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起点辅导 历史地理辅导 正文

成吉思汗的经济思想,成吉思汗的哲学思想

一、成吉思汗的经济思想

重商政策

成吉思汗特别重视发展商业和贸易。他认为商业是增加社会福利,增进人类和平的正当行业,尤其把对外贸易看作国家的“金麻绳”,看作同世界各国友好交往、和睦相处的纽带。成吉思汗统治后期,随着蒙古领土的扩张,西域各国也便成了邻国。那时,各邻国间来往频繁、人民安居乐业,西域商人也纷纷来到蒙古。成吉思汗也向邻国派出庞大的商队,希望与他们友好相处,共取经济利益。

在成吉思汗看来,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人们是增进世界福利的友好使者。他认为,商人不是世人鄙视的对象,而应该是人们学习的楷模。他在《必里克》中说“就像我们的商人带来织金衣服和好东西并坚信能从这些布匹织物获得巴里失那样,军队的将官们应当很好地鼓励儿子们射箭、骑马、一对一格斗,并让他们练习这些事,通过这样的训练把他们练得勇敢无畏,使他们像坚毅的商人那样掌握他们所知道的本领。他鼓励子孙后代学习商人们不怕艰难,兢兢业业,敢冒风险,勤奋好学,从零开始的创业精神。

成吉思汗提倡自由贸易,坚持公平买卖、等价交换的原则。他指责商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不择手段的不义行径。反对商业交易的不守信用、相互欺诈,尤其对那些欺行霸市、投机发财、盘剥百姓的奸商,主张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予以打击。

成吉思汗的文化政策

创建文字

蒙古族原来没有文字,只靠结草刻木记事。在铁木真讨伐乃蛮部的战争中,捉住一个名叫塔塔统阿的畏兀儿人。他是乃蛮部太阳汗的掌印官,太阳汗尊他为国傅,让他掌握金印和钱谷。铁木真让塔塔统阿留在自己左右,“是后,凡有制旨,始用印章,仍命掌之”。不久,铁木真又让塔塔统阿用畏兀儿文字母拼写蒙古语,教太子诸王学习,这就是所谓的“畏兀字书”。从此以后,蒙古汗国的文书,“行于回回者则用回回字”,“回回字只有二十一个字母,其余只就偏旁上凑成。

对于汉人、契丹、女真诸亡国者只用汉字”。而在一个相当时期内,在蒙古本土还是“只用小木”。“回回字”就是指的“畏兀字书”。虽然忽必烈时曾让国师八思巴创制“蒙古新字”,但元朝退出中原后就基本上不用了,而“畏兀字书”经过14世纪初的改革,更趋完善,一直沿用到今天。塔塔统阿创制蒙古文字,这在蒙古汗国历史上是一个创举。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文字,成吉思汗才有可能颁布成文法和青册,而在他死后不久成书的第一部蒙古民族的古代史——《蒙古秘史》,就是用这种畏兀字书写成的。

宗教政策

成吉思汗的经济思想,成吉思汗的哲学思想  历史地理辅导  第1张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建立的蒙古汗国横跨欧亚两洲,当时世界上的各种宗教在其统治的范围之内几乎应有尽有。其中包括蒙古人原来信奉的萨满教,西藏、西夏和汉人信奉的佛教,金和南宋的道教、摩尼教,畏兀儿和西方各国信奉的伊斯兰教(回回教、答失蛮),蒙古高原一些部落乃至钦察、斡罗思各国信奉的基督教(包括景教,即聂斯托利派;也里可温,罗马派)等等。蒙古贵族征服天下,基本上是采取屠杀和掠夺政策,但其宗教政策却比较开明,并不强迫被征服者改信蒙古人的宗教,而是宣布信教自由,允许各个教派存在,而且允许蒙古人自由参加各种教派,对教徒基本上免除赋税和徭役。实行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被征服者的反抗,对蒙古贵族的得天下和治天下都曾发挥过不小的作用。p分页标题e

随着中亚、波斯、高加索地区和东欧大平原等地被征服,来到东方的回回人空前增加。蒙古贵族利用回回上层和富商大贾作为压迫与剥削中原汉民的帮手,如花剌子模人牙剌瓦赤,不花剌贵族赛典赤赡思丁,富商奥都剌合蛮、阿合马等,都在统治机构中担任很重要的职务。移居漠北与中原各地的回回人被允许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在其聚居地建立清真寺,回教教师答失蛮、苦行者迭里威失,享受与僧道、也里可温同样的免税待遇。但一般的回教徒——木速鲁蛮则同编民一样要交纳赋税,负担差发。

