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起点辅导 物理化学辅导 正文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7届高三上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7届高三(上)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s://pan.baidu.com/s/1c16TzNU

第Ⅰ卷 选择题

?、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生理和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受体蛋白、载体蛋白、抗体和激素等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

B.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发生改变

C.青春期性腺细胞膜上运输性激素的载体数量比老年时期多

D.染色质高度螺旋化为染色体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2.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如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

B.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C.温度在0〜15°C范围内,细胞膜的流动性没有明显的变化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膜蛋白是可以运动的,但不能证明膜上脂质是否可以运动

3.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C.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无关

D.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4.将鸡红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C1溶液中,红细胞体积随时间变化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KC1溶液的起始渗透压小于红细胞内液的起始渗透压

B.与B点相比,A点对应时刻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较大

C.B点对应的时刻,KC1溶液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

D.AB段失水使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大于KCl溶液,从而出现BC段的变化

5.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化合物。下列与酶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能提供反应所需的能量,所以能在常温常压下催化化学反应

B.所有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

C.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只要有相应的底物,酶就能催化反应快速进行

6.细胞所处的能量状态用ATP、ADP和AMP之间的关系式来表示,称为能荷,公式如下:

能荷= ,其中AMP为一磷酸腺苷。能荷对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高能荷时,ATP生成过程被抑制,而ATP的利用过程被激发;低能荷时,其效应相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能荷的公式组成,推测一般情况下细胞能荷数值小于1

p分页标题e

B.细胞中ATP、ADP和AMP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C.细胞在吸收Mg2+时,能荷较低

D.能荷及其调节是生物界的共性

7.动物细胞中,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氧条件下,过程①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②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B.乙来源于甲和C6H12O6,丙和丁代表不同化合物

C.过程③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可产生大量能量

D.用180标记C6H12O6,在物质丙中不能检测到180

8.如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确的是

A.细胞膜上载体①和载体②的数量在每种细胞中肯定一样多

B.载体②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蓝色

C.该图中消耗的ATP可能来自细胞质基质

D.该细胞可以代表神经细胞

9.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B.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C.恩格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

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中,用180分别标记H20和CO2的氧,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来自H20而不是C02

10.如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温度

B.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5的生成速度快

C.图中M、N、P点的限制因素分别是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

D.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11.以二倍体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个品种的豌豆(2N=28)为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实验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甲图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B.乙图说明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

C.丙图说明杂交的两个亲本都是杂合子

D.丁图说明豌豆根细胞内离子浓度大小Si4+>Ca2+>Mg2+

12.下列与DNA有关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利用14N和15N的差异来研究DNA是否为半保留复制

B.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吡罗红使DNA呈现红色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可用15N标记T2噬菌体的DNA

D.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13.二倍体观赏植物蓝铃花的花色有紫色、蓝色和白色。其基因调控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蓝铃花花色的遗传受多对基因控制

B.基因型为AaEEFf的蓝铃花自交,后代都是有色花

C.根据图示无法判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D.蓝铃花花?中的色素不溶于乙醇

1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p分页标题e

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

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7届高三上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辅导  第1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如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可以发生交叉互换 B. b过程没有染色单体

C.c过程为着丝点分裂导致 D. 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

16.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或基因发生的变化有

①同源染色体联会 ②形成四分体 ③着丝点分裂 ④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⑥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基因重组

A.①②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17.人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家族成员的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己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隐性性状

B.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上

C.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在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是Ⅲ1、Ⅲ3、Ⅲ4

D.加速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Ⅲ2可能是杂合子

18.椎实螺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一般进行异体受精,但分开饲养时,它们进行自体受精。已知椎实螺外壳的旋向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右旋(D)对左旋(d)是显性,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而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对以下杂交后结果的推测(设杂交后全部分开饲养)错误的是 A.♀的DD×♂dd,F1全是右旋,F2也全是右旋

