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i5B7IwX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如图表示几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A和B
B.如果是小肠上皮细胞细胞膜,则葡萄糖和甘油出入
细胞膜的方式依次是①和②
C.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②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D.与①方式相比③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B,该物质是在高尔基体上合成的
2、如图表示人体某些细胞的生命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过程都能发生转录和翻译
B.②③过程中细胞内遗传物质均发生了改变
C.病毒侵染丙细胞后使其裂解死亡,这属于细胞凋亡
D.与甲相比,乙中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低
3、2015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践行绿色生活”。为了保护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除了将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这是因为南极
A.缺少生产者 B.分解者很少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4.某野生型果蝇种群经X射线辐射处理后,其X染色体上可发生隐性突变,且会致死。现在经X射线辐射后的一只红眼雄果蝇(B表示红眼基因)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雌果蝇交配得到F1,让F1的雌、雄个体交配,单独培养,观察子代个体。下列关于致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F2中雌∶雄=1∶1,则含突变染色体的雌配子致死
B.若F2中雌∶雄=2∶1,则隐性基因纯合致死
C.若F1中只有雄性个体,则含突变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
D.若F2中全部是显性性状个体,则含突变染色体的雌配子致死
5、下列关于人体稳态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对人体水的平衡、体温的相对恒定、血糖稳定都有调节作用
B.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识别抗原、分裂分化为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C.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D.受抗原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加强
6、下图所示,如果某幼苗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曲线A点对应的浓度,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E点相比,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较弱
B.CD段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根不再生长
C.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细胞生长慢
D.太空中a、b两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根水平生长p分页标题e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4分)
7、利用若干等份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进行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图3表示小麦幼苗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X和Y)之间以及细胞器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的转移。回答下列问题:
(1)图l中,实线表示不同温度下暗处理l h时测得的小麦幼苗干重变化,虚线表示不同温度下置于同一光照强度下照射l h时小麦幼苗的干重变化。B点时叶肉细胞吸收Mg2+消耗的ATP产生的场所是______;D点时叶肉细胞中的能量变化过程是_______。27℃和28℃时,光合作用速率是否相等?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请用数据进行定量说明)。
(2)图2表示把小麦幼苗放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氧气释放速率变化曲线。图中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__________;H点时植物细胞产生的气体用_______溶液进行检测,溶液将由蓝变绿再变黄。与I点相比,G点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
(3)图3所示的状态与图2中_______两点之间相对应,此时结构X中ATP移动的方向是_____。
8、下图是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的部分生理活动调节示意图,①~③表示相关过程,X~Z表示相关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看到对方发球时,运动员精力高度集中,一方面,下丘脑接受_____传来的神经冲动,分泌________(激素),经过一系列调节作用,促使Y分泌增多,糖类代谢增强;另一方面,通过①、②过程的______调节机制,使Y分泌减少。上述整个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
(2)比赛中运动员频繁跑动,体内传入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_____(单向/双向)传导;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内_____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最终导致肌肉收缩产生运动。
(3)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大量出汗,激素Z的分泌量______,以调节体内水分的平衡。
(4)比赛过后,运动员不宜马上饮用冷水,原因是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O3-减少,从而对H+的缓冲作用减弱,使胃黏膜组织液的pH降低,引起胃黏膜损伤,从而降低机体的______免疫。
9、表是某河流干涸后,群落经历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中,部分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艾蒿(株/平方米) 5 10 6 3 1 1
白杨(株/100平方米) 0 1 2 4 8 8
鼠(只/100平方米) 0 1 2 4 8 16
(1)判断该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的依据是 .从第3年起,艾蒿种群密度下降的原因是 .
(2)白杨林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创造了 ,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p分页标题e
(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由于鼠对捕鼠器有记忆,重捕获的机会减少,则所得数据比实际结果 .几年后,鼠害日益猖獗,有效降低鼠种群密度的措施有 .
(4)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第6年植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有关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各部分有机物中的含碳量,单位kg/(hm2?a).
若将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折合为葡萄糖进行计算,已知1kg葡萄糖储存的能量为1.6×104kJ,该生态系统总面积为100hm2,则第6年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是 .⑤中的“不可利用”部分是指 中的含碳量.
