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起点辅导 历史地理辅导 正文

高中地理常识积累:雷暴

在我们高中的地理学习中,我们所涉及的面非常广,但我们在学习和复习的时候,可以将各部分知识进行联系,这样地理知识就不会显得那么杂乱无章。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高中地理常识积累:雷暴》,我们一起从这部分知识点开始进行思考。

雷暴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对流性天气,常常伴有雷击和闪电。又因为雷暴产生在强烈的积雨云中,因此它也常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雷暴和龙卷风。雷暴的发展始于温暖和潮湿的空气上升。空气上升的原因很多,例如地面受太阳照射加热、在低压槽附近、两股不同的气流汇聚或遇上高山而上升等。当潮湿空气上升时,空气中的水分便会遇冷凝结而成为云。随着气流继续上升,云层亦发展得越来越髙,云中的水珠也会不断增长。达到高空时温度会很低,冰粒也会在云中形成。当云顶达到10千米至20千米的高空时便形成积雨云,形成雷暴的积雨云发展旺盛,云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云中电荷的分布很复杂,但总的说来,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云的中、下部以负电荷为主,云的下部前方的强烈上升气流中还有一范围小的正电区。

高中地理常识积累:雷暴  历史地理辅导  第1张

因此,云的上、下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产生放电,这就是平常所见的闪电现象。放电过程中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现象。当云层很低时,有时可形成云地间放电,这就是雷击。因此,雷暴是大气不稳定状况的产物,是积雨云及其伴生的各种强烈天气的总称。

雷暴虽然是一种强烈的天气,但它的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单个雷暴的生命史一般不超过2小时。雷暴出现的时间多在下午,夜间因云顶辐射冷却,使云层内的温度层结变得不稳定,也可引起雷暴,称为夜雷暴。雷暴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一般伴有阵雨,有时还会出现局部的大风、冰霍等强对流天气。

点击查看:

强雷暴天气出现有时还带来灾害,所以是一种危险的天气现象,不仅会影响飞机等的飞行安全,干扰无线电通信,而且还会击毁建筑物、输电和通信线路、电气机车,击伤击毙人畜,引起火灾等。我国雷暴是南方多于北方,山区多于平原。多出现在夏季和秋季,冬季只在我国南方偶有出现。天文台的预报员利用雷达图像、卫星云图、闪电位置资料及气象报告来监测雷暴的发展和移动方向。预报员会根据各种预报工具,例如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计算结果及探空气球所测量到的高空状况,来预报雷暴。

上述内容就是《高中地理常识积累:雷暴》,相信大家在掌握了这部分知识点后,我们的知识储备会更及完善,从而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地理问题。p分页标题e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edbdz.com/lishidili/98159.html

相关文章

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目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