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试题库 历年真题 正文

浙江省(浙)2021高考语文真题解析

浙江省(浙)2021高考语文真题解析

1 第(0)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2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2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3 第(0)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4 第(0)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5 第(0)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示例:①微纪录片:小视角呈现多彩中国 ②为时代画像的微纪录片

(2)①内容真实。如:取材于百姓日常或传统文化。

②手法写实。如:用乡愁情结唤醒美食共鸣;用文物讲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

6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6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6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顺序的颠倒、错位与叠加。②有意外,有翻转。③重过程,多视角。

7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0. ①交代背景,写环境的恶劣,突出守护边疆荒漠土地的艰难。②衬托人物,用环境的恶劣衬托主人公守土的顽强精神。③暗示主题,通过写整天乱跑的风“挨打”,揭示坚守边疆土地的重要性。

7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1. ①把麦田里的老婆婆比喻成豹子,写出她战胜恶劣环境的强悍性格和守护领土的强烈意识。②把老婆婆抚摸麦子的手比喻成跳鼠,写出了她对麦子的深深爱意和对丰收的喜说。③用麦子的金光铺洒原野,象征丰盈的生命是守护边疆的希望。

7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2. ①质朴的语言,塑造主人公长期守土的坚毅品格,如作品第一自然段中的人物语言。

②诗化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品格,如“我们种的是太阳”。

③含蓄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大美不言的奉献品格,如“我们是簸箕命”。

7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浙江省(浙)2021高考语文真题解析  历年真题  第1张


正确答案

13. ①是全文的主线,结构上串联全文。②象征守护边疆的这对夫妇旺盛、顽强的生命力。③揭示扎根边疆拓荒产粮就是为守土作贡献的主题。

A

8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8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8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7. 今虽谆谆其词/非求胜于景山/益陈己之所守/抑未知亲山以为非是也/诚以为非是/幸亦语焉/襄不敢惮烦于屡告也p分页标题e

8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8. (1)(我)学习他们的精神,又学习他们的文词,还担心什么呢?并且(我)爱好韩愈的文章。想诱导他人与自己一样喜爱。

(2)我又再次读信,更加感慨,难道是我立身行事的差错吗?

9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9. (1). 隐士(农夫) (2). 烂漫

9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0. 写景艺术:①由远及近,由外到内。从村坞、山家到室内,步移景换。②意象丰密,色彩和谐。“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构成明净清幽之境。③以动写静,动静结合。如“苔径逐篱斜”。

叙事艺术:①对比衬托。如“蓑翁”与“健饭”。②铺陈写实。如“高话”以下,一一叙写山家生活。③以农家话语写自适情态。如“汲水自浇瓜”。

10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1.(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3)如:①乡原,德之贼也,②巧言令色,鲜矣仁。

10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2. 仁者评定某人品质的好与坏,都可以被普遍认同,这样的评判具有道德权威性,会成为历史的定论。

如: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一方面批评他生活奢侈,行为越礼,否定他“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一匡天下”的贡献,评定他是“仁者”。

又如:孔子称赞伯夷、叔齐“求仁得仁”,为“古之贤人”;批评季氏僭越礼制,开启了祸端。

11 第(0)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

(2). 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3).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猿猱欲度愁攀援

(4).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5).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弘、羡、挟、遨、猱、攀援、涌。

12 第(0)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范文1】

乐得亦乐失

浙江省诸暨牌头中学高二(14)班 周柯汝

得失到底是什么?它看似是一对反义词但它又好像是一个整体,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就如得鱼失熊掌,得熊掌失鱼。我们常常为得而欣喜,又为失而哭泣。那么得失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呢?我想我们不应该把它看成—件事情的结束,也不应该把它完全看成另一件事情的开始,而是认为它是我们漫漫人生路的一个小小的插曲。我们不应该将得失局限于结果、开始,而应该更理性地看待它,视它为一个过程。p分页标题e

如果你只把得失看成终点,那你就很有可能沉溺于“得”的喜悦和“失”的沮丧当中,导致自己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因为,假如我们汲汲于得,沉溺于个人的小天地里,很可能造成短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假如我们沮丧于失,很可能禁锢了自己的思想、磨灭了意志。而作为人生起步阶段的我们,理当要有长远的目光和坚定的不惧风雨的信念,否则必定是温室里的花朵,难以经受住日晒雨淋的考验。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虽然失去了8年时间的闲暇之乐,但他得到了打破多项世界之最之“得”,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重。他这种不拘泥于个人一时之“失”,无私地献身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的精神,是我们青年学子学习的楷模。

将得失看成起点,是豁达看待得失的表现,能让我们有继续迎接挑战的决心和勇气。这种不满足于一时之“得”和不惧于一时之“失”的态度,是谦逊和有抗压力的表现,是我们青年人应该打磨的良好品质。90后留学生曹原,不惧实验的一次次失败,最终成就了石墨烯研究的骄人成绩。假如,他一遇实验失败,就灰心丧气,唉声叹气,那么就不可能超越权威的观点,获得突破性的发现。

