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gdGhLAV
2013级高二生物实验班强化训练(6)
一、选择题(
1、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
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2、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除了扦插枝条以外,其他实验条件均要相同
B.每根枝条上应保留有相同数量的芽
C.可用单位时间每根枝条生根数作为记录指标
D.相同浓度作用下,不同的生长素类似物不一定产生相同的生根效果
3、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发现及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D.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向地生长的特征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B.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现象,该现象和单侧光照无关
C.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增加产量
D.在植物体内,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
5、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B.在形成无子番茄的过程中生长素不能改变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
C.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D.赤霉素引起植株增高的主要原因是促进细胞的分裂
6、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由于对植物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 )
①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 ②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③顶芽比侧芽生长快 ④2,4-D除麦田杂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喷施生长 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C.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某些基因表达
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
8、下图为生长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图中GA1、GA8、GA20、GA29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若图中酶1或酶2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p分页标题e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IAA,该植株茎内GA1的合成可恢复正常
B.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该植株较正常植株矮
C.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
D.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
9、如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2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点时,A具有最大值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减小
C.只有当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 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由图2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有两重性
10、甲图是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的植物的生长素运输情况,乙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丙图是来自同种植物相同部位的茎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部向地生长,且根部与顶芽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时,则其浓度范围为(c—d)mol/L
B.图乙中曲线②代表的是根
C.图甲中生长素水平方向①②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D.将丙图两茎段正确插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易存活的是②
11、赤霉素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图1是为了验证这一观点的实验方法,图2是生长素合成与分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对1号幼苗施加了赤霉素,则放置琼脂块的去尖端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B.若赤霉素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来提高生长素的浓度,则可以提出假设: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基因的转录,从而翻译出更多的生长素
C.图1中放在两个相同琼脂块上的幼苗尖端的数量应该相等
D.若继续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则可以提出以下假设: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赤霉素抑制生长素的分解、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同时抑制生长素分解
12、如图表示植物生长素与其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用燕麦幼苗做向光性实验,且测得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在m和i之间
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茎的背地性,且测得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2m
C.该图解说明了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可以达到相同的促进生长的效应 D.该图解说明了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
13、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下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p分页标题e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14、研究发现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胚芽鞘、茎枝切段等离体器官均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某研究小组围绕生长素和赤霉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得到如图一所示结果。图二表示赤霉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的调节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主要由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合成,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
B.图二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促进该过程中酶的活性实现的
C.色氨酸一般是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通过被动运输吸收获得
D.根据图一得出的结论有:IAA和GA均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但IAA的促进效应较GA明显;两种激素同时存在时有明显增效作用
15、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种群在20年内呈“S”型增长
B.经调查该种群在第10年时个体数量为n,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2n
C.第10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开始下降
D.经调查该种群在第20年时的出生率为m,估算种群在此环境中的死亡率为m
16、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都形成森林
B.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间关系不会变化
C.次生演替相对于初生演替进程缓慢、时间长
D.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
17、下列诗句中,不属于描述群落中种间关系的是( )
A.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8、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在较短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与自然演替不同
B.该群落中的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无垂直结构
C.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比较低,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不强
D.该群落形成过程为初生演替,先驱多为地衣
19、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p分页标题e
20、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表示为:Nt=N0λt
B.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21、如图是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下列不正确的是
A.调查物种种群数量时一般用取样调查法
B.第20~30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0
C.由A到C种群数量越来越少
D.C点之后种群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22、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生物种群(Ⅰ和Ⅱ)的存活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对种群Ⅰ和Ⅱ实施重点保护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Ⅰ和Ⅱ都为7~10岁 B.种群Ⅰ和Ⅱ都为1~10岁
C.种群Ⅰ为0~1岁,种群Ⅱ为6~7岁
D.种群Ⅰ为1岁以后各年龄期,种群Ⅱ为7岁以后各年龄期
23、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培养中,培养 皿中有几个菌落就有几个种群
B.一个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研究对象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D.全球的人口增长是指种群的增长
24、下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C.对大型动物易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 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25、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甲、乙、丙和丁共4组实验,用1 000 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 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四条曲线对应的条件分别是( )
A.①—丁、②—乙、③—丙、④—甲
B.①—乙、②—甲、③—丁、④—丙
C.①—甲、②—乙、③—丙、④—丁
D.①— 丙、②—甲、③—丁、④—乙
26、下列哪项是以下实验共有的
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③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④探究酵母菌种群数数量的变化
A.使用显微镜观察 B.实验材料不需要保持活性
C.使用盐酸 D.需染色处理
27、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的鸟笼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在连续10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p分页标题e
A.因为放置鸟笼的位置固定,此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
B.0~2年内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C.种群数量下降是从第4年后开始
D.第4年和第8年种群数量相等
2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B.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C.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复杂的种间关系,“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主要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寄生关系
D.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29、图1表示相对独立的某一小片草地中各生态系统成分在碳循环中的关系,图2表示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调查E和甲的种群密度
B.A、C都不属于该群落的组成成分