B.♀dd×♂Dd,F1全是左旋,F2中右旋:左旋=1:1

C.♀dd×♂DD,F1全是左旋,F2也全是左旋,F3中右旋:左旋=3:1

D.♀DD×♂dd,F1全是右旋,F2也全是右旋,F3中右旋:左旋=3:1

19.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的富含维生素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如图是某科研小组以大量的野生猕猴桃种子(aa)为实验材料培育抗虫猕猴桃无籽新品种的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培育过程用到多种不同的育种方式

B.③⑦过程可以使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AAaa自交产生AAAA的概率为1/36

C.⑤过程得到的AAA植株的体细胞含染色体数目是174

D.⑥过程是基因工程育种,可以直接定向改变生物,培育新品种

2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而进化

B.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适应性变异的发生

C.进化过程中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p分页标题e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21.下列有关大脑皮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是最高级的神经中枢

B.人的大脑皮层被破坏,首先丧失的是语言能力

C.大脑皮层并不直接控制人体的每一项生理活动

D.短期记忆与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有关

22.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B.激素和酶相似都是微量高效的物质,都能一次产生多次利用

C.激素的成分不只是蛋白质或固醇

D.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23.下图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①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

B.图②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

C.图③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

D.甲电极处从静息、产生兴奋到恢复静息状态可依次用图①、②、③表示

24.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肝细胞后,必须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辅助下才能复。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抑制HBV增殖一定能抑制HDV的复制

B.HDV的感染一定会促进HBV的感染

C.血清中检测出HDV抗原则一定能测出HBV抗原

D.血清中检测出HBV抗原则一定能测出HDV抗原

25.下列关于人体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胰腺分泌的促胰腺素

C.抗体必须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免疫作用

D.在稳态调节过程中,激素只能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40分)

26.(12分)研究发现植物能对温度的变化做出适应性改变。将15℃生长的绣线菊A和绣线菊B置于10℃下低温处理一周,分别测定两种植物低温处理前后最大光合速率(图1)、光补偿点(图2)以及叶肉细胞叶绿体内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表1)。

(1)光补偿点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时所对应的光强。据图2分析,更适于在北方低温弱光环境下生存的是 ,这是因为低温处理后 。

A.绣线菊A光补偿点下降,说明其在低温下利用弱光的能力更强

B.绣线菊A光补偿点降幅显著大于绣线菊B的降幅,说明其低温诱导的效率更高

C.绣线菊B光补偿点显著低于绣线菊A,说明其在低温下利用弱光的能力更强

D.绣线菊B光补偿点降幅小,说明低温对其的诱导效率更高

(2)表1中ATP的移动方向是 (填结构);蛋白质③和酶 (填序号)在叶绿体中分布不同

(3)结合表1数据,概括绣线菊A在低温处理前最大光合速率高于绣线菊B的原因: p分页标题e

(4)运用已有知识,结合表1数据分析低温处理后两种绣线菊最大光合速率下降(图1)的共同原因是:①降低了酶的活性;② 。

(5)综合本题的图、表数据,表明植物适应低温的原理是:

27.(12分)二倍体雌雄异花同株的高等植物有三对较为明显的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情况见下表(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种群,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M若干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N若干株以及其他基因型的植株若干株。不考虑基因突变、交换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回答以下问题:

等位基因

表现型

基因组成 显性纯合 杂合 隐性纯合

A-a 宽叶 窄叶

B-b 高茎 矮茎

C-c 红花 粉红花 白花

(1)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即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发现自由组合定律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其中过程中的测交是选择 个体和未知基因型个体交配,选择此类型个体的原因是 ,上表所示植物种群内其中窄叶植株有 种基因型。

(2)M自交后代中,宽叶、矮茎、白花植株占 。若M与N数量相等,则M与N自由交配后代中,白花:粉红花:红花= 。

(3)已知基因A、a所在染色体会发生部分缺失成为异常染色体(如下图所示)