但我认为只有将得与失看成自己人生的一个过程的人,才算得上成功的人。因为只有这些人,才能真正理性地看待得失。爱因斯坦在研究光电效应和原子核时提出的量子力学理论,遭遇了同行们的不理解,认为理论是荒谬的,他因此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科学界的怪胎”。为什么?因为他违背了经典的物理理论。但他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把这些看成他研究的一个小小的部分。他带着自己得到的实验结果和人们对他的谩骂继续他的验证,最终他的那套完整的震惊全人类的量子力学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为后来人们对宇宙、微观世界的探究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只有理性地看待得与失的人,才能绘出璀璨的人生图画。

在这个奋进的新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理性地看待得与失,积极调适自己的心态,共谱时代和谐奋进的乐章,汇聚成时代砥砺奋进的交响乐,这样我们才不会辜负我们的青春韶华,才不会辜负这个百年难得的时代机遇。

把得失看成终点的是狭隘的,把得失看成起点的是豁达的,把得失看成过程的人是理性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当一个理性的人。因此,我们要理性地看待得失,不断自我调适心态,汇聚成时代奋进的合力。

【范文2】

得失之间尽显人生智慧

李骄

人生在世,有得有失。得到失去,轮回流转,如同福祸相倚,时为终点,时为起点,时为过程。

倘若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想必会走入乐观与悲观两种极端的结局,终于得到便快乐满足,最终失去便伤心难过,难免大喜大悲;倘若把得与失看成起点,在得到的开始即刻想到终将有一天会失去,在失去的那一刻立即又要立志未来必须得到,抑或伤春悲秋,抑或疲于奔命。p分页标题e

在我看来,得失之间,行而不辍,是为过程。“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在《偶题》中如是说,写文章的成败甘苦得失,惟有自己心里晓得,曾患得患失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圣,在得失之间,选择了过程。推想历代文人墨客的文学创作,皆是如此,要不然怎么会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怎能会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的斟酌得失的佳句呢?

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无论赛场上的冠军,还是商场上的赢家,或是职场上的静英,每个成功者在博得掌声、笑声和鲜花的前前后后,无不付出了许许多多的汗水、泪水和艰辛。诚如冰心在《成功的花儿》中所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得从失中来,有失总有得。今天的事业有成,离不开昨天的含辛茹苦;现在的辛勤耕耘,孕育着未来的丰收在望;或许你牺牲的是自我,赢得的确是人心。正所谓:失之桑榆,收之东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曾经十二连胜的中国女排,在最近的世界排球锦标赛中连输三场,痛苦和唏嘘之余,我想,这支暂时失去胜利的年轻队伍,得到的更多应该是锻炼和意志力。

得失难两全,取舍须三思。诚如你渴望金榜题名,就得经受寒窗之苦;你选择城市的喧嚣,就得经得住浮躁和喧哗;你崇尚独身主义,就得忍耐孤单之寂。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得失无情,取舍有义。你可以不要名利地位,不可不要人格尊严;你可以放弃眼前利益,不可放弃人生追求。不管是选择北大考古系“冷门专业”的女孩钟芳蓉,还是被称为北大数院“韦神”的数学助教韦东奕,他们都在取舍之间选择了听从内心的得与失。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得与失的终点与起点,也许才能连缀成人生轨迹的一个个小点,行而不辍,接续过往,得失之间,是为过程。

解析

这是一道题目非常贴合生活实际,体现人格健全、人性优美的材料作文。材料中列举了三种对待得与失的认识。这三句话具有内在的联系,可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得与失,是相互的,无论将它们看成终点、起点,还是过程,都无法改变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生活中,很多人在得与失的选择时面临矛盾、犹豫,很多人在做出选择后懊悔、无奈,但也有很多人能够正确权衡两者关系。积极的人生,应该从得中看到失,从失中捕捉得,这样,才能让自己收获从容美好的人生。

这个题目的重点是对待“得失”的三种态度:一是终点,一是起点,一是过程。这个提示其实是讲的三种人生态度。

如果把得失看成是终点的人,其实是“唯结果论”,把得失看成是起点的人,则是“唯动机论”。这两者其实都是“把人生的得失当成了人生”。这样的“得失人生”,可能都会有些风尘仆仆。p分页标题e

人生有起点有终点,终点就是死亡——这是人生最后的结果。起点与终点之间,就是人生。每一个个体生命本质上是一个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人生每一个阶段——如同余华小说《活着》里歌谣唱的“少年去游荡,中年去掘藏,晚年做和尚”——其实都有它的起点与终点,当然也有它的失去和得到,人生也就在得到和失去之间得以成就。人生是一个“名利场”,也是“喧哗与骚动”的舞台。只有把得失看成一个过程,也许才能看到更多的风景吧。

如果把得失看成终点,那在得失都已经“落定”之后,必然是有“空荡荡”的感受——或许这“空荡荡是人生真像”;如果把得失看成起点,固然可以不断的“启程”,但“元气满满”的征程,好像也是风尘仆仆的——或许人生也就是风尘仆仆;但到底“得失”就是一个过程,它符合辩证思维,得失互相纠缠。

三种对待得与失态度,其实就是三种人生态度,也是三种人生“认知”。

在文体选择方面,如果擅长写作记叙类,可以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从中挖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突出起点、过程、终点的关系;可以设计“断、舍、离”的曲折情节,表现人生境界的不断升华。如果擅长写作议文,可以从选择时代热点写大国崛起之用人理念,可以定位人性人情,写人与人赤诚相交,互相成就,还可以从多角度审问反思,表达具有个性化的观点认识。

【立意】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edbdz.com/linianzhenti/182546.html

相关文章

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目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