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qWFhUBq
【试卷总评】本试卷是2015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上学期十二县(市)期中联考生物试题。本试卷试题生物考试大纲要求,重点考查了必修一全部和必修二遗传部分的有关内容,结构及题号顺序恰当,试题知识点搭配合理,考查全面,试题中等难度,对于学生一轮复习巩固知识有很大帮助。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文】1.对生命系统认识正确的是( )
A.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小生命系统是细胞
B.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也属于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
C.生态系统这个层次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答案】【知识点】A4 细胞与化学组成综合
【答案解析】A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大到小依次为生物圈、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细胞是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小生命系统,A正确;蛋白质、核酸不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B错;生态系统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C错;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不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如单细胞生物只具备细胞层次,绿色开花植物就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等,D错。
【题文】2.下面有关元素与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体活细胞中化学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O,其次是C
B.某病毒的核酸的水解产物有4种,而人体细胞中的核酸水解的产物有8种
C.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D.蛋白质与脂质相比,特有的元素是N
【答案】【知识点】A1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糖类和脂质
【答案解析】D解析:人体活细胞中化学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的排序为O>C>H>N,A正确;病毒的核酸为RNA或DNA,其水解产物为四种核糖核苷酸或四种脱氧核苷酸,而人体细胞中的核酸为水解的产物为RNA和DNA,其水解产物为八种核糖核苷酸和四种脱氧核苷酸,B正确;蛋白质是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C正确;蛋白质至少含有C、H、O、N四种元素,脂质至少含有C、H、O,但有的含有N、P元素,D错。
【题文】 3.分析多肽E和多肽F(均由一条肽链组成)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
元素或基团 C H O N -NH2 -COOH
多肽E 201 348 62 53 3 2
多肽F 182 294 55 54 6 1
那么请你推算这两种多肽中氨基酸的数目最可能是 ( )p分页标题e
选 项 A[] B C D
多肽E 51 51 58 199
多肽F 53 49 53 181
【答案】【知识点】A2 蛋白质和核酸
【答案解析】B解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在氨基酸分子的通式中,每个氨基中含有一个氮原子,多肽E共含53个氮原子,3个氨基,而多肽一端有一个氨基,故R基上有2个氨基,则多肽甲是由53-2=51个氨基酸缩合成的。同理,多肽F是由54-5=49个氨基酸缩合成的。B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蛋白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题文】4.a、b、c三种物质对生物的生理活动都有重要的维持和调节作用。c大多数从食物中摄取,a、b由生物体细胞产生,但b不一定是蛋白质,a是蛋白质成分(极个别情况除外)。则a、b、c依次为( )
①激素 ②CO2 ③酶 ④维生素
A.①②④ B.④③① C.③①④ D.④①③
【答案】【知识点】A4 细胞与化学组成综合
【答案解析】C解析:维生素在人体内几乎不能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而活细胞都可产生酶,酶的本质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激素在某些内分泌细胞中产生,其成分有些是蛋白质,也有些是类固醇,还有些为氨基酸衍生物。C正确。
【题文】5.有关显微镜的知识正确的是 ( )
A.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面积
B.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直径范围内可看到一行相连细胞2个。
C.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D.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物像时,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答案】【知识点】M1 显微镜的使用
【答案解析】B解析: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A错;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如长度或宽度放大n倍,面积则放大n2倍,而视野范围直径缩小n倍,视野范围面积缩小n2倍。当由“目镜为10×,物镜为10×”换成“目镜为10×,物镜为40×”时,放大倍数增大4倍,视野直径应缩小4倍。故只能看到这行细胞的数目为8×1/4=2个,B正确;由于显微镜呈的是倒像,所以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C错;由于高倍镜观察的范围比低倍镜小,因此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物像时,应将物像视野的中正央,才可使用高倍物镜观察,D错。
【题文】6.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错误的是( )
①C、H、O、N、P、S是蛋白质、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p分页标题e
②葡萄糖是细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③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DNA、RNA
④线粒体可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水
⑤糖蛋白、抗体、受体、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
⑥磷脂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A.①②④ B. 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⑥
【答案】【知识点】B3 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
【答案解析】D解析:蛋白质至少含有C、H、O、N元素,ATP、染色质、核苷酸均含有C、H、O、N、P元素,①错;细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ATP,②错;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DNA、RNA,③正确;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④错;糖蛋白、抗体、受体、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⑤正确;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的是胆固醇,⑥错。故本题选D。