A-和a-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A或a基因),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但可导致含异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现有基因型分别为AA、aa、AA-、A-a、aa-5种基因型个体。若通过杂交方法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则可选择基因型为 作亲本。请用遗传图解表示验证过程。

28.(7分)如图表示人体基因Y的表达过程,①〜④表示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发生在 中,需要 的催化作用。④过程在 和 中进行加工。

(2)研究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途径利用的的实验方法是 。

(3)基因Y存在于人体的每一个体细胞中,却只在垂体的某些细胞中表达,请简述理由 。

29. (9分)美国神经生物学家Kandel发现,当水流喷射到海兔(螺类的一种)的喷水管皮肤时会引起鳃肌收缩,导致喷水管和鳃收缩,称为缩鳃反射。当喷水管重复受到温和的喷水刺激时,缩鳃反射的幅度越来越小,即产生习惯化。当科研人员先用短暂电流刺激海兔头部的皮肤(这对海兔是一个伤害性刺激),再用水流刺激喷水管,结果产生的缩腮反射比只用水流刺激喷水管强烈,即产生敏感化。相关结构及发生机制如右图,请分析回答:

(1)缩鳃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 ,参与其反射的神经元至少有 个。

(2)为研究海兔重复受到温和喷水刺激产生习惯化的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测量指标

连续电刺激部位 喷水管皮肤 感觉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p分页标题e

感觉神经元动作电位 持续产生 持续产生 ?

运动神经元动作电位 逐渐减弱 逐渐减弱 持续产生

表中?表示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海兔重复受到温和喷水刺激产生习惯化是由于感觉神经元的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的量 ,导致兴奋在 (填突触1或突触2)部位传递减弱或受阻。

(3)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敏感化形成的原因是:当伤害刺激作用于头部皮肤时,神经元L29兴奋,释放神经递质 ,再受到喷水刺激后,其会引起感觉神经元在兴奋时其轴突末稍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据此判断,仅用短暂电流刺激海兔头部的皮肤 (填“能”、“否”)产生缩鳃反射,原因是 。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7届高三(上)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全解全析

1.C【解析】四种物质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识别作用,A正确;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核内DNA虽不变,但DNA转录的RNA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B正确;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自由扩散到达细胞内,不需要载体,C错误;染色质高度螺旋化为染色体有利于被牵引,均匀移向细胞两极,达到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D正确。

2.B【解析】标记膜蛋白能形成嵌合体说明膜蛋白能够运动,A正确;本实验自变量是温度,不能证明同一温度下随时间的延长嵌合体的多少,B错误;据图分析可知, 温度在0〜15°C范围内,细胞膜的流动性没有明显的变化,C正确;图中数据说明 融合膜蛋白是可以运动的,但没有证明膜上脂质是否可以运动,D正确。

3.D【解析】核膜具有2层膜结构,4层磷脂分子,A错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更没有核孔,B错误;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有关,C错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最根本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的,D正确。

4.C【解析】据图分析,AB段细胞体积变小,说明KCl溶液的起始渗透压大于红细胞内液的起始渗透压,细胞失水,A错误;AB段细胞体积变小,细胞失水,则B点红 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大于A点,B错误;B点细胞体积不变,说明KCl溶液与红细 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C正确;氯离子和钾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使得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高于外界溶液,细胞吸水,才出现BC段,D错误。

5.C【解析】酶的作用原理是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效率,而不能提供能量,A错误。从化学本质的角度看,大部分的酶属于蛋白质,少量的酶为RNA,故并不是所有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B错误。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正确。酶需要在温和的条件下 发挥作用,强酸、强碱等都会导致酶失活,因此,除了有相应的底物外,还要有适 宜的条件,酶才能催化反应快速进行,D错误。p分页标题e

