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起点辅导 物理化学辅导 正文

2015届内蒙古赤峰市优质高中高三9月质量检测生物解析版

2015届全市优质高中高三质量检测测试卷生物卷 2014.9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eQeSYHk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文】1.下列结构或物质肯定不含核糖的是

A ATP B 酶 C DNA D 核糖体

【答案】【知识点】A1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糖类和脂质

【答案解析】C解析:ATP中含有核糖;少部分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含有核糖;DNA含有脱氧核糖;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中有rRNA,含有核糖。

【题文】2.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五种元素,它的功能可能是

A 协助脂质的跨膜运输 B 在细胞之间实现信息传递

C 携带遗传信息 D 生命活动能量的主要来源

【答案】【知识点】A2 蛋白质和核酸

【答案解析】B解析:含C、H、O、N、S五种元素的化合物为蛋白质。协助脂质的跨膜运输是磷脂的功能,在细胞之间实现信息传递是受体蛋白的功能,携带遗传信息是核酸的功能,生命活动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糖类的功能。

【题文】3.下图为三种常见的细胞结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需氧型生物细胞中均含有结构① B 植物细胞中均含有结构②

C ①②③均含有DNA和RNA D 用光学显微镜观测①②③不需染色

【答案】【知识点】B3 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

【答案解析】C解析:由图可知,①是线粒体,②是叶绿体,③是细胞核。蓝藻为需氧型生物,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A错;植物细胞中有的不含叶绿体,如根尖细胞,B错;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均含有DNA和RNA,C正确;线粒体无色,用光学显微镜观测需用健那绿染色,D错。

【题文】4.利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以及进行渗透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可用来探究洋葱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

B 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C 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液泡的颜色逐渐加深

D 蔗糖溶液浓度的高低不影响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答案】【知识点】C2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答案解析】A解析: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根据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可探究细胞液浓度,A正确;质壁分离过程中随着细胞逐渐失水,液泡的颜色逐渐加深,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C错误;蔗糖溶液浓度过高,会使细胞失水过多过快而死亡,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错误。

【题文】5.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TP与核苷酸的元素组成相同

p分页标题e

B ADP比ATP的稳定性差

C 氧气不是细胞质基质形成ATP的必要条件

D ATP中能量的释放需要水的参与

【答案】【知识点】C1 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B解析:ATP与核苷酸的元素组成相同,均为C、H、O、N、P,A正确;ATP比ADP的稳定性差,易水解,B错;细胞质基质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C正确;ATP中能量的释放为水解过程,D正确。

【题文】6.下图表示光照下叶肉细胞中A、B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交换。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结构可进行完整的细胞呼吸

B A、B结构可为对方提供ATP

C 若O2全部被A结构利用,则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同

D 限制A、B结构代谢的主要环境因素不同

【答案】【知识点】C4 细胞呼吸C5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及光合作用

【答案解析】D解析:由图可知,A为线粒体,B为叶绿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但只能完成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A错;叶绿体产生的ATP只能供给本身的暗反应,B错;若线粒体除了全部利用了叶绿体产生的O2,还从环境中吸收O2,则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C错;限制线粒体代谢的主要环境因素为O2,限制叶绿体代谢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光照,D正确。

【题文】7.某同学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 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B 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 清晰地看到中心体和染色体 D 某一细胞由中期逐渐过渡到后期

【答案】【知识点】D1 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实验

【答案解析】B解析: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观察不到染色体,A错;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如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是分裂前、中期的2倍,B正确;中心体仅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的植物细胞中,洋葱细胞中不存在,C错;实验中解离阶段已将细胞杀死,细胞将会静止与某一时期,D错。

【题文】8.研究表明,绿茶、大蒜等食物能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绿茶、大蒜等食物能杀死癌细胞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 癌细胞已扩散,是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引起的

C 癌症可以通过显微镜进行检测,由基因突变引起

D 正常细胞的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答案】【知识点】D2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答案解析】C解析:绿茶、大蒜等食物中含有抗癌物质,能将癌细胞杀死,不属于免疫,A错;癌细胞已扩散,是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引起的,B错;癌症是基因突变引起的,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可通过显微镜检测,C正确;癌变是细胞不正常的生命历程,D错。p分页标题e

【题文】9.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①黄鼠×黑鼠→黄2378:黑2398;②黄鼠×黄鼠→黄2396:黑1235.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①能判断小鼠皮毛是显隐性 B 实验②中黄鼠很可能是杂合子

