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生物试题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s://pan.baidu.com/s/1o8UOpiM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人体中整体(Ⅰ)与部分(Ⅱ、Ⅲ、Ⅳ)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是
A.若Ⅰ表示糖类,则Ⅱ、Ⅲ、Ⅳ可分别代表单糖、二糖和多糖
B.若Ⅰ表示脂质,则Ⅱ、Ⅲ、Ⅳ可分别代表脂肪、磷脂和固醇
C.若Ⅰ内环境,则Ⅱ、Ⅲ、Ⅳ可分别代表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D.若Ⅰ为细胞的增殖方式,且Ⅲ、Ⅳ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则Ⅱ表示无丝分裂
2.下列人体细胞所发生的生命活动,叙述错误的是
A.骨骼肌和心肌细胞的线粒体分解葡萄糖
B.唾液腺细胞的内质网对唾液淀粉酶进行加工
C.传出神经元的高尔基体转运神经递质
D.在胰岛B细胞的细胞核中转录胰岛素基因
3.与植物细胞吸水力大小关系最大的因素是
A.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B.细胞液的?B透压
C.细胞壁的通透性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4.下图为某研究小组测定光照强度对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将该装置先放在黑暗条件下一段时间,然后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C02浓度和有色液滴的移动距离都是无关变量
B.C02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容器中C02浓度的稳定
C.如果有色液滴向右移动,说明不进行光合作用 ^ ^
D.如果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不进行光合作用
5.将叶绿体从叶肉细胞中分离出来,破坏其外膜,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和色素主要位于叶绿体的内膜和基质中
B.叶绿体内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外膜是全透的,起保护作用
C.光合作用必须在叶绿体中才能进行
D.叶绿素被破坏,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6.将蚕豆(2n=12)根尖细胞中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后移入普通培养液中培养。取不同细胞周期的材料制作临时装片,检测到的染色体形态有如下图所示的三种。根据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检测到a染色体,说明该细胞尚未进入第一个细胞周期
B.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均为b类型
C.a、b两种类型的染色体会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
D.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b、c染色体各6条
7.绿叶海天牛(简称甲)吸食滨海无隔藻(简称乙)后,身体就逐渐变绿,这些“夺来”的叶绿体能够在甲体内长期稳定存在,有科学家推测其原因是在甲的染色体DNA上可能存在乙编码叶绿体部分蛋白的核基因。为证实上述推测,以这种变绿的甲为材料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最能支持上述推测的是p分页标题e
A.通过PCR技术从甲体内的DNA中克隆出属于乙的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
B.通过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在甲体内检测到乙的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转录出的RNA
C.给甲提供14CO2,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其体内的部分有机物出现放射性
D.用乙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做探针与甲的染色体DNA杂交,结果显示出杂交带
8.下表中有关科学家获得研究成果所用的研究方法不匹配的是
选项 科学家 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
A 施旺和施莱登 细胞学说 调查法
B 摩尔根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实验和假说演绎法
C 沃森和克里克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物理模型构建法
D 卡尔文 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转移途径 同位素标记法
9.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其表面积增大,则细胞的物质交换效率升高
B.衰老细胞内各种酶活性下降,细胞核体积缩小
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
D.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均不表达
10.某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③过程的结果,白花为显性性状
B.F1和F2中的白花植株基因型不完全相同
C.F2中黄花与白花植株之比为2:3
D.F2白花植株随机传粉,理论上子代黄花:白花=1:8
11.人类的性别决定为XY型,其性染色体模式图如下,在同源区的相同位置存在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红绿色盲、外耳道多毛症基因位分别于Ⅰ、Ⅱ区段
B.存在于同源区Ⅲ的基因在遗传时没有性别差异
C.就一对等位基因而言,不同区段其基因型种类有所不同
D.判定基因所在性染色体的区段,需用隐性个体做母本测交
1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遗传病患者均带有该致病基因
B.遗传病往往表现出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等特点
C.基因诊断可以用来监测遗传病
D.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
