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pJBquuv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并且对生物自身可能有害
B. DNA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
C.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可以产生新的性状
D. 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的过程中
考点: 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区别与联系,可遗传变异与不遗传变异,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 解:A、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和多害少利性,A正确;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的片段并非都是基因,故序列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B错误;
C、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可以产生新性状,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只是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即基因重组不能产生心性状,只是原有性状的重新组合,C错误;
D、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辨析能力.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等位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2.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其根本原因( )
A. 基因突变频率高 B. 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
C. 产生许多新的基因 D. 更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异
考点: 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分析: 无性生殖是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亲体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代基本保留了母体的特性.
而有性生殖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其中存在基因的分配和重组的过程,所以变异性更大.
解答: 解:A、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如果外界环境相同,其突变率也无较大差别,A错误;
B、有性生殖过程需要亲本经过减数分裂产生有性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多种类型的生殖细胞,这样导致后代具有较大的变异性,B正确;
C、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过程中均会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均能发生基因突变,因此它们均能产生新基因,C错误;
D、环境因素对两种生殖方式变异的影响没有差别,D错误.
故选:B.p分页标题e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
3.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 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
C. 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
D.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考点: 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分析: 1、基因重组: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
解答: 解: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A错误.
B、基因重组不能形成新基因,但能形成多种基因型,B正确;
D、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是一种可遗传变异,C正确;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重组的意义和基因重组的类型,属于中档题.
4.若果蝇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缺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减少
B. 碱基配对方式可能发生改变
C. 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结构都发生改变
D. 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考点: 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对基因突变的概念的考查.
1、基因突变是由于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基因控制的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
解答: 解:AB、果蝇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缺失,可能会导致基因突变,不会改变基因的数量和碱基配对方式,AB错误;
C、果蝇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缺失,只可能导致一个基因突变,C错误;
D、若是碱基对缺失发生在内含子部位,则不会导致基因控制的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D.
点评: 对于基因突变和基因突变与性状改变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同分裂时期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判定每个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 )
A.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突变 ③基因突变
B. 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②基因突变 ③基因重组p分页标题e
C.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突变 ③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 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②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③基因重组
考点: 基因重组及其意义;细胞的减数分裂;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 明确各个细胞分裂的方式:①②为有丝分裂,③为减数分裂;再根据各种变异发生的范围和类型来判断 ①②③的变异类型.
解答: 解:图中①②分别属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A与a所在的DNA分子都是经过复制而得到的,所以图中①②的变异只能属于基因突变;③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A与a的不同可能来自于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但亲本的基因型为AA,因此③变异只能是基因突变.
故选:A.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可遗传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若图中所示的个体基因型为Aa,则各个细胞中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若上述细胞来自于同一器官,最可能是卵巢.
6.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利用基本培养基中的简单的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如色氨酸,但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生化反应的某一步骤不能进行,而致使某些必需物质不能合成,它就无法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某科学家利用紫外线处理野生型大肠杆菌后,得到4种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突变体.已知A、B、C、D、E是合成色氨酸的中间体,突变菌株甲~丁在无色氨酸的培养基中,仅添加A~E中一种物质,其生长情况如下表.(“+”表示能生长,“?”表示不能生长)
A B C D E
甲突变菌 + ? + ? +
乙突变菌 ? ? + ? ?
