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浙江省英语高考卷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秉持“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以《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及认知实际,切实发挥了高考正向指挥棒作用。
浙江2021高考英语命题思路
一、精选考查素材,注重育人导向
试题语篇基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精心选取,取材广泛、体裁多样。阅读A篇讲述了主人公在演艺路上的努力和决心成就了他不平凡的人生。阅读B篇介绍了电影制作人大卫通过制作纪录片向年轻人推销大自然这个品牌,鼓励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从而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阅读C篇是一份最新研究报告,研究表明宠物狗能够区分主人开心或生气的表情。阅读第二节介绍主人公开发社交网站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在网上交换明信片。完形填空讲述了作者年迈的母亲在超市购物时得到陌生人帮助的故事。语法填空是一篇关于美国总统亚布拉罕林肯故居的语篇。写作部分第一节要求学生写一篇国画作品展的宣传稿,第二节要求续写一个关于家庭责任担当的故事。这些语篇倡导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责任担当,构建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关注科技发展前沿,拓展国际视野,讲述中国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浸润了育人功能,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坚持全面考查,突出关键能力
本试卷试题在坚持往年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突出阅读、写作和思维等关键能力的考查。试卷除了考查考生阅读理解部分的阅读能力外,完形填空和语法填空都需要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知识;读后续写需要考生在读懂故事前半部分的基础上作后续的写作。
注重思维品质的考查。听力第5题要求学生概括谈话内容,第17题推断对话者之间的关系;阅读第23、27、30题学生需要通过概括选定标题和主旨大意,第26题通过语境猜测词义;“七选五”考查考生理解语篇上下文逻辑关系的能力;读后续写需要考生根据故事前半部分所给情节,构思故事合理的发展和结局。
三、试卷结构稳定,题目设计友好
在试卷结构设计上,稳定维持多年以来由听力、阅读理解、语言知识运用和写作四部分组成的试卷结构。材料和试题难度与往年基本持平。
试卷充分展示了人文关怀。听力的材料,阅读B篇,完形填空和应用文写作都是学生身边熟悉的话题;阅读题目设置的难度水平呈阶梯分布,A篇阅读最为简单,“七选五”相对较难;读后续写语篇语言平实,几乎没有生僻单词;语篇主题都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保持稳定心情,使学生能够以平静而积极的心态作答,能让学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p分页标题e
英语:聚焦素养发展 有效促学促教
一、强化育人导向
试题在选材上注重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听力部分第12题涉及如何克服演讲恐惧;完形填空讲述作者通过一次当志愿者的经历变得更加坚强的故事。这些语篇,包括读后续写的续写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在面对特殊环境或与他人交往时,如何展现出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来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阅读A篇提到的寻亲故事,B篇的父母应多陪孩子走路上学增进沟通的话题,以及语言运用第二节中提到体重指数增长的问题,折射出关注亲情、关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应用文要求考生为即将来访的新西兰友人写一篇欢迎辞,考查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是否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这些考题都彰显出考试在价值引领和育人方面的独特作用。
二、凸显素养发展
试题处处渗透着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其一,试题考查考生根据所学的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在具体语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如语言运用第二节第58、60和65题,考生必须基于语篇和语义的理解才能得到正确答案。其二,试题高度关注考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特别考查考生思维的逻辑性、评判性和创造性。例如,阅读理解第二节考查了考生对指代、词汇和语义等方面的衔接和连贯知识;完形填空要求考生注意叙议的一致性、注意上下文语境的指示作用(如36题)以及逻辑关联(如41题)。试题中有不少题目考查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如听力第5题,阅读理解第24题等。另外,读后续写考查了考生的文化意识、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有效调控教学
试题把英语学习和真实生活结合起来,倡导在较为真实的情境中评价考生的能力。听力材料中的气象预报、旅行、球赛、饮食等话题,阅读理解中走路上学越来越少的社会现象,购物排队结账时总是感觉其他队伍更快的心理感受,以及应用文中欢迎外国友人来访的活动,等等,内容都非常真实、贴近生活。另外,阅读理解A篇通过数字地图寻亲的故事,反映了社会科技的最新发展。这些真实的、富有时代气息的语料,具有鲜明导向,可以引领师生更为关注基于真实语境下更有效的教与学。另外,阅读理解B和阅读理解第二节从司空见惯的话题切入,观点新颖,能够启发学生深度思维,触发深度学习,这也是课标所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读后续写所给短文语言平实,冷僻词少,续写时要求考生能与之在风格上保持一致,用干净、明白、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意义。平时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使用妥帖的、适用于具体意境的语言,而不是一味堆砌一些所谓的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