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Pf67k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红细胞、肌细胞和唾液腺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为( )
A.血浆、组织液、唾液 B.血浆、组织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组织液 D.血浆、血浆、组织液
2.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其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B.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C.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D.大脑皮层语言H区受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4.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方式正确的是( )
A.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支配下,通过传出神经使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产热
B.大脑有温度感受器,是体温调节的中枢
C.通过有关神经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代谢减慢,产热减少
D.通过有关神经兴奋,使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血流量提高皮肤温度
5.切除正常幼年狗的垂体后,短期内该狗血液中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
A. B. C. D.
6.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
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
7.关于人体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①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②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将葡萄糖转化为各种氨基酸;
③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为血糖;
④胰高血糖素能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8.某人因受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A.脑干和脊髓 B.小脑和脊髓 C.小脑和脑干 D.只有脊髓p分页标题e
9.大田中的油菜在开花期,由于连续多日的暴风雨天气,严重影响了授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取的补救方法是( )
A.喷施B肥
B.喷施N、P肥
C.喷施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果实发育
D.以上三项措施都不行
10.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11.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C.特异性免疫,抗原 D.特异性免疫,抗体
12.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如图所示结果,下面对本实验分析或评价正确的是( )
A.若要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进行预实验
B.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C.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迎春花插条的时间应该不同
D.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13.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广,无特异性;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14.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 )
A.促进月季插枝生根 B.棉花的保蕾保铃
C.人工培育无籽辣椒 D.促进香蕉成熟
15.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时,尿量减少
D.食用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16.将灵敏的电流计的两极如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的内表面,若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则刺激后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注意:ac=db)( )
A.先左后右,再向右 B.先右后左,再向左
C.先左后右,再向左再向右 D.先右后左,再向右再向左
17.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p分页标题e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18.有关免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都能迅速产生抗体
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
C.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同的
D.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而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
19.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
20.(多选)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C.HIV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细胞b,患者免疫功能缺失
D.细胞c→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
21.将植物横放,测量其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纵坐标为生长1cm所需的时间).则曲线上e点的浓度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是( )
A.a B.b C.c D.d
22.如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稳态是由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实现
B.若①表示免疫活性分子,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
C.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其分泌量仅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
D.血糖浓度与胰岛素之间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含量的相对稳定
23.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α).图1为实验示意图.图2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
A.a B.b C.c D.d
24.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2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脱落酸能够促进果实发育和脱落
B.根向地生长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有关
C.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D.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p分页标题e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如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纤维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 ,图乙是图甲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
(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可引起B细胞 .
(4)在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1处细胞膜外电位为 .
27.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的某结构或细胞,A、B、C、D为激素).
(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图中激素A (填名称)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其作用是 ,这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 ;同时激素D (填名称)分泌也增多,并且骨骼肌产生不自主战栗.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传导途径为: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骨骼肌.
(2)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丁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使分泌的 (填激素名称)增多;同时激素D也增多.上述过程从反射类型看属于 反射.
(3)下丘脑除参与图中的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 (填激素名称),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盐的平衡.
(4)如果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会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 .
28.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
(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 ,可选用图中 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此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具有 性.
(2)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根据图中的 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继而根据图中的 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细胞分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3)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新型植物内源激素,主要分布在植物伸长生长旺盛的部位.下表是某研究小组做的关于对芹菜幼苗生长实验的实验结果:p分页标题e
油菜素内酯水溶液浓度(mg/L) 0 0.10 0.20 0.30 0.40 0.50
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4
①油菜素酯的作用与 (填植物激素名称)相似.②上述实验的目的是 .
29.“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种群总数(N)的计算方式 .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
(4)某生物科技小组对一低段中的蒲公英进行调查,得到下表所示数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样方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种群密度(株/m2) 3 7 15 2 4 9 8 4
A、此种群密度为6.5株/m2
B、用此方法求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应完全相同
C、再重新选一次样方,所得的结果与这次应相同
D、此方法为标志重捕法.
30.2014年埃博拉病在非洲蔓延,我国派出所医疗队首次在境外组建医院,帮助非洲防控埃博拉疫情.
(1)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等,使其不能暴露该病毒的 ,以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递给 ,从而无法正常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导致机体对该病毒的 免疫功能下降.因此,病毒在体内快递增殖、致病.