6.C【解析】根据公式即使AMP为零,能荷数值小于1,正确;ATP、ADP和AMP均与能量有关,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可以相互转化ATP↔ADP↔AMP正确;细胞在吸收Mg2+时,是消耗能量的过程,ATP的利用过程应被激发,所以是高能荷时,错误;ATP供能是生物界的共性,所以能荷及其调节也是生物界的共性,D正确。

7.B【解析】有氧条件下,①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②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位体基质中,A正确;乙为还原氢,来源为C6H12O6和丁水,丙和丁属于同种物质水,B错误;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可产生大量能量,C正确;C6H12O6的O全部用于形成CO2,物质丙为水,检测不到18O,D正确。

8.C【解析】功能越复杂的细胞,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不同的细胞对物质的需求量也不相同,所以每种细胞的细胞膜上的载体①和载体②的数量不可能一样多,A错误。载体②是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B错误。真核细胞中通过呼吸作用形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正确。神经细胞排出K+、吸收Na+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ATP,但题图中 排K+需要消耗ATP,吸收Na+是逆浓度梯度,D错误。

9.C【解析】恩格尔曼的实验材料选用水绵和好氧性细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产生,场所是叶绿体,没有定量分析生成的氧气量,所以C错误。

10.B【解析】甲图中可以看出,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是a点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色素和酶的数量,不可能是温度,题干说明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A错误;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增加,产生的 ATP和[H]增加,因此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还原量多,B正确;图中M、N、 P三点均为三条曲线的限制因素分别是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温度,C错误;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有可能下降,因为超过最适浓度,酶的活性降低,D错误。

11.D【解析】甲图中由于R基上的羧基有15个,而游离羧基的总数有17个,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A正确;乙图中染色体复制,含两条染色单体,而分裂结果染色体是14条,为体细胞的一半,说明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B正确;丙图表明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杂交的两个亲本都是杂合子,C正确;丁图说明豌豆根细胞吸收Ca2+和Mg2+的量大于吸收Si4+的量,D错误。

12.A【解析】可以根据14N和15N的差异,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来研究DNA的复制方式,A正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B错误。在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用35S和32P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若用含15N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此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则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中都含有15N,C错误。格里菲思的实验只证明 加热杀死的肺炎双球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把R型菌转化为S型菌,未证明转化 因子为何物,D错误。p分页标题e

13.B【解析】由题意可知,蓝铃花花色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A正确。基因型为AaEEFf的蓝铃花自交,只要后代出现基因型为A 的个体,就表现为白色花,B错误。根据图示无法判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C正确。蓝铃花的花色与花青 素有关,花青素是水溶性的,不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D正确。

14.C【解析】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可 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

15.A【解析】a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在同源染色体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发生交叉互换,A正确;b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在着丝点没有分裂前,仍有 染色单体,B错误;c过程发生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错误;d表示有丝分裂过程,该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D错误。

16.D【解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或基因发生的变化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发生基因重组,有交 叉互换但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无着丝点分裂,所以选择D。

17.B【解析】由Ⅱ1、Ⅱ2和Ⅲ1可知该患病性状为隐性,A正确;由系谱图分析可知可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B错误;若为仅位于Y染色体上的遗传,只在男性中代代遗传,C正确;假定该性状由基因A-a 控制,则Ⅰ1为XaY,可知Ⅱ2为XAXa,一定是杂合的;Ⅱ3应为XaY,可知Ⅰ2为 XAXa,一定是杂合的;由Ⅲ3XaXa可知Ⅱ4为XAXa,一定是杂合的;Ⅲ2既可以是杂合子(XAXa)也可以是纯合子(XAXA),D正确。

