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起点辅导 物理化学辅导 正文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6届高三五月月考生物解析版

 2015-2016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高三(下)月考生物试卷(5月份)

一、选择题,每题6分

1.如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其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pH或温度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B.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

C.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

D.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这是由于引起皮肤病的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了对皮康霜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

B.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离

C.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

D.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蛾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蛾

3.图甲是以小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在图乙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数量(N)与小麦胚芽鞘弯曲程度关系的是(  )

A.AB.BC.CD.D

4.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

B.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需保持细胞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过程

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

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

5.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到的现象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其表现型之比接近3:1

B.提出的问题是:F2中为什么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C.演绎推理的过程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与隐性亲本测交,对其后代进行统计分析,表现型之比接近1:1

D.得出的结论是: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6.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p分页标题e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7.将一小株绿色植物放入一个三角瓶中,如图1所示,在瓶内放置一个测定CO2浓度的传感器,将瓶口用橡胶塞塞上,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以监测一段时间瓶内CO2浓度的变化,测得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图3所示为25℃时,a、b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将18O2放入该三角瓶中,放射性元素      

(能或不能)出现在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中.测定该植物的光合速率可以      为指标.

(2)图2中,如果在密闭容器中充满N2与CO2,9~10h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      ;10h时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另一细胞器即      停止ATP的合成,      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

(3)图3中,对于b植物,假如白天和黑夜各12小时,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在      klx以上植物才能生长.对于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25℃和30℃.若使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图中P、M点移动方向为:P      ,M      .

8.内环境稳态是动物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受到惊吓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      调节.

(2)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      中枢,使机体产热增加.

(3)水盐平衡调节中,能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的有效刺激是      .研究发现某病毒的一种表面抗原与细胞膜上抗利尿激素受体结构非常相似,当人体感染该病毒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能力      (填“增强”或“减弱”),从而使机体无法维持水平衡,这种免疫系统疾病称为      .

(4)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有观点认为,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机制可以保证在低血糖时,胰岛素水平不至于降得过低,有助于动物维持血糖稳定.

请设计实验验证存在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机制.

实验材料:健康小白鼠若干只;

实验试剂:蒸馏水;生理盐水;①组织细胞胰岛素受体抗体;②组织细胞胰高血糖素受体抗体;③胰岛细胞胰岛素受体抗体;④胰岛细胞胰高血糖素受体抗体

实验仪器:检测血液中各类物质含量的仪器.p分页标题e

实验步骤:

Ⅰ.将小白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

Ⅱ.A组(实验组)注射适量      (填试剂序号),B组(对照)注射      .

然后两组同时禁食3小时.

Ⅲ.3小时后分别检测A、B组      ,值记为a、b.

预测实验结果:      (填a=b、a<b或a>b).

9.(1)摩尔根研究果蝇时,第一只白眼(相关基因记为A?a)果蝇的性别是      ,它的白眼基因的来源是      .白眼性状首先出现在这个性别果蝇身上的原因可能是      .

(2)第一只白眼果蝇艰难地将白眼基因传了下来.携带白眼基因的个体相互交配几代后,产生了各种基因型的雌雄个体.实验室保存白眼基因应该选用其中基因型为      的个体来交配、传代.

(3)某实验室发现果蝇的一个新的突变性状??展翅(相关基因记为D?d).做了多次展翅个体与正常翅个体杂交(正交和反交),后代为展翅:正常翅=1:1;多次展翅个体相互杂交,后代为展翅:正常翅=2:1,且展翅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比例相当.展翅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      .

(4)一个完全由展翅个体组成的果蝇群体,展翅基因的频率为      .自由交配一代后,展翅基因的频率为      .可见不能直接用展翅群体保存展翅基因.