丙突变菌 + ? + + +
丁突变菌 ? ? + ? +
分析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大肠杆菌能发生基因突变,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B. 大肠杆菌发生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随机的
C. 可以用野生型大肠杆菌获得突变体,也可以利用突变体获得野生型大肠杆菌
D. D、大肠杆菌正常菌株合成色氨酸的途径是:B→D→A→C→E
考点: 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 由题干信息,“但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生化反应的某一步骤不能进行,而致使某些必需物质不能合成,它就无法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紫外线处理的结果是出现了不同的突变体,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故可以用野生型大肠杆菌获得突变体,也可以利用突变体获得野生型大肠杆菌;代谢途径中最靠后的物质将使最多数目的突变体生长,最靠前的物质使最少数目的突变体生长,大肠杆菌正常菌株合成色氨酸的途径是:B→D→A→E→C.p分页标题e
解答: 解:A、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结构,所以其能发生基因突变,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A正确;
B、由题意知,用紫外线处理野生型大肠杆菌后,得到4种突变体,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正确;
C、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可以用用野生型大肠杆菌获得突变体,也可以利用突变体获得野生型大肠杆菌,C正确;
D、由分析知,大肠杆菌正常菌株合成色氨酸的途径是:B→D→A→E→C,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和题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基因突变、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等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
7.下列有关染色体变异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
B.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
C. 染色体结构改变或数目增减都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D. 染色体变异可能导致基因数目改变,也可能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
考点: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分析: 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解答: 解:A、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如由配子发育而来,属于单倍体,A正确;
B、单倍体可以含有1个或几个染色体组,故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不一定是二倍体,还可以是多倍体,B错误;
C、由于染色体缩短变粗被染色后能在显微镜中观察到,所以染色体结构改变或数目增减都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C正确;
D、染色体变异可能导致基因数目改变,也可能因结构变异而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如图是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B. 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 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D. 染色体1、3、5、7之间形态上各不相同,功能上存在相互作用
考点: 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 染色体组是指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功能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p分页标题e
基因重组包括:交叉互换型和自由组合型,此处的交叉互换是指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片段交换;而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是指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的交换.
解答: 解:A、图中1和2、3和4、5和6、7和8属于同源染色体,所以染色体1、3、5、7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A错误;
B、染色体3和6属于非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错误;
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2号是Y染色体,C错误;
D、染色体1、3、5、7构成一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在形态上各不相同,功能上存在相互作用,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染色体组、基因组以及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区别等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明确该果蝇是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并且能熟记相关概念,区分交叉互换型的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9.下图示的细胞或基因型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依次是( )
A. 5、4、4、1 B. 4、2、4、4 C. 2、4、2、1 D. 2、4、4、1
考点: 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 1、细胞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细胞内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2、根据基因型判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根据细胞的基因型确定控制每一性状的基因出现的次数,该次数就等于染色体组数.
解答: 解:分析甲图可知,该细胞中大小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5条,因此含有5个染色体组;乙图中等位基因的数目是4个,因此含有4个染色体组;丙图中等位基因的数目是4个,因此含有4个染色体组;丁图中不含等位基因,因此含有1个染色体组.
故选:A.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染色体组的概念和判断染色体组数目的方法,旨在考查学生对染色体组的概念的理解和对判断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10.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与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的原理不同
B.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洋葱根细胞中的染色体
C.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冲洗细胞固定过程中使用的卡诺氏液
D. 不能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考点: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分析: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
1、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p分页标题e
解答: 解:A、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与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的原理相同,都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
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对染色体进行染色,使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固定细胞形态,B错误;
C、使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要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C正确;
D、用光学显微镜能直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变化,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选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及分析、实验结果等,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1.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②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不同③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应含有24条染色体④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考点: 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 染色体组是细胞中含有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
解答: 解:①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不含同源染色体,①正确;
②非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一般不同,②正确;
③人有46条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中有23条染色体,③错误;
④单倍体的体细胞中由1个或多个染色体组,④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染色体组、单倍体,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染色体组的判断,明确单倍体的发育起点是配子,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
12.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图列出的几种改变情况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改变的是( )
A. B. C. D.
考点: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分析: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使得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解答: 解:A、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则A种缺失D、E片段,A错误;
B、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则B中基因片段顺序改变,属于倒位,B错误;
C、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则C中缺失B片段,属于缺失,C错误;
D、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则D中发生基因突变,使得基因结构发生改变,但染色体结构未改变,D正确.p分页标题e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3.科研人员利用秋水仙素诱发二倍体草莓染色体加倍,进行了培育四倍体草莓的探究实验.每个实验组选取50株草莓幼苗,以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它们的幼芽,得到如图所示结果.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培育出的四倍体草莓植株的叶、果实和种子更大,一些营养物质的含量也有所增加
B. 实验中各组草莓幼苗数量应该相等,实验的因变量是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
C. 由实验结果可知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1天最容易成功
D. 实验中之所以处理幼芽而不是成熟植株,是因为幼芽分裂旺盛,更易诱导加倍
考点: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分析: 从柱状图可见,相同时间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时,多倍体的诱导率不同;秋水仙素同一浓度处理不同时间时,多倍体的诱导率也不同.其中在用秋水仙素浓度为0.2%处理1天的情况下,诱导形成的四倍体芽的数目最多.