10、现有栗羽、黄羽和白羽三个纯系品种的鹌鹑(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已知三种羽色与Z染色体上的基因B/b和Y/y有关,B/b与色素的合成有关,显性基因B为有色基因,b为白化基因;显性基因Y决定栗羽,y决定黄羽。
(1)为探究羽色遗传的特点,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亲本(纯系) 子一代
实验一 白羽雄性×栗羽雌性 栗羽雄性:白羽雌性=1:1
实验二 黄羽雄性×栗羽雌性 栗羽雄性:黄羽雌性=1:1
实验三 黄羽雄性×白羽雌性 栗羽雄性:黄羽雌性=1:1
实验四 白羽雄性×黄羽雌性 栗羽雄性:白羽雌性=1:1
①实验一和实验二中,亲本中栗羽雌性的基因型为ZBYW,黄羽雄性的基因型为______。
②实验三和实验_______互为正反交实验,由实验结果出现栗羽雄性推测亲本中白羽雌性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科研人员从栗羽纯系中得到一种黑羽纯系突变体,并对其基因遗传进行研究。将纯系的栗羽和黑羽进行杂交,F1均为不完全黑羽。随机选取若干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 F2羽色类型及比例,得到下表所示结果(表中结果均为雏鸟的统计结果)。
F2羽色类型及个体数目
栗羽 不完全黑羽 黑羽
雄性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雌性
573 547 1090 1104 554 566
①依据_________,推测黑羽性状的遗传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__________,推测黑羽性状遗传与性别不相关联。杂交结果说明,F2羽色类型符合_____________(填“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或“隐性”)遗传的特点。
②若控制黑羽性状的等位基因为H/h,纯系的栗羽基因型为HHZBYZBY或HHZBYW,推测黑羽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上述实验中F2基因型有_______种。
③根据F2的实验结果推测,H/h与Z染色体上的B/b和Y/y基因存在相互作用,黑羽与不完全黑羽出现是在_______基因存在的条件下,h基因影响_______基因功能的结果。
(3)根据上述实验,以黑羽雌性和白羽雄性杂交,可直接选择后代羽色为___________的雏鸟进行培养,作为蛋用鹌鹑。p分页标题e
11、【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 有些细菌可以分解原油,从而清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和 。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 和 。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 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答案】C
【解析】A为磷脂双分子层,B为蛋白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A,A错误;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膜的方式一般为主动运输即②,甘油为脂溶性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即①,B错误;②为主动运输,加入呼吸抑制剂影响能量的供应,主动运输受到较大影响,C正确;B为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D错误。
2.【答案】A
【解析】解:A、①②③④过程都能发生转录和翻译,即都有基因的表达,A正确;
B、细胞癌变的机理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即③过程存在遗传物质的改变,但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B错误;
C、病毒侵染丙细胞后使其裂解死亡,这属于细胞坏死,C错误;
D、与甲相比,乙中细胞较小,相对表面积较大,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高,D错误;
故选:A.
3.【答案】B
【解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南极的有机物较少,因此不适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放在南极,由于细菌真菌较少,分解缓慢,会造成环境污染,故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缺少分解者.
4.【答案】D
【解析】首先根据题意,写出遗传图解,如下图所示:
读题可知,X染色体上可发生隐性突变,且会致死。若F2中雌∶雄=1∶1,则F2中XBX-和X-Y不存在,含突变染色体的雌配子致死导致,A正确。若F2中雌∶雄=2∶1,则X-Y死亡,X-Y 是隐性基因的雄性个体,B正确。若F1中只有雄性个体,则含突变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C正确。若F2中全部是显性性状个体,则显性个体可能是XBXB、XBX-和XBY,也可能是XBXB和XBY。若是前者,则是隐性基因纯合致死导致;若是后者,则是含突变染色体的雌配子致死导致,D错误。p分页标题e
5.【答案】B
【解析】A、下丘脑对人体水的平衡、体温的相对恒定、血糖稳定都有调节作用,A正确;
B、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识别抗原,在只在细胞免疫中才分裂分化为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B错误;
C、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正确;
D、受抗原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会增殖和分化,其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加强,D正确.
故选:B.