“在中国,由于蒙古人采取‘信仰自由’和‘兼容并包’的政策,伊斯兰教乘机往东发展,大批穆斯林迁居来华,为穆斯林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自忽必烈以后,元朝统治者主要提倡喇嘛教,西藏人八思巴被尊为“大宝法王”、“大元帝师”。以后每一帝师死,必自西藏取一人为嗣,一直到元朝灭亡。由此佛教掌握了西藏地方的政权,并将教义传入了蒙古地区。

二、成吉思汗的哲学思想

天论思想

天劝论

铁木真提出了“天劝论”的观点。在铁木真看来,天不但预见吉祥和恶兆,而且通过各种信号暗示给人们。因此,根据天的预见意思来调整人的行为的过程和结果,避免产生恶兆后果,而努力去做产生吉祥的过程和结果。铁木真正因为有如此信仰天,对天产生难于抑制的恐惧,说明他相信天命,信仰萨满教。但是,铁木真不是盲目地听从天的劝告,不是无原则的信仰天,而是具体分析,依据最终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动。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迷信天,不顾后果的全部依靠天安排的“天命观”。也就是摆脱了宿命论,在天的面前体现了人的价值。当天的劝告和政治抱负之间发生矛盾时,铁木具选择了有利于实现政治抱负的道路,违背了天的劝告,自主自立,追求有价值地活着,有名声地死去的人生观。这反映了铁木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责任,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英雄主义精神。作为一个人,都有对社会和他人负有一定的责任,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的义务。“特定的人,对于具体现实的人来说,你是否认识到无关紧要,必有规定的历史使命和事业”。

所有的人肯定有这样的责任和事业,问题在于是否有意识地认识到,并付诸实践去完成,这是最重要的问题。当时铁木真有意识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事业,并为完成这些,他不想、也不愿意无声无息、毫无价值地死去。这是人生价值观的最积极最生动地体现,具有巨大感染力,也是作为杰出历史人物的必备特征。尊重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能动地发挥了人的创造力,并且作为体现人的价值的标准。这就意味着把人从天的支配和控制下解放出来,不靠天地,不靠别人,自已决定自己的命运,独立自主地思考,并解决问题。这不仅是蒙古族思想史上观点的一个飞跃,而且使蒙古人的思想境界上升到新的高度,为以后实践中解决天人关系提供了基本原则,也成为蒙古人走向越界,成为英雄民族的精神动力。成吉思汗善于并能够改变事物,喜欢变革中的生活。在成吉思汗之前,蒙古人崇拜天,盲目地信从天的意志,一切听从天的安排。天意、天命被看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至高无上的神。因而思想保守,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可是,成吉思汗恰恰用自己的行动改变这一旧风俗,违背天的意志和劝告而出山。这是一种变革的思想和行为,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思想的解放,没有思想的解放也就没有生活的出路,也没有创造新事业的可能性和条件。因此,成吉思汗的这一思想和行为,对蒙古社会和蒙古人具有很大的思想解放的意义。p分页标题e

天力论

铁木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并承认力量的重要性,主张把天地之力与人的力量结合起来。因此,他提出蒙语“古出”一词,意为“力”“气力”“赞力”“力量”。这不是偶然的事,这是标志着铁木真具有了一定的实力,反映了对力量的认识的思想大有提高,表明着天论观的理论化趋向。“力”是指“一切做工的人的力”,是关于人或事物自然具有的作用、功能、能力、才干等的综合概念。“力量”是做事创业的基本条件,其中有天地的自然力势力,人的体力、智力、气力、精力、能力等多种。在当时谁有力量谁就能完成历史任务,统一天下,才能当上可汗。

铁木真受别人的欺压迫害,就在于没有“力量”,后来能够消灭篾儿乞惕人的原因也就在于有了力量。铁木真回顾过去和现在的形势,失败和胜利的经验,进行认真的比较思考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力量的重要性。从而正式提出了“力量”观。重视人的力量,并把它放在天地气力之上。这是铁木真关于天人关系方面的认识和思想观念的一个重大的变化。人虽有力量,但必须相互“那阔扯克”,这样才能真正成为赞力。当时铁木真虽然离开札木合,但他的所作所为很得人心,因而势力有所增加,投靠他的人越来越多,共戴铁木真为可汗。他成为全蒙古可汗不是按照上天的旨意,天地赞助,而是增添力量的结果,是历史的客观的要求,人心所向,民众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天力论”和“天佑论”是成吉思汗关于天的一个重要观点,“天力论”“天命论”相对来说,前进了一步。因为,在蒙古古代社会里怎样看待人与天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天命论是把天放在第一位,把人放在第二位,天支配人的一要,决定人的一切。“老天不帮忙,努力成泡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没有必要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没有必要去做任何事,只有等待老天的恩赐和帮忙便了事,这是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天人统一”观,是典型的宿命论观点。可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成吉思汗打破了天命论的“天人统一”观点,调换了人与天的位置,把人放在第一位,而把天放在第二位。这是蒙古哲学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想转变。也就是说,从“天人统一观”中,把天与人分天,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使人从天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从而给人以自由、自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这是很宝贵的深刻思想。

