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又称为间接分裂,由W. Fleming首次发现于动物及E. Strasburger发现于植物。特点是有纺锤体染色体出现,子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这种分裂方式普遍见于高等动植物(动物和低等植物)。
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
相同点分裂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分裂间期完成染色体复制;分裂期实现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不同点
前期——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而动物细胞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末期—— 植物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而动物细胞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区别
第一,动物细胞有中心体,在细胞分裂的前期,中心体内的两个中心粒已经各产生了一个新的中心粒,因而前期细胞中有两组中心粒。两组中心粒在前期的变化是,一组中心粒位置不变,另一组中心粒移向细胞的另一极,这样两组中心粒就分别位于了细胞的两极。这两组中心粒的周围发出无数条放射状的星射线;由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植物细胞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第二,动物细胞到了分裂的末期,细胞的中部并不形成细胞板(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质缢裂成两部分(而植物细胞是由新形成的细胞壁把细胞隔成两部分),每部分都含有一个细胞核。这样,一个细胞也就分裂成了两个子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