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的本科大学有赣南医学院、赣南师范大学、赣南科技学院、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江西理工大学。
一、赣州有哪些本科大学名单一览表
序号
学校名称
主管部门
所在地
办学层次
备注
1
赣南医学院
江西省
赣州市
本科
2
赣南师范大学
江西省
赣州市
本科
3
赣南科技学院
江西省
赣州市
本科
4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江西省教育厅
赣州市
本科
民办
5
江西理工大学
赣州市
赣州市
本科二、赣州比较好的本科大学排名
学校名称学校标识码主管部门所在地办学层次备注江西理工大学4136010407江西省赣州市本科赣南医学院4136010413江西省赣州市本科赣南师范大学4136010418江西省赣州市本科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4136013434江西省教育厅赣州市本科民办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4136013439江西省教育厅赣州市本科民办三、部分赣州本科大学简介
1、赣南医学院位于著名革命老区——江西省赣州市内,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本科院校。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担任名誉院长。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41年的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助产职业学校,1958年设置专科建制的赣南医学专科学校,198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赣南医学院,201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起与苏州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学校占地总面积1873亩,设黄金、章贡2个校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5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37.5万册,电子藏书230.62万册。全日制在校生12935人。专任教师854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数54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入选“赣鄱英才‘555’工程”7人,二级教授8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省双千计划、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省青年井冈学者、省主要学科带头人、省高校学科带头人、省模范教师、省教学名师等省级人才项目人选55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9人。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团队5个。学校现有兼职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572人。
2、赣南师范大学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享有“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红色故都”等美誉的赣州市。学校创办于1958年6月,时为赣南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更名为赣南师范学院,升格为省属本科师范院校;200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赣南师范大学;2017年12月,顺利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评价学校“是一所特色鲜明、前景良好的区域性优秀师范大学”。p分页标题e
学校现有黄金、章贡、白塔(大学科技园)3个校区,占地近2300亩,校舍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38万余册。设有18个教学单位、1所独立学院、1所附属中学、2所附属小学、1所附属幼儿园,有涵盖10个学科门类的67个本科专业(国家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一批省一流专业、省品牌专业、省特色专业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面向全国28个省(区、市)招生,18个本科专业列入一本批次招生,是江西省公费师范生培养高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000余人。
3、赣南师范大学简介
赣南师范大学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素有“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红色故都、生态家园、稀土王国、世界钨都、脐橙之乡”之美誉的赣州市。学校创办于1958年6月,时为赣南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更名为赣南师范学院,升格为省属本科师范院校;200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唯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本科师范院校;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赣南师范大学;2017年12月,顺利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评价学校“是一所特色鲜明、前景良好的区域性优秀师范大学”。
学校现有黄金、章贡、白塔(大学科技园)3个校区,占地2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95亿余元,图书馆藏书230余万册。设有15个教学学院、1所独立学院、1所附属中学、1所附属小学,有涵盖10个学科门类的71个本科专业(其中招生专业54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一流专业4个、省品牌专业14个、省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面向全国27个省(区、市)招生,其中13个本科专业列入一本批次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4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60余人。全职引进和培养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余人,博士生导师10人。柔性引进了一批学科学术领军人才,其中“双聘”院士3人,国家杰青、国家优青、中科院*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博士生导师30余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涌现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全省模范教师”获得者等一批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