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伯乐马生物考前信息题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495872&uk=352593653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C.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加工
D.质粒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
1A【解析】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形成,而细胞壁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质粒只是环状的DNA,线粒体是双层膜的结构里面有DNA。
2、右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①~④表示构成膜结构的物质,a~d表示跨膜运输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④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
B.③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固定不动的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是c
D.a物质可能是O2,d物质可能是CO2
2A【解析】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图中①为糖蛋白,②④为蛋白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分子,③为磷脂分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c为主动运输;a物质进出细胞需要载体协助完成,O2进入细胞是自由扩散;b物质可能是CO2。
3、研究发现,汞离子对植物的细胞膜、线粒体的嵴和叶绿体的类囊体有破坏作用。植物受汞污染后
A.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减弱,导致第一、第三阶段减弱
B.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减弱,第一、第二阶段不受影响
C.叶肉细胞的光反应速率下降,导致暗反应速率下降
D.根尖细胞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下降,吸水能力不受影响
3C【解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线粒体的嵴是其内膜的一部分,故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减弱,导致第一、第二阶段也受影响;叶肉细胞中的光反应场所是类囊体,由于类囊体被汞离子破坏,故光反应速率下降,导致暗反应速率下降;由于根尖细胞呼吸作用强度下降,故其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下降,吸水能力也受到影响。
4、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时有些酶的活性会增强
B.分化和癌变过程中均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
C.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白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D.衰老细胞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等特征
4B【解析】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只是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存在着与癌症有关的基因,这些基因的正常表达是个体发育、细胞增殖、组织再生等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这些基因只有发生突变时才有致癌作用,变成癌基因。这些具有引起细胞癌变潜能的基因称为原癌基因,原癌基因属于显性基因,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发生突变,就会引起细胞癌变。原癌基因的这种变化称为原癌基因的激活。所以遗传物质有所不同p分页标题e
5、下表是教材中的实验要观察的对象或目的及对应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名称 观察的对象或目的及对应的操作
A 检测豆浆中的脂肪 用苏丹Ⅲ染色,然后做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
B 观察细胞再的染色体 用龙胆紫或吡罗红对根尖分生区细胞染色
C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用15N标记噬菌体,并用此侵染细菌
D 判断植物细胞的死活 用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来判断
5D【解析】检测花生子叶中的脂肪,切片、制片,用苏丹Ⅲ染色,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用32P或35S标记噬菌体,并用此侵染细菌。
6、一个T2噬菌体的所有成分均被3H标记,其DNA由6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鸟嘌呤占全部碱基的1/6,用该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51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含3H的培养基制备标记噬菌体
B.该过程共需要6×105个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C.少数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带有放射性
D.子代噬菌体可因基因重组而表现出不同性状
6B【解析】噬菌体属于病毒,不能进行基因重组,也不能用普通培养基直接制备。虽然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带有放射性,但在侵染时蛋白质外壳并不进入细菌体内,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所需的原料均来自于无放射性的细菌,故均无放射性。由题意,鸟嘌呤占DNA全部6000对碱基的1/6,即2000个,则在该DNA中,胸腺嘧啶为4000个。由于亲代的DNA参与子代的半保留复制,故151个子代噬菌体共需150份原料,即需要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4000个×150=600000个=6×105个。
7、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基因碱基序列改变出现的新性状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B.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但肯定会表现出新的性状
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不一定会导致基因种类、数目的变化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的移接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7C【解析】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即发生了基因突变,若此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一般是不会遗传给后代;基因重组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只可能产生新的基因组合,但新的基因组合也不一定就表现出新的性状,如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杂交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重组,但没有表现出新的性状;染色体片段缺失过程中如缺失的部分对应DNA片段上没有基因存在,则不会导致基因种类、数目的变化;非同源染色片段的移接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能发生。