18.C【解析】若母本的基因型为DD,父本的基因型是Dd,F1的基因型为DD、Dd,但都表现右旋,F1的个体自交,F2个体表现全为右旋,A正确;若母本的基因型为 dd,父本的基因型是Dd,F1的基因型Dd、dd全是左旋,这样F2中以Dd为母本 的个体出现右旋性状,以dd为母本的个体出现左旋性状,且比例为1 : 1,B正确; 若母本的基因型为dd,父本的基因型是DD,F1的基因型Dd全是左旋,F2的基因型DD、Dd和dd受母性影响,表现全是右旋,在F2代看到的正常的分离比没有出现,而是延迟一代出现,在F3代出现孟德尔式分离比3:1,C错误;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这样就形成了母本的基因型控制子代的表现型的现象(只控制子代)。若母本的基因型为DD,父本的基因型是dd,F1的基因型Dd全是右旋,F2的基因型DD、Dd和dd受母性影响,表现全是右旋, 在F2代看到的正常的分离比没有出现,而是延迟一代出现,在F3代出现孟德尔式 分离比3 : 1,D正确。p分页标题e

19.C【解析】由图可知:①为诱变育种,③为多倍体育种,⑥为基因工程育种,A正确;AAaa是四倍体,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A : Aa : aa=1:4:1,所以AA=1/6,则产生的AAAA的概率是1/36,B正确;二倍体(2N=58),说明体细胞含58条染色体,配子中29条,而AAA中含染色体是配子中三倍,为87条,C错误;基因工程育种,可以直接定向改变生物,培育新品种,D正确。

20.C【解析】共同进化指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而进化,A错误;环境条件改变对生物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产生了适应性,B错误;进化过程中生殖隔离是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 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D错误。

21.B【解析】脑和脊髓组成了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在脑和脊髓中有许多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这些中枢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分级的,其中大脑 皮层是最高级的神经中枢,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 中枢的调控,A、C正确。大脑皮层上有许多中枢,大脑皮层言语区的损伤会导致 特有的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但不是大脑皮层受伤,首先丧失语言能力,B错误。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 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D正确。

22.B【解析】激素的分泌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因此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通过影响细胞代谢进而影响激素的分泌,A正确。激素起作用后会被分解,B错误。动物 激素的成分有多种,有的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而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 C正确。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但是胰高血糖素 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正确。

23.C【解析】图①可表示甲、乙处同时兴奋或均不兴奋;图②可表示乙处兴奋,甲处不兴奋;甲电极处从静息、产生兴奋到恢复静息状态可依次用图①③②表示,所以C 正确。

24.A【解析】由于“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肝细胞后,必须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辅助下才能复制”可以看出抑制HBV —定能抑制HDV,A正确;但是根据题中信息,看不出HDV的感染对于HBV感染的影响,B错误;血清中能否检测出HBV 和HDV的抗原,要看有没有这两种病毒的感染,且题目中的信息仅仅看到HBV 病毒对于HDV病毒复制的影响,对于感染没有说明有任何影响,C、D错误。

25.A【解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A正确;促胰液素是由小肠粘膜细胞分泌的,B 错误;抗体在血液或组织液中即可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作用,不必一定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C错误;稳态调节过程中,激素可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能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D错误。p分页标题e

26.【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

(1)绣线菊B C

(2)从类囊体膜至叶绿体基质 ②④

(3)绣线菊A与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有关蛋白质的表达量均高于绣线菊B (2分)

(4)②低温降低了参与[H]形成的蛋白的表达量(或低温降低了[H]的形成量)(2分)

(5)①增加光合作用相关酶的种类(2分)

②改变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可颠倒)(2分)

【解析】(1)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低温处理后,绣线菊B的光补偿点下降较少, 并且显著低于绣线菊A的光补偿点,说明绣线菊B的低温下利用弱光的能力更强,故C正确。

(2)ATP是光反应产物,被暗反应利用,光反应场所是类囊体膜,而暗反应是在叶绿 体基质中进行,所以ATP是类囊体薄膜移动到叶绿体基质中利用。蛋白质③是光反应所需 酶,而酶②酶④是固定二氧化碳暗反应所需酶,所以分布不同。

(3)从表1可以看出,绣线菊A与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有关蛋白质的表达量均高 于绣线菊B,因此绣线菊A的最大光合速率较大。