【题文】7.比较直观体现概念之间正确关系的图形是 ( )
【答案】【知识点】B3 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
【答案解析】B解析:酵母菌属于真菌,属于真核生物,A错;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均存在基因的表达,个体的生殖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B正确;性激素属于固醇类,不属于蛋白质,C错;液泡具有单层膜,D错。
【题文】8.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
A. 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
B. 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C. 若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缩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
D. 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看到有丝分裂图像,从而判断出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答案】【知识点】A3 细胞中糖类、蛋白质、脂质及核酸的实验
【答案解析】C解析:斐林试剂检测还原性糖时,必需进行水浴加热,A错;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以除去叶绿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实验结果是绿色(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红色(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B错;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应增大对比度,可调节显微镜,是缩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C正确;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是成熟细胞,不能分裂,D错。
【题文】9. 201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揭晓,美国科学家詹姆斯.E.罗斯曼和兰迪.谢克曼、德国科学家托马斯.聚德霍夫共享奖项。他们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如何组织其转运系统——“囊泡转运”的奥秘。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p分页标题e
A.该转运系统主要由一些生物膜结构组成
B.囊泡的形成可以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就是通过囊泡实现的
D.一些细胞器如内质和高尔基体之间的膜结构可以相互转化,说明它们的膜成分及每种成分的含量相同
【答案】【知识点】B3 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
【答案解析】D解析:细胞中运输物质的结构主要是一些膜结构如内质网、高尔基体及它们形成的囊泡,A正确;囊泡的形成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分泌蛋白在内质网土加工后通过囊泡运输至高尔基体,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后再形成囊泡运输至细胞膜,C正确;不同的生物膜的成分基本相同,但每种成分的含量不一定相同,D错。
【题文】10.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判断正确的是 ( )
A. 依据跨膜的层数,跨膜层数为0的就是胞吞或胞吐
B. 依据物质浓度梯度,只要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就是自由扩散
C. 依据是否需要载体,需要载体的运输就是被动运输
D. 依据是否消耗能量,只要运输过程中耗能的就是主动运输
【答案】【知识点】C2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答案解析】A解析:胞吞和胞吐为非跨膜运输,通过膜的层数为0,A正确;协助扩散也是顺浓度梯度的转运方式,B错;主动转运也需要载体,C错;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中主动转运、胞吞和胞吐均需消耗能量,D错。
【题文】11.下图是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活性影响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B能提高该种酶的催化活性
B.物质A能提高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增大底物浓度可能会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
D.减小底物浓度可能会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
【答案】【知识点】C2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答案解析】C解析:物质B抑制了该种酶的催化活性,A错;图中酶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物质A能提高该种酶的催化活性,B错;图中国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值以后,随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度不在增加,所以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C正确;图中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值以后,随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度不在增加,所以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D错。
【题文】12.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并不多
B.ATP 分子中有2个以上的高能磷酸键
C.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ATP直接提供
D.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答案】【知识点】C1 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B解析:ATP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的含量不多,可以由ADP迅速转化形成,A正确;ATP 分子中有3磷酸键,其中2个个为高能磷酸键,B错;ATP是生命活动所需要能量的直接来源,C正确;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D正确。p分页标题e
【典型】ATP中文名称为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又叫三磷酸腺苷(腺苷三磷酸),简称为ATP,其中A表示腺苷,T表示其数量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即一个腺苷上连接三个磷酸基团。ATP的元素组成为:C、H、O、N、P,分子简式A-P~P~P,式中的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表示普通的磷酸键,“~”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称为高能磷酸键。它有2个高能磷酸键,1个普通磷酸键。
【题文】13.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列文虎克是最先观察和记载植物细胞结构的学者