(2)对志愿者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能产生相应抗体,还能产生的免疫细胞有
(3)当人体第二次接触该病毒时,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的特点是 .
(4)胃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第 道防线.
2015-2016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p分页标题e
1.红细胞、肌细胞和唾液腺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为( )
A.血浆、组织液、唾液 B.血浆、组织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组织液 D.血浆、血浆、组织液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专题】正推法;内环境与稳态.
【分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其中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据此答题.
【解答】解:红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肌细胞和唾液腺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内环境的组成,能准确判断各种细胞所处的内环境,进而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2.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解答】解:A、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故A选项正确;
B、温度、pH影响酶的活性,内环境温度、PH维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故B选项正确;
C、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产生和维持依赖于钠离子内流,维持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故C选项正确;
D、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故D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对于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其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B.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C.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D.大脑皮层语言H区受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专题】正推法;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分析】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人看到酸梅时,酸梅的色泽、形态大小等特征,刺激人的视网膜,让人知道是酸梅,从而形成条件反射,并分泌会大量唾液.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的电流方向相反.p分页标题e
【解答】解: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其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A正确;
B、酸梅的色泽是引起条件反射的条件之一,另外还有形态大小等特征,并且色泽直接刺激的是视网膜,而非直接刺激中枢神经,B错误;
C、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C正确;
D、大脑皮层语言H区受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4.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方式正确的是( )
A.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支配下,通过传出神经使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产热
B.大脑有温度感受器,是体温调节的中枢
C.通过有关神经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代谢减慢,产热减少
D.通过有关神经兴奋,使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血流量提高皮肤温度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专题】对比分析法;体温调节、水盐调节与血糖调节.
【分析】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解答】解:A、寒冷时,兴奋传递至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支配下,通过传出神经使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产热,A正确;
B、温度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中,大脑是人体的高级神经中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B错误;
C、通过有关神经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代谢加快,产热增加,C错误;
D、通过有关神经兴奋,使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D错误.
故选:A.
【点评】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5.切除正常幼年狗的垂体后,短期内该狗血液中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
A. B. C. D.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解答】解: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由下丘脑分泌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切除垂体后,TSH和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由于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负反馈调节,所以TRH的分泌应增加.p分页标题e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和识图能力.
6.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
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分析】本题是对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与受刺激时动作电位的考查,静息时膜内外的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刺激时Na+通道开放,Na+内流,使膜内的正电荷增加,膜外的正电荷减少,逐渐变成外负内正.
【解答】解:发现题图可知,④表现为外正内负,是静息电位,①表现为外负内正,是动作电位,因此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④→①.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和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对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7.关于人体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①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②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将葡萄糖转化为各种氨基酸;
③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为血糖;
④胰高血糖素能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也是唯一一个能降血糖的激素,它的功能是:促进血糖进入肝脏合成肝糖原;促进血糖进入肌肉氧化分解供能;促进血糖进入脂肪等组织细胞变成脂肪.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互为拮抗关系,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互为协同关系.
【解答】解:①、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和利用葡萄糖,降低血糖;故①正确.
②、胰岛素能促进氧化分解供能,合成肝糖原,转变成脂肪等非糖类物质;故②错误.
③、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血糖;故③错误.
④、胰高血糖素能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故④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平时应理解加记忆并举,学生作答一般不会出现太多错误.
8.某人因受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p分页标题e
A.脑干和脊髓 B.小脑和脊髓 C.小脑和脑干 D.只有脊髓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本题是考查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脊髓中含有低级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如肌肉的牵张反射中枢,排尿排粪中枢、性功能活动的低级反射中枢,跖反射、膝跳反射和内脏反射等躯体反射;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三部分部分,主要功能在于控制呼吸,吞咽、心跳和消化等,小脑主要控制躯体平衡,大脑是高级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该“植物人”,丧失一切高级生命活动的功能,处于完全昏迷状态说明大脑和小脑被破坏,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说明消化、呼吸、心跳功能正常,由此推断脑干功能正常,内脏器官的低级反射活动正常,说明脊髓的部分功能正常.
故选:A.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脊髓和脑的功能,准确分析题干信息,获取“植物人”保留正常的反射活动和消失的反射活动,明确各种反射活动的中枢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9.大田中的油菜在开花期,由于连续多日的暴风雨天气,严重影响了授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取的补救方法是( )
A.喷施B肥
B.喷施N、P肥
C.喷施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果实发育
D.以上三项措施都不行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专题】正推法;植物激素调节.
