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0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生 物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分子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糖原和脂肪氧化分解的终产物相同
B. 磷脂和ATP的元素组成不同
C. 酶、激素和抗体的本质均为蛋白质
D. 纤维素和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有的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呼吸酶,有的酶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如唾液淀粉酶。
2、人体内的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有的是蛋白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有的是固醇如性激素等,有的是氨基酸衍生物如甲状腺激素,可随着体液运输到达靶器官,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
3、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
【详解】A、糖原和脂肪氧化分解的终产物相同,为CO2和H2O,A正确;
B、磷脂和ATP的元素组成都为C、H、O、N、P,B错误;
C、部分激素是蛋白质,部分是脂质等,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抗体是蛋白质,C错误;
D、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基本单位是葡萄糖,组成元素是C、H、O,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内酶和信息分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大分子知识的记忆及知识迁移能力,并能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考生对相关化合物的化学本质和功能的识记和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真核细胞mRNA的合成只能发生在细胞核中
B. 各细胞器之间互不联系,分别执行不同的功能
C. 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简单,只含有核糖体膜
D. 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分化以及能量转换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细胞器中,具有双层膜有线粒体、叶绿体,具有单层膜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它们都由生物膜构成,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详解】A、真核细胞mR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也能发生,A正确;
B、各细胞器之间相互联系,协同配合,B错误;
C、原核细胞无生物膜系统,只有细胞膜且核糖体是无膜结构,C错误;
D、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其与细胞运动、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D正确。 p分页标题e
故选D。
【点睛】本题比较基础,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及生物膜系统的概念,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H+经胃壁细胞膜上的质子泵在能量驱动下从胃壁细胞泵出到胃腔而维持胃液的酸性;而K+可从胃腔由质子泵在能量驱动下泵入胃壁细胞,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差出到胃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H+从胃壁细胞出到胃腔是主动运输
B. K+经通道蛋白出到胃腔是被动运输
C. 驱动质子泵所需能量由ATP提供
D. K+顺浓度差出到胃腔说明通道蛋白不能控制K+通过细胞膜
【答案】D
【解析】
H+经胃壁细胞膜上的质子泵在能量驱动下从胃壁细胞泵出到胃腔,属于主动运输,A项正确;K+经通道蛋白顺浓度差出到胃腔,属于被动运输,B项正确;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C项正确;通道蛋白可以控制K+通过细胞膜,D项错误。
4.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分子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B. 温度不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
C. DNA聚合酶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D. 细胞中ATP的合成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酶和ATP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及化学本质;识记ATP的化学组成,掌握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详解】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和RNA,最终水解产物是氨基酸和核糖、磷酸以及碱基,A错误;
B、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因此会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B错误;
C、DNA聚合酶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C正确;
D、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D错误。
故选C。
5.如图所示为细胞内进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②③④过程不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B. 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发生②过程
C. ②过程释放大量能量,③④过程释放少量能量
D. 消耗等摩尔葡萄糖时,②④过程产生C02量相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以知道:①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的阶段,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 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①②为有氧呼吸;③④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①③和①④属于无氧呼吸过程。
【详解】A、③④过程为两种不同的无氧呼吸,不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A正确;
B、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
C、有氧呼吸第一、第二阶段产生的能量少,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多;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无能量产生, C错误;p分页标题e
D、消耗等摩尔葡萄糖时,②过程产生的C02量是④过程的1/3,D错误。
故选A。
6.生物制氢有良好的发展前景,[H]在产氢酶的作用下可以产生H2,产氢酶对O2敏感。下面是利用生物制H2的两种方法:①真核生物绿藻在光照条件下可以产生H2;②一些厌氧微生物在黑暗环境下,能将多种有机物发酵成各种有机酸,同时产生大量的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绿藻在光照条件下产生[H]的场所只有叶绿体
B. 在厌氧微生物产H2的过程中无氧呼吸不会影响产氢酶的活性
C. 当细胞代谢活动平衡时,绿藻细胞内参与反应的C3的含量小于C5