C 实验②中亲本小鼠均不是纯合子 D 纯合的黄色小鼠可能在胚胎期死亡

【答案】【知识点】E1 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

【答案解析】A解析:实验②中黄鼠亲代产生黑色子代,说明黄色显性,黑色隐性,亲代基因型均为杂合体,子代正常比例应为3:1,但实际为2:1,说明纯合的黄色小鼠可能在胚胎期死亡,故A错误,BCD正确。

【题文】10.右图为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如果该夫妇染色体数目正常,且只有一方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若没有基因突变发生,则图中3号的出现原因不可能是

A 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B 精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C 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D 卵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答案】【知识点】E4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答案解析】B解析:由图可知,1号为XbXb,2号为XbY,3号为XbXbY,与正常比多了一条X染色体,有可能来自父方的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也可能来自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或第二次分裂异常。B符合题意。

【题文】11.下列关于核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相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基因数目加倍,一定源于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B 基因数目减半,一定源于染色体数目减半

C 相同基因的分离,一定源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D 基因的重新组合,一定源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答案】【知识点】E4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答案解析】B解析:基因数目加倍源于DNA的复制,A错;基因数目减半,一定源于染色体数目减半,B正确;相同基因的分离,源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或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错;基因的重新组合,可为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也可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等,D错。

【题文】12.科学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卓越贡献。下列关于科学家们研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欧文顿通过植物细胞的通透性实验,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的结构时,构建了物理模型

C 摩尔根通过实验将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D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知识点】B2 细胞膜(生物膜系统)与细胞核F2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E3 基因在染色体上F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解析】D解析:欧文顿通过500多种物质通过植物细胞的通透性实验,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沃森和克里克于1953年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了物理模型,B正确;摩尔根运用了假说-演绎法,通过实验将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C正确;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观察子代的放射线情况,从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p分页标题e

【思路点拨】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部分科学家在生物科学上的发展成就,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题文】13.下列关于DNA结构及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的特异性由碱基的数目及空间结构决定

B DNA分子中一个磷酸可与两个核糖相连

C DNA分子的两条链均作为复制时的模板

D 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与DNA聚合酶不能同时发挥作用

【答案】【知识点】F2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

【答案解析】C解析:DNA的特异性由碱基的排列顺序决定,A错;DNA分子中绝大部分的磷酸可与两个核糖相连,但有两个磷酸只与一个核糖相连,B错;DNA复制时是以DNA分子的两条链做模板,C正确;DNA分子复制时是边解旋边复制,所以解旋酶与DNA聚合酶同时发挥作用,D错。

【题文】14.右图为某生理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工程中的①位于染色体上

2015届内蒙古赤峰市优质高中高三9月质量检测生物解析版  物理化学辅导  第1张

B ①与②碱基互补配对区域中A均与T配对

C ④与②的结合部位形成tRNA的结合位点不止一个

D 图中④的移动方向由上往下

【答案】【知识点】F3 基因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

【答案解析】C解析:由图可知,①是DNA,②是mRNA,③是多肽,④是核糖体,图中为转录和翻译过程,同时进行,表明为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线粒体或叶绿体中的过程。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线粒体或叶绿体中无染色体,A错;mRNA中无碱基T,但有U,与DNA上的A配对,B错;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形成tRNA的结合位点不止一个,C正确;图中④的移动方向由下往上,肽链逐渐延长,D错。

【题文】15.下列与生物变异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一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B 染色体变异一定会导致基因缺失

C 基因重组只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D 单倍体植株均属于某一物种

【答案】【知识点】G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G2 染色体变异

【答案解析】A解析:基因突变一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A正确;染色体变异可能会导致基因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错;基因重组也可发生于基因工程,C错;二倍体的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不属于某一物种,D错。

【题文】16.以下育种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空育种的原理为基因突变及基因重组

B 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育前而来

C 转基因植物的培育与细胞的全能性表达有关

D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都能产生新基因

【答案】【知识点】G4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答案解析】C解析:太空育种的原理为基因突变,A错;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产生三倍体,B错;转基因植物的培育与细胞的全能性表达有关,C正确;诱变育种能产生新基因,但杂交育种不能产生新基因,D错。p分页标题e

【题文】17.下列有关生物遗传与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自然选择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 自交过程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改变

C 生物进化过程中,直接受到自然选择的是表现型

D 生殖隔离的产生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

【答案】【知识点】G5 生物的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答案解析】B解析: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正确;自交过程中基因频率不改变,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B错;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是生物的表现型,C正确;多倍体的产生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D正确。

