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起点辅导 物理化学辅导 正文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

2020届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生物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不属于水体污染物的是

A.微生物病原体 B.除草剂 C.来自电厂的废热 D.燃烧产生的CO2

2.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淀粉和糖元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

B.细胞内运输K+和氨基酸的物质都是蛋白质

C.磷脂存在于所有的活细胞中

D.蛋白质种类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

3.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 B.图中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C.CO2的扩散方向为B→C D.单核细胞的内环境是D

4.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是世界木材的主要产地

B.群落的垂直结构是垂直方向上空间异质性的体现

C.顶级群落的形成只取决于温度和降雨量

D.受灾的水稻呈斑块状的稀疏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5.如图所示,某一化学反应进行到t1时,加入一定量的酶,该反应在最适条件下进行直到终止。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体现酶的高效性 B.t1~t2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C.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右移 D.反应过程中酶和底物的结构均发生改变

6.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核膜上有核孔,核孔对mRNA等大分子物质出入具有选择性

B.核膜为双层膜,外膜的外表面附着有许多核糖体

C.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可看到多数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D.衰老细胞核体积较大,细胞体积变小

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洋葱根尖或黑藻叶片也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B.利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可以选择熟豆浆为实验材料

C.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碘化钾溶液作鉴定试剂

D.利用盐酸解离根尖,有利于将组织细胞分离

8.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细胞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某些胞吐过程也可能由受体介导

B.该过程要有细胞识别并需要内部供能

C.构成小泡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p分页标题e

D.细胞对摄取的物质有选择性,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9.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导致多种消化道疾病的首要致病菌。因尿素可被Hp产生的脲酶分解为NH3和14CO2,因此体检时可让受试者口服14C标记的尿素胶囊,再定时收集受试者吹出的气体并测定其中是否含有14CO2即可检测Hp感染情况。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Hp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感染者呼出的14CO2是由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产生

C.脲酶的合成是吸能反应 D.脲酶由Hp细胞中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10.如图所示为氢元素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多为吸能反应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C.M物质是丙酮酸,其在④过程中被乳酸脱氢酶还原 D.⑤过程需分步脱氢

11.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就是一段包含一个完整的遗传信息单位的有功能的DNA片段

B.细胞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

C.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细胞的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

D.劳氏肉瘤病毒的基因结构中,相邻的两个碱基间通过氢键连接

12.下图为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递呈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抗原递呈细胞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摄取肿瘤抗原

B.健康人的细胞毒性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C.图中细胞毒性T细胞被抗原激活后,增殖并分化形成的子细胞群都具有对应于这种抗原的受体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裂解死亡,该过程并非细胞凋亡

13.将基因型为Bb和bb的豌豆种子混种在一起(两者数量之比是2:1),若两种类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中基因型为BB,Bb,bb的个体数量之比为

A.1:2:3 B.1:2:1 C.1:4:4 D.6:2:1

14.下列关于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不完全显性的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直接反映其基因型及比例

B.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直接反映F1基因型及比例

C.花药离体培养产生的单倍体的类型及比例可直接反映产生花药个体的基因型

D.伴X遗传中雄性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直接反映雌性亲代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及比例

15.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环境温度达到29℃时人开始出汗

B.正常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产热与散热是不平衡的

C.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

D.出汗是哺乳动物在35℃以上环境中,最有效的散热机制

16.某科研小组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中搅拌时间与放射性强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所示曲线A、B分别是不同放射线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p分页标题e

A.充分搅拌可使所有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B.实验过程中被侵染的细菌基本未发生裂解,故曲线A上清液中35S的放射性不能达到100%

C.若搅拌4min时被侵染的细菌放射性强度下降,则曲线D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会增强

D.若搅拌时间适宜,该实验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

17.某生物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将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丁四组,并分别做如图所示的处理。正常培养一段时间后,四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次序是丙、丁、甲、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丁对照,说明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的脱落

B.由实验结果可知,生长素具有促进叶片脱落的作用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  物理化学辅导  第1张

