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bnt5cgZ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细胞结构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 )
A.核糖体 B.线粒体 C.液泡 D.染色体
2.下列过程中,细胞遗传物质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凋亡 D.细胞癌变
3.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可选用开放的豌豆花的花药作为实验材料
C.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时,应选择染色均匀,细胞质色泽较深的区域
4.线粒体和细菌大小相似,都含核糖体,DNA分子都是环状的,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在线粒体内可以合成自身的一部分蛋白质
B.细菌的细胞膜上可能含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C.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和细菌的方式可能相同
D.线粒体膜和细菌细胞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5.人体中神经细胞有突起,而肝细胞没有突起.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rRNA不同
C.tRNA不同 D.mRNA不同
6.如图表示在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原生成胰岛素的过程.该过程( )
A.发生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上
B.离不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作用
C.至少断裂两个肽键生成两分子水
D.需水参与,且水中氢全部用于形成?COOH
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细胞壁且具有中心体,一定是低等植物细胞
B.无线粒体的真核细胞一定不进行有氧呼吸
C.光合作用不一定发生在叶绿体
D.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不一定发生在核糖体
8.果蝇某眼色基因编码前2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在如图的某一端,起始密码子为AU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果蝇受精卵连续分裂三次,合成该基因需游离的腺嘌呤42个
B.该基因转录时的模板链是b链
C.a链中箭头所指碱基A突变为C,其对应的密码子变为CGA
D.RNA聚合酶可以启动该基因在生殖细胞中表达
9.某班研究“温度对酶的活性影响”实验时,两个小组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实验材料开展探究,第一组选择淀粉酶水解淀粉进行实验,第二组利用肝脏研磨液与Fe3+催化过氧化氢开展实验,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p分页标题e
A.两小组同学都采用数学建模表示研究结果
B.酶的催化效率不一定比无机催化剂高
C.两小组实验都反映了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作用
D.两组实验数据都反映了酶的最适宜温度时产物积累量或生成量最多
10.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15N标记某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性
B.给水稻提供14C02,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02一14C3一(14CH20)
C.给水稻提供14C0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有可能出现14C2HsOH
D.小白鼠吸入180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0,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0
11.如图是此棉花的某部位细胞内物质的转化和转移路径图,能量均省略,其中I、Ⅱ表示场所,①~④表示生理过程,A~F表示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细胞可能为植物的根尖细胞
B.图中I、Ⅱ分别表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如用18O标记物质E,则物质C中不可能出现18O
D.若图中①③过程均产生1 mol物质C,则②过程消耗了 mol葡萄糖
1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RNA聚合酶基因和生长激素基因都具有选择性表达的特性
B.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都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
C.衰老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升高,但呼吸速率减慢
D.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是细胞癌变的原因
13.狗的大小差异非常大,科学家发现影响狗体型的基因有IGF?1基因和S基因,IGF?1基因能编码一种在青春期促进生长的激素;S基因能抑制IGF?1基因的表达.据此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基因和IGF?1基因是等位基因
B.这两种基因的差异性是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数量的差异造成的
C.两种基因转录过程共用一套密码子
D.大型品系的狗不能进行IGF?1基因的转录
14.血友病和色盲的遗传方式相同.一对夫妇中丈夫只患血友病,妻子只患色盲,他们生了一个同时患这两种病的儿子,妻子再次怀孕后经产前检测是女儿.下列对此家庭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这对夫妻均携带两种致病基因
B.女儿不可能携带两种致病基因
C.如果女儿也同时患两种病,一定是她的母亲发生了基因突变
D.女儿将来与正常男性结婚,生育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
15.假如某植物茎卷须的长短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一a和B一b)控制,单杂合子植物的茎卷须中等长度,双杂合子植物的茎卷须最长,其他纯合植物的茎卷须最短;花粉是否可育受一对等位基因C一c的控制,含有C的花粉可育、含c的花粉不可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分页标题e
A.茎卷须最长的与最短的杂交,子代中茎卷须最长的个体占
B.茎卷须最长的植株自交,子代中没有茎卷须最短的个体
C.基因型为Cc的个体自交,子代中cc个体占
D.如果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该植物种群内对应的基因型有27种
16.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
A.Na+ B.CO2 C.胰岛素 D.K+
17.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 ②AAttDD ③AAttdd ④aattd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色
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代的花粉
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
D.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用①和③杂交所得F1代的花粉
18.已知玉米子粒有色与无色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例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的相同
B.玉米有、无色子粒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测交子代中玉米无色子粒的基因型可能有三种
D.两对等位基因也有可能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19.某雌雄异株二倍体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该植物有蓝花和紫花两种表现型,由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B和b(位于X染色体上)共同控制.已知其紫色素形成的途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花色的遗传反映了基因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B.该植物种群内花色对应的基因型共有9种
C.若蓝花雄株×紫花雌株,F1中的雄株全为紫花,则雌株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
D.若蓝花雄株×蓝花雌株,F1中的紫花雄株占3/16,则雄株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
20.H2O2能将鸟嘌呤氧化损伤为8?氧?7?氢脱氧鸟嘌呤(8?oxodG),8?oxodG与腺嘌呤互补配对.若DNA片段有两个鸟嘌呤发生上述氧化损伤,该片段经三次复制形成子代DNA.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氧化损伤均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B.含有8?oxodG的子代DNA分子有1个或2个
C.与变异前相比,子代DNA有一半热稳定性下降
D.变异D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改变p分页标题e
21.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依据中心法则(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B.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22.如图是某遗传系谱图,图中I?1、Ⅲ?7、Ⅲ?9患有甲种遗传病,I?2、Ⅲ?8患有乙种遗传病(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已知Ⅱ?6不携带两病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7号个体甲病基因来自1号
C.图中Ⅲ?8的基因型是bbXAXa或bbXAXA,Ⅲ?9的基因型是BbXaY或BBXaY
D.如果Ⅲ?8与Ⅲ?9近亲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23.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2N=80)的羽毛颜色由三种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如图所示),D+控制灰红色,D控制蓝色,d控制巧克力色,D+对D和d显性,D对d显性.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推论不合理的是( )
A.灰红色雄鸟的基因型有3种
B.蓝色个体间交配,F1中雌性个体不一定都呈蓝色
C.灰红色雌鸟与蓝色雄鸟交配,F1中出现灰红色个体的概率是
D.绘制该种鸟的基因组图至少需要对42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54分.