解答: 解:A、多倍体植株的叶、果实和种子较大,营养物质丰富等特点,A正确;
B、秋水仙素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是本实验的自变量,B错误;
C、图中信息可知,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均影响多倍体的诱导率,并且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1天,诱导率较高,C正确;
D、幼芽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细胞分裂时更易诱导加倍,所以实验中处理的对象是幼芽而不是成熟植株,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多倍体育种、实验分析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1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及基因组计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先天性心脏病都是遗传病
B.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C. 在人类的遗传病中,患者的体细胞中可能不含致病基因
D. 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23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
考点: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分析: 1、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2、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解答: 解:A、先天性心脏病不一定是由遗传物质该病引起的,因此不一定是遗传病,A错误;
B、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错误;
C、在人类的遗传病中,患者的体细胞中可能不含致病基因,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含致病基因,C正确;p分页标题e
D、由于X染色体与Y染色体是异型同源染色体,因此人类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2条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1条Y染色体,共24条,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人类基因组计划及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15.调查人群中常见的遗传病时,要求计算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N).若以公式N= ×100%进行计算,则公式中a和b依次表示( )
A. 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人数,各类单基因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
B. 有某种遗传病病人的家庭数,各类单基因遗传病的被调查家庭数
C. 有某种遗传病病人的家庭数,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家庭数
D. 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
考点: 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分析: 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
解答: 根据题意,调查人群中常见的遗传病时,先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统计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人数和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总人数;然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即以公式N=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人数÷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总人数×100%,求出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所以公式中a和b依次表示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调查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6.正常的家系中可能生出先天性愚型患儿,生出先天性愚型患儿的比例在20岁的母亲中约占 ,30岁的母亲中约占 ,40岁的母亲中约占 ,在45岁以上的母亲中则高达 .下列预防先天性愚型的措施中,效果不好的是( )
A. 遗传咨询 B. 产前诊断
C. 适龄生育 D. 胎儿染色体筛查
考点: 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分析: 1、遗传咨询是降低遗传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常见的遗传咨询对象有以下几种:(1)夫妇双方或家系成员患有某些遗传病或先天畸形者;(2)曾生育过遗传病患儿的夫妇;(3)不明原因智力低下或先天畸形儿的父母;(4)不明原因的反复流产或有死胎死产等情况的夫妇;(5)婚后多年不育的夫妇;(6)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7)长期接触不良环境因素的育龄青年男女;(8)孕期接触不良环境因素以及患有某些慢性病的孕妇;(9)常规检查或常见遗传病筛查发现异常者.p分页标题e
2、先天性愚型是由于体细胞中多了一条常染色体(21号染色体有3条),其原因是减数分裂时,第21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导致精子或卵细胞中多了一条染色体.
解答: 解:A、先天性愚型是父亲或母亲发生染色体变异形成异常的生殖细胞造成的,进行遗传咨询意义不大,A错误;
BD、进行产前诊断或对胎儿进行染色体筛查是预防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有效方法,BD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随着母亲生育年龄的增大,先天性愚型患儿的概率逐渐增加,因此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是适龄生育,C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监测和预防的措施,能结合题中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7.将某种植物的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对③的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由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 通过⑤⑥植株杂交得到的⑧植株属于新物种
C. 由③到⑦,再到⑨过程涉及的育种方法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 由⑦到⑨的过程中会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考点: 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 1、四种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1)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2、分析题图:图中③→④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③→⑤→⑩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③→⑤、③→⑥、⑤×⑥→⑧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③→⑦→⑨是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解答: 解:A、由③到④为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A正确;
B、通过⑤⑥植株杂交得到的⑧植株所含染色体数目与该生物不同,属于新物种,B正确;
C、由③到⑦再到⑨为单倍体育种,该方法得到的后代均为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因此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正确;
D、由⑦到⑨的过程中会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应用,重点考查育种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原理、方法、优点、缺点、实例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8.杂交育种除能选育新品种外,杂交的另一个好的结果是获得( )p分页标题e
A. 纯种 B. 杂种表现的优势
C. 基因突变 D. 染色体变异
考点: 杂交育种.