(5)科学家利用同一染色体上的另一基因:粘胶眼(G?g)来解决展翅基因的保存问题(展翅基因与粘胶眼基因的关系如图.G基因表现为粘胶眼,同时G纯合时使果蝇胚胎致死;展翅基因和粘胶眼基因间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具体做法为:用展翅正常眼果蝇与正常翅粘胶眼果蝇杂交,挑选后代中表现型为      的雄蝇与表现型为      的雌蝇来繁殖、传代.后代的基因型为      ,展翅基因的频率保持不变.

10.某水库中人工养殖了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为了提高鱼类的产量,必须不断投放饵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水库的总能量是      .

(2)水库中不同种类的鱼占据不同的水层,体现出群落的      结构,形成这种结构的原因是      造成的.

(3)若不考虑食物因素,下图能表示同水层中不同种鱼的关系是      .

(4)为确定青鱼数量是否达到捕捞标准,常采用      法调查其数量.把2千克以上的青鱼捕捞后,余下青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

(5)如果该水库由于经营不善而被废弃,则之后的群落演替将在      上与人工养殖时存在很大不同.

三、【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5分)p分页标题e

11.(1)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制作过程中加入的      、      、香辛料等能抑制杂菌的生长.制作的后期加入的卤汤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      .

(2)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目的是      .制作过程中,泡菜液逐渐变酸,原因是      .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杂菌的数量变化是      .

四、【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2.基因工程实现了      改造生物性状;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      ;进行PCR时,加入反应体系的      决定了目的DNA被扩增的片段.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      ,依据的原理是      ;已知番茄、马铃薯分别为四倍体、二倍体,则“番茄?马铃薯”属于      倍体.

(3)治疗性克隆是指把患者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构建形成重组细胞,体外培养到一定时期分离出ES细胞,获得的ES细胞定向分化为所需的特定类型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血细胞),用于治疗.治疗性克隆采用的技术有体细胞      、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和干细胞培养;

ES细胞可从重组细胞培养到囊胚时期的      中分离;在培养液中加入      可诱导ES细胞定向分化成所需的各种特定类型细胞.

(4)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

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

D.生物武器是用微生物、毒素、干扰素及重组致病菌等来形成杀伤力

(5)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说出这段话包含哪些生态工程原理:      .月考生物试卷(5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6分

1.如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其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pH或温度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B.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p分页标题e

C.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

D.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甲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的,故在A点提高温度,反应速率将降低,B点限制反应速率的是底物浓度,不是酶浓度,故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A错误;

B、图中E点代表酶的最适温度,H点代表酶的最适pH,B错误;

C、酶的保存应该在最适pH、低温下保存,C正确;

D、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故当用过氧化氢酶研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时,高温时反应速率不会为零,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重点考查曲线图的分析,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的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pH、反应物浓度和酶浓度),准确判断同一条曲线中不同段或不同点的影响因素,能够分析出环境条件改变后,曲线的走向.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这是由于引起皮肤病的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了对皮康霜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

B.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离

C.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

D.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蛾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蛾

【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6届高三五月月考生物解析版  物理化学辅导  第1张

【解答】解:A、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不能适应环境的不利变异个体淘汰.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能生存的病原体是抗药的病原体.故A错误.

B、生殖隔离是指物种间不能交配或能交配但产生的后代是不可育的.故B正确.

C、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的.但他们没有产生生殖隔离,是同一物种.故C错误.

D、桦尺蛾有灰色和黑色,由于灰色桦尺蛾不适应环境,被环境淘汰了.故D错误.p分页标题e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图甲是以小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在图乙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数量(N)与小麦胚芽鞘弯曲程度关系的是(  )

A.AB.BC.CD.D

【分析】分析实验:琼脂块上含有生长素,生长素能向下运输促进胚芽鞘的生长.因为琼脂块放在保留尖端的胚芽鞘的左侧,因此左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所以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且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越大,胚芽鞘向右弯曲程度越大.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解答】解:在胚芽鞘的左侧放上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会促使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琼脂块上尖端的数量越多,生长素浓度越大,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作用加强,胚芽鞘向右弯曲程度大.但超过一定范围,促进作用减弱,胚芽鞘向右弯曲程度减弱.由此可见,B曲线能正确表示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数量(N)与小麦胚芽鞘弯曲程度关系.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实验过程,考查生长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4.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