24.(10分)(2015秋•烟台期中)图1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某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图象,其中①~④表示细胞中的染色体;图3是某同学绘制的相关坐标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为衰老的细胞,除细胞核体积增大外,细胞膜发生的变化是 .若图1为癌细胞,则明显增多的细胞器有 等(至少答出两点).
(2)若图l所示细胞为神经细胞,则细胞中的ATP来自 ,ATP结构简式是 .研究发现,剧烈运动时肌肉缺氧,葡萄糖消耗增加,但ATP的生成量没有明显增多,原因是 .
(3)图2所示细胞的名称为 ,对应图3的 段.理论上讲,图2所示细胞分裂结束产生的4个精子,其染色体组成共有 种.若A、a、B、b分别位于①②③④染色体上,而此细胞分裂结束最终产生了AB、aB、Ab、ab 4种精子,其原因是 .
p分页标题e
25.(10分)(2015秋•烟台期中)植物光合作用受NaCl溶液的浓度的影响.下表1为假检草和结缕草在NaCl溶液影响下,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细胞间隙中CO2浓度变化的实验数据(不考虑盐浓度变化对两种植物吸水能力影响的差异).请回答:
表1
NaCl溶液 净光合速率
(umol•m?2s?1) 气孔导度
(mmol•m?2s?1) 细胞间CO2浓度
(ul•L?1)
假检草 结缕草 假检草 结缕草 假检草 结缕草
0.4% 6.0 6.1 42 42 100 100
0.6% 5.0 4.8 38 30 120 80
0.8% 2.2 2.6 25 10 160 50
注:气孔导度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对气体的吸收或释放量
(1)NaCl溶液浓度过高,可导致根毛细胞的 和细胞壁发生分离.高浓度的NaCl溶液影响生物膜的形成,直接抑制植物光合作用 阶段,短期内细胞内C3含量相对会 .
(2)可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的 比较上述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而不能通过测定CO2吸收量来比较,理由是 .
(3)据表分析你认为NaCl溶液的浓度从0.6%上升为0.8%时,对 植物影响较大.理由是:① ;② .
(4)据下表2计算,当光强为3klx时,A与B两种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 mg/100cm2叶•小时.
表2.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强(klx) 光饱和时的光强(klx)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
(mg/100cm2叶•小时)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
(mg/100cm2叶•小时)
植物A 1 3 11 5.5
植物B 3 9 30 15
26.(10分)(2009•唐山三模)某生物兴趣小组有一些能够稳定遗传的豆荚饱满、黄子叶、高茎和豆荚皱缩、绿子叶、矮茎的两个品系豌豆,通过杂交实验探究一些遗传学问题.杂交实验如下:
实验组 亲代 母本植株所结豌豆表现型
父本 母本
正交 豆荚饱满、黄子叶 豆荚皱缩、绿子叶 豆荚皱缩、黄子叶
反交 豆荚皱缩、绿子叶 豆荚饱满、黄子叶 豆荚饱满、黄子叶
(1)只凭上述依据 (能、不能)确定豆荚形状遗传是核遗传还是质遗传,理由是 .
(2)将反交实验中母本所结的种子播种,连续自交两代,F2植株群体所结种子子叶颜色的分离比为 ;F2中任选一植株,观察其所结种子子叶颜色为 .
(3)将豆荚饱满、高茎和豆荚皱缩、矮茎杂交,F1自交,对F2的统计数据如下:
表现型 饱满、高茎 皱缩、高茎 饱满、矮茎 皱缩、矮茎
比例 66% 9% 9% 16%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 (是、不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 .
(4)豌豆(2n=14)的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在♀AA×♂aa杂交中,若个别细胞中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后都移向同一极,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 ,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 .p分页标题e
27.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他们指出“噬菌体在分子生物学的地位就相当于氢原子在玻尔量子力学模型中的地位一样”.这句话指出了噬菌体作实验材料具有 的特点.
(2)通过 的方法分别获得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 变化.
(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机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搅拌的目的是 ,所以搅拌时间少于1分钟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 .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明 .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 ,否则细胞外 放射性会增高.
(4)本实验证明病毒传递和复制遗传特性的过程中, 起着作用.
28.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毛颜色有绿色、蓝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只有显性基因B时羽毛为蓝色,只有显性基因Y时羽毛为黄色,当显性基因B和Y同时存在时羽毛为绿色,当显性基因B和Y都不存在时,羽毛为白色.现有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甲、乙、丙均为绿色,丁为黄色,其中甲、乙为雄性,丙、丁为雌性.现将雌雄鹦鹉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杂交组合 P F1表现型及比例
一 甲×丙 绿色:黄色=3:1
二 乙×丙 全为绿色
三 甲×丁 绿色:蓝色:黄色:白色=3:1:3:1
四 乙×丁 绿色:蓝色=3:1
(1)杂交组合三中F1能稳定遗传的占 ,该组合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为 .杂交组合二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概率为 .
(2)若利用一次杂交实验就能判断出杂交组合一的F1黄色小鹦鹉的基因型,则应选择组合三中F1 异性小鹦鹉与该黄色小鹦鹉交配,若 ,则该黄色小鹦鹉为纯合子;若 ,则该黄色小鹦鹉为杂合子.
29.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常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 .p分页标题e
(2)用双杂合子雄蝇与双隐性纯合子雌蝇(白眼)进行测交实验,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暗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 .在近千次上述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若不考虑基因突变等因素的影响,仅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 .
(3)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 观察切片,统计 的比例,并比较双杂合子雄蝇与只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雄蝇之间该比值的差异.
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细胞结构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 )
A.核糖体 B.线粒体 C.液泡 D.染色体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根据细胞的结构和特点分析,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中的显微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线粒体、液泡、细胞核、染色体等.
【解答】解:A、核糖体较小,在光学显微镜不易观察到,A正确;
B、线粒体通过染色可以观察到,B错误;
C、液泡较大,且含有色素,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C错误;
D、染色体通过染色可以观察到,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高等动植物细胞中的细胞结构,试题难度一般.
2.下列过程中,细胞遗传物质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凋亡 D.细胞癌变
【考点】细胞癌变的原因;细胞的分化;细胞凋亡的含义.