B.罗伯特森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发现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碳的转移途径
D.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答案】【知识点】M2生物科学史
【答案解析】D解析:罗伯特•胡克通过观察木栓薄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但他看到的是植物死细胞的细胞壁,A错;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由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来的,B错;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发现了光合作用过程中氧的转移途径,碳的转移途径是卡尔文发现的,C错;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用的是假说—演绎法,D正确。
【题文】14.图甲表示某作物相对光合速率(即净光合速率)与叶龄的关系,A点表示幼叶成折叠状,B点表示叶充分展开。图乙中曲线1、2分别表示该作物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的实际光合量和净光合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由甲图分析,由于幼叶呈折叠状,光合色素含量少,吸收光能少,光合作用所需酶的含量可能较少,导致幼叶的相对光合速率较低[]
B.甲图中CD段相对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作用所需的酶活性降低
C.由乙图分析,最有利于积累有机物的温度是25℃
D.若该植物生活在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环境中,35℃时该植物仍能正常生长
【答案】【知识点】C6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和提高光能利用率
【答案解析】D解析: 叶绿素的合成与光照有关,幼叶呈折叠状,光合色素含量少,吸收光能少,光合作用所需酶的含量可能较少,幼叶相对光合速率较低,A正确;叶龄增加,叶片衰老,酶活性降低,叶绿素分解,叶片变黄,相对光合作用减弱,B正确;图乙中曲线1、2分别表 示该作物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的实际光合量和净光合量,25℃净光和作用最大,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C正确;35℃是净光合速率是40mg,呼吸速率是40-20=20mg,若该作物生活在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环境中,有机物积累量是20×12-20×12=0,有机物不积累,植物不能正常生长,D错。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曲线分析能力。p分页标题e
【题文】15.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过程①为有氧呼吸过程,反应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B. 过程②为光合作用,原核生物可以进行此过程
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CO2和H2O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答案】【知识点】C4 细胞呼吸C5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及光合作用
【答案解析】C解析:过程①为有氧呼吸过程,反应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正确;过程②是光合作用,真核生物在叶绿体中进行,原核生物有的含有光合色素,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光合作用中参与反应的水,通过水的光解进入到生成的氧气中,而光合作用产物糖类中的氧来自CO2,C错;过程①和②都能产生[H],前者主要与氧结合产生水并释放大量能量,后者主要用于C3还原,D正确。
【题文】16.如图甲为在一定浓度CO2缓冲液、其它最适条件下培养的植物,图乙的a、b为培养过程中的一些量相对值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乙表示甲图完全培养液中镁离子的浓度,由a到b的变化说明植物对镁离子的吸收的相对速率小于对水分的吸收相对速率
B.若图乙表示甲图中植物叶肉细胞内C3化合物的变化,则a到b可能是突然停止光照或光照减弱
C.若图乙表示在对甲图植物遮光处理后的呼吸速率由a到b变化,则可能是适当升高了温度
D.若图乙表示甲图植物光合速率由a到b变化,则可能是适当提高了CO2缓冲液的浓度
【答案】【知识点】C5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及光合作用
【答案解析】C解析:若图乙表示甲图完全培养液中镁离子的浓度,由a到b的变化说明植物对镁离子的浓度上升,这说明植物对镁离子的吸收的相对速率小于对水分的吸收相对速率,A正确;若图乙表示甲图中植物叶肉细胞内C3化合物的变化,则a到b表示C3化合物的含量增加,可能是突然停止光照或光照减弱,导致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减少,C3化合物的还原减弱所致,B正确;图示是在最适条件下进行的,若适当升高温度,反而会降低酶的活性,导致细胞呼吸速率减慢,C错;适当提高CO2浓度可以加快光合作用速率,D正确。
【典型】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大阶段,光反应的物质变化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的。
【题文】17.对如图所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过程②需要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
B.能进行过程③的生物无核膜,属于生产者p分页标题e
C.②和④过程只能发生于不同的细胞中
D.过程①只能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
【答案】【知识点】C4 细胞呼吸C5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及光合作用
【答案解析】B解析:②过程表示有氧呼吸过程,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A错;③过程表示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核膜,因为能够制造有机物,所以属于生产者,B正确;④过程表示无氧呼吸过程,同一个细胞在不同的条件下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C错;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其场所一般是叶绿体,但是有些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D错。
【题文】18. a和b属于同一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核内DNA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a中的核DNA含量是b中的核DNA含量的两倍,最合理的解释是 ( )
A. a是正常体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的细胞
B. a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b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
C. a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D. a处于有丝分裂中心体移向两极时,b处于次级性母细胞中染色体移向两极时