13.蚊子的基因A、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胚胎致死。用AABB雄蚊与aabb雌蚊交配,F1群体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则F2中aaBb的个体占
A.1/4 B.1/5 C.1/7 D.1/8
14.下图表示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b过程分别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
B.该过程表示基因可通过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C.与皱粒种子相比,圆粒种子含有的结合水较多
D.若R基因中插入一段外源DNA序列,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15.下图表示某动物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时染色体配对时的一种情况,0代表着丝点,A〜D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p分页标题e
A.该变异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故属于基因重组
B.该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3种基因型的精细胞
C.C1D2和D1C2转录翻译产物可能发生改变
D.C1D2和D1C2可能成为C、D的等位基因
16.下图表示利用农作物①和②培育出⑥的过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示过程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及多倍体育种
B.育种途径Ⅰ→Ⅲ→Ⅵ所需时间明显短于Ⅰ→Ⅴ
C.Ⅵ过程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D.需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Ⅲ、Ⅵ过程
17.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人血糖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减弱,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
B.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
C.人遇寒冷环境时,机体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量降低
D.人体被病毒感染时,体内产生的抗体,能通过裂解靶细胞将病原体清除掉
18.下列有关固定化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加酶洗衣粉是将固定化酶加入洗衣粉中制作而成的
B.化学结合法比包埋法更有利于底物与酶的接触
C.10%的葡萄糖溶液为固定化酵母细胞提供能源物质并维持渗透压
D.与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细胞操作更简便,成本低
19.用PCR技术将DNA分子中的A1片段进行扩增,设计了引物Ⅰ、Ⅱ,其连接部位如图所示,x为某限制酶识别序列。扩增后得到的绝大部分DNA片段是右图中的
20.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下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过程所用的促融方法与植物体细胞杂交完全相同
B.③过程以抗HCG单克隆抗体为抗原进行检测
C.应给小鼠多次注射HCG,以获得较多的记忆细胞
D.④过程需要添加抗生素等物质,以防止病毒污染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子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比值都为1:1
B.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都存在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
D.在睾丸中,两种分裂方式均可发生
22.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容器中,保持适宜的pH和温度,改变其他条件,测定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绿藻细胞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4分钟只进行呼吸作用
B.第5分钟只发生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p分页标题e
C.第7分钟C5的数量短时间内会减少
D.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色时间段为9~12分钟
23.用15N和32P共同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追踪同位素标记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代噬菌体中只能找到32P
B.在子代噬菌体中DNA中找到32P,蛋白质中找到15N
C.在子代噬菌体中DNA中同时找到两种同位素
D.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中两种同位素均不出现
24.人体的血浆、组织液、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和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浆中
D.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
25.关于胚胎工程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进行胚胎移植充分发挥受体母畜优良的繁殖潜能
B.移植胚胎干细胞使退化的组织修复并恢复正常功能
C.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分割产生同卵双生
D.将早期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畜的时间不同动物有所不同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