8、下图所示的是某地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强度与时间分布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棕蝙蝠比银毛蝙蝠、蓬毛蝙蝠更适于夜间的觅食活动p分页标题e
B.蝙蝠的夜间觅食能有效降低被许多天敌捕食的风险
C.三者之间捕食关系的存在,会影响蝙蝠活动的时间和范围
D.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说明其间存在共生关系
B【解析】分析曲线可知,银毛蝙蝠和蓬毛蝙蝠的活动时间比棕蝙蝠相晚,更适于夜间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三种蝙蝠之间属于竞争关系而不是捕食或共生关系,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有利于降低它们之间的竞争压力。这种相互错开觅食,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蝙蝠夜间觅食,既可以降低与白天觅食的食虫鸟之间的竞争关系,也避免遭遇许多天敌的白天捕食。
9、某电池厂旁的河流淤泥中的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清除出河底大部分含镉的沉积物后,经过9代繁衍,研究人员发现蠕虫重新对镉变得脆弱敏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蠕虫对镉有抵抗力是镉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B.清除镉后,环境对相应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减弱
C.蠕虫重新对镐变得脆弱敏感说明出现了蠕虫新物种
D.在清除镉后的9代繁衍中,蠕虫种群发生了退化
9B【解析】蠕虫对镉的抗性的产生是镉对蠕虫选择的结果,清除出河底大部分含镉的沉积物后环境对镉的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将会减弱,抗性基因的频率将会下降,从而导致生物进化。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出现生殖隔离。
10、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 其余部位均正常。下图是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的产生与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
B.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
C.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
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10C【解析】根据图示可知,未兴奋时正常部分膜外为正电位,由于记录仪的指针偏右,说明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兴奋传到b点时,a点部分膜外恢复正电位,故记录仪的指针仍将向右侧偏转;该实验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兴奋的产生与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
1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增加
B.与淋巴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
C.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在内环境中被分解
D.人体非特异性免疫不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11D【解析】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在突触间隙中被分解,突触间隙中的液体为组织液。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
l2、玉米株色紫色对绿色是显性,分别由基因PL和pl控制。某科学家以玉米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右图所示,则Fl中出现绿株的根本原因是p分页标题e
A.该变异是由隐性基因突变成显性基因引起
B.射线处理导致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
C.射线处理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结构缺失
D.该变异无法用显微镜观察,也不能传递到子二代
12C【解析】根据图示,因射线处理导致紫株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一条含有PL基因的染色体丢失了部分基因,其中包括PL基因,这属于染色体结构方面的变异,而不属于基因突变的范畴。该变异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也能遗传为下一代。
13、将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某经济作物分为两组,Ⅰ组用遮光网处理以降低光照强度,Ⅱ组不做处理,分别测定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段,Ⅰ组植株叶肉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植株在________点时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少;若增加Ⅰ组的透光量(其他条件不变),c点应向_________移。
(2)与e点相比,f点时叶绿体内ATP的含量_______(填“高”或“低”)。
(3)根据该实验结果,提出在大棚栽种时提高该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
(4)若Ⅱ组植株在d点时线粒体中产生的CO2更多,则此时Ⅱ组植株的总光合速率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Ⅰ组植株,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c 左
(2)高
(3)在dg对应的时间段(约1:30—3:30)进行遮光处理
(4)大于 Ⅱ组植株线粒体中产生的CO2更多,说明Ⅱ组植株的呼吸速率大于Ⅰ组,且d 点时两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相等,所以Ⅱ组植株的总光合速率大于Ⅰ组
【解析】(1)ab段表明植株叶肉细胞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有氧呼吸,故其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c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该点之前是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之后是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故点c时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少。若增加Ⅰ组的透光量,即光合作用强度增大,故c点应向左移。(2)e点比f点净光合速率要高,e点比f点消耗ATP的量多,故说明f点时叶绿体内ATP的含量较高。(3)根据图示,可在dg对应的时间段(约1:30—3:30)进行遮光处理,可提高大棚栽种该作物的产量。(4)若Ⅱ组植株线粒体中产生的CO2更多,说明Ⅱ组植株的呼吸速率大于Ⅰ组,由于d 点时两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相等,所以Ⅱ组植株的总光合速率大于Ⅰ组。
14、医学上常使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所引起的疾病。图中①~⑤分别表示不同抗生素抑制细菌的作用情况,字母a、b、c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F、R表示不同的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____________;④表示______________。p分页标题e