【分析】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用于培育无籽果实);(3)防止落花落果,可用于棉花的保蕾保铃;(4)控制性别分化.此外生长素类似物还应用于除草,作为“除草剂”.
【解答】解:油菜食用的是种子;在栽培过程中因某种因素引起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适时喷洒生长素类似物,这是因为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具有促进果实发育,但与形成种子无关,因此没有任何挽救措施.
故选:D.
【点评】本题以油菜为素材,考查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0.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考点】种群的特征.
【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p分页标题e
【解答】解: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目的是降低出生率,故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出生率.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变大;当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不变;当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变小.
11.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C.特异性免疫,抗原 D.特异性免疫,抗体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抗原是指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抗原进入机体后,能刺激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并产生免疫物质发挥免疫效应,将抗原破坏、清除.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为:
【解答】解:(1)抗蛇毒血清中含有能与蛇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而抗体是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因此这一免疫反应为特异性免疫;
(2)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的体内,会引起免疫反应,说明蛇毒是抗原.
故选:C.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考点,近年在各种类型的高考试题中都紧密结合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知识而设问.
12.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如图所示结果,下面对本实验分析或评价正确的是( )
A.若要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进行预实验
B.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C.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迎春花插条的时间应该不同
D.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考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分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并且在促进生长的浓度中存在一个最适浓度.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随着NAA浓度的逐渐升高,平均生根数逐渐增多,说明促进作用越来越强.但是图中没有显示生根数下降,因此不能确定最适宜浓度.
【解答】解:A、该实验没有能够确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因此为了防止实验的盲目性,需要在正式实验之前进行预实验,A正确;
B、图中没有设置c点之后浓度的实验组,因此不能确定c浓度为最适浓度,B错误;
C、NAA处理插条的时间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C错误;
D、芽能够产生生长素,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要保持相同且适宜,它们属于无关变量,D错误.p分页标题e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曲线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通过曲线分析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并且无关变量包括:侧芽的数目、溶液处理的时间等,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13.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广,无特异性;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专题】正推法;免疫调节.
【分析】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
(1)第一道: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
(2)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
(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
【解答】解:A、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二道防线,故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故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A正确;
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由于产生免疫活性物质,故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B正确;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C正确;
D、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对于免疫过程中各种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功能的理解和区别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14.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 )
A.促进月季插枝生根 B.棉花的保蕾保铃
C.人工培育无籽辣椒 D.促进香蕉成熟
【考点】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分析】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用于培育无籽果实);(3)防止落花落果,可用于棉花的保蕾保铃;(4)控制性别分化.此外生长素类似物还应用于除草,作为“除草剂”.
【解答】解:A、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因此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月季插枝生根,A正确;p分页标题e
B、生长素能防止落花落果,因此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能保蕾保铃,B正确;
C、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因此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雌蕊柱头能获得无籽辣椒,C正确;
D、生长素不能促进果实成熟,但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因此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能促进香蕉成熟,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首先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乙烯等五大类植物激素的作用;其次还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生长素类似物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能理论联系实际,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15.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时,尿量减少
D.食用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解答】解:A、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将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引起口渴,A错误;
B、当机体失水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B错误;
C、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时,尿量减少,C正确;
D、食用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人体的水平衡调节,意在考查学生了解抗利尿激素的功能,理解水平衡调节的过程,属于中档题.
16.将灵敏的电流计的两极如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的内表面,若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则刺激后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注意:ac=db)( )
A.先左后右,再向右 B.先右后左,再向左
C.先左后右,再向左再向右 D.先右后左,再向右再向左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据图分析:膝跳反射反射弧只有两个神经元,兴奋只能由左侧神经元传向右侧神经元,由于ac=db,所以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a、b处同时兴奋,此时a、b处均为外负内正,即先向左偏转,c点刺激产生的兴奋可以向右侧的神经元传递,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由d 刺激引起的兴奋则不能逆突触传递到左侧神经元,所以电流表会发生先左后右,再向左再向右的偏转.p分页标题e
【解答】解:静息状态:a、b处电位均为外正内负,由于a处电极在外表面和b处在内表面,因此电位计指针偏向右.c、d同时刺激,当由c处刺激引起的兴奋传导到a时,由d 刺激引起的兴奋刚好传导到b,此时a、b处均为外负内正,即先向左偏转;c点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导cb 之间时,a、b处均恢复静息状态,外正内负,即指针向右偏转;c点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导到b点时,b点为外负内正,而此时a处恢复静息状态,为外正内负,即指针向左偏转到中间位置;c点刺激产生的兴奋继续沿b向右传导时,a、b均恢复静息状态,为外正内负,指针回到初始状态,即向右偏转.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意在通过学通过题图和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进行分析判断作答能力.
