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一中金山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生物部分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gdtCBmF
第Ⅰ卷(本卷共计11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物质的合成都能够体现“基因选择性表达”的是:
A.ATP和胰高血糖素 B.RNA聚合酶和淋巴因子
C.神经递质和呼吸酶 D.血红蛋白和促甲状腺激素
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次级精母细胞能够接受雄性激素的调节与其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有关
B.分裂期的癌细胞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C.人体骨骼肌细胞能够合成多糖,也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CO2
D.免疫系统中记忆细胞既有分化潜能又有 自我 更新能力
3.遗传学检测两个人的体细胞中两种基因组成,发现甲为AaB,乙为AABb。对于甲缺少一个基因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 数目变异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可能是男性
4.草甘磷是一种除草剂,能杀死各种杂草和农作物,将抗草甘磷基因转入油菜中,使油菜能抗草
甘磷。在转基因油菜种植多年后,调查发现在公路边的野生油菜有80%含有抗草甘磷基因。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野生油菜体内的抗草甘磷基因主要源自转基因油菜的花粉
B.80%的野生油菜体内出现抗草甘磷基因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C.含抗草甘磷基因的野生油菜是经自然选择进化出的新物种
D.大量使用单一除草剂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产量
5.建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图1坐标系中的曲线可
表示生态学中相关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A.1和2可分别表 示出生率和死亡率随种群数量的 变化
B.2可表示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曲线
C.若X和Y分别表示年龄和数量,则2表示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D.1可表示群落初生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
6.蝴蝶的性别决定为ZW型。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即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的嵌合体,
其遗传解释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推断,决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的基因可能位于W染色体上
B.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则其次级卵母细胞比次级精母细胞多1或2条染色体
C.阴阳蝶的出现属于染色体变异的结果,这种变异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D.过程I依赖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也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p分页标题e
24.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分别与生长素和胰岛素作用,均能产生紫色反应
B.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均可分离和提纯细菌,但前者不能用来计数
C.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时,可观察到部分细胞有两个染色体组
D.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可观察到菠菜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呈长条带状
25.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除适宜的温度、pH和无菌条件外,还需要有植物激素进行调节
B.基因工程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蛋白质工程不需要
C.通常选用囊胚或原肠胚进行胚胎移植
D.聚乙二醇(PEG)可作为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剂
第Ⅱ卷(本卷共计182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共182分。
26.(16分)龙眼是广东常见的一种水果。某研究小组进行4个龙眼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相关问题:
龙眼
品种叶绿素含 量
(mg?g-1) 气孔导度
(mmolCO2?m-2?s-1) 胞间CO2浓度
(μmol?mol-1)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蒸腾速率
(mmolCO2?m-2?s-1)
品种Ⅰ 1.53 144.38 261.31 9.63 3.39
品种Ⅱ 1.75 278.17 304.27 12.99 3.72
品种Ⅲ 1.58 242.79 323.20 8.17 3.51
品种Ⅳ 1.56 308.61 334.54 8.47 3.91
(备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
(1)提取叶绿素时,除了添加CaCO3和SiO2外,还需添加的化学试剂是 ,
原因是 。
(2)测定叶片净 光合速率时,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和[H]的细胞器是 ;若要测定叶片真正光合速率,除了表中数据外,还需要测定叶片的 。
(3)据表分析,品种 利用较低浓度CO2的能力最强;品种Ⅱ净光合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4)在降雨量较小的地区,最好种植品种 ,原因是
。
27.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二倍体(2n=20)植 物,玉米籽粒的颜色与细胞中的色素有关,当细胞中含有甲 物质时呈紫色,含有乙物质时呈红色,无甲和乙时呈白色。与这些色素合成有关的部分酶和基因情况如下表所示(注: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完全显性,并且在形成配子过程中不发生交叉互换),请回答问题:
