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起点辅导 物理化学辅导 正文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5届高三月考(一)生物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5届高三月考(一)生物试卷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i3xJHDN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9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1~30每小题1分,31~35每小题2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B. 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C. 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ATP的酶

D. 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2. 下列对生物细胞代谢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大肠杆菌在拟核区转录信使RNA

B. 乳酸杆菌在细胞质基质中产乳酸

C. 衣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 酵母菌的高尔基体负责合成蛋白质

3. 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

A. 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 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

C. 转录的mRNA:细胞核→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

D. 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4. 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B. 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C. 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 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5. 根据下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DNA双链

T G

mRNA

tRNA反密码子 A

氨基酸 苏氨酸

A. TGU B. UGA C. ACU D. UCU

6. 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环境因子不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B. 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

C. 基因型相同的黄曲霉毒素菌株具有相同表现型

D. 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

7. 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 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C. 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

D. 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

8. 由肝糖原转变成肌肉收缩所需要的能量的过程是

①ADP+Pi+能量→ATP ②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③ATP→ADP+Pi+能量 ④肝糖原→C6H12O6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④③②① D. ④②①③p分页标题e

9. 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B. 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 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 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10.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CO2运输方式为b

B. 细胞间的识别、免疫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C. 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 线粒体内膜的化学组成与细胞膜相同

11. 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 实验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序号 子代表现型

甲的DNA+乙的蛋白质 1 与甲种一致

2 与乙种一致

乙的DNA+甲的蛋白质 3 与甲种一致

4 与乙种一致

A. 1、3 B. 1、4 C. 2、3 D. 2、4

12. 下列与植物激素调节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植物细胞通过细胞分裂素的作用,能转变成与母本相同的基因型

B. 田间喷洒萘乙酸可杀死杂草,这说明生长素在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C. 植物的向光性受到生长素的调节,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较快

D. 成熟的梨能催熟未成熟的柿子是由于赤霉素和脱落酸共同作用的结果

13.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

B. 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C. 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D.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14. 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 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D. 在调节水平衡过程中,下丘脑只有合成、释放d激素的作用

15. 抗原进入人体以后,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是

①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5届高三月考(一)生物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辅导  第1张

②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再由B细胞呈递给T细胞

③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④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⑤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促进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

A. ①③⑤④ B. ①②⑤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16. 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①叶绿体基质 ②类囊体薄膜 ③线粒体基质 ④线粒体内膜p分页标题e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7. 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 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B. 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C. 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D. 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18. 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A. 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 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 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 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

19. 图甲表示反射弧和脊髓结构图,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后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图甲中,兴奋在②处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B. 在图甲中,兴奋在③处以化学信号形式传递

C. 在图乙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b,其电位特点是外负内正

D. 在图甲中,给予②处一个强刺激,电流计指针发生2次偏转

20. 下图表示某草地上草、虫、鸟三类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依次是鸟、虫、草

B. 生态系统崩溃的原因最可能是鸟类的锐减

C. b点时甲的下降主要是天敌的减少

D. a点时甲数量的上升主要是食物的增加

21. 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下列研究成果与运用的主要方法不相符的是

A.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揭示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 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模型建构法

C. 萨顿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D.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22.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 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 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 质量相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23.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

②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起促进作用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⑤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

⑥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

⑦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

⑧用斐林试剂检验某植物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含有葡萄糖

A. 全部正确 B. 有一个正确 C. 有三个正确 D. 全都不对

24.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p分页标题e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A. 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 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C. 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 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2倍

25. 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在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可用高浓度的胭脂红溶液作为外界溶液,观察无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刚发生细胞质壁分离时细胞的液泡为红色

B. 若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细胞内的无色区域变小

C. 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D. 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内可能会出现红色区域

26. 培养某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测量其细胞周期为G1期(DNA合成准备期)10h、S期(DNA合成期)8h、G2期(纺锤丝形成准备期)4h,分裂期2h。一个细胞DNA相对含量和细胞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若在培养液中加入DNA聚合酶抑制剂培养30h,再更换到不含DNA聚合酶抑制剂的培养液中培养4h。结果一个细胞的DNA相对含量和细胞数的关系最符合

27. 下列对凋亡的叙述和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蝌蚪在变态期,尾部细胞将发生凋亡,从而使其能转变成正常的成体蛙

B. 细胞的凋亡有助于消除体内衰老的细胞

C. 细胞凋亡是由致病因子引发的急性损伤,引起细胞破裂,导致炎症反应

D. 细胞凋亡的特征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细胞从正常组织中死亡和消失,机体无炎症反应

28. 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的遗传信息只存在DNA分子中

B.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C. 原核生物的DNA上不存在密码子,密码子只存在于mRNA上

D. 真核生物细胞内,既能以DNA转录形成RNA,RNA也能逆转录形成DNA

29. 在某反应体系中,用固定序列的核苷酸聚合物(mRNA)进行多肽的合成,实验的情况及结果如下表:

实验序号 重复的mRNA序列 生成的多肽中含有的氨基酸种类

实验一 (UUC)n,即UUCUUC…… 丝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

实验二 (UUAC)n,即UUACUUAC…… 亮氨酸、苏氨酸、酪氨酸

请根据表中的两个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体系中应加入细胞提取液,但必须除去其中的DNA和mRNA