【题文】18.研究人员对某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血糖水平、体温、血浆pH三项生理指标进行了测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三项生理指标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 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产热量、散热量均增加

C 下丘脑直接参与三项生理指标的调节

D 等离子对维持血浆pH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答案】【知识点】H1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H2 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

【答案解析】C解析:正常人体血糖水平、体温、血浆pH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维持相对稳定,A正确;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产热量、散热量均增加,使得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体温维持稳定,B正确;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和体温调节中枢,但与血浆pH无关,C错; 等离子对维持血浆pH的稳定有重要作用,D正确。

【题文】19.神经—肌肉连接处为一种突出结构,右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刺激肌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到

B 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属于反射现象

C 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D 兴奋在神经—肌肉连接处传递需耗费ATP

【答案】【知识点】H3 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答案解析】D解析:刺激肌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A错;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只经过了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不属于反射现象,B错;刺激N点,电流表电极的N侧可变为动作电位,M侧电流表电极为静息电位,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C错;兴奋在神经—肌肉连接处产生动作电位,是由于离子的跨膜运输引起的,需耗费ATP,D正确。

【题文】20.人的下丘脑如果发生病变,不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现象

A 排尿反射丧失 B 体温调节出现故障

C 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知识点】H3 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答案解析】A解析: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下丘脑如果发生病变,体温调节出现故障,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会导致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于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排尿反射中枢在脊髓,与下丘脑无关。p分页标题e

【典型】下丘脑是大脑皮层下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它把内脏活动与其他生理活动联系起来,调节着体温、摄食、水平衡和内分泌腺活动等重要的生理功能,既有神经调节功能,又有体液调节功能。

【题文】21.吞噬细胞不参与下列哪一过程

A 第二道防线,吞噬消灭浸入机体的抗原

B 第三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摄取、处理和传递

C 第三道防线,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

D 第三道防线,吞噬消化抗体、抗原形成的沉积

【答案】【知识点】H5 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

【答案解析】C解析:吞噬细胞参与第二道防线,吞噬消灭浸入机体的抗原;参与第三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摄取、处理和传递,以及吞噬消化抗体、抗原形成的沉积。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是效应T细胞的功能。

【思路点拨】吞噬细胞能吞噬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即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可摄取、处理抗原,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题文】22.将豌豆苗切断浸泡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下列生理过程不可能发生的是

A 切断细胞接收到调节代谢的信息

B 促进切断中乙烯的合成

C 促进切断的伸长生长

D 生长素由形态学下端运往形态学上端

【答案】【知识点】I2 其他植物激素及应用

【答案解析】D解析:将豌豆苗切断浸泡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将切断细胞接收到调节代谢的信息,A正确;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切断中乙烯的合成,B正确;生长素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从而促进切断的伸长生长,C正确;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运输,不能倒过来运输,D错。

【题文】23.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种群的是

A 稳定型种群的数量不可能突破K值

B 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C 种群密度不能反映出种群在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

D 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

【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

【答案解析】C解析:稳定型种群的数量围绕K值上下小范围波动,A错;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增长率在不断发生变化,而“J”型增长增长率自始至终不变,B错;种群密度只能反映种群目前的大小,不能反映出种群在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C正确;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是由食物和栖息地决定的,D错。

【题文】2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气中 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只有光合作用

B 相邻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较低与细胞呼吸等有关p分页标题e

C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循环利用、自给自足

D 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来源于生物

【答案】【知识点】K1 生态系统的结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K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K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答案解析】B解析:大气中 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有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A错;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是不会再传入下一营养级的,B正确;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可循环利用、自给自足,而能量则不可,C错误;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可以来自生物,也可来自无机环境,D错误。

【思路点拨】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能量流动两大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物质循环是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反复出现,是循环流动的。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信息可以来自生物,也可来自无机环境。

【题文】25.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相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与自然选择无关

B 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 物种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相对较为稳定

D 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答案】【知识点】K4 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生物圈的稳态

【答案解析】C解析:A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错;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升高,B错;物种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相对较为稳定,C正确;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弱,D错。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题文】26.(7分)图甲为糖类的概念图,图乙是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内发生的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

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甲图中,如果某种单糖A为果糖,则它与葡萄糖缩合失去1分子水后形成的物质①是 ;如果某种单糖A经缩合反应形成物质③作为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则物质③是 。

(2)甲图中,如果某种单糖A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②,其中碱基是尿嘧啶,则单糖A是 ;如果某种单糖A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④,其中碱基是胸腺嘧啶,则④是 。