【答案】【知识点】D1 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实验E4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答案解析】D解析:正常的体细胞中,细胞核内DNA的含量是2n;假如该动物正常体细胞核内DNA的含量是2n,,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时,细胞中的DNA经过加倍后又减半(平均分配到两个细胞),因此与体细胞相同,A错;有丝分裂的前期、前期、后期的核DNA含量经过间期的复制变为4n,减数分裂第二次结束时的细胞核DNA含量减半,为n,B错;a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核内DNA的含量是4n,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核内DNA的含量是4n,相等,C错;a是处于有丝分裂结束的细胞,核内DNA的含量是2n,b是精细胞,核内DNA的含量是n,D正确。
【题文】19.甲图表示干细胞的发育途径,乙图表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其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甲图和乙图中都含有细胞整个生命历程中的所有变化: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B.如果甲图中的Ⅳ细胞是乙图中的⑦细胞,则分泌物最可能是神经递质
C.如果甲图中的Ⅱ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则其在增殖分化成B细胞和T细胞的过程中要选择表达不同的基因
D.如果甲图和乙图表示的是发生在同一个人体内的过程,则甲图中的Ⅳ细胞和乙图中的⑤⑥ ⑦细胞相比,基因数目在分化过程中要减少
【答案】【知识点】D1 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实验D2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p分页标题e
【答案解析】D解析:乙图中的a过程是细胞增殖,因为通过该过程细胞数目增加,b过程是细胞分化,因为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改变,所以,两个图中均含有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A正确;乙图中的⑦细胞是神经细胞,如果甲图中的Ⅳ细胞也是神经细胞,则其分泌物最可能是神经递质,因为神经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递兴奋,传递兴奋是通过神经递质完成的,B正确;C项和D项都是围绕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的表达和数量问题进行的,根据教材知识可知,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在此过程中基因的数目并没有减少,C正确,D错。
【题文】20. 研究发现,一些癌细胞能进入“平衡”阶段,此阶段的癌细胞不易被免疫系统识别,不会恶性增殖,也不会导致机体发病。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可以通过癌基因检测的手段来监测细胞是否癌变
B.免疫系统不易清除这种癌细胞
C.这种癌细胞是细胞正常分化的结果
D.该发现有助于寻找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答案】【知识点】D2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答案解析】C解析: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突变,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癌变.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癌细胞是原癌基因和抑制基因发生突变形成癌基因,因此能通过癌基因检测的手段来监测细胞是否癌变,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癌细胞进入“平衡”阶段,不易被免疫系统识别,B正确;癌细胞是原癌基因和抑制基因发生突变,属于畸形分化,C错;根据题干信息,让癌细胞进入“平衡”阶段,有助于寻找治疗癌症的新方法,D正确。
【题文】21.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1)——(4)中的遗传问题 ( )
(1)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2)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3)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4)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A.杂交、自交、杂交、测交 B.测交、自交、杂交、测交
C.测交、杂交、自交、杂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答案】【知识点】E1 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
【答案解析】B解析:测交的重要意义是可以鉴定显性个体的基因组成,测交可以解决(1);不断地自交可以明显提高生物品种的纯合度,自交可以解决(2);要区分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可以让生物进行杂交,有两种情况可以作出判断,若是两个相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有另一个新的相对性状产生,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若是不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只出现一种性状,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杂交可以解决(,3);鉴定生物是否是纯种,对于植物来说可以用自交、测交的方法,其中自交是最简便的方法;对于动物来说,则只能用测交方法,测交可以解决(4)。p分页标题e
【题文】22.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 )
A.1:3、1:2:1和3:1 B.3:1、4:1和1:3
C.1:2:1、4:1和3:1 D.3:1、3:1和1:4
【答案】【知识点】E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
【答案解析】A解析:两对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F1的测交后代出现四种比例相同的基因型。当F2的分离比为9:7时,即只出现双显性与其他性状之比,那么测交只出现两种性状比为1:3;F2的分离比为9:6:1,说明出现三种性状,测交后代中双显、两个一显一隐、双隐比例为1:2:1;F2的分离比为15:1,则只出现双隐与其他类型,比例为3:1。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题文】2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不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有两种性状出现,则无法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及两亲本各自的遗传因子组成
B.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与亲本相同的性状,则亲本及子代个体均为纯合子
C.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了与亲本不同的性状,则亲代均为杂合子
D.某亲本自交,子代出现了两种性状,且性状分离比为3:1,则占3/4的子代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
【答案】【知识点】E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
【答案解析】B解析:具有不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有两种性状出现,则无法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及两亲本各自的遗传因子组成,如显性杂合体和隐性个体杂交,A正确;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与亲本相同的性状,则亲本不可能都为杂合子,但不能肯定亲本及子代个体均为纯合子,B错;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了与亲本不同的性状,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所以亲本均为杂合子,C正确;某亲本自交,子代出现了两种性状,且性状分离比为3:1,说明亲本都是杂合子,其子代中,表现型为显性性状的个体占3/4,D正确。