(1)现有纯合红色玉米粒,请在右上图框中画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可能的位置关系。(注:方框内只要 画出与上述基因相关的染色体,用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 示基因的位点,并标上相应的基因)。
(2)若红色的籽粒长成的某一玉米植株自交,所结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红:白= 0:3:1,
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 。
(3)若某一基因型为AaBbDd的玉米植株自交,所结籽粒的性状及分离比为 。p分页标题e
(4)低温处理野生型玉米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 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 。四倍体玉米与野生型玉米是否属于同一物种?为什么? 。
(5)从玉米中分离了PEPC基因(下图为该基因结构示意图,由能够编码氨基酸序列——外显子(J、L、N区段)和不编码氨基酸序列——内含子(K、M区段)间隔而构成),其编码的PEPC酶能增加气孔导度,从而增强光合速率。
①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G+T)/(A+C)=2/3,则其互补链中(G+T)/(A+C)= 。
②若PEPC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使PEPC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则该基因突变发生的区段是 (填字母)。
28.某湿地是由长江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如图1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因为其具有 功能。从光滩区到 核心区这几个区域的植物分布不同主要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 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
(2)植物细胞吸收的磷酸根离子用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 。
(3 ) 当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生活污水的轻微污染时, 主要通过 的降解作用消除污染保持原状。但生活污水过量流入会使该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_是有一定限度的.为了防止污水过度排放,某食品厂自主设计了污水处理池来对厂里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实验表明污水池中同时使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能够大大提高污水处理效果,请简述其原理:
。
(4)前些年,人们为了追求农业的高产出,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使得河流受到的污染也慢慢加剧, 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请问,在该事例过程中人们违背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
29、(16分) 高浓度的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害。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1)请为实验拟一个题目: 。
(2)实验材料:大豆、系列浓度的氯化铅溶液、培养皿、吸水纸、蒸馏水
(3)实验步骤:
①将籽粒饱满的大豆种子,随机分为6组,并编号。
②分别用浓度为50、100、200、400、800、1600ppm的氯化铅溶液浸泡种子
③待种子吸水膨胀后,移至铺有吸水纸的湿润培养皿中,在相同且适 宜的条件下培养
④定期观察、记录、统计。
请指出上述实验设计的不足: 。
(4)实验结果与结论 :
由表中数据可知,随培养液中铅离子浓度的增高,萌发率、主根长及侧根数 ;
这说明 。
(5)在大豆培养中,受铅危害的植株,根变短变粗,主根顶端圆钝、膨大或畸形,这是由p分页标题e
于铅影响根尖细胞的 。另外,由于 作用,土壤的铅污染也会影响人类的健康。
(6)从实验可知,生物的 性状是 的结果。
(7)研究表明,睾丸内分泌机能受下丘脑—垂体—睾丸轴调控,铅进入动物体内,可使性
激素含量下降,并通过 调节 机制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相应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联考生物试题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24 25
答案 D D A A C B BC AD
26、(16分)
(1)无水乙醇(丙酮、有机溶剂) 叶绿素易溶于无水乙醇(丙酮、有机溶剂 )
(2)线粒体、叶绿体 呼吸速率
(3)Ⅰ 叶绿素含量较高(1分),有利于光能的吸收(1分)
(4)Ⅰ 品种Ⅰ的气孔导度小,蒸腾速率小(1 分),有利于保留更多的水分(1分)
27、(16分)
(2)AaBBdd或AABbdd
(3)紫色:红色:白色=6:3:7或紫色:白色=9:7(4分,写出一个给2分)
(4)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否(1分),两者杂交后代三倍体不可育,两者存在生殖隔离(1分)
(5)① 3/2 ②L
28、(16分)
(1)净化水体 水平 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
(2)核酸
(3)分解者 自动调节能力
好氧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CO2有利于水绵生长,水绵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促进好氧细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4)协调与平衡
29、(16分)
(1)探究(不同浓度的)铅对植物生长发育(或萌发率、主根长、株高)的影响
(3)应增设一组用蒸馏水处理的空白对照组
(4)均下降(均降低)
铅能抑制作物根的生长发育,且这种抑制随铅浓度的增高而加强
(5)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食物链的富集(生物富集)
(6)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 (7)负反馈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gdtCBm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