D. 利用厌氧微生物制H2的优点:不受光照条件限制、避免了氧气的干扰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内容,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各阶段的物质变化以及发生的场所,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分析。
【详解】A、真核生物绿藻在光照条件下,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两过程都产生[H],因此绿藻在光照条件下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A错误;
B、厌氧菌无氧呼吸产生有机酸,导致溶液PH降低,影响产氢酶的活性,因此在厌氧微生物产H2过程中无氧呼吸也会影响产氢酶的活性,B错误;
C、根据二氧化碳的固定的反应方程式可知,一个五碳化合物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因此绿藻细胞内参与反应的C3的含量大于C5的含量,C错误。
D、一些厌氧微生物在黑暗环境下,能将多种有机物发酵成各种有机酸,同时产生大量的H2。与上述绿藻制氢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制H2的优点是不受光照条件限制、避免了氧气的干扰、产气量大,D正确。
故选D。
7.二倍体生物某细胞刚刚完成着丝点的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与体细胞的相同
B. 该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不含染色单体
C. 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可能含同源染色体
D. 着丝点分裂形成的子染色体上基因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详解】A、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的分裂,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如果是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二倍,A不符合题意;
B、如果是有丝分裂后期过程,含有4个染色体组;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过程,含有2个染色体组,B不符合题意;p分页标题e
C、如果是有丝分裂后期过程,子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 ;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过程,子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符合题意;
D、着丝点分裂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形成的2条子染色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交叉互换的结果,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D基因纯合的苦瓜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d基因纯合的苦瓜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杂合子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Dd的苦瓜植株若干做亲本。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若连续白交至F2,则每一代的基因频率都不发生变化
B. 若连续白交至F2,则F2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
C. 若自由交配两代至F2,则每一代基因频率都不发生变化
D. 若自由交配两代至F2,则F2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基因型为DD个体不能产生卵细胞,因此产生卵细胞的个体是Dd、dd,dd植株的花粉不能正常发育,能产生正常花粉的植株的基因型是DD、Dd,基因型为Dd个体自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dd=1:2:1,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是Dd:dd=2:1,产生的卵细胞的类型及比例是D:d=1:2,产生精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1:2,产生的精子的类型及比例是D:d=2:1,子一代自由交配得到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dd=2:5:2;子一代自交,由于DD不产生卵细胞不能自交,dd不能产生精子,不能进行自交,能自交的只有Dd,因此子一代自交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dd=1:2:1。
【详解】A、由分析可知,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dd=2:5:2,d的基因频率是2/9+1/2×5/9=1/2,D=1/2,每一代的基因频率都不发生变化,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子一代自交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dd=1:2:1,正常植株Dd占1/2,B正确;
C、由分析可知,从亲代起至F2代,每代均自由交配,则F2植株中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dd=2:5:2,D的基因频率是2/9+1/2×5/9=1/2,d=1/2,每一代的基因频率都不发生变化,C正确;
D、由分析可知,从亲代起至F2代,每代均自由交配,则F2植株中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dd=2:5:2,正常植株Dd占5/9,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对于基因的分离定律实质的理解和应用、分析题干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利用相关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是解题的关键;解决该题的突破口是对于自由交配的和花粉败育的理解。
9.某植物红花、白花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一红花植株和一白花植株杂交,F1中既有开白花又有开红花的植株。F1中红花植株白交后代红花:白花=9:7,F1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开红花和白花的比例为3:5。下列分析错误的是p分页标题e
A. 亲本中的白花植株一定为纯合体
B. F1中开白花和红花的比例为1:1
C. F1中白花植株白交后代均开白花
D. F1中红花植株与亲本白花植株杂交,后代3/4开红花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控制该性状的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F1中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红花:白花=9:7,说明有两种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红花,开红花的F1植株AaBb自交,F2表现为红花:白花=9:7,符合A_B_:(A_bb+aaB_+aabb)=9:7。一红花植株和一白花植株杂交,F1中既有开白花又有开红花的植株,所以亲本红花基因型为AABb,亲本白花基因型为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Aabb。
【详解】A、亲本中的白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亲本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所以亲本中的白花植株必定为纯合子,A正确;
B、F1的基因型为AaBb、Aabb,F1中开白花和红花的比例为1:1,B正确;
C、F1中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均开白花,C正确;
D、F1中红花植株(AaBb)与亲本红花植株(AABb)杂交,后代红花的比例为3/4,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变式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解题关键是考生能够根据题意确定红花和白花个体的基因型,再利用AaBb自交后代的9:3:3:1的比例进行变式即可。