17.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不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较不敏感,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较敏感.
【解答】解:A、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A正确;
B、成熟茎韧皮部的筛管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B正确;
C、幼嫩的植物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C错误;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18.有关免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都能迅速产生抗体
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
C.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同的
D.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而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B细胞、T细胞遇到抗原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浆细胞不能分裂.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不只是产生抗体的基因,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无法比较.
【解答】解:A、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A错误;p分页标题e
B、B细胞、T细胞遇到抗原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浆细胞不能分裂,B错误;
C、个浆细胞内的基因不只是产生抗体的基因,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无法比较,C错误;
D、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由于产生抗体,故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19.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研究胚芽鞘向光性的实验中,一般用琼脂、锡箔小帽、云母片这三种材料处理胚芽鞘.琼脂能够透水也能透光;锡箔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能阻断生长素的运输.图①中,由于胚芽鞘尖端是匀速旋转的,因此ab中生长素分布是均匀的;注意⑦⑧中旋转的方式不同,⑦只有花盆转,⑧是花盆跟着暗盒转.
【解答】解:①中由于匀速旋转,生长素分布均匀,所以直立生长;
②中左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右弯曲生长;
③中没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直立生长;
④中阻断了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途径,所以生长素分布均匀,直立生长;
⑤是生长素向左侧运输,右侧无法极性运输到作用部位,所以向右侧弯曲生长;
⑥阻断了生长素极性运输到作用部位,所以不生长;
⑦中旋转植物,受光均匀,直立生长;
⑧中整体旋转,所以对小孔侧受单侧光照,所以弯向小孔生长.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燕麦胚芽鞘在不同处理情况下的生长方向,难度中等,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多选)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C.HIV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细胞b,患者免疫功能缺失
D.细胞c→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图中细胞a是吞噬细胞、细胞b是T细胞、细胞c是B细胞、细胞d是效应T细胞、细胞e是记忆T细胞、细胞f效应B细胞(浆细胞)、细胞g记忆B细胞;③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将靶细胞裂解死亡,同时释放淋巴因子增强细胞免疫;④是抗体,能运用抗原特异性结合;⑤是细胞免疫,⑥是体液免疫.p分页标题e
【解答】解: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A错误;
B、细胞a是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细胞f是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能力.因此,图中能特异性别抗原的有b、c、d、e、g,B错误;
C、HIV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细胞b(T细胞),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缺失,C正确;
D、细胞b→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而不是首次,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特异性免疫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名称及各数字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特点.
21.将植物横放,测量其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纵坐标为生长1cm所需的时间).则曲线上e点的浓度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是( )
A.a B.b C.c D.d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分析甲图,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加大,一条生长曲线受到抑制,这属于根的生长曲线(因为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茎),另一条生长曲线为茎,e点属于茎的曲线,e点含义是生长素浓度比较高,生长较快,是b点(重力作用的结果).
【解答】解:甲图显示e点浓度时生长lcm所需时间较多,即促进作用很弱.乙图中由于重力的影响,对根来说:a点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的较快;b点因重力影响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生长,使该侧细胞伸长生长慢.对茎来说:生长素的浓度c点<d点,c点和d点都促进茎的生长,其中d点生长更快些.因此,甲图e点最可能对应乙图中的b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两重性以及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属于对识图、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中档题.
22.如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稳态是由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实现
B.若①表示免疫活性分子,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
C.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其分泌量仅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
D.血糖浓度与胰岛素之间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含量的相对稳定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稳态的生理意义.
【专题】模式图;内环境与稳态.