C.若对乙、丙进行单侧光照射,则对实验结果会造成影响

D.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激素对棉花落叶的影响

18.下图为抗青霉素细菌的产生过程,表示死亡的个体,a、b表示两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阶段使用青霉素后少部分细菌产生抗药性

B.经过a→b阶段的人工选择导致抗药细菌的比例增大

C.b阶段的细菌相比较a阶段发生了进化

D.a→b阶段细菌发生相关基因的突变率明显提高

19.如图为二倍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在a点时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B.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2(组)

C.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b点时可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D.该曲线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部分曲线

20.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该鱼在3+时到达性成熟,即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即进入老年)

A.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生殖前期、生殖期、生殖后期

B.由表可知,该鱼种群数量将增多

C.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越多

D.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

21.如图表示在不同强度刺激下神经肌肉接点肌膜上测得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产生的原因是细胞外液Na+浓度过低导致

B.乙图表示肌膜去极化达到阀电位,产生动作电位

C.神经肌肉接点处兴奋既可由轴突末端传递到肌膜,也可由肌膜传递到轴突末端

D.细胞膜通过通道蛋白开闭来控制离子通透性的大小

22.下图为科学家以伞藻为材料研究不同波长的光对其光合速率的影响的部分实验结果(图中箭头向上和向下分别表示光照的开和关)。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p分页标题e

A.伞藻是一种真核单细胞藻类,可不用借助显微镜观察

B.图示箭头向下处短时间内伞藻细胞三磷酸甘油酸含量均增多

C.伞藻细胞主要由类胡萝卜素吸收660nm波长的光

D.两种不同波长的光同时照射伞藻时的光合速率大于单独照射时的总和

23.膜蛋白是细胞内各类单位膜的基本成分,是各类膜结构执行功能的物质基础。如图表示脂双层上分布有三种膜蛋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蛋白A是转运蛋白,则该蛋白参与物质转运过程中必然发生形变

B.若蛋白B与细胞通讯有关,则该蛋白的合成一定经过内质网的加工

C.若蛋白C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则同种生物质膜上蛋白C一定相同

D.若蛋白B是ATP合成酶,则上述膜可能是类囊体膜

24.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用4个大信封,按照如表分别装入一定量的卡片,然后从每个信封内各随机取出1张卡片,记录组合后放回原信封,重复多次。下列关于该模拟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F1自交产生F2的过程

B.可模拟雌1、雌2、雄1、雄2随机交配的子代

C.可模拟子代基因型,记录的卡片组合类型有9种

D.若模拟受精作用,需分步记录组合才得到模拟结果

25.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12蛋白结构改变是其产生链霉素抗性的根本原因

B.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所致

C.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D.突变型通过翻译产生的多肽链第一个氨基酸可能为甲硫氨酸

26.如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属于A类激素,当它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促进翻译从而促进细胞代谢

B.生长激素属于B类激素,它引起的生理效应是促进脂肪分解和糖的利用

C.血糖调节中,下丘脑能直接作用于胰岛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

D.甲状腺激素调节中,垂体细胞膜上受体分子所接受的信号分子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7.图甲、乙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DNA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乙所示细胞都有2个染色体组,4条染色体

B.图甲、乙所示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bc段和de段

C.图丁中f时期可对应图丙的de段,图丁中g时期的细胞可以是图乙所示的细胞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均可用图丙表示

28.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b)患者,系谱图如下。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基因携带者出现的频率为10-4,且I-3无乙病致病基因,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p分页标题e

A.I-2两对基因均为杂合,且体细胞中含有甲、乙两病的致病基因最多有4个

B.若II-5与II-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1/36

C.若II-7与II-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1/60000

D。若II-5与a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a基因的概率为2/3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4分)

29.(6分)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图解,图2为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所示该生态系统功能除碳循环等物质循环之外还有 等重要功能,图2中的甲相当于图1 (用图中字母回答)中的一种群。

(2)图1中属于次级生产者的有 (用图中字母回答),B同化的总能量小于D(都为恒温动物)同化的总能量,最主要原因是 。

(3)图2种群乙数量保持动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 机制,该生态系统中不同植物开花时间是在各种植物争夺传粉动物乙等的 压力下形成的。

