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八种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欲扬先抑、侧面(间接)描写、借景抒情、对比、照应、拟人等。
一、常见表现手法和作用
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如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作用: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衬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
作用: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欲扬先抑: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而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
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作用:与直接描写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通过比较,鲜明地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照应:语句、篇章间前后呼应。方式:①结尾与开头;②行文与题目;③后文与前文等。
作用: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拟人: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无生命的事物活跃起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主动性,新颖性和趣味性,便于作者托物抒发感情,提高文章的感染力;有助于读者对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增强语言的亲切感从而引起共鸣。
二、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怎么区分
表达方式是指表述特定内容的要素。表达方式随语言表达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现代写作学研究提出“表达方式”这一概念,表达方式的多种多样构成了交流方式的丰富多彩。就文章的写作方法而言,主要有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以乐衬哀,渲染,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照应开篇,点题,首尾呼应,讽刺,以声(动)衬静,对比等。
高考语文冲刺方法
在最后复习冲刺阶段,考生要进行一次关于语文知识、能力、素养及其对应考查点的盘点与自测,列好清单,全面评估,做到心中有数,应考有招。根据记忆的即时性来看,名句默写已进入最佳复习阶段,要抓好黄金时期,强化相关训练。语文能力的考查,最终归结于读写能力的考查。p分页标题e
阅读能力中,感知与理解力、分析与综合力、鉴赏与评析力是最重要的,文本类型虽千差万别,但解读文本的路径异中有同,对语言感受的道理也基本一致。要掌握规律性的东西,明白命题意图,了然干扰所在,知晓得分秘诀,理清诸如小说情节、环境、人物与主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散文的意境体味与聚散探析,诗歌的情景关联与虚实组合等,认清语言表达的实质与关键所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写作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力,无论写作何种文体,面对何种写作话题,对审题、立意、用材、结构、表达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不妨预设类型思路,优化写作设计。
阅读部分主观题答案的形成,要找依据,考生须树立“文本为王”的意识即母体意识,回归文本,筛选组合提炼,形成理想答案。书写简答题,得有要点意识,要点在前,简述随后;各要点的排列,要分得开、排得顺、扣得紧。对于经常出现判断失误的类型选择题,要补全知识,调整思路,形成策略,减少失误。保证基础问题的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