B.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需保持细胞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过程

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

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

【分析】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

染色: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与DNA的亲和力强,吡罗红与RNA的亲和力强,即甲基绿+DNA一呈现绿色,吡罗红+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解答】解:A、细胞核中有DNA,甲基绿可将DNA染成绿色,所以细胞核呈绿色,A正确;

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洋葱根尖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在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B错误;

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快,C错误;p分页标题e

D、光镜下只能观察到叶绿体的形状不能看到其结构,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学实验现象,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5.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到的现象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其表现型之比接近3:1

B.提出的问题是:F2中为什么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C.演绎推理的过程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与隐性亲本测交,对其后代进行统计分析,表现型之比接近1:1

D.得出的结论是: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解答】解:A、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其表现型之比接近3:1,A正确;

B、孟德尔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提出的问题是:F2中为什么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B正确;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错误;

D、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验证,得出的结论是: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具体过程、提出的假说的内容及采用的验证方法,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p分页标题e

【解答】解:A、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故A选项正确;

B、温度、pH影响酶的活性,内环境温度、PH维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故B选项正确;

C、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产生和维持依赖于钠离子内流,维持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故C选项正确;

D、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故D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对于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7.将一小株绿色植物放入一个三角瓶中,如图1所示,在瓶内放置一个测定CO2浓度的传感器,将瓶口用橡胶塞塞上,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以监测一段时间瓶内CO2浓度的变化,测得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图3所示为25℃时,a、b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将18O2放入该三角瓶中,放射性元素 能 

(能或不能)出现在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中.测定该植物的光合速率可以 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氧气的释放量和有机物的生成量等 为指标.

(2)图2中,如果在密闭容器中充满N2与CO2,9~10h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 光照 ;10h时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叶绿体 ;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另一细胞器即 线粒体 停止ATP的合成, 细胞质基质 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

(3)图3中,对于b植物,假如白天和黑夜各12小时,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在 X klx以上植物才能生长.对于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25℃和30℃.若使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图中P、M点移动方向为:P 右移 ,M 左下移(左或下移) .

【分析】18O2放入该三角瓶中,进行有氧呼吸,将在第三阶段 24[H]+618O₂线粒体内膜=12H₂18O+能量(34ATP),产生水,由于水也是细胞呼吸的原料,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与丙酮酸反应,产生C18O2,水中的氧形成二氧化碳.

本实验以CO2浓度的变化为指标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强度,根据12H2O+6CO2C6H12O6(葡萄糖)+6O2+6H2O,除此之外还可以氧气释放量、有机物生成量等为指标测定植物的光合速率.

X、点时光饱和点,此时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速率,N、M为光饱和点.据题分析作答:

【解答】解:(1)18O2放入该三角瓶中,进行有氧呼吸,在第三阶段产生水,由于水也是细胞呼吸的原料,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与丙酮酸反应,产生CO2,水中的氧形成二氧化碳,能出现在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中.本实验以CO2浓度的变化为指标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强度,除此之外还可以氧气释放量、有机物生成量等为指标测定植物的光合速率.p分页标题e

(2)9~10h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而呼吸速率基本不变,推知此时变化的条件必然只影响光合速率,不影响呼吸速率,是光照强度.植物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其中叶绿体在有光条件下,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线粒体需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细胞质基质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共同的场所,有氧无氧都能产生.

(3)由图3可知植物的呼吸作用是1,在光照强度大于X时植物的净光合作用为1,白天和黑夜各12小时,平均光照强度大于x就会有有机物的积累.P点时光饱和点,此时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速率,温度升高光合作用下降,呼吸作用增强p将会右移,M为光饱和点,由于光合作用下降所以M会向左再下移.

故答案为:

(1)能 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氧气的释放量和有机物的生成量等

(2)光照 叶绿体 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3)X 右移 左下移(左或下移)

【点评】本题以实验为背景,以坐标曲线为载体,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强度的测量方法及两者的综合计算,属于考纲综合运用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8.内环境稳态是动物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受到惊吓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 神经?体液 调节.