26.(8分)M6P(甘露糖-6-磷酸)途径是溶酶体分选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图是M6P途径分选溶酶体酶形成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的主要过程,字母代表相关细胞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器B为 ,合成溶酶体酶的场所为 和 。
(2)根据图示,经过 过程形成M6P受体识别的信号。研究发现细胞器B中的M6P受体只分布在某个局部,这样分布的意义是 。
(3)与溶酶体酶脱离的M6P受体可返回细胞器B,也可以 ,后者的作用是 。
(4)运输小泡的转运过程体现了 的特点。
27.(9分)为探究不同光暗交替频率对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健壮、状态基本相同的某植物为材料,设计了如下图1所示的A、B、C、D四组实验。其中A组先光照4min后黑暗处理4min;B组先光照lmin后黑暗处理lmin,交替四个周期;C组先光照30s后黑暗处理30s,交替8个周期;D连续光照8min。实验结果是A组植物积累有机物的相对含量为M1%, B组为M2%,C组为M3%,D组为100%。图2为该植物某生命活动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本实验中,四组实验选择的植株要“生长健壮、状态基本相同”,其目的是 。试再举出两种影响本实验结果的环境因子: 。
(2)图1实验中,光处理产生的 ,会在 (场所)中被用于图2的 过程(填序号)。图2中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是 (填序号)。
(3)预期A、B、C组结果的M1、M2 、M3数值大小关系为 。综合四组实验结果,试解释该植物光合速率随光暗交替频率变化的原因是 。
28.(8分)动物细胞的线粒体DNA分子通常呈环状双链,包括H链和L链。H链上有两个复制起始区,一个用于H链合成(简称OH),—个用于L链合成(简称OL)。其复制的主要过程是:首先是OH被启动,以L链为模板,先合成一段RNA引物,然后合成H链片段,新H链一边复制,一边取代原来老的H链,被取代的老的H链以环的形式被游离出来。当H链合成约2/3时,OL启动,以被取代的H链为模板,合成新的L链,直至复制完成,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p分页标题e
(1)一个完整的线粒体DNA分子有 游离的磷酸基团,H链中相邻核苷酸的碱基通过 连接起来。
(2)复制过程中需要 酶参与。
(3)RNA引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引物的作用是 。
(4)当一个复制周期完成时,由 构成的子代DNA分子滞后形成;完成两个复制周期需要 个引物。
(5)若应用PCR技术实现该DNA分子的体外增殖,需要的酶是 。
29.(8分)水稻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E和e基因分别控制抗病和感病性状,而B和b基因分别控制宽叶和窄叶性状,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某品种水稻自交,所得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是抗病宽叶:感病宽叶:抗病窄叶:感病窄叶=5:3:3:1。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了一种三体抗病水稻,细胞中7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如下图)。假如该水稻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其中随机两条进入一个子细胞,则产生异常的配子,这种异常的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但是雌配子能正常参与受精作用;另一条染色体进入一个子细胞,则产生的是正常配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杂交实验中,亲本的表现型为 ,子一代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亲本产生基因型为 的花粉不育,子一代抗病宽叶植株中基因型为双杂合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2)该三体水稻产生雌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处于第一次分裂联会时期的细胞中可观察到 个四分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是 。以该三体抗病水稻(EEe)作母本与感病水稻(ee)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3)如果用三体抗病水稻(EEe)自交(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则F1中抗病水稻:感病水稻= 。
30.(7分)番茄红素具有一定的抗癌效果果,但在番茄红素环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易转化为胡萝卜素。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设计了重组DNA(质粒三),并导入番茄细胞,从而阻止番茄红素的转化,提高番茄红素的产量。下图为利用质粒一和目的基因构建重质粒三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过程中用到的工具有 ,图中“目的基因”是 基因。
(2)先构建“质粒二”的原因主要是利用质粒二中含有 。利用限制酶BamHⅠ开环后去磷酸化的目的是 ,再用及Ecl酶切的目的是 。
(3)质粒三导入受体细胞并表达后,形成双链RNA (发卡)的原因是 。“发卡”在受体细胞内可以阻止 过程,从而使基因“沉默”。
31.(8分)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细胞结构分析,疟原虫属于 生物。
(2)进入血液循环后,疮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红细胞膜上存在 。p分页标题e
(3)疟原虫大量增殖后胀破红细胞进入血架,剌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 中枢,引起发热;而周期性出现“寒战”的原因是 。
(4)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取得了巨大成功,其抗疮机制与细胞能量的供应有关。线粒体膜电位的维持是合成ATP的前提。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值)
1 疟原虫的线粒体 不加入青蒿素 100
2 加入青蒿素 60
3 仓鼠细胞的线粒体 不加入青蒿素 100
4 加入青蒿素 97