【题文】24.已知玉米子粒有色子粒对无子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例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
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的相同
B.玉米有、无色子粒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玉米有、无色子粒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的的基因型有三种
【答案】【知识点】E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p分页标题e
【答案解析】D解析:测交比为隐性:显性=1:3,这是由两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双显表现为有色,其他则表现为无色。即基因型为A_B_时为有色,其他均为无色。则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测交,则子代基因就为1AaBb(有色):3(Aabb、aaBb、aabb)无色,即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是1:3;选C。
【题文】25.右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为伴性遗传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
B.Ⅲ2基因型为AAXbY
C.若Ⅱ5与正常的女性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1/2
D.若Ⅲ1与Ⅲ5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8
【答案】【知识点】E8 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G3 人类遗传病及优生
【答案解析】C解析:由Ⅱ5、Ⅱ6和Ⅲ3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果在X染色体上,Ⅱ5的女儿Ⅲ3应该患甲病,与事实不符,A错;由题意可知,乙病是伴性遗传,由Ⅱ1、Ⅱ2和Ⅲ2可知,为伴X隐性遗传,Ⅲ2两种病都患,应为AaXbY,B错;从甲病角度考虑,由于Ⅰ1为aa,则Ⅱ5基因型为Aa,正常的女性为aa,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1/2,C正确;Ⅲ1为aaXBX-,Ⅲ5基因型为aaXBY,生一个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2*1/2=1/4,D错。
【典型】遗传病的类型: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常见单基因遗传病分类:
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
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男患者将至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
②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遇以上两类题,先写性染色体XY或XX,再标出基因
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
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遇常染色体类型,只推测基因,而与X、Y无关
(2)多基因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糖尿病。
发病特点:家族聚集现象、易受环境影响。
(3)染色体异常病:21三体(患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症(患者缺少一条X染色体)
发病特点:往往造成较严重的后果,甚至在胚胎时期就引起自然流产。
二、非选择题(共5题,除注明以外每空1分,共50分)
【题文】26.(10分)甲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乙图是人体部分细胞分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标号, 上填文字)[]p分页标题e
(1)甲图中含有核酸的结构是[ ] 、[ ] 、[ ] 。
(2)结构②的功能越复杂,其成分中的 种类和数量就越多。若该细胞进入衰老状态,结构②会发生的变化是 。
(3)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3H标记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3H出现的部位依次为 (填写序号)。若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H2O,那么水中的3H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 (基团)。
(4)若甲图表示吞噬细胞,则可吞噬失活的抗体,并将其最终水解为 。
(5)由a细胞形成b、c、d、e,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 的过程,发生这一过程的根本原因是 。
【答案】【知识点】A2 蛋白质和核酸A4 B3 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
【答案解析】(1)①核糖体 ⑥线粒体 ⑨细胞核(无顺序限制)
(2)蛋白质 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①④⑦② 氨基和羧基
(4)氨基酸
(5)稳定性差异 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解析:(1)甲图中①核糖体、②细胞膜、③中心体、④内质网、⑤囊泡、⑥线粒体、⑦高尔基体、⑧细胞核。其中核糖体含RNA,线粒体和细胞核含DNA和RNA。
(2)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程度与其上面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其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进入衰老状态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首先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在内质网上粗加工,再转移到高尔基体上进一步加工,最后通过细胞膜分泌出去。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中的H来自氨基和羧基。
(4)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最终水解产物为氨基酸。
(5)a细胞与b、c、d、e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了稳定性差异,这为细胞分化,其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题文】27.(10分)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
(1)若图甲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________。b、c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____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
(2)已知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而有人认为小肠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请设计实验加以确定。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中。