分析: 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除了可以选育新品种,杂交育种还可以获得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杂合体在一种或多种性状上优于两个亲本的现象.例如不同品系、不同品种、甚至不同种属间进行杂交所得到的杂种一代往往比它的双亲表现更强大的生长速率和代谢功能,从而导致器官发达、体型增大、产量提高,或者表现在抗病、抗虫、抗逆力、成活力、生殖力、生存力等的提高.
解答: 解:A、杂交育种的另一个结果是获得杂种优势,A错误;
B、杂交育种除了可以选育新品种,还可以获得杂种优势,B正确;
C、基因突变是诱变育种的原理,不是杂交育种的结果,C错误;
D、染色体变异是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不是杂交育种的结果,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杂交育种的意义,要求考生识记杂交育种的原理、过程、优点和缺点,明确杂交育种除了可以选育新品种,还可以获得杂种优势,进而选出正确的答案.
19.下列与各种育种方法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基因工程中剪切基因和质粒的工具是限制酶
B. 人工诱变育种常用的物理处理手段是辐射
C. 杂交育种中基因的重新组合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时候
D. 为了大量表达目的基因常用发酵罐培养转基因细菌
考点: 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 1、基因工程至少需要三种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
2、几种常见的育种方法:
方法 依据原理 方法 优点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自交→选育→自交 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
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作物空间技术育种 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加速育种进程
植物体细胞杂交 细胞膜流动性、细胞全能性 让不同生物细胞原生质融合,同种生物细胞可融合为多倍体 按照人们意愿改变细胞内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且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解答: 解:A、基因工程中限制酶可以将目的基因和质粒进行切割,A正确;
B、人工诱变育种常用的物理处理手段是辐射诱变,激光诱变,B正确;
C、杂交育种中基因的重新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雌雄配子的过程中,C错误;
D、由于细菌等原核细胞多为单细胞生物,繁殖速度快,则大量表达目的基因常用将细菌在发酵罐内发酵,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应用的相关知识点,要求考生了解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植物体细胞杂交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p分页标题e
20.科学家采用了不同的育种手段培养新品种,以下各种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奔跑速度快的公马和耐力持久的母马交配,所生小马不一定跑得快耐力持久
B. 选择育种是一种古老的育种方法,它的局限性在于进展缓慢,可选择的范围有限
C. 利用人工诱变育种能够提高突变率的优点,处理少量材料即可得到人们所需品种
D. 对于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外排放转基因细菌等必须严加管制
考点: 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 1、四种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1)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2、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解答: 解:A、将奔跑速度快的公马和耐力持久的母马交配,由于基因自由组合,所生小马不一定跑得快耐力持久,A正确;
B、选择育种是一种古老的育种方法,它的局限性在于进展缓慢,可选择的范围有限,B正确;
C、利用人工诱变育种能够提高突变率,但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因此处理少量材料难以得到人们所需品种,C错误;
D、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与细菌或病毒杂交,重组出有害的病原体,故对于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向外排放转基因细菌等必须严加管制,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及育种、转基因技术,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原理、方法及优缺点;识记转基因技术的概念及意义,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21.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
A. 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
B. 一个森林中的全部蛇
C. 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全部大熊猫
D. 一间屋中的全部蟑螂
考点: 种群的特征.
分析: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
解答: 解: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包括多个物种,不属于种群,A错误;
B、一个森林中的全部蛇包括多个物种,不属于种群,B错误;
C、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全部大熊猫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属于种群,C正确;
D、一间屋中的全部蟑螂包括多个物种,不属于种群,D错误.p分页标题e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解题关键是理解种群概念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全部个体”.