(2)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 体温调节 中枢,使机体产热增加.

(3)水盐平衡调节中,能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的有效刺激是 细胞外液(内环境)渗透压升高 .研究发现某病毒的一种表面抗原与细胞膜上抗利尿激素受体结构非常相似,当人体感染该病毒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能力 减弱 (填“增强”或“减弱”),从而使机体无法维持水平衡,这种免疫系统疾病称为 自身免疫病 .

(4)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有观点认为,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机制可以保证在低血糖时,胰岛素水平不至于降得过低,有助于动物维持血糖稳定.

请设计实验验证存在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机制.

实验材料:健康小白鼠若干只;

实验试剂:蒸馏水;生理盐水;①组织细胞胰岛素受体抗体;②组织细胞胰高血糖素受体抗体;③胰岛细胞胰岛素受体抗体;④胰岛细胞胰高血糖素受体抗体p分页标题e

实验仪器:检测血液中各类物质含量的仪器.

实验步骤:

Ⅰ.将小白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

Ⅱ.A组(实验组)注射适量 ④ (填试剂序号),B组(对照)注射 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

然后两组同时禁食3小时.

Ⅲ.3小时后分别检测A、B组 血液中胰岛素含量 ,值记为a、b.

预测实验结果: a<b (填a=b、a<b或a>b).

【分析】1、人体内环境稳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来实现的.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的调节都是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占据主导地位.免疫调节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血糖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是具有升高血糖的激素,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胰岛属于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具有拮抗作用.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实验中应该遵循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等.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解:(1)当人受到惊吓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属于神经调节,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属于体液调节,所以其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2)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可以使机体产热增加.

(3)根据题意可知,该病毒的一种表面抗原与细胞膜上抗利尿激素受体结构非常相似,故该病毒可以引起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的攻击而破坏抗利尿激素的受体,组成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减弱,从而使机体无法维持水平衡,这种免疫系统疾病称之为自身免疫病.

(4)Ⅱ.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是验证存在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机制,实验组为A组,需要注射④胰岛细胞胰高血糖素受体抗体,对照组是B组,需要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Ⅲ.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胰岛素浓度浓度,所以3小时后分别检测A、B组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值记为a、b.由于A组注射的是胰岛细胞胰高血糖素受体抗体,所以其血糖浓度较低,则胰岛素的浓度较低,而对照组的胰岛素浓度较高,所以a<b.

故答案为:

(1)神经?体液 

(2)体温调节 

(3)细胞外液(内环境)渗透压升高 减弱 自身免疫病

(4)Ⅱ.④、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Ⅲ.血液中胰岛素含量a<b

【点评】本题主要考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及相关实验设计,意在强化学生对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试题难度中等.

9.(1)摩尔根研究果蝇时,第一只白眼(相关基因记为A?a)果蝇的性别是 雄性 ,它的白眼基因的来源是 基因突变 .白眼性状首先出现在这个性别果蝇身上的原因可能是 白(红)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雄性果蝇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需要突变一次 .p分页标题e

(2)第一只白眼果蝇艰难地将白眼基因传了下来.携带白眼基因的个体相互交配几代后,产生了各种基因型的雌雄个体.实验室保存白眼基因应该选用其中基因型为 XaXa,XaY 的个体来交配、传代.

(3)某实验室发现果蝇的一个新的突变性状??展翅(相关基因记为D?d).做了多次展翅个体与正常翅个体杂交(正交和反交),后代为展翅:正常翅=1:1;多次展翅个体相互杂交,后代为展翅:正常翅=2:1,且展翅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比例相当.展翅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 Dd .

(4)一个完全由展翅个体组成的果蝇群体,展翅基因的频率为  .自由交配一代后,展翅基因的频率为  .可见不能直接用展翅群体保存展翅基因.

