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起点辅导 语文辅导 正文

耒耜的读音是什么

耒耜[lěi sì],象形字,中国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耒”是汉字部首之一,从“耒”的字,与原始农具或耕作有关。耒耜的发明开创了中国农耕文化。

基本字义

耒耜

[lěi sì]

基本解释

古代一种像犁的翻土农具。耜用于起土。耒是耜上的弯木柄。也用做农具的统称

耒耜的读音是什么  语文辅导  第1张

详细解释

1.古代耕地翻土的农具。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郑玄注:“耒,耜之上曲也。”

2.农具的总称。

《孟子·滕文公上》:“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清 谭嗣同《仁学》三六:“敌既压境,始起而夺其农民之耒耜,强易以未尝闻之后膛枪礮,使执以御敌,不聚歼其兵而馈械於敌,夫将焉往?”一说耒、耜为两种农具。参阅徐中舒《耒耜考》。

3.借指耕种。

唐 韩愈《寄卢仝》诗:“国家丁口连四海,岂无农夫亲耒耜。”明 宋濂《单氏先茔碑铭》:“单氏世以耒耜书诗为业。”

耒耜出现的意义

有了耒耜,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耕”和耕播农业。炎帝部落开始大面积耕播粟谷,并将一些野生植物驯化为农作物,如稷、米(小麦)、牟(大麦)、稻、麻等。后人将这些作物统称为“五谷”或“百谷”,并留下许多“神农创五谷”的美好传说。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改进以及野生动植物的驯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实现的。后人把这些成果归于炎帝,表现了人们对他的尊崇和对先祖的怀念。

随着耕播农业的出现,原始的天文、历法、气象、水利、土壤、肥料、种子等知识和技术相应产生。《白虎通》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杨泉理论》说:“神农始治农功,正气节,审寒温,以为早晚之期,故立历日”。在部落迁徙和拓展过程中,耕播工具和耕播技术很快传播到黄河和长江广大流域,并逐步形成北方以种植旱粮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的耕作习俗,就是这把拙朴的耒耜,在莽莽荒原上掘开了农耕文化的汩汩的泉流。于是,炎帝部落成为炎帝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始作耒耜”的神农炎帝,则是开创中国农耕文化的始祖。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edbdz.com/yuwenfudao/77465.html

相关文章

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目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