【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p分页标题e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由图可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A正确;
B、免疫活性分子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B正确;
C、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其分泌量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共同调节,C错误;
D、血糖浓度升高后,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血糖浓度降低,可见血糖浓度与胰岛素之间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含量的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意义等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23.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α).图1为实验示意图.图2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
A.a B.b C.c D.d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所以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记录的弯曲度应如图b所示.在最适浓度之前,随浓度增加,弯曲度越大,α越小,但是超过最适浓度,促进作用越来越小,弯曲度越小,而α值越大.
【解答】解:A、在高浓度时,弯曲的角度不可能超过90°,A错误;
B、在最适浓度之前,随生长素浓度增加,弯曲度越大,α越小,但是超过最适浓度,促进作用越来越小,弯曲度越小,α值越大,B正确;
C、超过最适浓度后,促进作用越来越小,弯曲度也越小,α值越大,而不是不变,C错误;
D、d曲线与高浓度时的抑制作用不相吻合,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实验过程图和曲线图,考查生长素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首先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作用,掌握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其次要求考生结合各曲线的走势,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24.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p分页标题e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由于自身免疫反应而被破坏,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该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据此答题.
【解答】解:A、根据题意分析,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
B、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B错误;
C、效应T细胞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C错误;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导致效应T细胞增多,则可使该病病情加重,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从题中获取信息,能理解Ⅰ型糖尿病的致病机理,识记糖尿病患者的症状,识记胰岛素的化学本质,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解答,难度不大.
2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脱落酸能够促进果实发育和脱落
B.根向地生长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有关
C.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D.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根据选项回忆相应的激素作用,对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解:A、脱落酸促进果实脱落,不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果实发育的是生长素.所以A错误.
B、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重力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地侧浓度高抑制生长,长的慢.所以B正确.
C、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所以C正确.
D、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所以D正确.
故应选A.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脱落酸、乙烯、赤霉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的作用及作用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易混知识点的记忆和运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如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纤维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 感受器 ,图乙是图甲中 d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神经递质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
(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可引起B细胞 兴奋或抑制 .
(4)在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1处细胞膜外电位为 正电位 .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p分页标题e
【专题】正推法;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图是反射弧的结构,图中f是感受器,e是传入神经,d是突触,c是神经中枢,b是传出神经,a是效应器;分析图乙可知,乙是突触结构,1是轴突,2是线粒体,3是突触小泡,4是突触前膜,5是突触间隙,6是突触后膜,A是突触小体,B是突触后膜神经元胞体膜或树突膜.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f是感受器;图乙是突触结构,是甲图中d部分放大图.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由A传导B,不能由B传到A.
(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突触后膜离子的通透性改变,可引起B细胞兴奋或抑制.
(4)静息状态,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刺激后,膜电位变成外负内正,因此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1处细胞膜外电位为正电位.
故答案为:
(1)感受器 d
(2)(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3)兴奋或抑制
(4)正电位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兴奋的产生和传导途径,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学会应用相关知识分析题图解答问题.
27.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的某结构或细胞,A、B、C、D为激素).
(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图中激素A 甲状腺激素 (填名称)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其作用是 加快物质氧化分解,提供更多能量 ,这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 神经?体液调节 ;同时激素D 肾上腺素 (填名称)分泌也增多,并且骨骼肌产生不自主战栗.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传导途径为: 皮肤冷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骨骼肌.
(2)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丁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使分泌的 胰高血糖素 (填激素名称)增多;同时激素D也增多.上述过程从反射类型看属于 非条件 反射.
(3)下丘脑除参与图中的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 抗利尿激素 (填激素名称),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盐的平衡.
(4)如果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会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 反馈调节 .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甲为垂体、乙为甲状腺等腺体;丙分泌的激素B能使血糖浓度降低,因此丙为胰岛B细胞,激素B为胰岛素;丁分泌的激素C能使血糖浓度升高,因此丁为胰岛A细胞,激素C为胰高血糖素.p分页标题e
【解答】解:(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机体通过神经调节(皮肤毛细血管的收缩、立毛肌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以及骨骼肌战栗)和体液调节(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多,使机体的代谢能力增强,产热增多)来维持体温的稳定.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传导途径为: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
(2)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血糖浓度较低,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该过程是人与生俱来的,属于非条件反射.
(3)在水平衡调节过程中,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4)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该过程称为反馈调节.
故答案为:
(1)甲状腺激素 加快物质氧化分解,提供更多能量 神经?体液调节 肾上腺素 皮肤冷觉感受器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2)胰高血糖素 非条件
(3)抗利尿激素
(4)反馈调节
【点评】本题结合人体生理调节过程示意图,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识记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识记人体水盐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相关激素的生理功能,能结合图中信息判断各激素的名称,再准确答题.