(5)科学家利用同一染色体上的另一基因:粘胶眼(G?g)来解决展翅基因的保存问题(展翅基因与粘胶眼基因的关系如图.G基因表现为粘胶眼,同时G纯合时使果蝇胚胎致死;展翅基因和粘胶眼基因间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具体做法为:用展翅正常眼果蝇与正常翅粘胶眼果蝇杂交,挑选后代中表现型为 展翅粘胶眼 的雄蝇与表现型为 展翅粘胶眼 的雌蝇来繁殖、传代.后代的基因型为 DdGg ,展翅基因的频率保持不变.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展翅个体与正常翅个体杂交(正交和反交),后代为展翅:正常翅=1:1;多次展翅个体相互杂交,后代为展翅:正常翅=2:1,说明展翅为显性性状,且展翅DD纯合致死.存活下来的展翅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Dd;

一群展翅果蝇(Dd),通过逐代自由交配,种群中展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会逐渐变小.为保持展翅果蝇品系,需将群体中的正常翅果蝇(dd)淘汰.可用展翅正常眼果蝇Ddgg与正常翅粘胶眼ddGg果蝇杂交,挑选后代中表现型为展翅粘胶眼DdGg雄蝇与表现型为展翅粘胶眼的雌蝇来繁殖、传代.后代的展翅粘胶眼基因型为DdGg,展翅基因的频率保持不变.

【解答】解:(1)摩尔根研究果蝇时,第一只白眼(相关基因记为A?a)果蝇的性别是雄性,它的白眼基因的来源是基因突变,因为白(红)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雄性果蝇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需要突变一次就能得到白眼性状,故白眼性状首先出现在这个雄果蝇身上.

(2)实验室保存白眼基因应该选用其中基因型为XaXa、XaY的个体来交配、传代.

(3)展翅个体与正常翅个体杂交(正交和反交),后代为展翅:正常翅=1:1;多次展翅个体相互杂交,后代为展翅:正常翅=2:1,说明展翅为显性性状,且展翅DD纯合致死.存活下来的展翅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Dd.

(4)一个完全由展翅个体Dd组成的果蝇群体,展翅基因的频率为,自由交配一代后,后代Dd、dd,展翅基因的频率为×=.可见不能直接用展翅群体保存展翅基因.p分页标题e

(5)一群展翅果蝇(Dd),通过逐代自由交配,种群中展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会逐渐变小.为保持展翅果蝇品系,需将群体中的正常翅果蝇(dd)淘汰.用展翅正常眼果蝇Ddgg与正常翅粘胶眼ddGg果蝇杂交,挑选后代中表现型为展翅粘胶眼DdGg雄蝇与表现型为展翅粘胶眼的雌蝇来繁殖、传代.后代的展翅粘胶眼基因型为DdGg,展翅基因的频率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

(1)雄性基因突变白(红)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雄性果蝇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需要突变一次

(2)XaXa、XaY

(3)Dd

(4)

(5)展翅粘胶眼展翅粘胶眼DdGg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亲本的基因型及致死基因型;能紧扣显性纯合至少这一条件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有一定难度.

10.某水库中人工养殖了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为了提高鱼类的产量,必须不断投放饵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水库的总能量是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以及人工投放饲料的能量 .

(2)水库中不同种类的鱼占据不同的水层,体现出群落的 垂直 结构,形成这种结构的原因是 食物和栖息空间不同 造成的.

(3)若不考虑食物因素,下图能表示同水层中不同种鱼的关系是 ③ .

(4)为确定青鱼数量是否达到捕捞标准,常采用 标志重捕 法调查其数量.把2千克以上的青鱼捕捞后,余下青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增长型 .

(5)如果该水库由于经营不善而被废弃,则之后的群落演替将在 速度和方向 上与人工养殖时存在很大不同.

【分析】1、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2、水库的生物输出量比较大,所以流经水库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需要定期进行能量投放.

3、据图示曲线特点可知,图中①为捕食关系,②为互利共生关系,③为竞争关系.