(3)癌细胞与正常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通过图乙①过程摄取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十倍。这也是因为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细胞呼吸方式为

,其细胞中过程②和 (填图乙中编号)明显增强。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能够 ,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

【答案】【知识点】A1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糖类和脂质C4 细胞呼吸D2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答案解析】(1)蔗糖 糖原 (2)核糖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③ 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为合成DNA和蛋白质提供能量p分页标题e

解析:(1)蔗糖是由1分子的葡萄糖和1分子的果糖缩合而成的。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糖原是由单糖经缩合反应形成。

(2)尿嘧啶脱氧核苷酸是由磷酸、核糖和尿嘧啶组成的。胸腺嘧啶仅是位于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胸腺嘧啶、磷酸和脱氧核糖结合形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3)癌细胞与正常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摄取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十倍,这表明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这将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为合成DNA和蛋白质提供能量,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

【题文】27.(7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以玉米为材料,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并绘制出相应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上图甲、乙分别表示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有关因子与玉米植株光合作用的关系。图中A、D两点叶肉细胞所处的生理状态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

。请说出叶绿体中类囊体薄膜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 。

若降低环境中 浓度,图乙中D点将向 移动,E点将向 移动。

(2)该实验小组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对玉米种子在暗处萌发初期有机物的总量及种类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定,在该过程中有机物的总量 (填“增加”或“减少”),有机物种类变化趋势为 (填“增加”或“减少”);该过程中幼叶的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为 。

【答案】【知识点】C8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

【答案解析】(1)否 A点叶肉细胞光合速率等于0,而D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类囊体薄膜面积大,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离和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右 左下 (2)减少 增加 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解析:(1)由图可知,甲图中A点叶肉细胞光合速率等于0,而乙图中D点净光合速率为0,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叶绿体中类囊体薄膜面积大,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离和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与光合作用相适应。降低环境中 浓度,光合速率下降,呼吸速率不变,图乙中D点(光的补偿点)将向右移动,E点(光的饱和点)将向左下移动。

(2)玉米种子在暗处萌发初期存在呼吸作用,没有呼吸作用,导致有机物的总量减少,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有机物种类增加。呼吸作用过程中幼叶的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为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题文】28.(7分)狗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E、e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第12号和第19号常染色体上。B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只有E存在时,B基因才能表达,b基因控制黄色素合成;B、b基因可以同时表达,表现为棕色;B、b基因均不表达时表现为白色,如eeBB。p分页标题e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黄色狗可能的基因型除eeBb外还有 、 、 。

(2)基因型为BbEe的两只狗杂交,生出一只黑色狗的概率是 ,若基因型为BbEe的狗测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3)若有一只黑色狗与一只棕色狗杂交,子代中黑、棕、黄、白四种颜色的狗都有,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

【答案】【知识点】E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

【答案解析】(1)bbEE bbEe bbee (2)3/16 黄色:棕色=3:1 (3)BBEe、

BbEe

解析:控制狗的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由题意可知,黄色狗应是不存在B基因或存在B基因和b基因但不存在E基因,故黄色狗可能的基因型有Bbee、bbEE、bbEe、bbee。

(2)基因型为BbEe的两只狗杂交,生出一只黑色狗的概率(BBEE、BBEe)是3/16。

若基因型为BbEe的狗测交,即BbEe×bbee, 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Bbee、bbEe、bbee):棕色(BbEe)=3:1。

(3)根据题意可知,基因型为BBE__的个体表现为黑色,基因型为BbE__的个体表现为棕色,基因型为bbE__、bbee、B__ee的个体表现为黄色。亲本中黑色狗、棕色狗的基因型分别为BBE__、BbE__,子代中出现了黄色狗,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BBEe和BbEe。

【题文】29.(7分)现代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成为人类健康“沉默的杀手”,其病因较多。请根据以下内容回答:

(1)为验证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作用,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对正常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葡萄糖和胰岛素的顺序是 。

(2)糖尿病患者往往胰岛素分泌不足,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 发生障碍,表现出高血糖和尿糖等症状。

(3)某些糖尿病患者是在感染了某病毒后患病的。分析得知:胰岛B细胞上的一些物质分子结构与病毒上的 分子结构相似,在机体细胞免疫中产生的 对胰岛B细胞进行攻击,致其受损进而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减少,此种糖尿病属于 病。

(4)对题(3)中所述类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案有许多种,其中方案A是静脉注射一种神经药物,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方案B是静脉注射一定量高纯度的胰岛素,二者都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请在图中补充绘出分别注射两种药物后胰岛素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

