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想知道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一、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考什么
(一)、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1)信息的概念、特征、作用,技术基础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
(2)信息的安全和道德,包括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的定义、特征等
(3) Windows基础知识:鼠标与键盘的基本操作;文件夹的移动、删除、新建、命名、重命名、连续选中、不连续选中;输入发的相关知识(一些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常用快捷等;文件的类型(后缀名)
(4)计算机信息存储的基本单位及采用的进制数,各单位及进制数间的相互转化
(5) 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演示文稿软件PPT的基本操作
(二)、高一下学期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
就是VisualBasic编程软件的一些基础知识,相比高一上学期的知识点来说较难。
(三)、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是机考,在计算机上操作。
二、高二信息技术知识点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一词通常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等。当今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信息的价值表现在:一是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二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2、信息的基本特征
载体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并按照某种需要进行处理和存储。
价值相对性: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它能够满足人们某方面的需要,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
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
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
传递性: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真伪性:信息并非都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
1、信息技术:简称IT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应用,使信息的传递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第五次、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p分页标题e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虚拟现实技术
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
拟环境
如:3D游戏、电子宠物、三维全景图片、虚拟试验
语音技术
关键技术有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语音识别技术(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是指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
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字内
容的技术。
语音合成技术(Text to Speech)是指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
的方式播放出来的技术。
智能代理技术
主动根据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
在教育、娱乐、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EC)等诸多方面得到应用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 知道电脑的主要性能参数:cpu、硬盘、内存、显示器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Intel 奔腾4 2.8GHz(CPU即中央处理器)/256M(内存)/80GB(硬盘)/50X(光驱)/15’(显示器)
4、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信息技术促进了科技进步,加速了产业变革,创造了新的人类文明,给个人带来了便利和实惠,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但也带来不利因素: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犯罪等。
三、学业水平
从高中会考制度推行十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看,首先高中会考制度引导学校转变了教育观念,把全面发展和面向全体学生、学好全部课程当作普通高中办学的重要理念。在我国,学校的办学理念受社会制约是相当普遍的。文革期间被政治冲击,学校不能以学为主,落实教育方针成了一句空话。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学校恢复了以学为主,但是却被高考指挥棒左右着,出现了“高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急功近利思想,虽然学校和教师嘴里也经常喊着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却没有人能够真正把它落到实处。推行省级会考以来,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变。各省不同程度地都颁布了高中会考方案,提出了高中会考管理办法和落实措施,加之考试组织的严肃性和严格管理,从而充分发挥了会考在完成教学大纲和课程教材改革过程中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保证了课程计划的实施。在会考背景下,不论高考指挥棒怎样变化,学校都必须坚持全面发展,开齐课程(包括实验考查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力争让全体都学好高中课程,通过省级会考,拿到高中毕业合格证书。会考背景下,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不仅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教学理念,而且是一种切切实实的办学行为。p分页标题e
高中会考的推行从教育宏观管理过程上保证了国家教学计划的执行。由于我国领土面积大,不同地域的文化水平差异大,就是在同一个省份或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地区,也因为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知识水平差异,而出现一些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区别,造成国家统一的教学计划很难得到统一实施,自然不能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实施会考能够控制和改变这种状况,使一些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得到了加强,实现国家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从而保证了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为高考改革提供了可靠了知识基础。
第三,高中会考制度的推行从措施上缓解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高考恢复全国统一考试以来,先后经历了“6平均”模式、“3+2”模式和“3+X”模式,每一种高考模式都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带来重大影响,以至于发展到许多学校唯高考“马头”是瞻,高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种情况在“3+2”模式中表现最为突出。在这个时候,为了“把所有学校都办好、把全体学生都培养合格”,把高中水平教育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考试区别开来,高中会考应运而生了。实践证明,在推行“3+2”模式时,要达到既想减轻学生负担又要保证全面发展的目标,高中毕业会考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在“3+2”模式中实行了省级会考,才纠正了由于高考指挥棒作用带来的学生偏科现象,使“考什么教什么”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得到缓解,也才有可能促使学校把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落实教学计划真正落到实处,开齐高中会考所要求的各门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引导不同层次和学能的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高中会考制度的推行和完善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高中会考的统一组织,除了促使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外,为了改变学生动手能力弱、高分低能等现象,近年来,高中会考工作不断改革和完善,还增加了高中会考实验操作考查的内容,成功地制定出统一命题、分校实施、群体考核、指导验收的实施方案,促使学校重视实验操作教学,发展学生动手能力。随着会考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还会增加语种的会考要求,覆盖必修课、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区别优质高中、特色学校的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会考,防止办滥、滥办、乱办的情况发生,推进素质教育。
工作流程
根据有关规定,高中会考成绩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予以承认,因此,考生在办理转学过程中需办理相应的高中会考成绩转入转出手续。本市考生如果学籍发生变化,也需在报考前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如果考生转入学校与转出学校属于同一区县,考生只需办理转学手续,仍以原报名号报考即可。p分页标题e
考生转入学校与转出学校如果不属于同一区县,须到转出区县会考办办理转出成绩证明手续后,持转出成绩证明到转入区县会考办办理转入手续,考生报名时仍以原报名号报考。
转到外省市的本市考生,须先到其学校所在区县会考办办理“北京市高中毕业会考成绩转出证明(区县级)”手续,然后持该证明到北京教育考试院会考办办理相关手续。
学生因出国等原因需向公证处开具会考成绩证明时,其手续与转到外省市的相同。
由外省市转入到我市的考生,应持原就读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中会考主管部门开具的会考成绩证明到北京教育考试院会考办办理成绩转入手续。高中会考权限下放到地、市级会考办的省份应持省级文件说明及地、市级高中会考部门开具的会考成绩证明。北京教育考试院会考办将其成绩认证后开具“北京市高中毕业会考成绩转入证明”,考生将此证明送交转入区县的会考办。转入学校为考生编排新报名号,考生填涂报名卡并进行摄像、报名、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