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丞是什么官
县丞是知县的辅佐之官,一般由举人、恩贡、拔贡副贡考取除授职衔。也有进士出身,官居御史,由于违忤上宪意旨,而被降调为县丞者,不过这是极个别的。
县丞在“街道厅”内办公,主管全县文书档案、仓库、粮马、征税等,也是朝廷命官,秩正八品,泛称其为“左堂”“二公”“少尹”等,手下设有攒典1人协助其办公。
扩展资料:
县丞在乡县里,属于县令的辅助官员。县丞的任免,归吏部负责,县令没有权力管。县丞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作为一个辅佐官员,在明朝和清朝,是正八品,算是小官了。县丞官位不高,但是县城没了他们,好多事情办不了。
他们除了要协助县令处理公文,还要和各乡各族的人打交道。在古代,更看重家族这个社会的基本单位。如果和族长、里长关系搞僵了,再大的命令下去,也没人听。县丞就相当于朝廷的县级衙门和底层宗族的缓冲层。
县丞发挥的作用不小,公务范围也不小。
古代“县丞”是什么职务?
在县里地位一般仅次于县令(或县长),相当于现今的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