B. 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密码子可能有:UUC、UCU、CUU和UUA、UAC、ACU、CUU

C. 通过实验二的结果推测:mRNA中不同的密码子有可能决定同一种氨基酸p分页标题e

D. 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能够推测出UUC为亮氨酸的密码子

30. 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例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等与含任何三个显性基因的肤色一样。若双方均为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多少种

A. 27、7 B. 16、9 C. 27、9 D. 16、7

31. 血型的鉴定可以作为亲子鉴定的方法之一。某夫妇均为ABO血型系统,这种血型由基因IA、IB、i控制,这三个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已知血型及与血型对应的基因型关系如下表所示。该夫妇基因型分别为IAi和IAIB,则下列血型的小孩一定不是该夫妇所生的是

血型 基因型

A IAIA、IAi

B IBIB、IBi

AB IAIB

O ii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32. 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共有多少项

①未经受精的性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③配子发育来的都是单倍体,都不可育

④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⑤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⑥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一定不是单倍体

A. 两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33.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 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 儿童患佝偻病

C. 细胞代谢紊乱 D. 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34.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 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 显微镜下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计数室方格内的菌体

C. 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 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35. 下图表示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图示说明神经系统可以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 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 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导

D. 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增加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36. 在生物体内,ATP的合成是生物___________(放/吸)能反应,ATP的水解是生物___________(放/吸)能反应。

37.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38.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9. 出生率和死亡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对种群数量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

p分页标题e

40. ___________外流,形成了静息电位。___________内流,导致了动作电位的产生。

三、简答题(共25分)

41. (8分)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___________物质。

(2)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___________条件下测量。

(3)由图丙可知,40℃时,植物体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

42. (10分)有两个肉鸭品种——连城白鸭和白改鸭,羽色均为白色。研究人员以下表所示外貌特征的连城白鸭和白改鸭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外貌特征

亲本 羽色 肤色 喙色

连城白鸭 白色 白色 黑色

白改鸭 白色 白色 橙黄色

P 连城白鸭 × 白改鸭

F1 灰羽

↓F1个体相互交配

F2 黑羽和灰羽 白羽

270只 210只

(1)表格所示亲本的外貌特征中有___________对相对性状。F2中黑羽和灰羽:白羽约为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假设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用符号B、b表示,B表示能合成黑色素),另一对等位基因促进黑色素在羽毛中的表达(用R、r表示,r表示抑制黑色素在羽毛中的表达)。上述杂交实验中连城白鸭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白改鸭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F2代中,白羽鸭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43.(7分)某同学暑假放假期间,从事大豆田间管理,除感受到“粒粒皆辛苦”外,还尝试着将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请帮他完成以下内容。

(1)如果他想比较一下自家大豆与别家大豆的数量,那么他应该___________。

A. 一棵一棵去数进行比较

B. 用样方法估算出种群密度进行比较

C. 用标志重捕法估算出种群密度

D. 用调查法统计出往年数量进行比较

(2)若大豆田中有某种害虫,为降低其种群密度,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 一个一个去捉

B. 喷洒农药

C. 释放一种特定激素诱捕

D. 从外地引入该害虫的天敌

(3)若人长期不种这块地,将会发生___________演替。自然状况下,发生的演替将使物种丰富度___________,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___。

四、选做题(共15分,考生选做选修1或选修3)

44.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低度的果酒、果醋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功能。

如图是两位同学制果酒和果醋时使用的装置。同学甲用A(带盖的瓶子)装置制葡萄酒,在瓶中加入适量葡萄汁,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每隔12 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之后再将瓶盖拧紧。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温度控制在30℃~35℃,进行制果醋的发酵。同学乙用B装置,温度控制与甲相同,不同的是除制果酒阶段充气口用夹子夹紧外,排气的橡胶管也用夹子夹住,并且每隔12 h左右松一松夹子放出多余的气体。制果醋阶段适时向充气口充气。经过20天左右,两位同学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发酵制作。请据此回答有关问题:p分页标题e

(1)酵母菌与醋酸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后者___________。从制酒和制醋两阶段对装置的处理方式判断,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呼吸作用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甲在制酒阶段,每隔12 h左右就要将瓶盖拧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反应式表示出制酒过程刚开始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装置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葡萄酒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而制葡萄醋时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汁为酵母菌、醋酸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的营养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15分)在对番茄的研究中发现,害虫损伤番茄叶片后,叶上的细胞壁能释放出一种类激素因子,这种物质能通过细胞组织扩散到茎和其他叶片上,启动蛋白质酶抑制剂基因后,开始高效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并在茎叶中迅速积累,以对付害虫的再次侵袭。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因此害虫取食后,就会因无法消化食物而死亡。人们尝试着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让玉米获得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以对付异常猖獗的玉米螟。

(1)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截取及连接到玉米的DNA中用到的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检测该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是否成功转入,应采用___________法,若检测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是否表达,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

(3)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入玉米细胞时,最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还有___________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4)能抗玉米螟的抗虫玉米生态效益显著,有人认为抗虫玉米就是无虫玉米,不必防治害虫。你是否赞成这种说法?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i3xJHDN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edbdz.com/wulihua/90761.html

相关文章

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目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