【分析】1、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突变,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癌变.
2、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后,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而癌变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解答】解:A、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亲子代细胞遗传信息相同,A错误;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遗传物质不变,B错误;
C、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而遗传物质不变,C错误;
D、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p分页标题e
3.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可选用开放的豌豆花的花药作为实验材料
C.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时,应选择染色均匀,细胞质色泽较深的区域
【考点】酶的特性;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分析】1、蔗糖和蔗糖水解产物(葡萄糖和果糖)均不能与碘液作用,即碘液不能鉴定蔗糖是否被水解.
2、观察减数分裂时,应选择雄性个体的生殖器官作为实验材料.
3、温度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
4、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时,应选择染色均匀,细胞质色泽较浅的区域.
【解答】解: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中,碘液只能鉴定淀粉有没被水解,不能鉴定蔗糖有没有被水解,A错误;
B、豌豆的减数分裂发生在开花前,因此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可选用开放的豌豆花的花药作为实验材料,B正确;
C、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温度也能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因此要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C错误;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时,应选择染色均匀,细胞质色泽较浅的区域、而不是较深的区域,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考查生物实验的知识,此题涉及酶的专一性实验、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外界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采用的试剂等,考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是解题的关键.
4.线粒体和细菌大小相似,都含核糖体,DNA分子都是环状的,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在线粒体内可以合成自身的一部分蛋白质
B.细菌的细胞膜上可能含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C.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和细菌的方式可能相同
D.线粒体膜和细菌细胞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p分页标题e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解答】解:A、线粒体中含有核糖体,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因此在线粒体内可以合成自身的一部分蛋白质,A正确;
B、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其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膜,因此细菌的细胞膜上可能含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B正确;
C、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C错误;
D、线粒体膜和细菌细胞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5.人体中神经细胞有突起,而肝细胞没有突起.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rRNA不同
C.tRNA不同 D.mRNA不同
【考点】细胞的分化.
【分析】神经细胞和肝细胞是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不同细胞所含的mRNA和蛋白质有所区别.
【解答】解:A、同一人体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因此其DNA的碱基排列顺利相同,A错误;
B、两种细胞所含的核糖体相同,B错误;
C、两种细胞所含的tRNA相同,C错误;
D、神经细胞与肝细胞是细胞分化形成的,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两种细胞中的mRNA有所区别,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裂的特点和细胞分化的改变,明确神经细胞和肝细胞是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其次还要求考生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明确不同细胞的DNA相同,但mRNA和蛋白质不同.
6.如图表示在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原生成胰岛素的过程.该过程( )
A.发生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上
B.离不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作用
C.至少断裂两个肽键生成两分子水
D.需水参与,且水中氢全部用于形成?COOH
【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由图可知,由胰岛素原变成胰岛素过程,在蛋白酶的作用少丢失一部分肽链,所以至少需要断裂2个肽键,肽键断裂属于水解过程,消耗水分子.p分页标题e
【解答】解:A、对胰岛素原的修饰加工发生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A错误;
B、胰岛素是分泌蛋白,修饰加工离不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正确;
C、由图可知,至少断裂2个肽键,消耗2分子水,C错误;
D、肽键水解需要水中的氢用于形成?COOH和?NH2,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相关知识,考查从图形中获取信息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细胞壁且具有中心体,一定是低等植物细胞
B.无线粒体的真核细胞一定不进行有氧呼吸
C.光合作用不一定发生在叶绿体
D.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不一定发生在核糖体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中心体存在于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2、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没有线粒体的真核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3、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有些原核细胞具有光合片层,光合片层上分布着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
4、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发生的场所.
【解答】解:A、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因此有细胞壁且具有中心体,一定是低等植物细胞,A正确;
B、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无线粒体的真核细胞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
C、光合作用不一定发生在叶绿体中,如蓝藻没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并识记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功能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并形成认同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8.果蝇某眼色基因编码前2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在如图的某一端,起始密码子为AU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果蝇受精卵连续分裂三次,合成该基因需游离的腺嘌呤42个
B.该基因转录时的模板链是b链
C.a链中箭头所指碱基A突变为C,其对应的密码子变为CGA
D.RNA聚合酶可以启动该基因在生殖细胞中表达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果蝇某眼色基因编码前2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在如图的某一端,起始密码子为AUG,则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TAC,所以该基因转录时的模板链是b链,从右侧开始转录.p分页标题e
【解答】解:A、由于该基因中碱基数目无法确定,所以不能确定该果蝇受精卵连续分裂三次,合成该基因需游离的腺嘌呤数目,A错误;
B、由于转录起始密码子AUG的对应DNA序列为TAC,所以该基因转录时的模板链是b链,B正确;
C、a链中箭头所指碱基A突变为C,而该基因转录时的模板链是b链,所以其对应的密码子没有改变,C错误;
D、由于该基因控制眼色,所以RNA聚合酶可以启动该基因在体细胞中表达,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的碱基组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突变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能根据起始密码子判断基因转录的模板链;掌握基因突变的相关内容,能准确判断箭头处碱基突变时其对应密码子的变化.
9.某班研究“温度对酶的活性影响”实验时,两个小组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实验材料开展探究,第一组选择淀粉酶水解淀粉进行实验,第二组利用肝脏研磨液与Fe3+催化过氧化氢开展实验,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两小组同学都采用数学建模表示研究结果
B.酶的催化效率不一定比无机催化剂高
C.两小组实验都反映了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作用
D.两组实验数据都反映了酶的最适宜温度时产物积累量或生成量最多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两小组同学都采用了数学建模来表示研究结果,A正确;
B、由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中不能具体比较酶的催化效率和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B正确;
C、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活性,C正确;
D、最适温度时酶的催化活性最高,但是此时产物积累量还不是最多的,反应仍在进行,D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酶的特性以及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10.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15N标记某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性
B.给水稻提供14C02,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02一14C3一(14CH20)p分页标题e
C.给水稻提供14C0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有可能出现14C2HsOH
D.小白鼠吸入180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0,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0
【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题目综合考查放射性元素的应用,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即把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添加到其他物质中去,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就可知道放射性原子通过什么路径,运动到哪里了,是怎样分布的.