4、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解答】解:(1)该水库包括各种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可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由于不断投放饵料,所以流经水库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及人工投放饲料的能量.

(2)水库中不同种类的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表现出了分层现象,故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形成这种结构的原因是由于动物的食物和栖息空间不同造成的.

(3)据图示曲线特点可知,图中①为捕食关系,②为互利共生关系,③为竞争关系;若不考虑食物因素,水层中不同种鱼的关系是竞争关系,为图中③.p分页标题e

(4)青鱼活动能力较强,故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数量.把2千克以上的青鱼捕捞后,余下青鱼主要是年幼个体,故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增长型.

(5)由于人类的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则水库废弃之后的群落演替将在速度和方向上与人工养殖时存在很大不同.

故答案为:

(1)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以及人工投放饲料的能量

(2)垂直食物和栖息空间不同

(3)③

(4)标志重捕增长型

(5)速度和方向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以及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意在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三、【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5分)

11.(1)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毛霉 ,制作过程中加入的 盐 、 酒 、香辛料等能抑制杂菌的生长.制作的后期加入的卤汤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 风味 .

(2)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 杀死盐水中的微生物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目的是 增加乳酸菌数目 .制作过程中,泡菜液逐渐变酸,原因是 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杂菌的数量变化是 减少 .

【分析】1、腐乳制作的原理

(1)腐乳的发酵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进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它是一种丝状真菌,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解答】解:(1)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腐乳制作过程中加入的盐、酒、香辛料等能抑制杂菌的生长.制作的后期加入的卤汤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风味.

(2)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杀死盐水中的微生物.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目的是增加乳酸菌数目.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泡菜液逐渐变酸,不耐酸的杂菌数量逐渐减少.

故答案为:

(1)毛霉盐酒风味

(2)杀死盐水中的微生物增加乳酸菌数目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减少

【点评】本题考查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四、【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p分页标题e

12.基因工程实现了 定向 改造生物性状;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进行PCR时,加入反应体系的 引物 决定了目的DNA被扩增的片段.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 植物组织培养 ,依据的原理是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已知番茄、马铃薯分别为四倍体、二倍体,则“番茄?马铃薯”属于 六 倍体.

(3)治疗性克隆是指把患者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构建形成重组细胞,体外培养到一定时期分离出ES细胞,获得的ES细胞定向分化为所需的特定类型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血细胞),用于治疗.治疗性克隆采用的技术有体细胞 核移植技术 、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和干细胞培养;

ES细胞可从重组细胞培养到囊胚时期的 内细胞团 中分离;在培养液中加入 分化诱导因子 可诱导ES细胞定向分化成所需的各种特定类型细胞.

(4)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

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

D.生物武器是用微生物、毒素、干扰素及重组致病菌等来形成杀伤力

(5)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说出这段话包含哪些生态工程原理: 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胚胎干细胞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体积较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另一方面,在体外培养条件下,ES细胞可不断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进行冷冻保存,也可以进行某些遗传改造.

3、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

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p分页标题e

【解答】解:(1)基因工程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进行PCR时,加入反应体系的引物决定了目的DNA被扩增的片段.

(2)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已知番茄、马铃薯分别为四倍体、二倍体,则“番茄?马铃薯”属于异源六倍体.

(3)治疗性克隆采用的技术有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和干细胞培养;ES细胞来自早期胚胎(囊胚时期的内细胞团)或原始性腺;在培养液中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可诱导ES细胞定向分化成所需的各种特定类型细胞.

(4)A.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A正确;

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B正确;

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C正确;

D.生物武器是用微生物、毒素及重组致病菌等来形成杀伤力,而干扰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不能用于制造生物武器,D错误.

故选:D.

(5)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段话包含的生态工程原理有: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故答案为:

(1)定向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引物

(2)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六

(3)核移植技术 内细胞团分化诱导因子

(4)D

(5)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识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过程及相关应用;识记核移植技术的过程;识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edbdz.com/wulihua/88416.html

相关文章

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目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