6.【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B点和E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相同,A项错误;CD段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不是根不再生长,B项错误;在重力的作用下,生长素会由a(远地)侧向b(近地)侧运输,导致b(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高于a(远地)侧,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因此b(近地)侧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细胞生长慢,C项错误;在太空中,因失去了重力的作用,a、b两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根水平生长,D项正确。
7.【答案】
(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否27℃时光合作用速率为4,28℃时光合作用速率为5
(2)I 溴麝香草酚蓝 减少
(3)IG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
【解析】
试题分析:
(1)B点时叶肉细胞吸收Mg2+消耗的ATP产生于细胞呼吸,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依题意可知,D点时无光照,叶肉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细胞呼吸,其能量变化过程是: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实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速率,据此可知:27℃时光合作用速率=3+1=4,28℃时光合作用速率=3+2=5,所以27℃和28℃时,光合作用速率不相等。
(2)图2中O2释放速率表示的是净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图2中的I点所所对应的净光合作用强度为零,此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H点时光合作用不能进行,但能进行细胞呼吸,所以植物细胞产生的气体是CO2;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因此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CO2。G点所对应的光照强度大于I点,因此与I点相比,G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的[H]和ATP较多,C3化合物的还原过程较快,导致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的含量减少。
(3)图3中的X和Y分别表示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产生的气体一部分进入线粒体,一部分排出细胞外,据此可知图3所示的状态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与图2中IG两点之间相对应,此时结构X中ATP移动的方向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因为ATP产生于光反应阶段,利用于暗反应阶段。p分页标题e
8.【答案】
(1)大脑皮层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反馈 神经—体液
(2)单向 突触小泡 (特异性)受体
(3)增加
(4)非特异性
【解析】
试题分析: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
(1)看到对方发球时,运动员精力高度集中,此时大脑皮层发出的神经冲动传至下丘脑,促进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X即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Y即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时通过①、②过程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反馈调节,使Y分泌减少。上述整个过程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的。
(2)比赛中运动员频繁跑动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在反射弧中,运动员体内传入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会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最终导致肌肉收缩产生运动。
(3)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大量出汗,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即激素Z的分泌量增加,以调节体内水分的平衡。
(4)胃黏膜参与构成人体免疫系统防卫功能的第一道防线,该防线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所以当胃黏膜损伤时,会降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9.【答案】(1)在原有土壤条件保留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灌木和乔木遮挡了艾蒿的阳光
(2)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3)大 增加鼠的天敌
(4)2.48×1010KJ 15% 植物自身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及植物遗体、残枝败叶等
【解析】(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在这样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因此判断该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的依据是在原有土壤条件保留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从第3年起,艾蒿种群密度下降的原因是灌木和乔木遮挡了艾蒿的阳光.
(2)白杨林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3)假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 ,由于鼠对捕鼠器有记忆,重捕获的机会减少,m减少,测得N偏大.有效降低鼠种群密度的措施有增加鼠的天敌.p分页标题e
(4)第6年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中的含碳量为6200,转化为葡萄糖的量为:6200×2.5=15500Kg,所以第6年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葡萄糖的总量=15500×1.6×104×100=2.48×1010.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 ×100%= ×100%=1.5%.⑤中的“不可利用”部分是指植物自身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及植物遗体、残枝败叶等中的含碳量.
10.【答案】(1)①ZBy ZBy ②四 ZbYW
(2)①F2栗羽:不完全黑羽:黑羽=1:2:1 每一性状的雌雄比例相同 不完全显性 ②hhZBYZBY或hhZBYW 6 ③B Y
(3)白羽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三种羽色与Z染色体上的基因B/b和Y/y有关,B/b与色素的合成有关,显性基因B为有色基因,b为白化基因;显性基因Y决定栗羽,y决定黄羽”可知,只有当B存在时,y黄色才能显现,子代栗羽雄性:黄羽雌性=1:1,雌性都是黄羽,基因型为ZByW,其中W染色体只能来自母本,ZBy来自其父本,而且雌性子代没有其他类型的性状分离,所以为纯合ZByZBy。②正反交是同一相对性状,性别不同的杂交,实验三和实验四互为正反交实验。根据题文提示可知,Zb Zb 或Zb W必为白羽。栗羽雄性的两条性染色体为ZZ,而且必须还有B和Y,其父本黄羽有B,没有Y,Y只能由母本提供,母本有B就不是白色了,推测亲本中白羽雌性的基因型为ZbYW,同理白羽雄性的基因型为ZbYZbY。(2)①“从栗羽纯系中得到一种黑羽纯系突变体”可知黑色为隐性性状,根据表格中F2代表现为栗羽:不完全黑羽:黑羽=(573+547):(1090+1104):(554+566)≈1:2:1,由此可推断黑羽性状是由一对等为基因控制的。三种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比例基本相当,因此,可以说明黑羽性状遗传与性别无关。因为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的表现不同,所以F2羽色的类型符合不完全显性遗传的特点。②若控制黑羽性状的等位基因为H/h,纯系的栗羽基因型为HHZBYZBY或HHZBYW,推测黑羽的基因型为hhZBYZBY或hhZBYW,H/h的基因型有3种,则ZW的是2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故实验中F2基因型3×2=6种。③表现黑羽必须要有色基因B存在,然后黑羽基因h影响栗色Y基因所致(H对颜色无影响)。(3)根据上述实验,通过后代羽色可以尽早的确定鹌鹑的雌雄,分别定向饲养,提高生产效率.以黑羽雌性和白羽雄性杂交,可直接选择后代羽色为白羽的雏鸟进行培养,作为蛋用鹌鹑。
11.【答案】
(1)原油 选择
(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3)强
(4)干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火焰
【解析】
试题分析:(1)若要分离能分解原油的菌株,则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p分页标题e
(2)纯化菌种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3)单菌落周围分解圈大的说明菌株对原油的分解能力强,故可依据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筛选出高效菌株。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菌种的分离纯化及实验室灭菌方法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i5B7I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