28.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
(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 Ⅱ ,可选用图中 d 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此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具有 两重(双重) 性.
(2)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根据图中的 ①③ 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继而根据图中的 ②③ 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细胞分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3)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新型植物内源激素,主要分布在植物伸长生长旺盛的部位.下表是某研究小组做的关于对芹菜幼苗生长实验的实验结果:
油菜素内酯水溶液浓度(mg/L) 0 0.10 0.20 0.30 0.40 0.50
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4
①油菜素酯的作用与 生长素、赤霉素 (填植物激素名称)相似.②上述实验的目的是 探究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p分页标题e
【考点】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植物激素的作用.
【专题】图像坐标类简答题;表格数据类简答题;植物激素调节.
【分析】分析甲图: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所以甲图中Ⅰ代表双子叶植物、Ⅱ代表单子叶植物,图中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既可以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又可以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所以该点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作为除草剂.
分析乙图:①③组的单一变量是有无顶芽,有顶芽时,侧芽不生长,没有顶芽时侧芽生长,说明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具有细胞分裂素,可见,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
【解答】解:(1)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即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Ⅱ;选择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既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同时又能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该现象说明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2)①③组的区别是顶芽的有无,说明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②③组的区别是细胞分裂素的有无,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3)①油菜素内酯具有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作用,可推测油菜素内酯的作用与生长素或赤霉素相似.
②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油菜素内酯的浓度,因变量是油菜的生长情况,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故答案为:
(1)Ⅱd 两重(双重)
(2)①③②③
(3)①生长素、赤霉素
②探究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9.“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p分页标题e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种群总数(N)的计算方式 N= .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144 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高 .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8:9 .
(4)某生物科技小组对一低段中的蒲公英进行调查,得到下表所示数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样方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种群密度(株/m2) 3 7 15 2 4 9 8 4
A、此种群密度为6.5株/m2
B、用此方法求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应完全相同
C、再重新选一次样方,所得的结果与这次应相同
D、此方法为标志重捕法.
【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专题】表格数据类简答题;种群和群落.
【分析】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样方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2、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数量时利用公式计算若将该地段种群个体总数记作N,其中标志数为M,重捕个体数为n,重捕中标志个体数为m,假定总数中标志个体的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的比例相同,则N= .
【解答】解:(1)标志重捕法的前提是,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据此可写出公式 = ,因此N= .
(2)该草地中布氏田鼠的平均密度为32×36÷4÷2=144只/hm2.再捕的田鼠中已经被捕的比例少了,故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比实际的高.
(3)根据两次捕获的田鼠中雌雄个体数可得种群中性别比例为♀/♂=(14+18)÷(18+18)= = .
(4)A、每一个样方中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则密度值为(3+7+15+2+4+9+8+4)÷8=6.5(株/m2),A正确;
B、样方法是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与实际密度有出入,B错误;
C、若重新选一次样方,所得的结果与这次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错误;
D、根据表格可知,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方法为样方法,D错误.
故选:A.
故答案为:
(1)N=
(2)144 高
(3)8:9
(4)A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要求考生识记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适用范围、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能结合表中数据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0.2014年埃博拉病在非洲蔓延,我国派出所医疗队首次在境外组建医院,帮助非洲防控埃博拉疫情.p分页标题e
(1)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等,使其不能暴露该病毒的 抗原决定簇 ,以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递给 T细胞 ,从而无法正常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导致机体对该病毒的 特异性 免疫功能下降.因此,病毒在体内快递增殖、致病.
(2)对志愿者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能产生相应抗体,还能产生的免疫细胞有 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3)当人体第二次接触该病毒时,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的特点是 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 .
(4)胃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第 一 道防线.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专题】正推法;免疫调节.
【分析】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
【解答】解:(1)吞噬细胞处于病原体可以暴落出其抗原决定簇,再呈递给T细胞;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2)对志愿者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能产生相应抗体,还能产生的免疫细胞有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3)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是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
(4)胃液不属于内环境,其中的杀菌物质属于第一道防线.
故答案为:
(1)抗原决定簇 T细胞 特异性
(2)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3)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
(4)一
【点评】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Pf6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