具体考查知识点有:用15N标记丙氨酸,探究分泌性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合成、运输与分泌途径;用14CO2探究光合作用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利用18O作为示踪原子研究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的转变途径,揭示呼吸作用的机理,例如,用18O标记的氧气(18O2),生成的水全部有放射性,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无放射性,即18O→H218O.
【解答】解:A、利用15N标记某丙氨酸,如果是分泌蛋白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如果不是分泌蛋白也可以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出现放射性,A错误;
B、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在光合作用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B正确;
C、给水稻提供14CO2,14C在水稻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6H12O6,根细胞在缺氧状态下进行无氧呼吸时,14C6H12O6会分解形成14C2H5OH,C正确;
D、关于呼吸作用元素的去向分析:
所以18O2标记以后放射性元素首先出现在水中,但是水又可以作为反应物,如果水作为反应物,那么放射性元素又可以出现在二氧化碳中,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以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为素材,考查分泌蛋白、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泌蛋白的过程,能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11.如图是此棉花的某部位细胞内物质的转化和转移路径图,能量均省略,其中I、Ⅱ表示场所,①~④表示生理过程,A~F表示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细胞可能为植物的根尖细胞
B.图中I、Ⅱ分别表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如用18O标记物质E,则物质C中不可能出现18O
D.若图中①③过程均产生1 mol物质C,则②过程消耗了 mol葡萄糖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分析图示信息可知,图中I、Ⅱ分别表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①一④分别表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氧呼吸第三阶段.A?E分别表示丙酮酸、[H]、C02、水、氧气.该细胞在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依然需要从细胞外吸收氧气和葡萄糖,则表明该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p分页标题e
【解答】解:A、该细胞在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依然需要从细胞外吸收氧气和葡萄糖,则表明该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
B、分析图示信息可知,图中I、Ⅱ分别表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正确;
C、如用180标记物质E02,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H]结合形成H2180,H2180再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与丙酮酸反应可生成C1802,C错误;
D、无氧呼吸产生1molC02将消耗 mol的葡萄糖,而有氧呼吸产生1molCO2将消耗 mol葡萄糖,故②过程共消耗葡萄糖的量为 + = mol,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解决此类试题,首先应将题干文字与图中信息相匹配,弄清图中字母、序号等的含义,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设问,最后做出合理应答.
1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RNA聚合酶基因和生长激素基因都具有选择性表达的特性
B.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都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
C.衰老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升高,但呼吸速率减慢
D.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是细胞癌变的原因
【考点】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的分化;细胞凋亡的含义.
【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是凋亡基因表达的结果,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二者都有遗传物质有关.
2、细胞分化是起源相同的一种或一类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生物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至细胞凋亡.
3、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异有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4、减数分裂过程中间期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等将细胞核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生殖细胞中,细胞质遗传物质是随机分配的,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过程中,细胞质遗传物质主要分配到卵细胞中.
【解答】解:A、RNA聚合酶属于在所有正常细胞中普遍性存在的物质,属于基因普遍性表达产物,不是选择性表达的产物,A错误;
B、细胞凋亡是遗传物质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癌变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B错误;
C、衰老细胞有些酶的活性升高,呼吸速率减慢,C正确;
D、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知识点简单,考查细胞衰老的特征,只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p分页标题e
13.狗的大小差异非常大,科学家发现影响狗体型的基因有IGF?1基因和S基因,IGF?1基因能编码一种在青春期促进生长的激素;S基因能抑制IGF?1基因的表达.据此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基因和IGF?1基因是等位基因
B.这两种基因的差异性是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数量的差异造成的
C.两种基因转录过程共用一套密码子
D.大型品系的狗不能进行IGF?1基因的转录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1、本题的关键信息是“IGF?1基因能编码一种在青春期促进生长的激素”、“S基因能抑制IGF?1基因的表达”.
2、密码的特点:
(1)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
(2)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解答】解:A、S基因能抑制IGF?1基因的表达,说明S基因和IGF?1基因是非等位基因,A错误;
B、这两种基因的差异性是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数量的差异造成的,B错误;
C、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C正确;
D、IGF?1基因能编码一种在青春期促进生长的激素,因此大型品系的狗能进行IGF?1基因的转录,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属于信息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4.血友病和色盲的遗传方式相同.一对夫妇中丈夫只患血友病,妻子只患色盲,他们生了一个同时患这两种病的儿子,妻子再次怀孕后经产前检测是女儿.下列对此家庭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这对夫妻均携带两种致病基因
B.女儿不可能携带两种致病基因
C.如果女儿也同时患两种病,一定是她的母亲发生了基因突变
D.女儿将来与正常男性结婚,生育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由于血友病和色盲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二者属于连锁关系,由题意知,一对夫妇中丈夫只患血友病,妻子只患色盲,他们生了一个同时患这两种病的儿子,假设色盲基因是b,血友病基因是h,两种病兼患的儿子的基因型为XbhY,这对夫妻的基因型分别是:丈夫是XBhY,妻子的基因型是XbHXbh.
【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丈夫是XBhY,妻子的基因型是XbHXbh,因此丈夫只有一种致病基因,妻子有两种致病基因,A错误;
B、这对夫妻的女儿的基因型可能是XbHXBh或者XBhXbH,如果女儿的基因型是XbHXBh,则携带两种致病基因,B错误;
C、如果女儿也同时患两种病,可能是父亲在减数分裂过程发生基因突变,产生了基因型为Xbh的精子,C错误;p分页标题e
D、由B分析可知,女儿的基因型为XbHXBh或者XBhXbH,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XBHY,后代的女孩都不患病,男孩都是患者,其基因型为XBhY、XbHY、XbhY,比例是2:1:1,XBhY、XbHY患一种病,XbhY患两种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人类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基因的连锁关系,先根据题意判断出该夫妻的基因型,然后运用遗传规律写出相关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和比例,并结合选项内容分析、综合、判断.