22.某一瓢虫种群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体色的个体,这一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黑色)b(红色)控制.如果BB个体占18%,Bb个体占78%,则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 )
A. 18%、82% B. 57%、33% C. 57%、43% D. 92%、8%
考点: 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 在种群中,已知种群中果蝇的基因型频率计算种群基因频率的方法是: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
解答: 解:已知该种群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Bb占78%,bb占1?18%?78%=4%.因此,B的基因频率=BB的基因型频率+ Bb的基因型频率=18%+ ×78%=57%,b的基因频率=1?B的基因频率=43%.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变化,要求考生识记基因频率的概念,掌握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3.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说明( )
A. 突变是不定向的
B. 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 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D. 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害的
考点: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 基因突变的特征:(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2)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4)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解答: 解:由题意知,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基因突变的有害性),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了(有利性),这说明同一种变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于生存能力的影响不同,即基因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特点及生物对环境的选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下列与生物进化有关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B. 两个种族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
C. 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D.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p分页标题e
考点: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等,A正确;
B、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正确;
C、新物种的形成的过程为:地理隔离→突变、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因此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C正确;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5.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 )
A. 单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 B. 多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
C. 单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D. 多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考点: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 生物进化的过程是: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由厌氧型到需氧型.
解答: 解:单细胞生物比多细胞生物更低等,根据生物进化的过程,最早出现的应该是单细胞生物,地球早期的环境是无氧的,因此最早出现的应为进行无氧呼吸的单细胞生物,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二、必做题:共20分
26.请回答下列有关育种的问题:
(1)杂交育种是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类型而选育新品种的方法,其过程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 优良性状(或优良基因) 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 选择 和 培育 获得新品种.
(2)若这两个杂交亲本各自具有期望的优点,则杂交后,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其原因是F1在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位于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基因白由组合,或者位于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
(3)豌豆子叶经诱变处理,由黄色(Y,野生型)变为绿色(y,突变型).Y和y的基因翻译产物分别是SGRY蛋白和SGRy蛋白,其部分氨基酸序列见下图,据图推测,Y基因突变为y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 替换 和 增添 ,进一步研究发现,SGRY蛋白和SGRy蛋白都能进入叶绿体,可推测,位点 ③ 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常,从而使蛋白调控叶绿素降解的能力减弱,最终使突变型豌豆子叶和叶片维持“常绿”.p分页标题e
(4)三倍体西瓜无籽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该变异可遗传给后代的原因是 无籽性状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 1、基因重组的类型:
(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2、杂交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
(2)方法:杂交→自交→选种、连续自交→直到后代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3)优点: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个个体上;
(4)缺点:周期长等.
解答: 解:(1)杂交育种的优点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优良性状(优良基因)通过杂交重组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
(2)若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其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包括两种类型,即自由组合型(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型(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
(3)根据图可以看出,Y蛋白和y蛋白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有3处变异,①处氨基酸由苏氨酸变成丝氨酸,②处氨基酸由天氨酸变成赖氨酸,可以确定是基因相应的碱基对发生了替换,③处多了两个氨基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所以可以确定是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能进入叶绿体说明①②处的突变没影响,应是③处突变的结果.
(4)三倍体西瓜无籽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三倍体无籽西瓜是多倍体育种的产物,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因此该变异可遗传给后代的原因是无籽性状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故答案为:
(1)优良性状(或优良基因) 选择 培育
(2)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3)替换 增添 ③
(4)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无籽性状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杂交育种等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识记杂交育种的原理、方法、优点、缺点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27.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在19世纪之前,体色绝大多数都是浅色的.在20世纪中期,黑色的桦尺蠖却成了最常见的类型.请根据进化理论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p分页标题e
(1)按照拉马克的进化观点,桦尺蠖的适应特性的形成是由于 用进废退 和 获得性遗传 .
(2)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关于遗传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 基因 水平,关于自然选择作用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 种群 为基本单位.
(3)在对桦尺蠖的某一值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DD和dd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的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该种群再次调查,发现DD和dd的基因型频率依次变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否 (填“是”或“否”),理由是 种群的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
(4)利用基因频率计算桦尺蠖的基因型频率时,需要在五个假设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请写出其中任意两个:① 种群非常大 ② 所有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 .
考点: 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动力,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由于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达尔文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同时他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1)根据拉马克的进化观点,桦尺蠖的适应特性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结果.
(2)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关于自然选择作用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3)在对桦尺蠖的某一值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DD和dd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的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该种群再次调查,发现DD和dd的基因型频率依次变为4%和64%,尽管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发生了变化,但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故为发生进化.