第二步:甲组细胞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细胞抑制细胞呼吸,其他条件_____________。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p分页标题e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a.若甲、乙两组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基本相同,则 。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知识点】C2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答案解析】(1) O2、CO2 乙
(2) ①第二步:适宜且都相同
②a. 说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是主动运输
b.若乙组细胞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或者完全不吸收,说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解析:由图可知,a为主动运输,将物质运进细胞、b为自由扩散,将物质运进细胞、c为自由扩散,将物质运出细胞、d为主动运输,将物质运出细胞、A为载体蛋白、B为磷脂双分子层、C为运输的物质、D为糖蛋白、E为ATP、F为ADP;图乙表示自由扩散、图丙表示主动运输。
(1)线粒体膜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将氧气运进细胞、将二氧化碳排出细胞,所以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b、c运输方式符合图乙。
(2)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能量的消耗上,协助扩散不需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需消耗能量。所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细胞正常呼吸与否,因变量是葡萄糖的吸收速率。
由题意可知,甲组细胞和乙组细胞除了呼吸条件差异外,其他条件应适宜且都相同。若甲、乙两组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基本相同,则说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与能量无关,其方式不是主动运输;若乙组细胞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或者完全不吸收,说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消耗能量,其方式是主动运输。
【题文】28.(每空1分,共10分)图1是仙人掌类植物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图2表示某热带地区A.B.C三类植物在晴朗夏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图3表示B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 产生总量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图1所示细胞在夜间能产生【H】的具体场所有______________。该植物夜间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糖类等有机物的原因是缺少 等物质。
(2)图1所示植物对应图2中的 类植物(填字母)。
(3)图2中的A类植物在10~16时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所需要的CO2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的B和C植物,更适于生活在干旱缺水环境的是__________植物。
(5)分析图3可知,在光照强度为c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呼吸作用速率。若控制B植物幼苗的光照强度为d,且每天光照12h,再黑暗12h交替进行(假定温度保持不变),则B植物幼苗________(能/不能)正常生长。p分页标题e
(6)图2中B植物10—12时、16—18时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否相同 (是/否),期中10—12时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
【答案】【知识点】C8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
【答案解析】(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H]和ATP
(2)A
(3)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的C02 呼吸作用产生的C02
(4) C
(5)等于 不能
(6)否 温度过高,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
解析:(1)细胞在夜间只能进行呼吸作用,通过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产生[H]。植物夜间时能吸收CO2,但由于缺少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所以不能合成糖类等有机物。
(2)图1所示植物在夜间对CO2同化,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时不从外界吸收CO2,仅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和线粒体释放的CO2用于光合作用,对应图2中的A类植物。
(3)图2中的A类植物在10~16时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所需要的CO2来源于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的C02、呼吸作用产生的C02。
(4)图2中的B和C植物,更适于生活在干旱缺水环境的是C植物,因为C植物在正午时存在气孔关闭现象,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5)分析图3可知,由于光照强度为a时,只进行细胞呼吸,此时的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即代表呼吸强度,为6个单位。在光照强度为c时,该植物的释放的氧气量为6个单位,表明此时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若控制B植物幼苗的光照强度为d,此时净光合速率为2个单位,每天光照12h,净积累2×12=24个单位,黑暗12h,将消耗6×12=72个单位,夜间呼吸量大于白天净积累量,B植物幼苗不能正常生长。
(6)图2中B植物10—12时光合速率下降,其原因是温度过高,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暗反应减弱;16—18时光合速率下降,其原因是光照减弱,光反应减弱。
【题文】29.(10分)甲图是某一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乙图表示某高等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BCDEFG表示细胞,①②③④表示过程;丙图表示在细胞分裂时期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是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甲中 (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其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是 (填字母)。
(2)图甲中d细胞的名称是 。
(3)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乙图 (填字母)细胞中,
(4)乙图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是 ,其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 。