30.(8分)两种生长状况相似的甲、乙植物培养在适宜的光照强度、温度与水分条件下,探究两种植物CO2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践中常用希尔反应来测定除草剂对甲、乙植物光合作用的抑制效果,用不同浓度的某除草剂分别处理甲和乙的离体叶绿体并进行希尔反应(基本过程:将黑暗中制备的离体叶绿体加到含有DCIP(氧化型)、蔗糖和pH7.3磷酸缓冲液的溶液中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气等,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实验结果如下表格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在相对密闭容器中,通常可通过控制不同浓度的 溶液控制CO2浓度。相同浓度除草剂处理下,除了通过测定放氧速率判断甲和乙受除草剂抑制效果之外,根据希尔反应还可通过 快慢来判断。

(2)若在红色薄膜下进行该实验,则图所画曲线的a点应该往 移;CO2浓度为b时,通常甲植株的O2产生量 (>/</=)乙植株的O2产生量,甲植株由CO2浓度为b调到c处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减少的物质有 (①腺苷三磷酸②核酮糖二磷酸③3-磷酸甘油酸④三碳糖磷酸⑤NADPH)。

(3)上述希尔反应实验中外界溶液添加蔗糖的目的是 ,据上表除草剂处理影响叶绿体放氧速率,可知除草剂抑制主要作用于叶绿体的 (填结构)。研究发现除草剂浓度为20%处理品种甲的叶绿体不能产生三碳糖,尝试分析最主要的原因是 。

31.(8分)某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叶形有宽叶与窄叶,由B与b控制;而它的花色有三种:红色、淡红色和白色分别由e、t和i这三个等位基因控制。为探究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规律,两组植物进行了杂交实验,其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p分页标题e

(1)控制花色的基因e、t和i三者之间的显性顺序为 (用字母和“>”符号表示)。考虑叶形和花色的遗传,该植物的基因型有 种。

(2)甲杂交组合中,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若让F1植株随机交配,则F2中宽叶淡红花雌株概率为 。

(3)现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转入该植物,获得一株转基因雌株(S),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常染色体上,并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分别用S1、S2、S3表示

注:A代表抗虫基因,B代表抗除草剂基因

请设计一代杂交试验方案探究其基因整合位置,并预测实验结果:

试验方案

预测实验结果

①若 则为S1这种类型;

②若 则为S2这种类型;

③若 则为S3这种类型。

32.(14分)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与泡菜腌制和亚硝酸盐测定有关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为缩短发酵周期,腌制前可加入乳酸菌。为了获得优良的乳酸菌菌种,分离前将泡菜汁用 稀释后制成较稀浓度的悬液,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培养时有利于获得 。

(2)在MRS乳酸菌专用培养基(含CaCO3)上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

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应选择细菌I进一步纯化 B.筛选乳酸菌时,菌液应稀释后划线

C.以上两种细菌均能将乳酸分泌至细胞外 D.H/C值反映了两种细菌产生乳酸能力的差异

(3)泡菜腌制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为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从泡菜中提取滤液,加入氢氧化钠和硫酸锌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经 后过滤备用。

(4)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 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然后将样品液用光程为1cm的比色杯,在550nm光波下测定光密度值。若所测得的光密度值过大应采用的措施是 或者 。

(二)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猪细胞中,然后通过核移植技术培育基因编辑猪,可用于生产基因工程疫苗。下图为基因编辑猪培育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1号猪使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超数排卵,用 定位取卵。

(2)采集2号猪的组织块,用胰蛋白酶处理获得分散的成纤维细胞,放置于37℃的CO2培养箱中进行 培养,其中CO2的作用是 。

(3)为提高重组卵发育的成功率,实验过程中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在核移植前对成纤维细胞进行 培养处理;②采用了 技术刺激重组卵。