【答案】【知识点】H2 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

【答案解析】(1)胰岛素、葡萄糖

(2)摄取、利用和储存

(3)抗原 效应T细胞 自身免疫

(4)如图所示

解析:(1)验证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作用,应先对正常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让其出现低血糖症状,然后再注射一定剂量的葡萄糖溶液,进行缓解。p分页标题e

(2)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3)病毒对于患者来说属于抗原。在该种疾病的细胞免疫中,胰岛B细胞属于靶细胞,会被效应T细胞攻击,致其受损进而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减少,此种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4)静脉注射一种神经药物,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这时胰岛素的产生比较缓慢,达到正常水平需要的时间较长;静脉注射一定量高纯度的胰岛素,这时胰岛素能快速达到正常水平。

【题文】30.(7分)图1为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 ),图2为该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 代表各营养级中 的能量。

(2)图2中的甲属于图1中的 ,图2中不可能出现图1中的生物成分是 。若图2中的已大量减少,则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理论上甲的数量会 。

(3)捕食过程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能通过彼此尿液的气味等来避敌或捕食,这说明信息能够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知识点】K1 生态系统的结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K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答案解析】(1)460 未被利用

(2)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 分解者 增加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解析:(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6+292+12+29+17+12+2=460J•cm2•a-1。A1、A2、A3代表各营养级中未被利用的能量。

(2)图2中戊是生产者,甲、丁、已、庚属于消费者,其中甲占两个营养级,为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图中没有分解者。若图2中的已大量减少,则生产者戊的能量可直接流到甲的体内,食物链缩短,丢失的能量减少,甲获得的能量增多。

(3)捕食过程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可通过信息传递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典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各营养级的生物固定的能量有多个去向:流向下一营养级、呼吸消耗、分解者分解和未被利用等。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题文】31.A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应采用无菌技术,防止培养物被微生物污染及 被微生物感染,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洁和 处理。

(2)Ⅰ、Ⅱ号培养基配置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p分页标题e

(3)Ⅰ号培养基中的碳源为 。若Ⅰ号培养基中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 。

(4)部分嗜热菌的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应挑出透明圈 (填“大”或“小”)的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该过程的目的是 目的菌;下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来源于 。

【答案】【知识点】L3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答案解析】(1)操作者自身 消毒

(2)先调节PH,后灭菌

(3)淀粉 菌液浓度过高(或稀释不够)

(4)大 纯化 上次划线末端

解析:(1)微生物培养时,为了防止培养物被微生物污染及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应采用无菌技术,对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2)培养基配制时,应先调节PH,然后灭菌处理。

(3)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应以淀粉作为碳源。若涂布平板时培养基中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菌液浓度过高(或稀释不够)。

(4)嗜热菌的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透明圈越大,则表明该菌能更高效利用淀粉。Ⅱ号培养基上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其是为了纯化目的菌,下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来源于上次划线末端。

【典型】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若要对微生物进行取样计数,接种方法只能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则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微生物的接种和培养需做到无菌操作,可以防止培养物被微生物污染及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微生物筛选可制作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

B.【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下图是利用生物学技术制备抗体的两个途径模式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用 作为诱导剂,诱导细胞融合。X细胞需在具有 作用的培养基上培养。

(2)Y细胞的特点为 ,为保证Y细胞所产生抗体为所需抗体,应对Y细胞进行 。

(3)过程④所用的酶为 ,结构甲为 。

(4)过程⑥常用 处理大肠杆菌,目的是 。

【答案】【知识点】L9 动物细胞工程与单克隆抗体

【答案解析】(1)灭活的病毒(或聚乙二醇) 筛选(或选择)

(2)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定的抗体 抗体检测

(3)逆转录酶 基因表达载体

(4)Ca2+ 使大肠杆菌细胞成为感受态细胞

解析:(1)动物细胞的融合可用灭活的病毒(或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X细胞需在具有筛选作用的培养基上培养。

(2)Y细胞为杂交瘤细胞,既能象骨髓瘤细胞大量增殖,又能象浆细胞产生特定的抗体。对杂交瘤细胞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才能保证Y细胞所产生抗体为所需抗体。p分页标题e

(3)过程④是利用RNA合成DNA,为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图中结构甲为基因表达载体。

(4)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大肠杆菌)中,可先用Ca2+处理受体细胞,使之变为感受态细胞。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eQeSYHk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edbdz.com/wulihua/90763.html

相关文章

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目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