①1、2组结果表明 ,由3、4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②将实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换为 ,能为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据。
32.(8分)下图表示哺乳动物某雌性个体内一种细胞的产生及其参与有性生殖过程中特定物质变化的曲线图。a、b、c分别表示细胞所经历的三个过程;A—Q代表在此过程中对应时间段及其特定物质量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a过程产生的子细胞叫 ;b代表过程 ;L—M表示过程。
(2)请用曲线中对应大写字母表示:①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②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时间段为 ;③染色体组数加倍发生在 。
(3)若A—E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则a表示的分裂过程是 。
33.(9分)营养缺陷型菌株就是在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后,微生物细胞代谢调节机制中的某些酶被破坏,使代谢过程中的某些合成反应不能进行的菌株。这种菌株能积累正常菌株不能积累的某些代谢中间产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料产物。以下是实验人员利利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的接种方法为 ,与基本培养基(只含碳源、无机盐、水)相比,待测培养皿中的特有的成分有 。
(2)进行②过程培养时,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基本培养基上,原因是 。从 培养基上获得相应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用影印法培养的优点是 。
(3)为了进一步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验人员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接种针挑取 (选填“菌落A”或“菌落B”)接种于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离心管中,28℃振荡培养1〜2天后,离心,取沉淀物用 洗涤3次,并制成菌悬液。
②吸取lmL菌悬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倾注15mL融化并冷却至 _℃的基本培养基,待其冷凝后用记号笔在皿底划分五个区域,标记为A、B、C、D、E。
③在划分的五个区域上放入少量分组的氨基酸粉末(如下表所示),经培养后,观察生长圈出现的区域,从而确定属于何种氨基酸缺陷型。 p分页标题e
组别 所含氨基酸
A 组氨酸 苏氨酸 谷氨酸 天冬氨酸 亮氨酸
B 精氨酸 苏氨酸 赖氨酸 甲硫氨酸 苯丙氨酸
C 酪氨酸 谷氨酸 赖氨酸 色氨酸 丙氨酸
D 甘氨酸 天冬氨酸 甲硫氨酸 色氨酸 丝氨酸
E 半胱氨酸 亮氨酸 苯丙氨酸 丙氨酸 丝氨酸
在上述鉴定实验中,发现在培养基A、D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该营养缺陷型菌株属于 _。
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
生物(选修)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5CABBD 6—10BDACC 11—15BACDA 16—20CBADB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AD 22.AC 23.CD 24.ABD 25.BCD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
26.(8分)
(1)高尔基体 核糖体 内质网
(2)溶酶体酶磷酸化 使溶酶体酶与其他蛋白分离并起到浓缩作用
(3)送到细胞膜 回收偶尔分泌到细胞外的磷酸化的溶酶体酶
(4)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7.(9分)
(1)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C02浓度、温度等
(2)[H]、ATP 叶绿体基质 ②③ ①⑤
(3)M1<M2<M3 随着光暗交替频率的加快,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能够迅速被暗反应利用,暗反应的有效时间有所增加,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2分)
28.(8分)
(1)0 脱氧核糖一磷酸一脱氧核糖
(2)解旋酶、DNA聚合酶
(3)核糖核苷酸 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4)老的H链和新的L链 6
(5)Taq酶(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29.(8分)
(1)抗病宽叶 EB 3/5
(2)①12 EE:Ee:E:e=l:2:2:l 抗病:感病=5:1 ②17:1(2分)
30.(7分)
(1)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质粒) 番茄红素环化酶
(2)BamHⅠ和Ecl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防止自身环化 确保目的基因反向连接
(3)转录后的RNA分子中存在互补配对的碱基序列 翻译
31.(8分)
(1)真核
(2)疟原虫识别并结合的受体
(3)体温调节 疟原虫周期性繁殖大量消耗人体细胞的能源物质,使细胞供能不足,引起骨骼肌不由自主颤栗,促进细胞产热增加(2分)
(4)①青蒿素能显著降低疟原虫线粒体膜电位 青蒿素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存在物种间差异
②人体细胞的线粒体
32.(8分)
(1)卵原细胞 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
(2)①G〜H ②I〜K(L) ③OP
(3)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2分,答一个给1分)
33.(9分)
p分页标题e(1)稀释涂布平板法 氨基酸
(2)防止将特定营养成分带入培养基 完全不同培养中同种菌株的接种位置相同
(3)①菌落A 无菌水 ②45〜50 ③天冬氨酸缺陷型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s://pan.baidu.com/s/1o8UOp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