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草履虫等个体较大的细胞有两个细胞核,保证了正常的核质比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利于血红蛋白携带氧
C.神经细胞有许多突起,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D.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只有有氧呼吸相关的酶,利于有氧呼吸高效进行
2.下列四种现象,不能用右图表示的是
A.在温度和pH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
B.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农田物种丰富度随时间的变化
C.在质量浓度为0. 3g/mL的蔗糖溶液中,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吸水 能力随时间的变化
D.植物横放于地,其水平方向的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虚线 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
3.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显微镜观察并绘制细胞结构图片属于构建物理模型
B.运用假说一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不一定与演绎推理的结论相符
C.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都可从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
D.荧光标记法和同位素标记法都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4.下表是探究两种植物根部竞争和茎叶竞争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表中单株干重的百分比表示在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每组单株干重占单独种植时干重的百分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组和乙组均为对照组
B.Z和W要求选择同种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植株
C.植物受土壤资源限制的程度比受光资源限制的程度更高
D.植物根茎叶竞争时干重的总降低程度接近于根部和茎叶单独竞争时干重下降程度的乘积
5.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某DNA病毒把病毒外壳蛋白基因插入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属于基因重组
B.一对夫妇中只有一方患线粒体肌病(线粒体DNA缺陷导致),子女表现为全部正常或全部患该病
C.皱粒豌豆的染色体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导致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结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D.控制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控制多基因遗传病的基因遗传都遵循自由组 合定律
6.下列有关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传递可以在肺炎双球菌的核糖体上进行
B.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通过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来传递信息
C.在没有受到抗原刺激的情况下,少数B细胞经淋巴因子作用后就可开始增殖、分化p分页标题e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
29. (10分)
科学家以真核生物绿藻为材料,研究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下图为部分实验结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结果说明 。
(2)绿藻和蓝藻都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小球藻属于常见的一种绿藻。小球藻和蓝藻在细胞结构上的显著区别是后者 ,两者在ATP的合成场所上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前者不同于后者的场所是 ,两者细胞内的 (填“吸能”或“放能”)反应一般都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
30.(9分)
回答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l)右图是人体胃酸分泌的部分调节途径,图中通过③一④一⑤一胃粘膜壁细胞一胃酸的调节过程属于 调节,与通过①一②一胃粘膜壁细胞一胃酸的调节过程比较,从反应速度和作用时间分析,后者的调节特点是____ .
(2)市民在参加城市冬季马拉松运动中,起跑前皮肤的 感 受器会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开跑一段时间后,选手的脸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红,直接原因是____。
(3)在丛林探险中,人体容易感染森林脑炎病毒,它是一种嗜神经性较强的病毒。某些位于突触间隙的病毒与突触结构中 上的受体识别后进入神经末梢,在细胞中移动方向与 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最终入侵到神经中枢,引发病毒血症。机体在再次抵御某种病毒的攻击时,体内由 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该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这种细胞死亡属于
31. (12分)
某二倍体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病(T)对不抗病(t)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分布未知。请回答下列问题:
(l)若以基因型为AaDdTt的植株为父本进行测交实验,则应选择基因型为 的植株做母本, 若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测交子代的表现型有 种。
(2)若以基因型为AaDdTt的植株为材料,通过单倍体育种培育纯合的糯性矮杆抗病植株,则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单倍体植株的____,若培育出的植株表现型和比例为非糯性高杆不抗病:糯性矮杆抗病=I:I,则基因型为AaDdTt植株自交后代中糯性矮杆抗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
(3)若基因型为AaDdTt的植株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tD:aTD:ATD:atD:Atd:aTd: ATd:atd=9:9:1:1:9:9:1:1,请解释其产生的原因(不考虑突变和致死情况)。
32.(8分)
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中乙表示化石燃料,图中还缺少一个重要的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形式书写出来 。p分页标题e
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形成温室效应,导致气温升高,为缓解温室效应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出两条即可)。
(2)假设图2中A种群同化的能量是5.8×109 kJ,其中有1.3×109 kJ的能量传递给E种群,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C种群同化的能量至多是 kJ。
(3)在对该生恣系统某一植物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 30%和50%,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18%和38%,则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 (填“发生”或“未发生”)进化,理由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 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下图是利用苹果生产果汁、果酒和果醋的大致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苹果加工成果汁的过程中,需要加入果胶酶,果胶酶可以将果胶分解成 , 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为了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通常可用滤出的苹果汁的 来判断果胶酶活性的高低。
(2)为了进行果酒的发酵生产,通常先分离纯化酵母菌,然后扩大培养、固定化酵母细胞,最后才接种、发酵。
①在分离纯化酵母菌时,需要进行无菌操作,其中对培养皿通常采用干热灭菌。
②在使用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振动或搅拌,目的是 ,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
③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细胞多采用 法固定化,酵母细胞固定前需要进行活化,原因是 。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 ,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____。
④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
(3)苹果酒经过进一步发酵可形成苹果醋,在此过程中,要适时向发酵液中通入空气,原因是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如图是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转基因试管牛”的图解。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l)图中①过程之前通常采用 法对采集的良种公牛精子进行获能处理。精子和卵子在发生上的重要区别是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 完成的。
(2)图中③过程通常选择发育到 阶段的胚胎进行移植,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
(3)构建药用蛋白基因表达载体需要将药用蛋白基因与____ 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通过 方法导人到性染色体组成为 的受精卵中。
(4)若得到的药用蛋白不稳定,在体外保存期短。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通过对药用蛋白基因进行 来实现对现有药用蛋白的改造。
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生物部分参考答案p分页标题e
1—6 DADBDD
29.(除特殊标记外,其余每空2分,共10分)
(1)用红光(或波长为660nm的光)和远红光(或波长为710nm的光)单独照射时,植物的光合速率
基本相同,(1分)两种光同时照射植物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增加,(1分)且大于单独照射的总和
(2分)
(2)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线粒体、叶绿体(或答出两者具体的内部结构,答不全不得分) 吸能
30.(除特殊标记外,其余每空1分,共9分)
(1)神经-体液 反应迅速、作用时间短暂
(2)冷觉 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流到体表的血流量增多)(2分)
(3)突触前膜 T细胞和记忆T细胞(或记忆细胞)(2分) 细胞凋亡
31.(除特殊标记外,其余每空2分,共12分)
(1)aaddtt 8
(2)幼苗 1/4
(3)A、t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a、T基因在对应的同源染色体上,D、d基因在另一对同源染色体
上,(2分)部分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与a(或T与t)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了交叉互换
(2分)
32.(除特殊标记外,其余每空2分,共8分)
(1)甲→戊(1分)
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提高能效;开发新能源;保护植被;植树造林 (2分,答对1条得1分,其它合
理答案也给分)
(2)1.8×108
(3)未发生(1分) 种群的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37.(除特殊标记外,其余每空2分,共15分)
(1)半乳糖醛酸 体积大小(或澄清度)
(2)②增加溶解氧含量,同时有利于酵母菌与营养物质的充分接触 ③包埋
在缺水状态,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酵母细胞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浓度偏低 较少(1分)
(3)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发酵过程需要氧气
38.(除特殊标记外,其余每空2分,共15分)
(1)化学诱导(1分) 出生前(或胎儿时期)
(2)桑椹胚或囊胚 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3)乳腺蛋白基因 显微注射 XX
(4)基因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