(4)从表1可以看出,低温处理后,电子传递蛋白的表达量降低,从而降低了电子传递效率;另一方面低温会降低酶的活性。因此低温处理后,最大光合速率下降。

(5)结合图1、图2和表1中数据可以得到:低温处理后,固定二氧化碳有关的酶的 表达量会增加,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变化,从而适应环境。

27.【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

(1)假说一演绎纯合隐性纯合隐性个体只产生一种隐性配子,不改变未知基因型后代 的表现型和比例,以此推测未知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成(合理给分)(2分)9

(2)9/64 9:6:1

(3)aa (♀) ×A-a (♂)

(说明:不写雌雄符号不得分,不写交配符号不得分,不写配子不得分;其他都正确,没有P、F1得2分;其他都正确没有表现型得2分)

【解析】(1)将三对基因的自由组合问题分解成三个分离定律问题,种群中三对等位 基因的基因型分别是3(AA、Aa、aa)、3(BB、Bb、bb)、3(CC、Cc、cc)种,因此综合三对等位基因种群中的基因型数目是3×3×3=27种;窄叶(aa)植株有1×3×3=9种基因型。

(2)由题意知,M的基因型是AaBbCc,N的基因型是aabbcc,M自交后代中,宽叶、矮茎、白花的比例是A_Bbcc+A_bbcc=3/4×1/2×1/4+3/4×1/4×1/4=9/64;由题意知,对于花的颜色来说,Aa :aa=1:1,群体中产生的雌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1:3,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 (白花):Aa (粉红花):AA (红花)=9:6:1。

(3)若通过杂交方法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则可选择基因型为aa(♀)×A-a (♂)为亲本,进行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如果后代都表现为窄叶,则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遗传图解如下(4分)p分页标题e

28.【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7分)

(1)细胞核 RNA聚合酶 内质网 高尔基体

(2)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

(3)人体内基因存在选择性表达(2分)

【解析】(1)①过程表示转录,转录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 ④过程为蛋白质的加工过程,场所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研究促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 途径利用的实验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3)人体内基因存在选择性表达,故基因Y存在于 人体的每一个体细胞中,却只在垂体的某些细胞中表达。

29.【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9分)

(1)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及支配的鳃肌 2

(2)不产生 少 突触1

(3)5—羟色胺 否 缩鳃反射的感受器只位于喷水管皮肤在,仅用短暂电流刺激兔头部的 皮肤不会引起感觉神经元兴奋并释放递质(只要回答出感觉神经元不兴奋即可)(2分)

【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参与缩腮反射的神经元至少有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2 个神经元参与。缩鳃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及支配的鳃肌。

(2)刺激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因为兴奋不能由突触后膜传到 突触前膜,故表中?表示不产生。

分析表格信息可知,连续电刺激喷水管皮肤、感觉神经元等部位,感觉神经元动作电位 持续产生,运动神经元动作电位逐渐减弱,肌肉收缩程度逐渐减弱,而连续电刺激运动神经 元,运动神经元动作电位持续产生,肌肉一直正常收缩,因此海兔重复受到温和喷水刺激产 生习惯化是由于兴奋在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部位(即突触1)传递减弱或受阻。

根据敏感化形成机制,可推测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连续温和喷水刺激导致感觉神经元释 放的神经递质减少,运动神经元动作电位逐渐减弱,肌肉收缩程度逐渐减弱。

(3)当伤害刺激作用于头部皮肤时,神经元L29兴奋,释放神经递质5—羟色胺。分析题图可知,感觉神经元的末梢分布于喷水管部位的皮肤中,只有刺激喷水管部位的皮肤才能引起感觉神经元的兴奋,若仅用短暂电流刺激海兔头部的皮肤不能产生缩鳃反射,因为此 刺激不能引起缩鳃反射的感觉神经元兴奋。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s://pan.baidu.com/s/1c16TzNU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edbdz.com/wulihua/88150.html

相关文章

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目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