(5)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Xb,若该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仅一次分裂异常,产生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则E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
p分页标题e(6)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丙中的 段。
(7)在图丙中,D′E′段所能代表的分裂时期是 ,对应甲图中应为 细胞。
【答案】【知识点】E4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E8 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
【答案解析】(1)ac c
(2)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3)BC
(4)② 同源染色体分离
(5)Xb
(6)C’D’
(7)有丝分裂后期、减数Ⅱ分裂后期 ad
解析:由图可知,a为有丝分裂后期图、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图、c为有丝分裂中期图、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e为四分体时期图。A是卵原细胞,B、C为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D为卵细胞,E、F、G为极体。
(1)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甲中ac所示的分裂现象。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表明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其为c。
(2)图中d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其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3)减数分裂中,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为乙图BC细胞中。
(4)乙图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裂所导致的结果,为乙图中的②。
(5)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Xb,若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表明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AA所在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所致,则E细胞的基因组成为Xb。
(6)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为图丙中的C’D’ 段。
(7)在图丙中,D′E′段所能代表的分裂时期为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减数Ⅱ分裂后期,对应甲图中应为ad细胞。
【题文】30.(每空2分,共10分)菊花的花瓣中存在着三种色素:红色、黄色和蓝色,红色与蓝色混合呈现紫色,蓝色与黄色混合呈现绿色,缺乏上述色素的花瓣呈白色,各种色素的合成途径如图,控制相关酶合成的基因均为显性。当B基因存在时,黄色素会全部转化为红色素。当E基因存在时,白色物3只转化为白色物4,但E不存在时,白色物3也会在D基因控制下转化为黄色素。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只考虑途径一(G、g)和途径二(A、a,B、b),纯种紫色菊花(甲)与另一纯种蓝色菊花(乙)杂交,F1表现为紫色,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9紫色:3绿色:4蓝色。亲本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 F2紫色菊花中能稳定遗传的比例占________。
(2)如果只考虑途径一 (G、g)和途径三(B、b,D、d,E、e),两株纯合亲本杂交(BBDDeeGG×BBddeegg),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3)如果三条途径均考虑,两株纯合亲本杂交,如果F1的基因型为AaBBDDEeGG,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两亲本组合的表现型为________ 。p分页标题e
【答案】【知识点】E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
【答案解析】(1)AABBGG和aabbGG 1/9
(2)紫色:红色:蓝色:白色=9::::3
(3)13紫色:3蓝色 紫色×紫色或紫色×蓝色
解析:(1)据题意及图解分析知纯种紫色菊花(甲)基因型为AABBGG与另一纯种蓝色菊花(乙)基因型为aabbGG,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AaBbGG,自交得到的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9紫色∶3绿色∶4蓝色,说明有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紫色菊花基因型为9/16A_B_GG,其中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为1/16AABBGG,占F2紫色菊花的1/9。
(2)基因型为BBDDeeGG和BBddeegg的个体杂交得到F1为BBDdeeGg,其自交得到F2表现型及比例为9/16BBD_eeG_紫色:3/16BBD_eegg红色:3/16BBddeeG_蓝色:1/16BBddeegg白色=9:3:3:1。
(3)如果三条途径均考虑,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13紫色∶3蓝色,说明一定存在G、B基因,有两对等位基因存在,有三对基因是纯合,若A、D有一个存在时,途径二、三的整体表现的一定是红色,若A、D都不存在时,途径二、三表现的为白色,若一定E存在,则D或d任一个在途径三中都不起作用,所以综上所述F1的基因型为AaBBDDEeGG,则推出得到F1的两纯合亲本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AABBDDEEGG紫色或AABBDDeeGG紫色或aaBBDDeeGG紫色或aaBBDDEEGG蓝色,则符合题意的亲本表现型为紫色AABBDDeeGG和蓝色aaBBDDEEGG或紫色AABBDDEEGG和紫色aaBBDDeeGG。
2014—2015学年第一期年赣州市十二县(市)期中联考
高三年级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B C B D B C D A C B D D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D D C B A B D C
二、选择题(共5道题,共50分)
(5)稳定性差异 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7(每空2分,共10分) []
(1) O2、CO2 乙
(2) ①第二步:适宜且都相同
②a. 说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是主动运输
b.若乙组细胞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或者完全不吸收,说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8(每空1分,共10分)
(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H】和ATP
(2)A
(3)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的C02 呼吸作用产生的C02
(4) C
(5)等于 不能
(6)否 温度过高,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qWFhU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