10.下列关于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的性别决定都取决于性染色体的组成
B. 若X染色体上有雄配子致死基因b,就不会产生XbY的个体
C.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一定与性别决定有关
D. 在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详解】A、生物的性别决定不都取决于性染色体的组成,如蜜蜂的性别,A错误;
B、若X染色体上有雄配子致死基因b,就不会产生XBXb和XbXb的个体 ,B错误;
C、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一定与性别决定有关 ,C正确;
D、在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是成对存在的 ,存在非同源区段的基因,D错误。
故选C。
11.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少数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B. 烟草的遗传物质可被RNA酶水解
C.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D. 逆转录病毒HIV的遗传物质是RNA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p分页标题e
【详解】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故A错误;
B、烟草的遗传物质是DNA可被DNA水解,故B错误;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故C错误;
D、逆转录病毒HIV的遗传物质都是RNA,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理解和掌握几句结论性语句,并据此判断各种生物的遗传物质,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12. 为测定氨基酸的密码子,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RNA进行蛋白质体外合成实验。若提供的RNA的碱基序列为:ACACACACAC……,则可合成苏氨酸和组氨酸交替排列的多聚体;若提供的RNA的碱基序列为:CAACAAACAACAA……,则可合成谷氨酰胺或天冬酰胺或苏氨酸的多聚体。据此推测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 )
A. ACAB. CACC. CAAD. AAC
【答案】A
【解析】
13. 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
B. 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
C. 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D. 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
【答案】C
【解析】
【详解】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DNA片段,这里的DNA为双链结构,在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嘧啶数,由此可推知M基因突变前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不变;A错误。
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B错误。
C.由于插入了3个碱基,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C正确。
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1种tRNA参与;D错误。
故选C。
【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基因的表达过程,涉及核酸分子的内部结构、DNA复制的变化等相关知识点。
14.如图所示为大肠杆菌细胞中进行的某生理过程,图中A、B、C表示物质,D表示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A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T修饰才具有活性
B. 细胞中物质B有多种,每种B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C. 物质C上可以结合多个D,从而合成出多个不同的物质A
D. 图中结构D含有RNA和蛋白质,其形成与核仁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A是多肽链,B是tRNA,C是mRNA,D是核糖体。
【详解】A.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无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错误;
B. 细胞中物质BtRNA有多种,每种B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B正确;
C. 物质CmRNA上可以结合多个D核糖体,由于模板相同从而合成的A相同,C错误;
D. 图中结构D含有RNA和蛋白质,大肠杆菌原核生物无核仁,D错误。p分页标题e
故选B。
15.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变异一定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数目
B. 由于基因重组,高茎豌豆白交后代出现矮茎
C. 生物性状改变一定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导致
D. 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详解】A、染色体变异分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不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A错误;
B、高茎豌豆(Dd)自交后代出现矮茎豌豆是因为受精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的,B错误;
C、变异有些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环境也可以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C错误;
D、基因突变(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但基因的数目不变的,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及意义;识记染色体变异的类型,能正确区分易位和交叉互换型基因重组,在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6.已知某一对染色体三体的植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同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最终可形成含1条或2条该染色体的配子(只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一个三体且一条染色体缺失的植株,其细胞中该染色体及基因型如图所示。若该植株白交,子代没有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 2/15B. 1/18C. 1/4D. 1/9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细胞为三体,也能够进行减数分裂,由于“只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因此形成配子的过程中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比例不同。
【详解】由于“只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因此该植株产生的雌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A:aa:Aa:a=1:1:2:2,而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aa:Aa:a=1:2:2,若甲自交,子代没有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的个体比例=aa=1/3×2/5=2/15。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以及染色体变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判断雌雄配子的比例,再根据题干要求计算正常后代的比例。p分页标题e
