建立武邑初级中学,校址设在城关镇太平庄西侧(旧址),并定名为“河北武邑中学”,是年招收学生四个班,200名。
1954年10月,县师范附属的两个初中班并入武邑中学,同时调来一批教师,学校初具规模。到1958年,学校已发展成六轨制,拥有18个教学班,900名学生,48名教师,教职工共95人。随着教育事业的日益发展,招生数额日益递增。
1958年9月,武邑中学又招收高中班两个,至此,武邑中学已发展成为高中双轨制,初中六轨制的完全中学,初、高中学制均为三年。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为大专院校输送学生120名,为中等专业学校输送学生439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停止招生,学生停课闹革命,形形色色的“造反派”组织不断涌现。一些优秀教师和学校领导被批斗,教学处于无政府状态。
1968年,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工宣队”、“贫宣队”,开始进驻学校。9月,在校学生全部毕业离校,大部分教师被调走。至此,武邑中学初中毕业生达63个班,3150人,高中毕业生15个班,750人。此后,学校只举办技工、师资、体育、文艺等各种短期培训班,培训急用人才。
1974年4月,河北省监狱疏散犯人来武邑。接上级革委会命令,武邑中学迁至城关中学(现城关镇第二中学),校址改为监狱。
1975年4月,监狱撤离,武邑中学迁回原址,并升格为“五·七大学”,继续招收各种短期培训班。曾先后举办过农业技术班、兽医班、赤脚医生班、教师培训班和拖拉机维修班等,至1977年恢复高考。
“文革”十年,武邑中学多种教学设施被打、砸、抢所破坏,教学难以顺利进行
粉碎“四人帮”后,县委、县革委与文教局致力于武邑中学的恢复工作。1977年恢复高考后,学校恢复原校名“河北武邑中学”,并为招收新生工作做好一切准备。
1978年1月,学校重新招生,共招收4个高中班,其中高二年级两个班(1、2班),高一年级两个班(3、4班),学制均为2年,学生共计200名。7月,有100名毕业生参加高考,升入大、中专学生31名。
1978年8月,学校领导班子调整,同时提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口号,学校工作逐步纳入正规。9月,学校又招收2个复习班(5、6班),4个高一年级(7、8、9、10班)和4个初中班(初一、初二各2个班)。学校恢复为完全中学。p分页标题e
1979年10月,学校组建文革后的第一个文班,招生53人。至此,武邑中学成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的完全中学。
1980年以后,学校不再招收初中生,只招收高中生,并实行六轨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进行全面拨乱反正,积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为受迫害的教师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各项工作得以迅速发展。
1991年,学校在校生达到1043名,教职工120名,总占地面积60亩,总建筑面积8400平方米。设物理、化学、生物3个实验室和电化教学室。学生宿舍建筑面积为1750平方米。教职工宿办室、伙房、图书室和其它用房建筑面积为2550平方米。拥有餐厅一座,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学校实验设备较为完善,能够进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种实验。文体器材较齐全。设有医务室和校医,卫生保健制度健全。学校有校办印刷厂,职工20人,印刷机械等固定资产价值7万元。
1995年,为适应适度发展高中的教育形势,学校发展为八轨制;1997年,学校又扩班为十轨制,并改班号为97—1班至97—10班。
武邑中学现任校长:白志宏
1996年至2000年,学校对老校区硬件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先后投资17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2881平方米的实验楼;投资472.7万元,建成建筑面积7437平方米的教学办公大楼;投资49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的安居工程,96户教师迁入新居,安居乐业;投资7万多元修建了学校大门口;投资对学校伙房进行改革,由原来集体打饭改为食堂制,并实行了电脑IC卡卖饭;投资2万5仟元,在南院修假山,搞绿化,安路灯,美化亮化教学区环境;学校南院路面硬化3000平方米,结束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2001年3月19日,学校整体搬迁至武邑县宏达路
2005年5月26日,由武邑中学和民办宏达学校组建的河北武中·宏达教育集团成立。
二、河北武邑中学办学规模
截至2006年4月,该校总占地面积65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教学班近200个,在校生120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