“天”既是反映着由天命注定的黄金家族的前途,又反映着成吉思汗有关天的观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已势力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他提出了“天劝论”、“天力论”、“天佑论”、“长生天知晓论”、“长生天气力论”等观点和思想。这些观点和思想都以“天”为基础,说明了天的不同时期的不同作用。这些观点和思想的全体内容,一个比一个加深,内涵越来越深刻,越益抽象化,最终高工概括成“长生天气务”的观点。p分页标题e

家庭建设

成吉思汗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建设者,成吉思汗赋于妇女很大的权力与自由,这在当时亚洲任何地方都没有。妇女们可以自由地监视家产,有权随意出售和交换。他既要妻子相信自己的男人,也要求男人相信妻子,要求妻子努力提高丈夫威望,丈夫有威望,被认为是好妻子的象征。

成吉思汗按照“君怀臣忠,父慈子孝”的封建图式及其观念,建立“天下太平”的统治秩序。他宜称:“人假如有点孝顺之心,天必知晓”,认为天有思想、有意志,并试图把敬天作为他整个伦理思想的基础。他强调指出:“凡一个民族,子不遵从父敬,弟不聆听兄言,夫不信妻贞,妻不顺夫意,公公不赞许儿媳,儿媳不尊敬公公。那么这个民族的伦理纲常就会乱套,从而必定要灭亡。因此,他“严切告诚”臣民们:凡子不敬父敬,弟不率兄教,夫疑其妻,妻件其夫,男虐待其已聘之女,女慢视其已字之男,长者不约束,富贵之家不急公而吝财,若是之人,必致流为匪类,变为叛贼,家则丧,国则亡。这些话在很大程度上是站在道德的角度,强调处理好各种人伦关系的重要性,因为若不能协调并处理好这些关系,就会导致家丧、国亡。他坚信“能治家者即能治国”。

另外他十分重视家庭和睦,《成吉思汗大扎撒》规定:“通奸者,不论有无妻室,都应处死刑。”同时规定如果男方结婚后负义出逃,须向女家偿付一定数量的牲畜。如果女方悔约改嫁,则罚以牲畜和其他财富,并将聘礼如数退还。这些都反映了成吉思汗重视家庭和睦,保护妇女贞操等家庭伦理观。

人生道路

成吉思汗还常常教导人们在遇到困难时,决不能畏缩不前,要敢于排除千难万险。成吉思汗始终坚信,依靠天力和自己的力量,能够改变现实。同时成吉思汗指出,人虽长得聪明,不学没有智慧,强调人的道德和智慧要通过后天学习才能得来,否则,即使夭资再聪明,也会一无所有。在幸福观的向题上,成吉思汗希望巩固其国家疆土,维护其统治秩序和利益,以保持“天下太平”长治久安的政治道德要求。实际上这种幸福观,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道德标准

他把“仁慈“作为最高统治者必须具备的政治美德。成吉思汗晚年为谁继承大汗曾大伤脑筋。他认为长子粗劣,不宜继承王位;次子性烈如火、鲁莽,由他继位也不合适:四子幼弱,唯有三子被大家公认为是具有最高统治者必须具备的“仁慈”,因而成吉思汗让他继承汗位。

在成吉思汗的言谈中,还有“上天阻止我吧”,“上天的仁慈”,“长生天知道”,“不符天意”等说法。这就是成吉思汗的哲学及伦理、政治、宗教、法律的思想基础,也是他具有仁慈的一面。p分页标题e

成吉思汗的“天力论”是以“至诚”为基础的,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客观唯心主义。纵观成吉思汗戎马生涯近50年,他通过自己的审慎筹划和果敢行动,再加上深沉的理性思考,以小胜多,战胜了那些强国和部落,建立了新型的国家。在伦理道德方面,他讲“至诚”与“仁慈”等作为道德原则教育臣民,他本人也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从这方面来看成吉思汗不愧是一位杰出的人物。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edbdz.com/lishidili/98037.html

相关文章

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目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