17.某科研团队对肺炎患者感染的肺炎链球菌进行耐药性追踪检测,发现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耐药性强的肺炎链球菌有更多机会将其基因传递给后代
B. 肺炎链球菌可能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他细菌中获得耐药性基因
C. 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即使患者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肺炎链球菌也可能是耐药菌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并不是由外因引起的,而是内在的遗传与变异引起的。在未使用抗生素之前,细菌就存在着差异,有的不具有抗药性,有的具有抗药性。开始用抗生素时,由于大多数细菌没有抗药性,故大量被药物淘汰,而少数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会保存下来,并能继续繁殖感染人群,当多次使用该抗生素后,使抗药性更强的细菌被保留下来,这样一代一代,细菌积累并加强了抗药性,使该抗生素逐渐失去效应。所以药物对不同变异的细菌进行了选择,淘汰了不抗药的个体,保留了抗药性强的个体。据此答题。
【详解】A、耐药性强的肺炎链球菌更易存活有更多机会将其基因传递给后代,A正确;
B、耐药菌的产生是致病菌基因突变的结果,B错误;
C、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耐药菌是基因突变形成的,即使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以耐药性实验结果为背景,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生物进化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耐药菌是基因突变形成的,抗生素只能其进行选择。
18. 如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1
B. 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3
C. 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46
D. 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
【答案】B
【解析】
A、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为1或2,因此n=1,A正确;
B、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核DNA分子数目均为92,因此n=46,B错误;
C、人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少时为46个,最多时为92个,因此,n=46个,C正确;
D、人体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为2或4(后期),因此n=2,D正确。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p分页标题e
【名师点睛】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组数变化规律:
19.某家庭中母亲表现正常、父亲患红绿色盲(致病基因用b表示),生了一个不患红绿色盲但患血友病(致病基因用h表示)的儿子和一个不患血友病但患红绿色盲的女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控制红绿色盲和血友病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型可分别表示为XbHY、XBH Xbh
C. 若母亲的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则会产生4种不同的卵细胞
D. 若不考虑交叉互换,该夫妇再生一个女儿不患红绿色盲和患红绿色盲的概率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意可以知道:红绿色盲基因和非血友病基因链锁,血友病基因和色觉正常基因连锁,两对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bHY、XBh XbH。
【详解】A、控制红绿色盲和血友病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这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
B、根据试题的分析,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型可分别表示XbHY、XBh XbH,B错误;
C、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C错误;
D、若不考虑交叉互换,该夫妇再生一个女儿色觉正常的概率为1/2,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D正确。
故选D。
20.野生红眼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一只基因突变导致的白眼雄果蝇,该基因突变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图所示。(注: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和UGA)。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图示的基因片段在转录时,以乙链为模板合成mRNA
B. RNA聚合酶能识别基因上的启动子,且有解旋作用
C. 若“↑”所指碱基对缺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含4个氨基酸
D. 若“↑”所指碱基对发生替换,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不会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解答该题先由起始密码子找出转录出起始密码子的DNA上的碱基序列,判断出模板链;
2.解决碱基对缺失后肽链中的氨基酸数时,先写出碱基对缺失后转录形成的mRNA的碱基序列,在mRNA中找出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然后计算翻译形成的肽链的氨基酸数;
3.注意起始密码子编码氨基酸,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详解】A、由题意知,起始密码子是AUG,模板链对应的碱基序列是TAC,“TAC”在乙链上,因此转录是以乙链为模板进行的,以乙链为模板合成mRNA,A正确;
B、启动子是位于基因首端的RNA聚合酶识别结合的部位,RNA聚合酶只能与DNA的 一条链相结合,故也有解旋作用,B正确;
C、若“↑”所指碱基对缺失,则转录形成的mRNA链上的碱基序列是GCG GCG AUG GGA AUC UCA AUG UGA CAC UG其中 AUG 是起始密码子,UGA是终止密码子,因此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含5个氨基酸,C错误; p分页标题e
D、若“↑”所指碱基对发生替换,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突变前后的转录出来的mRNA上的密码子有可能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则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不会改变,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1.为了解I.ED灯(冷光源)人工补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利用温室栽培的黄瓜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
(2)据图分析可知,LED补光对于____(填“上叶”、“中叶”或“下叶”)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对中叶而言,LED组的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要的CO2浓度比对照组高,其原因是____。
(4)本实验中补光使用的是LED灯,而非普通白炽灯,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