15.假如某植物茎卷须的长短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一a和B一b)控制,单杂合子植物的茎卷须中等长度,双杂合子植物的茎卷须最长,其他纯合植物的茎卷须最短;花粉是否可育受一对等位基因C一c的控制,含有C的花粉可育、含c的花粉不可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茎卷须最长的与最短的杂交,子代中茎卷须最长的个体占
B.茎卷须最长的植株自交,子代中没有茎卷须最短的个体
C.基因型为Cc的个体自交,子代中cc个体占
D.如果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该植物种群内对应的基因型有27种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干中“某植物茎卷须的长短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单杂合的茎卷须中等长度,双杂合植物的茎卷须最长,其他纯合植物的茎卷须最短”可知,茎卷须中等长度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茎卷须最长的基因型为AaBb;茎卷须最短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根据题干中“花粉是否可育受一对等位基因C?c的控制,含有C的花粉可育、含c的花粉不可育”可知,父本只能产生含有C的花粉.
【解答】解:A、茎卷须最长(AaBb)的植株自交,子代中茎卷须最长(AaBb)的个体占 × = ,A正确;
B、茎卷须最长的植株(AaBb)自交,子代中有茎卷须最短的个体aabb出现,B错误;
C、基因型为Cc的个体自交1次,由于父本只能产生含有C的花粉,子一代中CC个体占 ,Cc个体占 .子一代自交,由于父本只能产生含有C的花粉,子二代不会出现cc,C错误;
D、如果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逐对分析可知,茎卷须的长短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型有3×3=9种;花粉是否可育受一对等位基因C?c的控制,含有C的花粉可育、含c的花粉不可育,基因型只有CC和Cc两种.因此该植物种群内对应的基因型有9×2=18种,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有关知识及概率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以致用.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因此在解答本题时,首先利用分离定律对两对基因逐对考虑,然后再利用乘法法则进行组合.p分页标题e
16.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
A.Na+ B.CO2 C.胰岛素 D.K+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根据甲图分析:由题图可知,该细胞能分泌胰岛素,所以为胰岛B细胞,钠离子细胞外高于细胞内,钾离子是细胞外低于细胞内,它们进出细胞都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胰岛素只存在于细胞外,二氧化碳是细胞外低于细胞内,它可以自由扩散出细胞.
根据乙图分析,糖蛋白能进行细胞识别,分布在细胞膜外;图乙所示物质运输方向是从膜外运输到膜内,特点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且耗ATP,属于主动运输.
【解答】解:A、图甲中Na+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但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与图乙不符,A错误;
B、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B错误;
C、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运输方式属于胞吐,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C错误;
D、K+离子是细胞外的浓度低于细胞内,从膜外运输到膜内,属于逆浓度运输,符合乙图,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可将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作适当的
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甘油;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生物大分子以内吞和外排方式出入细胞,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17.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 ②AAttDD ③AAttdd ④aattd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色
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代的花粉
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
D.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用①和③杂交所得F1代的花粉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花粉鉴定法的原理: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并可借助于显微镜进行观察;若亲本产生两种颜色的花粉并且数量基本相等,则亲本为杂合子,而且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p分页标题e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若要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则只能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
【解答】解:A、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AattDd),产生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蓝色:棕色=1:1,A错误;
B、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本②和④杂交,依据花粉的形状和花粉的糯性与非糯性两对相对性状可以验证,B错误;
C、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较为合理,C正确;
D、由于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所以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后代产生Aa或Dd,所以应选择亲本①④或②④或③④等杂交所得F1代的花粉,但不能选择①和③杂交AATtdd,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18.已知玉米子粒有色与无色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例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的相同
B.玉米有、无色子粒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测交子代中玉米无色子粒的基因型可能有三种
D.两对等位基因也有可能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测交后代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比为1:3,说明有色籽粒和无色籽粒是受两对基因控制的,1:3的比例是1:1:1:1转化而来,因此植株X是双杂合.设由于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因此,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为A_B_,其余都为无色籽粒.所以无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三种,分别为Aabb、aaBb和aabb.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也是双杂合的,与植株X相同,都是AaBb,A正确;
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三种,即Aabb、aaBb和aabb三种,C正确;
D、如果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测交后代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不可能是1:3,所以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规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分页标题e
19.某雌雄异株二倍体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该植物有蓝花和紫花两种表现型,由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B和b(位于X染色体上)共同控制.已知其紫色素形成的途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花色的遗传反映了基因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B.该植物种群内花色对应的基因型共有9种
C.若蓝花雄株×紫花雌株,F1中的雄株全为紫花,则雌株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
D.若蓝花雄株×蓝花雌株,F1中的紫花雄株占3/16,则雄株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紫色素形成的途径,其中基因A控制酶A的合成,酶A能将蓝色素合成紫色素;基因B能控制酶B的合成,酶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B和b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紫花的基因型是A_XbXb和 A_XbY,其余都是蓝花.
【解答】解:A、由图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A错误;
B、该植物种群内花色对应的基因型共有3×5=15种,B错误;
C、蓝花雄株与某紫花雌株(A_XbXb)杂交,F1中的雄株全为紫花(A_XbY),据此不能准确判断出雌株亲本的基因型,C错误;
D、若蓝花雄株×蓝花雌株,F1中的紫花雄株(A_XbY)占 ,即 ,则雄株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写出遗传图解并对遗传图解进行分析的能力.