C.丙的数量增加,引起E的数量增多
D.图2中食物链是E→乙→丙→甲
30、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如图所示,据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反映了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
B.①和②、②和③之间存在信息交流,①和③之间则没有
C.如按最高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③获得的能量大于①同化能量的1/25
D.若图中②由于某种原因而灭绝,则③的数量一定会减少
31、右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下列正确的是
A.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B.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动
力,能量流动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32、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3 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蚕蛾所释放的性引诱剂的数量不足0.01 mg,但雄蚕蛾仍能对其作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蚕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蚕蛾虽然看得见,但却无动于衷。错误的是
A.使雄蚕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化学信息
B.体现了信息的传递有益于种群的繁衍
C.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是由生物产生的 D.说明性引诱剂具有高效性
33、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 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 n,则( )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 n 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 n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 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 n
34、图中所示为一个简化的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据图对图中箭头的含义进行表中所列项目的分类,不正确的有p分页标题e
A.①—(4),⑤—(2)
B.②—(5),③—(1)
C.④—(2)(3)(5)
D.⑥—(4),⑦—(1)
35、有关人工高产鱼塘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为鱼类提供了食物,鱼类为植物提供了无机盐,实现了系统中能量的循环利用
B.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植物在种群的空间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分层分布现象
C.硝化细菌能利用光能将CO2和H2O合成糖类等有机物,故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
D.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36、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
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增多,F减少
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D、E、F、B
D.A→C过程中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F→B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
37、假设如图所示食物网中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N,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人类获得的能量( )
A.等于10-2N B.少于10-2N
C.少于10-1N D.多于10-1N
38、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①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B.一般情况 下 ,次级消费者增加1 kg,生产者至少增加100 kg
C.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3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40、如右上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简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则碳在过程④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B.直接参与碳循环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进入该生态系统,也可通过热能的形式输出
D.图中分解者可以促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循环利用
41、一只羊在一年内吃了100 kg的草,排出20 kg的粪,长了10 kg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90 kg
B.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C.20 kg的粪属于羊未被利用的能量
D.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 kg
42、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p分页标题e
A.图中甲、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图中②过程表示呼吸作用
C.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不 能正常进行
D.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丁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答案
43、(16分)下图1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
(1)从营养功能的角度来填写成分: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B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和________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填字母)。
(4)最主要成分和最活跃成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据图2回答:(5)该生态系统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6)鹰占有_____个营养级,请写出鹰作为最高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
(7)蛇和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8)要使该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若蛇绝种,鹰的数量可能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
(10)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哪种生物数量将锐减?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4、(13分)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控。下图甲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下表丙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丙: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a~e依次增大)
(1) 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2m,则其向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_______。
(2)从图乙可以看出________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该激素对叶和果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被称为“第六大植物内源激素”。表丙中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具有两重性?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完善进一步探究油菜素内酯促进芹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的实验步骤(每空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同一批种子使其萌发,从中选取株高、长势相同的芹菜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喷洒对应组芹菜幼苗;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9分)如图(a)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b)为其中四种鱼(甲、乙、丙、丁)的营养结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p分页标题e
(1)图(a)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 ,图(b)中的生物对应图(a)中的哪些成分?
(用字母表示)
(2)图(a)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 。
(3)科研人员对该池塘由浮游藻类、甲和丁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X Y Z
GP和NP GP=55.6×102
NP=1.3×102 G P=176×103
NP=6×103 GP=59.3×106
NP=50.5×106
NP/GP 0.02 0.03 0.85
R 54.3×102 170×103 8.8×106
未利用 — 62.8% 99.7%
分析上表中的数据: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 ,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4)下图表示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甲和丁利用食物的部分过程:
则甲的粪便属于 (填字母)的部分,能量由甲流向丁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 (用序号表示)。气温逐渐降低时,若图中的⑥保持不变,青蛙的⑦/⑥的值将 。
(5)该生态系统的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功能。
46、(10分)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3这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同呼吸,共奋斗”。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 000 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够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______kJ和____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_。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 会导致该草原的______________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 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 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鼠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2013级高二生物实验班强化训练(6)答案
1DABAD CCCAA 11BCDDC DACDB 21DCADB ACCBC 31DCACD CCCCD
41DD
43、 (1)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3)D B (4)D A (5)8
(6)4 植物→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蛙→蛇→鹰
(7)捕食和竞争
(8)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9)增多 食物链变短,鹰获得的能量增多 p分页标题e
(10)食虫昆虫 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
44、 (1)小于m
(2)脱落酸 促进衰老和脱落
(3)否 该实验结果只表明a~e各种浓度均有促进作用,没体现抑制作用
(4)①在浓度b至浓度d之间配制系列浓度梯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②均分为4组(或4组以上),每组30株,编号
③用等量且适量的上述系列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④测量并记录芹菜株高,再计算平均值
45、 (1)光合作用 D、B
(2)含碳有机物
(3)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不同 0.3%
(4)A ⑥/②×100% 升高
(5)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46、 (1)自我调节(或“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 抵抗力 分解者
(2)10 400 增加 生物多样性(或“物种多样性”)
(3)捕食 900 偏高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gdGhL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