【答案】 (1). 是否进行LED补光、叶的位置和二氧化碳浓度 (2). 下叶 (3). 自然状况下,上、中部叶片遮挡,使下叶接受的光照最弱 (4). LED组光照更强,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或NADPH)更多,需要更多CO2参与暗反应 (5). 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温度相同,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像可知,随着CO2浓度增大,净光合速率增大,LED灯光源下上叶、中叶或下叶的净光合速率都大于对照组且LED补光对于下叶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
【详解】(1)分析曲线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进行LED补光、叶的位置和二氧化碳浓度。
(2)据图分析可知,LED补光对于下叶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最可能的原因是自然状况下,上、中部叶片遮挡,使下叶接受的光照最弱。
(3)对中叶而言,LED组光照更强,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更多,需要更多CO2参与暗反应,因此LED组的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要的CO2浓度比对照组高。
(4)本实验中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温度相同,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所以补光使用的是LED灯(冷光源),而非普通白炽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解答关键是正确分析坐标图应用知识准确回答。
22.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2n=8)经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其中①~④表示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l)图示过程是在该动物的____(器官)中发生。
(2)②表示____细胞。正常情况下,一个细胞①分裂产生的两个细胞②的基因型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若过程Ⅱ正常进行,但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细胞③中多了一条染色体,那么,另外三个细胞③分别含有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4)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在正常情况下,当一个细胞④的基因型为AB时,与该细胞一起产生的另外三个细胞④的基因型为____。若基因A和B位于一条染色体p分页标题e
上,细胞①分裂产生了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的四个细胞④,其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 睾丸(精巢) (2). 次级精母 (3). 不同 (4). 5 3 3 (5). AB、ab、ab (6). 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发生了交叉互换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①为初级精母细胞,②为次级精母细胞,③精细胞,④为精子。
【详解】(1)图示过程为精子的形成过程,是在该动物的睾丸(精巢)中发生。
(2)②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正常情况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因此一个细胞①分裂产生的两个细胞②的基因型不同。
(3)若过程Ⅱ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进行,但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细胞③中多了一条染色体,那么,另外三个细胞③分别含有5、3、3条染色体。
(4)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在正常情况下,当一个细胞④的基因型为AB时,与该细胞一起产生的另外三个细胞④的基因型为AB、ab、ab。若基因A和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而细胞①分裂产生了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的四个精子,其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发生了交叉互换。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细胞所处的时期,同时能分析图中基因组成,提取有效信息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3.已知猫的双瞳同色和双瞳异色由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T、t控制。耳朵形状由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D、d控制,折耳(DD)与立直耳(dd)杂交,子一代为折耳立(Dd)。甲、乙两个科研小组分别将多只折耳双瞳异色猫与多只折耳立双瞳同色猫作亲本杂交,甲组的F1为折耳双瞳同色:折耳立双瞳同色=1:1,乙组的F1为折耳双瞳异色:折耳双瞳同色:折耳立双瞳异色:折耳立双瞳同色=1:1:1:1。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____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双瞳同色是____性状。
(2)乙组亲本中,折耳双瞳异色猫与折耳立双瞳同色猫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
(3)乙组子代中折耳立双瞳同色的雌雄猫相互交配,所得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________。
(4)现要选育出能稳定遗传的折耳双瞳同色猫,请利用甲、乙两组亲本及子代中现有的猫为材料,设计出所用时间最短的实验方案________。
【答案】 (1). 甲 (2). 显性 (3). DDtt、DdTt (4). 6:3:3:2:1:1 (5). 利用甲组亲本中折耳立双瞳同色猫为材料,雌雄相互交配,从后代中选出折耳双瞳同色猫
【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p分页标题e
2、折耳(DD)与立直耳(dd)杂交,子一代为折耳立(Dd),因此折耳与立直耳是不完全显性,子一代折耳立相互交配,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TT:Tt:tt=1:2:1,分别表现为折耳、半折耳立、立直耳;甲组实验双瞳异色猫与多只双瞳同色猫作亲本杂交,甲组的F1为双瞳同色,,说双瞳同色是显性。
【详解】(1)将多只折耳双瞳异色猫与多只折耳立双瞳同色猫作亲本杂交,甲组的F1为折耳双瞳同色?折耳立双瞳同色=1?1,说明双瞳同色相对于双瞳异色为显性性状。
(2)乙组的F1为折耳双瞳异色?折耳双瞳同色?折耳立双瞳异色?折耳立双瞳同色=1?1?1?1,则乙组亲本中,折耳双瞳异色猫与折耳立双瞳同色猫的基因型分别是DDtt、DdTt。
(3)乙组子代中折耳立双瞳同色的雌雄猫基因型为DdTt,相互交配,后代中会出现6种表现型,分别为折耳立双瞳同色:折耳双瞳同色:立直耳双瞳同色:折耳立双瞳异色:折耳双瞳异色:立直耳双瞳异色=6?3?3?2?1?1。
(4)现要选育出能稳定遗传的折耳双瞳同色猫DDTT,利用甲组亲本中折耳立双瞳同色猫DdTT为材料,雌雄相互交配,从后代中选出折耳双瞳同色猫DDTT。
【点睛】本题要求考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会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关系判断亲本的基因型,并应用正推法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
24.科学研究表明,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部分交换。某同学为了在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有丝分裂交换这一现象,搜集获得如下资料,展开了研究:
A.将细胞置于含有BrdU的某种培养基中培养,细胞能不断增殖。当DNA复制时,BrdU可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入到DNA的子链中。