20.H2O2能将鸟嘌呤氧化损伤为8?氧?7?氢脱氧鸟嘌呤(8?oxodG),8?oxodG与腺嘌呤互补配对.若DNA片段有两个鸟嘌呤发生上述氧化损伤,该片段经三次复制形成子代DNA.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氧化损伤均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B.含有8?oxodG的子代DNA分子有1个或2个
C.与变异前相比,子代DNA有一半热稳定性下降
D.变异D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改变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DNA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
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
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
DNA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
DNA复制意义: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解答】解:A、细胞内氧化损伤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A错误;p分页标题e
B、由于DNA片段中共有3个G,其中有两个G发生氧化损伤,可能是一条链上的G,所以含有8?oxodG的子代DNA分子有1个或2个,B正确;
C、由于鸟嘌呤氧化损伤为8?oxodG后,能与A互补配对,所以复制后形成的DNA分子中有一半或全部的G?C碱基对数减少,并导致热稳定性下降,C错误;
D、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所以变异D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不一定改变,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复制、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1.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依据中心法则(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B.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表示DNA的复制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翻译过程,④表示逆转录过程;⑤表示RNA的复制过程,其中逆转录和RNA的复制只发生在并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
【解答】解:A、HIV是具有囊膜的病毒,而具囊膜病毒是整个病毒颗粒,即脂质的囊膜和细胞膜识别后融合,然后RNA连带蛋白质衣壳一并进入细胞内的,A错误;
B、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需要经过逆转录过程形成DNA,然后再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形成蛋白质外壳,即至少要通过图中的④②③环节完成,B正确;
C、HIV的遗传物质RNA,经④逆转录形成的DNA可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C正确;
D、由于艾滋病病毒只有经过逆转录过程形成DNA,然后在经过转录和翻译形成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因此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④逆转录过程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以HIV 为素材,考查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识记HIV病毒的繁殖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2.如图是某遗传系谱图,图中I?1、Ⅲ?7、Ⅲ?9患有甲种遗传病,I?2、Ⅲ?8患有乙种遗传病(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已知Ⅱ?6不携带两病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p分页标题e
B.7号个体甲病基因来自1号
C.图中Ⅲ?8的基因型是bbXAXa或bbXAXA,Ⅲ?9的基因型是BbXaY或BBXaY
D.如果Ⅲ?8与Ⅲ?9近亲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根据图谱判断:Ⅱ?3和Ⅱ?4均无乙病,但却有一个患乙病的女儿,所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5和Ⅱ?6均无甲病,但却有一个患甲病的儿子,所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5和Ⅱ?6均携带者,根据题干信息“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可知,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解答】解:A、Ⅱ?3和Ⅱ?4均无乙病,但却有一个患乙病的女儿,所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5和Ⅱ?6均无甲病,但却有一个患甲病的儿子,所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5和Ⅱ?6均携带者,根据题干信息“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可知,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
B、已知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7号的甲病致病基因是通过1传给4再传过来的,B正确;
CD、图中Ⅲ?8的基因型是bbXAXa或bbXAXA,Ⅲ?9的基因型是BbXaY或BBXaY,所生子女中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 = ,C正确、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和伴性遗传,意在考查考生的判断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23.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2N=80)的羽毛颜色由三种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如图所示),D+控制灰红色,D控制蓝色,d控制巧克力色,D+对D和d显性,D对d显性.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推论不合理的是( )
A.灰红色雄鸟的基因型有3种
B.蓝色个体间交配,F1中雌性个体不一定都呈蓝色
C.灰红色雌鸟与蓝色雄鸟交配,F1中出现灰红色个体的概率是
D.绘制该种鸟的基因组图至少需要对42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序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分析题图:控制鸟羽毛颜色的基因(D+控制灰红色,D控制蓝色,d控制巧克力色)都位于Z染色体上,且D+对D和d显性,D对d显性.鸟的性别决方式是ZW型,其中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且鸟类体细胞含有40对同源染色体,则其基因组计划至少需要对41条染色体(39条常染色体+Z+W)上的基因测序.
【解答】解:A、灰红色雄鸟的基因型有3种,即ZD+ZD+、ZD+ZD、ZD+Zd,A正确;
B、蓝色雄鸟的基因型为ZDZD或ZDZd,蓝色雌鸟的基因型为ZDW,因此蓝色个体间交配,F1中雌性个体不一地都呈蓝色,也可能呈巧克力色(ZdW),B正确;
C、灰红色雌鸟的基因型为ZD+W,蓝色雄鸟的基因型为ZDZD或ZDZd,F1中雄鸟均为灰红色,雌鸟均不是灰红色,因此F1中出现灰红色个体的概率是 ,C正确;p分页标题e
D、绘制该种鸟的基因组图至少需要对41条染色体(39条常染色体+Z+W)上的基因,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能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各种表现型的相应的基因型,进而再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识记基因组计划的内容,能根据题干中数据判断D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54分.
24.(10分)(2015秋•烟台期中)图1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某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图象,其中①~④表示细胞中的染色体;图3是某同学绘制的相关坐标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为衰老的细胞,除细胞核体积增大外,细胞膜发生的变化是 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若图1为癌细胞,则明显增多的细胞器有 核糖体、线粒体 等(至少答出两点).
(2)若图l所示细胞为神经细胞,则细胞中的ATP来自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ATP结构简式是 A?P~P~P .研究发现,剧烈运动时肌肉缺氧,葡萄糖消耗增加,但ATP的生成量没有明显增多,原因是 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合成的ATP少 .
(3)图2所示细胞的名称为 初级精母细胞 ,对应图3的 CD 段.理论上讲,图2所示细胞分裂结束产生的4个精子,其染色体组成共有 2 种.若A、a、B、b分别位于①②③④染色体上,而此细胞分裂结束最终产生了AB、aB、Ab、ab 4种精子,其原因是 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图2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根据题意该细胞是雄性动物细胞,所以为初级精母细胞.
图3中AG段表示减数分裂,HI表示受精作用,JM表示有丝分裂.
【解答】解:(1)衰老的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癌细胞的代谢比正常细胞强,细胞中核糖体和线粒体的数目多.
(2)神经细胞中ATP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剧烈运动时肌肉缺氧,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但合成的ATP少.
(3)图2中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是初级精母细胞,对应图3的CD段,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分裂时产生4个精子,共有2种类型.若在联会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则能形成4种精子.p分页标题e
故答案为:
(1)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核糖体、线粒体
(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A?P~P~P 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合成的ATP少
(3)初级精母细胞 CD 2 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减数分裂,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5.(10分)(2015秋•烟台期中)植物光合作用受NaCl溶液的浓度的影响.下表1为假检草和结缕草在NaCl溶液影响下,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细胞间隙中CO2浓度变化的实验数据(不考虑盐浓度变化对两种植物吸水能力影响的差异).请回答:
表1
NaCl溶液 净光合速率
(umol•m?2s?1) 气孔导度
(mmol•m?2s?1) 细胞间CO2浓度
(ul•L?1)
假检草 结缕草 假检草 结缕草 假检草 结缕草
0.4% 6.0 6.1 42 42 100 100
0.6% 5.0 4.8 38 30 120 80
0.8% 2.2 2.6 25 10 160 50
注:气孔导度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对气体的吸收或释放量
(1)NaCl溶液浓度过高,可导致根毛细胞的 原生质层 和细胞壁发生分离.高浓度的NaCl溶液影响生物膜的形成,直接抑制植物光合作用 光反应 阶段,短期内细胞内C3含量相对会 上升 .