(4)在进行基因编辑操作时,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 。

(5)为检测病毒外壳蛋白基因是否在4号猪体内正常表达,可采用的方法是 。

33.(8分)今年东南亚地区登革热疫情形势严峻,登革热是一种登革热病毒(RNA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发热、头痛、出血、关节痛等,严重时可致死。近期我省境外输入病例增多,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传播。目前较有效阻断病毒传播的措施是防蚊灭蚊。某兴趣小组要研究市场上两种不同灭蚊液对伊蚊的灭蚊效果,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及部分思路,完善实验探究。p分页标题e

实验材料:培养盒、蚊子培养液、伊蚊成虫、两种不同的灭蚊液甲和乙。

(1)实验思路:

①取培养盒若干进行如下分组: (其中每组伊蚊500只,各种试剂等量且适量)每组设置里若干个重复样品。

②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2)设计一个表格用于实验数据的记录(体现用于记录原始数据和平均值):

(3)分析与讨论:

①若实验结果表明伊蚊对灭蚊液甲敏感度高于灭蚊液乙,则灭蚊液甲使用后的伊蚊存活率

(>/<)灭蚊液乙使用后的伊蚊存活率。

②长期使用灭蚊液药效下降,其根本原因是伊蚊种群的 ;可采取哪种措施减缓药效降低问题: 。

2019年学年第一学期浙南名校联盟第一次联考

高三年级生物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2=56分)

1-5DCABA 6-10CCDCD 11-15 BCABA 16-20CDCBD 21-25ACCBB 26-28CCD

二、非选择题(共44分)

29.(6分,每空1分)

(1)能量流动 B

(2)B、C、D、F (答全给分) D的呼吸作用(或维持体温)散失大量热能

(3)负反馈调节(或自我调节) 自然选择

30.(8分,每空1分)

(1)碳酸氢钠 溶液颜色变化快慢

(2)右 > ①②⑤

(3)维持渗透压 类囊体

由于DCIP(氧化型)夺取光反应产生的电子和氢离子,不能生成NADPH,三碳酸分子不能被还原形成三碳糖

31.(共8分,每空1分)

(1)e>t>i 18

(2)BbXtY、BbXiXi(不能颠倒) 1/8

(3)让该植株与野生雄株杂交,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比例

若后代抗虫不抗除草剂:不抗虫抗除草剂=1:1

若后代抗虫不抗除草剂:抗虫抗除草剂:不抗虫抗除草剂=1:2:1

若后代抗虫抗除草剂:抗虫不抗除草剂:不抗虫抗除草剂:不抗虫不抗除草剂=1:1:1:1

32.(14分,每空1分)

(一)(1)无菌水(或无菌蒸馏水) 单菌落

(2) B

(3)60℃水浴加热(或水浴加热、60℃水浴)

(4)N-1-萘基乙二胺 用蒸馏水稀释样品液;采用光程较小的比色杯

(二)(1)超声监视器(或B超)

(2)液体悬浮(或悬浮、振摇、振荡) 维持培养液的pH

(3)营养限制性培养(或调节血清浓度) 电脉冲(或电脉冲细胞融合或胚激活)

(4)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5)抗原-抗体杂交

33.(8分)微信公众号:浙考神墙750

(1)①A组:培养液、伊蚊;B组:培养液中加入甲种灭蚊液、伊蚊;C组:培养液中加入乙种灭蚊液、伊蚊(三组写全1分,组别可以调换)

③间隔一段时间,统计伊蚊存活数量,计算出不同的灭蚊液使用后伊蚊的死亡率或者存活率。(写出统计数据、计算存活率或者分析数据两项1分)p分页标题e

(2)(共3分:标题1分,组别及体现平均值1分,数据分析项一定要有起始数量、存活数量,以及死亡率或者存活率一项1分)见下表

(3)(每空1分)

①< ②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交替使用不同的灭蚊产品等。

不同灭蚊液处理对伊蚊数量影响实验的登记表

组别

组别

数据分析起始数量存活数量存活率(或

死亡率)

A1

平均值

B1

平均值

C1

平均值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edbdz.com/wulihua/86982.html

相关文章

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目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