B.由于掺入BrdU的情况不同,经特殊染色后,着色的深浅也不同;在染色单体中,若DNA只有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着色深:若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使DNA双链螺旋程度降低,从而着色浅。
C.将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中期细胞进行常规制片,经特殊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着色情况。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中的____(时期)。若观察到置于含有BrdU的某种培养基中培养的细胞中所有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着色深,则该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第___个细胞周期的中期。
(2)有丝分裂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细胞可观察到________。
(3)若要观察有丝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是否发生交换,应选择第______个细胞周期进行观察?请描述发生交换时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填“一”或“二”)。
【答案】 (1). 分裂间期(或S期) (2). 一 (3). 细胞中的所有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一条着色深、一条着色浅 (4). 二 (5). 染色体上着色深的染色单体中含有着色浅的染色单体片段,着色浅的染色单体中含有着色深的染色单体片段p分页标题e
【解析】
【分析】
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同时结合“在染色单体中,若DNA的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染色后着色深;若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使DNA双螺旋程度降低,染色后着色浅。”据此答题。
【详解】(1)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在染色单体中,若DNA的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染色后着色深;若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使DNA双螺旋程度降低,染色后着色浅。若观察到置于含有BrdU的某种培养基中培养的细胞中所有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着色深,则该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第一个细胞周期的中期。
(2)在显微镜下观察某个细胞,发现它每个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都是其中一条染色较深,另一条染色较浅,说明DNA已经复制两次,即观察的细胞被固定在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
(3)根据题干信息“在染色单体中,若DNA的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染色后着色深;若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使DNA双螺旋程度降低,染色后着色浅。”,若要观察某个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是否发生交换,通常选择第二个细胞周期中期的细胞,如果发生了交换,则会出现染色较深的染色单体里有染色较浅的部分,而对应染色较浅的部位里有染色较深的部分。
【点睛】掌握DNA分子复制的方式,能根据题中资料中信息答题;识记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是解题关键。
25.果蝇长翅和短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眼和棕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已知Y染色体上没有上述基因。将纯合长翅棕眼雌果蝇与纯合短翅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全为长翅红眼。回答下列问题:
(l)在长翅和短翅、红眼和棕眼这2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
(2)关于控制上述2对相对性状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有以下假设:
假设①A/a和B/b分别位于2对常染色体上;
假设②A/a和B/b位于1对常染色体上;
类似的合理假设还有____。
(3)某同学将子代长翅红眼果蝇交配,所得子代中长翅红眼:长翅棕眼:短翅红眼:短翅棕眼=9:3:3:1.此杂交结果能否确定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如假设①所述?请说明理由。____
(4)试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对你提出的假设加以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____。
【答案】 (1). 长翅、红眼 (2). 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3). 不能,当A/a位于X染色体,B/b位于常染色体时,子一代果蝇为BbXAXa(长翅红眼)和BbXnY(长翅红眼);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也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短翅红眼:短翅棕眼=9:3:3:1 (4). 实验思路:将纯合长翅棕眼雄果蝇与纯合短翅红眼雌果蝇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若后代雌蝇为长翅(长翅红眼),雄蝇为短翅(短翅红眼),则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p分页标题e
【解析】
【分析】
据题意“将长翅棕眼雌果蝇与短翅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全为长翅红眼”可知长翅和红眼是显性性状。
【详解】(1)将长翅棕眼雌果蝇与短翅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全为长翅红眼。所以在长翅和短翅、红眼和棕眼这2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长翅、红眼。
(2)根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知识可知,控制2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可能有以下情况的假设:
假设①:A/a和B/b分别位于2对常染色体上;假设②:A/a和B/b位于1对常染色体上。
类似的合理假设还可能有: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3)将子代长翅红眼果蝇交配,子代长翅红眼∶长翅棕眼:短翅红眼:短翅棕眼=9∶3∶3:1,此杂交结果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但不能确定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原因是:若为假设①所述,因为当A/a位于X染色体,B/b位于常染色体时,子一代果蝇为XAXaBb(长翅红眼)和XAYBb(长翅红眼);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也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短翅红眼∶短翅棕眼=9∶3∶3∶1。
(4)将长翅棕眼雄果蝇与短翅红眼雌果蝇杂交,若后代雌蝇为长翅(长翅红眼),雄蝇为短翅(短翅红眼),即控制眼色的基因传递时与性别无关,控制长翅和短翅的基因传递时和性别相关联,则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并利用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确定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属于考纲中应用层次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