(2)可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的 植物氧气释放量(或干重增加量) 比较上述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而不能通过测定CO2吸收量来比较,理由是 假检草细胞间CO2浓度在净光合速率下降时反而上升 .
(3)据表分析你认为NaCl溶液的浓度从0.6%上升为0.8%时,对 假检草 植物影响较大.理由是:① 净光合速率下降2.8umol•m?2s?1大于结缕草的2.2umol•m?2s?1 ;② 细胞间CO2浓度增加40ul•L?1(或:假检草的气孔导度变化较小) .
(4)据下表2计算,当光强为3klx时,A与B两种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 1.5 mg/100cm2叶•小时.
表2.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强(klx) 光饱和时的光强(klx)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
(mg/100cm2叶•小时)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
(mg/100cm2叶•小时)
植物A 1 3 11 5.5
植物B 3 9 30 15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分析表格:该实验的自变量是NaCl溶液浓度,因变量是假检草和结缕草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细胞间隙中CO2浓度,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随着NaCl溶液浓度增大,假检草和结缕草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都减小,假检草细胞间隙中CO2浓度,随着NaCl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多,结缕草细胞间隙中CO2浓度,随着NaCl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
【解答】解:(1)NaCl溶液浓度过高,可导致根毛细胞的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发生分离.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高浓度的NaCl溶液影响生物膜的形成,直接抑制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还原氢和ATP的量减少,短期内细胞内C3含量相对会上升.p分页标题e
(2)假检草细胞间CO2浓度在净光合速率下降时反而上升,故不能通过测定CO2吸收量来比较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可以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的植物氧气释放量或干重增加量,来比较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3)据表分析NaCl溶液的浓度从0.6%上升为0.8%时,对假检草影响更大,理由是①净光合速率下降2.8 umol•m?2s?1大于结缕草的2.2 umol•m?2s?1,②细胞间CO2浓度增加40 ul•L?1.
(4)当光强为3klx时,A与B两种植物固定的CO2量为其真正的光合强度,真正的光合强度=呼吸强度+净光合强度,A植物的真正的光合强度为11+5.5=16.5mg/100cm2叶•小时二氧化碳,B植物在光照强度为3klx时的光合强度为15mg/100cm2叶•小时,所以A与B两种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16.5?15=1.5mg/100cm2叶•小时.
故答案为:
(1)原生质层 光反应 上升
(2)植物氧气释放量(或干重增加量) 假检草细胞间CO2浓度在净光合速率下降时反而上升
(3)假检草 净光合速率下降2.8 umol•m?2s?1大于结缕草的2.2 umol•m?2s?1 细胞间CO2浓度增加40 ul•L?1 (或:假检草的气孔导度变化较小)
(4)1.5
【点评】本题以假检草和结缕草在NaCl溶液影响下,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细胞间隙中CO2浓度变化的实验数据表格为载体,考查考生分析实验数据,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组织语言作答的能力,难度中等.
26.(10分)(2009•唐山三模)某生物兴趣小组有一些能够稳定遗传的豆荚饱满、黄子叶、高茎和豆荚皱缩、绿子叶、矮茎的两个品系豌豆,通过杂交实验探究一些遗传学问题.杂交实验如下:
实验组 亲代 母本植株所结豌豆表现型
父本 母本
正交 豆荚饱满、黄子叶 豆荚皱缩、绿子叶 豆荚皱缩、黄子叶
反交 豆荚皱缩、绿子叶 豆荚饱满、黄子叶 豆荚饱满、黄子叶
(1)只凭上述依据 不能 (能、不能)确定豆荚形状遗传是核遗传还是质遗传,理由是 因为母本所结豆荚形状不属于F1性状 .
(2)将反交实验中母本所结的种子播种,连续自交两代,F2植株群体所结种子子叶颜色的分离比为 5:3 ;F2中任选一植株,观察其所结种子子叶颜色为 全部黄色或全部绿色或绿色黄色都有 .
(3)将豆荚饱满、高茎和豆荚皱缩、矮茎杂交,F1自交,对F2的统计数据如下:
表现型 饱满、高茎 皱缩、高茎 饱满、矮茎 皱缩、矮茎
比例 66% 9% 9% 16%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 不是 (是、不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 因为F2的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是9:3:3:1 .
(4)豌豆(2n=14)的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在♀AA×♂aa杂交中,若个别细胞中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后都移向同一极,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 6、7、8 ,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 高茎或矮茎 .p分页标题e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黄子叶与绿子叶杂交,后代为黄子叶,说明黄子叶对绿子叶为显性.豆荚是由子房壁经有丝分裂发育而成,所以其基因型与母本相同.核遗传是指由细胞核中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遗传,遵循遗传规律;质遗传是指细胞质中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遗传规律,表现为母系遗传的特点.
【解答】解:(1)由于豆荚是由母本的子房壁经有丝分裂直接发育而成,不是F1性状,所以当年所结豆荚的性状都与母本相同,因而不能确定豆荚形状遗传是核遗传还是质遗传.
(2)设反交实验中母本所结的种子中黄子叶的基因型为Aa,则自交一代,子叶颜色的分离比为3:1,即(1AA+2Aa):1aa.连续自交两代,F2植株群体所结种子子叶颜色的分离比为( + ):( + )= .F2中任选一植株,观察其所结种子子叶颜色为全部黄色或全部绿色或绿色黄色都有.
(3)豆荚饱满、高茎和豆荚皱缩、矮茎杂交,F1自交,如果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2的四种表现型的比例应为9:3:3:1.而根据图表中数据分析可知,F2的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是9:3:3:1,因此可判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不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4)豌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平均移向细胞两极,所以正常情况下,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为7条.由于个别细胞中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后都移向同一极,导致其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6条或8条.因此,豌豆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三种情况,分别是6、7、8条;在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高茎或矮茎.
故答案为:
(1)不能 因为母本所结豆荚形状不属于F1性状
(2)5:3 全部黄色或全部绿色或绿色黄色都有
(3)不是 因为F2的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是9:3:3:1
(4)6、7、8 高茎或矮茎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7.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他们指出“噬菌体在分子生物学的地位就相当于氢原子在玻尔量子力学模型中的地位一样”.这句话指出了噬菌体作实验材料具有 结构简单,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核酸) 的特点.