(2)细菌在正常状态下,c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也会有损失,其原因是_______。
(3)人类滥用抗生素往往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其实质是_____。
(4)在基因工程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常用到图中的R,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N个细菌的F用32P标记后,放在31P的培养液中连续分裂 m次 ,含31P标记的细菌有______个。
14(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 抑制细菌DNA的转录
(2)mRNA上有些碱基序列不能编码氨基酸,如终止密码
(3)定向选择,菌群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加
(4)R的DNA分子较小、裸露,独立于拟核之外;有限制酶的切点;有标记基因;在受体细胞能复制(自我复制或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进行同步复制)
(5)2mN
【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①表示抗生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④表示抗生素抑制细菌DNA的转录。(2)c表示翻译过程,由于终止密码子不一定就在mRNA的最尾端,因此终止密码子及终止密码子以后的碱基序列不再编码蛋白质,所以,翻 译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也会有损失。(3)由于抗生素的定向选择,会使抗药基因频率不断增加,从而细菌不断产生耐药性。(4)图中的R表示质粒,由于其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有标记基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因此常做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5)F指细菌的拟核DNA,1个细菌的DNA被标记,经m次复制后,子代的DNA分子中都含有31P,只有2个DNA分子含32P,每个细菌经m次复制后的DNA个数为2m个,所以这样的N个细菌经m次分裂后,有2m•N个细菌含31P标记。
15、“甲亢”是人类的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调控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亢患者表现为容易激动、失眠、心跳增快
等,这说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之一是 ,
同时也说明了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
。
(2)临床上常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查甲亢,原因
是甲状腺激素能够通过 运输到全身。
甲亢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很低,其主要原因
是过程 (填图中数字)加强的结果。
(3)图中激素B能与甲状腺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甲状腺细胞的反应,这反映出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能进行 。有些甲亢患者的体内产生了大量激素B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激素B受体且充当激素B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应称为 病。
(4)下丘脑也能通过传出神经直接调节甲状腺的活动,此时相应的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传导到甲状腺,此反射弧中的效应器由 组成。
15(1)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神经系统的功能p分页标题e
(2)体液(或答“血液”) ④(或“④⑤”)
(3)细胞间信息交流 自身免疫病
(4)电信号 传出神经末梢和甲状腺
【解析】(1)根据题中描述的甲亢患易表示为激动、失眠、心跳增快等现象,说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之一是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同时也说明了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2)甲状腺激素能够通过体液(或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的。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并分泌的,而垂体分泌激素又受下丘脑调控,同时还受到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故其主要原因是过程④和⑤加强的结果。(3)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能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有些甲亢患者的体内产生了大量激素B受体的抗体,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应称为自身免疫病。(4)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到甲状腺,此反射弧中的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图中为甲状腺)组成。
16、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第Ⅰ代将色盲基因传递给Ⅲ-10个体的途径是__________(用数字和“→”表示),这种传递特点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
(2)如果色觉正常基因为B,红绿色盲基因为b,正常肤色基因为A,白化病基因为a,Ⅱ-4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Ⅲ-7个体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
(3)红绿色盲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而白化病基因则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
(4)假设Ⅰ-1个体不携带色盲基因,如果Ⅲ-8个体与Ⅲ-10个体婚配,后代两病都患的概率是__________。
【解析】(1)Ⅲ-10个体的色盲基因来源是:Ⅰ?2→Ⅱ?5→Ⅲ?10,这种现象叫交叉遗传。(2)由于Ⅲ-8个体是白化病患者,故一定有一个白化基因是来自Ⅱ-4个体的,因此,Ⅱ-4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Ⅱ-3个体基因型是AaXBY,按分离定律,Aa×Aa→1/3AA、2/3Aa,又从图中可知Ⅲ-7不是色盲男子,由此可以判断Ⅲ-7个体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3)由遗传系谱图可推断出色盲病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4)Ⅲ-8个体1/2aaXBXb,Ⅲ-10个体的基因型为2/3AaXbY,因此后代两病皆患的概率是1/12。
16(1)Ⅰ2→Ⅱ5→Ⅲ10 交叉遗传
(2)AaXBXb 1/3
(3)X 常
(4)1/12
17、罗汉果甜苷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它分布在罗汉果的果肉、果皮中,种子中不含这种物质,而且有种子的罗汉果口感很差。为了培育无子罗汉果,科研人员先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罗汉果,诱导其染色体加倍,得到下表所示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p分页标题e
处理 秋水仙素浓度(%) 处理株或种子数 处理时间 成活率(%) 变异率(%)
滴芽尖生长点法 0.05 30 5d 100 1.28
0.1 86.4 24.3
0.2 74.2 18.2
(1)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 。选取芽尖生长点作为处理的对象,理由是 。