(4)利用基因频率计算桦尺蠖的基因型频率时,必须是达到遗传平衡的种群才可以,需要在五个假设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这些条件有种群非常大;所有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Dd控制的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D和d都不产生突变.p分页标题e
故答案为:
(1)用进废退 获得性遗传
(2)基因 种群
(3)否 种群的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4)种群非常大;所有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Dd控制的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D和d都不产生突变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三、【选修一】:15分
28.某地由于独特的土壤气候环境,具有优质果品生产先天的资源优势,被国际果业界认定为“蜜橘绝佳产地”.但由于缺乏农产品的深加工企业,近几年柑橘滞销现象严重.
(1)当地政府想引入一个大型的果酒加工厂,需要的发酵菌种是 酵母菌 .分离纯化上述菌种所用的培养基属于 固体 (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 固体斜面 培养基上临时保藏.
(2)橘皮可用作提取胡萝卜素和橘皮精油的原料.提取胡萝卜素常采用 萃取 法,需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其目的是 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 ;提取橘皮精油时,为避免 水蒸气蒸馏 时有效成分水解和使用 水中蒸馏 (填“水中蒸馏”或“水上蒸馏”或“水气蒸馏”)法产生原料焦糊的问题,常采用 压榨 法.
(3)为了保持某橘子品种的品质,可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试管苗.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 低 (填“高”或“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
考点: 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
分析: 果酒的制作利用了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原理.筛选分离目的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主要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菌种的保藏方法有试管临时保藏法和甘油管藏法.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法.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植物激素.
解答: 解:(1)果酒发酵常用的菌种是酵母菌.筛选、分离和纯化酵母菌常用固体培养基进行接种培养.菌种可以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中进行临时保藏.
(2)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常用萃取法,为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萃取时需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提取橘皮精油时,为避免水蒸气蒸馏时有效成分水解和使用水中蒸馏法产生原料焦糊的问题,常采用压榨法提取.
(3)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植物激素,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
故答案为:
(1)酵母菌 固体 固体斜面
(2)萃取 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 水蒸气蒸馏 水中蒸馏 压榨p分页标题e
(3)低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果酒的发酵原理及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四、【选修一】:15分
29.根据生物技术实践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细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 有机磷农药 ,制成选择培养基进行分离:若想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稀释涂布平板法 .
(2)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技术是 无菌技术 .
(3)在月季花粉发育的过程中,只有某一个时期对离体刺激敏感,一般来说,在 单核期 期,花药培养成功率较高.
(4)在腐乳的制作时,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 沸水 消毒.
(5)某兴趣小组将豆腐块灭菌,接种微生物后培养2天,加入适量食盐,经密封放置10天后制成豆腐乳.在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低,其原因是豆腐中蛋白质被微生物产生的 蛋白酶 分解.最终使小分子的 多肽 和 氨基酸 含量增加,因此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越久风味越佳.
考点: 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及其应用价值;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植物的组织培养.
分析: 1、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2、灭菌是指利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灭物体内外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高温杀菌可以破坏蛋白质、核酸等高分子化合物的活性,可分为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细菌培养过程中接种针、接种环等金属用具采用火焰灼烧灭菌,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气灭菌,玻璃器皿进行干热灭菌.
3、花药离体培养材料的选择:最合适的选择时期:单核居中期或单核靠边期.a.不选择单核期以前花药的原因:质地幼嫩,极易破碎. b.不选择单核期以后花药的原因:花瓣已有些松动,给材料的消毒带来困难.
4、腐乳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分解得越彻底,所以得到的短肽和氨基酸含量越高,放置越久,口味越佳.
解答: 解:(1)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细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有机磷农药 制成选择培养基进行分离:若想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2)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无菌技术).p分页标题e
(3)在月季花粉发育的过程中,只有某一个时期对离体刺激敏感,一般来说,在单核靠边期,花药培养成功率高.
(4)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要消毒,可以用沸水消毒,
(5)某兴趣小组将豆腐块灭菌,接种微生物后培养2天,加入适量食盐,经密封放置10天后制的豆腐乳.在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低,其原因是豆腐中蛋白质被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分解.最终使多肽和氨基酸含量增加,因此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越久风味越佳.
故答案为:
(1)有机磷农药 稀释涂布平板法
(2)无菌技术
(3)单核期
(4)沸水
(5)蛋白酶 多肽 氨基酸
点评: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花药离体培养,明确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植物芳香油的提取、花药离体培养,意在考查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的科学应用.
