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锤体,形似纺锤,是产生于细胞分裂前初期到末期的一种特殊细胞器。那么,纺锤体是由什么形成的呢?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纺锤体是怎么形成的
纺锤体是由纺锤丝构成的,纺锤丝是一种微管。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时靠近核膜有两个中心体。中心体放射出星体丝,即放射状微管。带有星体丝的两个中心体逐渐分开,移向相对的两极。核膜破裂后形成两极之间的纺锤体。
前中期时,自核膜破裂起到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为止。前中期的主要过程是纺锤体的最终形成和染色体向赤道面的运动。纺缍体有两种类型:一为有星纺锤体,即两极各有一个以一对中心粒为核心的星体,见于绝大多数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一为无星纺锤体。两极无星体,见于高等植物细胞。
有星纺锤体含有3种纺锤丝,即三种微管。一种是星体微管,由星体散射出的微管;二是极微管,是由两极分别向相对一极方向伸展的微管。三是动粒微管,与动粒联结的微管,亦称动粒丝或牵引丝。无星纺锤体只有极微管与着丝点微管。
纺锤体有哪些功能
在细胞分裂中,其主要作用有两个部分。其一为排列与分裂染色体。纺锤体的完整性决定了染色体分裂的正确性。纺锤体的正常生成是染色体排列的必要条件。纺锤体生成完毕后一般会有5-20分钟的延迟,以供细胞调整着丝点上微管束的极性,以及决定是否所有的着丝点都附着正确。此后细胞进入分裂后期,染色体分裂为两组数目相等的姐妹染色单体。同样,纺锤体的完整性决定这个分裂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准确性。
纺锤体另一功能为决定胞质分裂的分裂面。染色体分裂的纺锤体中的一部分微管不随染色体分裂到两级,而停弛在纺锤体中央, 形成纺锤中央体。
在纺锤中体的中央为两组极性相反的微管交叠的区域,称为纺锤中央区.此中央区就是接下来的胞质分裂面。胞质分裂开始于分裂后期的较晚期。胞质分裂一般结束于分裂末期后1-2小时,此期间两个子细胞由中心颗粒体连接。一般认为纺锤体的分解发生在细胞分裂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