(2)上述研究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研究表明,诱导罗汉果染色体加倍最适处理方法是 。
(3)鉴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确认罗汉果染色体数加倍最直接的证据。首先取变异植株幼嫩的茎尖,再经固定、解离、 、 和制片后,制得鉴定植株芽尖的临时装片。最后选择处于 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
(4)获得了理想的变异株后,要培育无子罗汉果,还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 。
17(1)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 芽尖生长点细胞分裂旺盛,易变异
(2)秋水仙素的浓度 处理植株的成活率和变异率 以0.1%秋水仙素滴芽尖生长点
(3)漂洗、染色 有丝分裂中期
(4)用四倍体罗汉果与二倍体杂交,获得三倍子无籽罗汉果
【解析】(1)在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被处理的组织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之所以选取芽尖生长点作为处理的对象,理由是芽尖生长点部分的细胞分裂能力强,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易发生变异。(2)根据表中信息可推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秋水仙素的浓度,因变量是被处理植株的成活率和变异率;表中数据显示,在使用浓度为0.1%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芽尖生长点,变异率最高。(3)在制作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过程中,要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过程,在显微观察时应在视野中观察中期细胞,因为此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较为固定,易于染色体数目的统计。(4)本题可借鉴教材中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即选用四倍体罗汉果与二倍体杂交,便可获得三倍子无籽罗汉果。
18、1984年3月9日,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由中国兽医博士旭日干与日本人筑波共同培育成功,旭日干于1989年培育出了中国首胎“试管绵羊”及“试管牛”,如今胚胎工程已经成功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请回答有关胚胎工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
(1)哺乳动物成熟的精子外形似蝌蚪,分头、颈、尾三大部分,是由精细胞变形得到的,其中的________结构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________发育为头部 的顶体,________演变为精子的尾。
(2)卵子与精子在发生上最大的不同是卵泡形成和储备是在________时期,而精子是在初情期开始的;雌性刚排出的卵并非成熟的卵子,要在精卵结合的过程完成减数分裂,所以用于体外受精采集的卵母细胞必须培养到减数分裂的________期才能与精子进行受精。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受精阶段,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和第二道屏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p分页标题e
(3)受精卵形成后,要在体外培养成早期胚胎才能移入母体子宫内,一般需要胚胎发育至________期,将其移植到________的其他雌性动物体内;若需要进行胚胎分割,要注意将胚胎的________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的胚胎恢复和进一步发育,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动物________(填“有性”或者“无性”)繁殖的方法之一。
【解析】(1)精细胞在变形形成精子时,其中的细胞核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高尔基体发育为头部的顶体,中心体演变为精子的尾 。(2)哺乳动物卵 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出生前完成的,这是精子和卵子在发生上的重要区别;受精时,卵子必须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具备与精子的受精能力;当在卵黄膜和透明带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时,说明卵子已经完成了受精,这是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受精时,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的封闭作用。(3)不同动物胚胎移植的时间不同,但一般需要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胚胎移植的“受体”必须是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雌性动物;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由于胚胎得到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动物的无性生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
18(1)细胞核 高尔基体 中心体
(2)出生前(胎儿) 第二次分裂中 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有两个极体 透明带反应 卵黄膜封闭作用
(3)桑椹胚或囊胚 同种(或同种生理状态相同的) 内细胞团 无性
19、下图为某工厂设计的芦柑加工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出汁率,过程②可使用 酶处理,该酶是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半乳糖醛酸酶、 酶,为提高该酶的利用率常采用 技术;过程③常常接种的菌种是 ,并且需要严格控制氧分压。
(2)芦柑果皮可用来提取香精油,过程④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法。为提高出油率,材料需经过石灰水 处理,然后漂洗。
(3)现获得一株无子突变芦柑,研究人员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突变植株,最好采用 的方法,该过程中需要对外植体进行 处理。
(4)在上述过程中,所用到的培养基及器材都需要严格灭菌,工作台需要用 擦拭。培养基中除基本营养成分之外,还需要添加 。
19(1)果酒 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 固定化酶 酵母菌
(2)压榨 浸泡
(3)植物组织培养 消毒
(4)70%的酒精 植物激素
【解析】(1)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是榨取的果汁变得更容易,而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也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工业上为提高该酶的利用率常采用固定化技术;果酒制作需要的菌种为酵母菌。(2)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萃取等,过程④最好采用的方法是压榨法。(3、4)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突变植株,最好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在植物组培之前,工作台需要用70%的酒精擦拭,所用到的培养基及器材都需要严格灭菌,需要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培养基中除基本营养成分之外,还需要添加植物激素。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