五、【选修三】:15分
30.请回答下列与设计试管婴儿有关的问题
(1)设计试管婴儿时为了提高成功率,需要获得多个胚胎,因此需要用 促性腺激素 来促排卵.
(2)卵裂在 透明带 (填“透明带”或“放射冠”)内进行,经体外培养发育成的32细胞的胚胎,叫做 桑椹胚 ,可用于胚胎移植.
(3)为了某些需要,需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鉴定.目前最有效最准确的方法是SRY?PCR法,操作的基本程序是:从被测的囊胚中取出几个 滋养层 (填“滋养层”或“内细胞团”)细胞,提取DNA;然后用位于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即SRY基因)的一段序列作 引物 ,以 滋养层细胞的DNA 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最后与SRY特异性探针出现阳性反应者,胚胎性别为 男 性.
(4)我国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即可利用人体细胞核移植等技术治疗人类疾病,在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时,可用微型吸管把位于 卵细胞膜 和 透明带 之间的第一极体一并吸出.
考点: 胚胎移植;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分析: 1、胚胎工程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胚胎,还需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产生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理论基础:哺乳动物的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规律.
2、治疗性克隆: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细胞和组织(皮肤、神经或肌肉等)用于治疗性移植.生殖性克隆:指将克隆技术用于生育目的,即用于产生人类个体.
解答: 解:(1)给良种母畜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促使其超数排卵.
(2)胚胎发育的卵裂期是在透明带内进行的,经体外培养发育成的32细胞的胚胎,形似桑椹,叫做桑椹胚,可用于胚胎移植.p分页标题e
(3)目前,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鉴定的最有效最准确的方法是SRY?PCR法,操作的基本程序是:从被测的囊胚中取出几个滋养层细胞,提取DNA;然后用位于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即SRY基因)的一段碱基作引物,以滋养层细胞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与SRY特异性探针出现阳性反应者,说明其含有Y染色体,为男性.
(4)治疗性克隆是指利用人体细胞核移植等技术治疗人类疾病,在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时,可用微型吸管把位于卵细胞膜和透明带之间的第一极体一并吸出.
故答案为:
(1)促性腺激素
(2)透明带 桑椹胚
(3)滋养层 引物 滋养层细胞的DNA 男
(4)卵细胞膜 透明带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核移植技术的概念及相关应用,了解治疗性克隆的过程;识记胚胎工程的操作对象、原理及相关技术,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六、【选修三】:15分
31.将番茄和马铃薯进行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于过程①的酶是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目的是去除细胞壁,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2)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生物膜的细胞器是 高尔基体 .
(3)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 植物组织培养 ,其中过程④相当于 脱分化 .
(4)要促进花粉细胞分裂生长,培养基中应有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两类激素.
(5)人工“种子”与自然种子相比,具有的特殊优点是 D
A.储运方便 B.培植简易 C.成活率高 D.保持亲本优良性状
(6)如果过程②的a、b细胞都是番茄细胞,那么更简单的得到番茄多倍体植物的方法是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7)假如番茄的某两种性状分别由A、a、B、b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A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所得F1,再自交得到F1,那么F2中出现AABb个体概率是 .
考点: 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番茄和马铃薯进行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其中①表示制备原生质体,②表示原生质体的融合,③表示再生细胞壁,④表示脱分化,⑤表示再分化.
解答: 解:(1)过程①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2)过程③再生细胞壁,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密切相关.
(3)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④表示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过程⑤表示再分化形成植株.p分页标题e
(4)促进花粉细胞分裂生长,培养基中应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两类激素.
(5)人工“种子”与自然种子相比,优点是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很方便运输和储存,更突出的优点是不会造成遗传性状的改变.
(6)如果形成c细胞的2个番茄细胞融合,得到四倍体,更简单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和幼苗,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
(7)A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所得F1,AaBb自交得到F2,F2中出现AABb个体概率= × = .
故答案为:
(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高尔基体
(3)植物组织培养 脱分化
(4)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5)D
(6)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7)
点评: 本题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组织培养、单倍体育种、杂交育种等相关知识,比较综合,提升了学生获取图示信息、审题能力,注重学生的重点知识的过关.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pJBqu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