(2)通过 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分别侵染被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的方法分别获得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 DNA和蛋白质的位置 变化.p分页标题e
(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机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搅拌的目的是 将噬菌体和细菌震脱 ,所以搅拌时间少于1分钟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 较低 .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明 DNA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 .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 细菌没有裂解,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 ,否则细胞外 32P 放射性会增高.
(4)本实验证明病毒传递和复制遗传特性的过程中, DNA 起着作用.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分析曲线图:细菌的感染率为100%;上清液35S先增大后保持在80%,说明有20%的噬菌体没有与细菌脱离,仍然附着在细菌外面,离心后随细菌一起沉淀了;上清液中32P先增大后保持在30%左右,说明有30%的噬菌体没有侵染细菌,离心后位于上清液.
【解答】解:(1)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是生物界最小的一种非细胞生物,并且结构简单,组成物质中只含有蛋白质和核酸.
(2)赫尔希和蔡斯在实验时,由于噬菌体不能直接生活在培养基中,因此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分别侵染被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的方法分别获得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其中32P表示噬菌体的DNA,35S标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DNA和蛋白质的位置变化.
(3)搅拌的目的是将噬菌体和细菌震脱,所以搅拌时间过短时,含有放射性的蛋白质外壳就会留在细菌表面留在沉淀物中,从而使得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低.由于32P表示噬菌体的DNA,35S标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明 DNA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图中“被浸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细菌没有裂解,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否则细胞外32P放射性会增高.
(4)由于DNA进入细菌中并且产生子代噬菌体,因此本实验证明病毒传递和复制遗传特性中DNA起着作用.
故答案为:
(1)结构简单,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核酸)
(2)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分别侵染被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DNA和蛋白质的位置
(3)将噬菌体和细菌震脱 较低 DNA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 细菌没有裂解,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 32P
(4)DNA
【点评】本题考查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p分页标题e
28.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毛颜色有绿色、蓝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只有显性基因B时羽毛为蓝色,只有显性基因Y时羽毛为黄色,当显性基因B和Y同时存在时羽毛为绿色,当显性基因B和Y都不存在时,羽毛为白色.现有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甲、乙、丙均为绿色,丁为黄色,其中甲、乙为雄性,丙、丁为雌性.现将雌雄鹦鹉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杂交组合 P F1表现型及比例
一 甲×丙 绿色:黄色=3:1
二 乙×丙 全为绿色
三 甲×丁 绿色:蓝色:黄色:白色=3:1:3:1
四 乙×丁 绿色:蓝色=3:1
(1)杂交组合三中F1能稳定遗传的占 ,该组合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为 BbYY、BbYy .杂交组合二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有 4 种,其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概率为 .
(2)若利用一次杂交实验就能判断出杂交组合一的F1黄色小鹦鹉的基因型,则应选择组合三中F1 白色 异性小鹦鹉与该黄色小鹦鹉交配,若 子代全为黄色 ,则该黄色小鹦鹉为纯合子;若 黄色:白色=1:1 ,则该黄色小鹦鹉为杂合子.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分析题文:只有显性基因B时羽毛为蓝色,只有显性基因Y时羽毛为黄色,当显性基因B和Y同时存在时羽毛为绿色.现有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甲、乙、丙均为绿色(B_Y_),丁为黄色(bbY_).
分析表格:甲(B_Y_)×丙(B_Y_)→出现黄色(bbY_),因此甲的基因型为BbY_,丙的基因型为BbY_;乙(B_Y_)×丙(BbY_)→后代均为绿色(B_Y_),说明乙的基因型为BBY_;甲(BbY_)×丁(bbY_)→后代出现白色(bbyy),说明甲的基因型为BbYy,丁的基因型为bbYy.乙(BBY_)×丁(bbYy)→后代有蓝色(B_yy),说明乙的基因型为BBYy,再结合组合二可知丙的基因型为BbYY.
【解答】解:(1)杂交组合三的亲本为甲(BbYy)×丁(bbYy),F1代能稳定遗传的占 ;当显性基因B和Y同时存在时羽毛为绿色,因此该组合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BbYY、BbYy.杂交组合二的亲本为乙(BBYy)×丙(BbYY),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有4种,即BBYY、BBYy、BbYY、BbYy,其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BBYY、BbYy)的概率为 + = .
(2)若利用一次杂交实验就能判断出杂交组合一的F1代黄色小鹦鹉(bbY_)的基因型,则应选择组合三中F1代白色异性小鹦鹉(bbyy)与该黄色小鹦鹉(bbY_)交配,若后代全为黄色(bbY_),则该黄色小鹦鹉为纯合子;若后代中出现了白色(bbyy)(或黄色:白色=1:1),则该黄色小鹦鹉为杂合子.
故答案为:
(1) BbYY、BbYy 4
(2)白色 子代全为黄色 黄色:白色=1:1p分页标题e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文和表中信息准确推断甲、乙、丙和丁的基因型,再熟练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29.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常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 aaBb、aaBB .
(2)用双杂合子雄蝇与双隐性纯合子雌蝇(白眼)进行测交实验,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暗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 A、B基因在同一条2号染色体上 .在近千次上述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若不考虑基因突变等因素的影响,仅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 父本的次级精母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携带有a、b基因的精子 .
(3)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 显微镜 观察切片,统计 次级精母细胞与精细胞 的比例,并比较双杂合子雄蝇与只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雄蝇之间该比值的差异.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b基因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存在连锁现象,且没有交叉互换.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常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
【解答】解:(1)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褐色眼(b)基因,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所以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aaBB.
(2)母本双隐性纯合体雌蝇的基因型为aabb,复眼为白色;AaBb与aabb杂交,如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暗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存在连锁现象.由题意可知,AaBb与aabb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应为暗红眼:白眼=1:1,但是却全部是暗红眼,说明父本没有提供ab配子,即父本的一部分次级精母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携带有a、b基因的精子.
(3)为了检测是否产生ab配子,可以用显微镜观察,统计视野中次级精母细胞与精细胞的比例关系,并比较之双杂合体雄蝇(K)与只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雄蝇间该比值的差异.
故答案为:
(1)aaBb、aaBB
(2)A、B基因在同一条2号染色体上 父本的次级精母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携带有a、b基因的精子
(3)显微镜 次级精母细胞与精细胞p分页标题e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分析题目、设计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bnt5cg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