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志愿填报百科 正文

考生如何选择心仪的大学 选专业需考虑的因素

一、考生如何选择心仪的大学

(1)了解大学的真实情况

全面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如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过程,是属于本科一批还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属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学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有哪些,是否有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如何(院士、长江学者、教授的水平和数量等),总体就业率怎样,保送研究生或考研录取的比例如何,文理科的均衡情况怎样,等等。

(2)寻找适合自己的大学

要考虑两点:第一个是由考生平时的学习情况、高考考分情况、思想品德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其他情况等组成的自身竞争实力。无论哪个要素出现了缺陷,都会影响考生的整体竞争实力。第二个是学校的竞争实力。这虽然不是学校的综合排名,但是以综合排名为基础的,最终会反映到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上。最好掌握学校3-5年的录取分数线的基础上,再准确判断并预测学校当年的录取分数线。

(3)所选的大学要有梯度

有的考生在志愿填报表上,只报了1所或者2所学校。我国的现行招生政策是,前一批次的落榜一般不会影响后一批次的录取,院校录取到哪个批次就依据哪个批次所填报的志愿。提前批次录取的最大好处是增加了一次录取机会。对于本科第一、二、三批的考生,尤其是第一批次的考生,一定要知道"不报白不报,报了不白报"的招生录取规则。对于后续批次志愿,如果你不报,就浪费了一次或几次可能被录取的机会。高招报考中出乎考生与家长意料之外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不要以为自己分数高,就一定会在第一批次录取,而忽略后续批次志愿的填报。

(4)不能过于依恋大城市

大家都向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的重点院校,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要选择这些地方的学校,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竞争实力。自身竞争力很强的考生,当然可以选择报考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名牌院校和强势专业、热门专业,但这毕竟只是每年考生中很少的一部分。其他广大考生,则应将报考目光投向地方普通高校,在志愿填报中更加注重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教学水平。不能别人报哪里,你就跟着报哪里,要注重个性化的选择。

(5)第一志愿很关键

许多考生及家长名校情结很重,一心想进名校。高考志愿填报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是所报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能否抛档、能否录取。因为重点名校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一般都在百分之百,要一矢中的。如果你冒险搏高,不留余地,就会导致风险很大。如果将所选择的学校适当下降一个档次,还可将所选择的专业适当上升一个档次。

p分页标题e

二、选专业需考虑的因素

一、选择专业是首要任务

选择大学专业时,你的首要任务是根据你的目标及相关事项的优先度来做抉择。而大多数关于专业选择的建议都是假设你有特定的目标,或是告诉你应该优先些考虑什么。

甚至连你的父母也可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不适合你的事情或目标上。如果你的父母帮你出了学费(部份或全额),那么和家人因专业选择而出现冲突便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而这也是你必须面对的状况。

面对这种情况,你应该冷静下来,正视父母对你的关心,并合理地听取他们的建议。然而你要明白,大学专业不仅只是一个“专业”,同时也是你人生道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你进入职场前,你需要利用好你所学的专业,让其为你的简历增色。而如果你正在学习一些你并不感兴趣的知识,你可能很难有动力去取得成就(甚至是去上课)。所以这时候你需要扪心自问,“哪个专业是我的菜?”

这里有一些关于“如何与你的父母就专业选择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的建议。如果你的父母帮你付学费,同时他们想帮你一起选择专业,你可以考虑”妥协”,比如选择你俩都同意的专业、抑或选择双修、辅修。

为了能够选择一个有意义的大学专业,你首先需要弄清楚你想从大学专业中学到些什么。对于一些人来说,用专业来谋生是最重要的。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兴趣才是选择的关键。不同的人都自己侧重考量的因素,但大多数人都是需要在多种纷杂的因素下,仔细分析、权衡利弊,最终找到一个平衡点。

而这些因素将引导你回答“我到底该选择什么专业?”

以下是你在选择专业时可能需要考虑的一些因素:

1. 你的爱好

无可否认,个人爱好是在选择专业过程中的重要的一环。如果你厌恶你所学的专业,那么你会很容易地对学习感到厌倦和煎熬,并缺乏动力去完成课程。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定的兴趣。大学学习是你人生的一部分,甚至是连接你和工作的一座桥梁,经过多年的学习后,你难道不想运用所学的知识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吗?

尽管如此,人们对于自己专业的感兴趣程度,还是各有不同。对一些人来说,愿意在其特定感兴趣的领域做一辈子的研究,例如希腊和罗马军事史或是热带园艺等。大多数人则会有几个自己感兴趣并且想要从事的领域,比如说,我曾想要去艺术学院学习并取得艺术学士学位,但我也曾想主修生物或是英语(不过后来我主修了民俗学和神话学——未来也是如此)。所以,在我选择专业的过程中,最终的决定性因素并非感兴趣程度,因为我对我所考虑的所有专业都很感兴趣。而当我做出最后决定时,其他因素也起了作用。可见你的爱好会起一定的引导作用,但它们可能不是你选择专业的决定性因素。p分页标题e

当你去到大学后,你将会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到更多的课程,这时你很有可能会遇到一个新的感兴趣的领域。在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我选修了一些关于宗教和人类学的课程,然而就是这些课程让我最终选择研究民俗学和神话学。所以,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尤其是你刚进入大学的时候,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事物。

2. 你的才能

当你考虑如何选择你的专业时,你还应该考虑你擅长什么。

这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要选择在高中里最擅长的领域作为专业。一方面,你可能会在大学学习中发现自己新的才能——因为你在高中时没有学到过这方面的课程。另一方面,你”最擅长”的东西并不一定与你的其它目标,或是另外一些优先事项一致。

做决定的首要原则是:不要选择一个不擅长的专业。如果你整个高中数学成绩几乎都是“C”,那么选择数学专业(或者类似偏重数学的专业,比如工程学或物理学)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

而底线原则则是:在你所选专业领域中,你要有信心在大部分课程作业里都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3. 未来的就业能力

当你考虑如何选择你的专业时,最好先试想一下当你取得学位后,你的就业前景如何。你毕业后能找到工作吗?顺利还是困难?你是被工作牵着跑,还是工作主动上门来找你? 

这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你可以研究下哪些行业人才短缺,预测下未来更容易到工作的专业。而当下面临人才短缺的专业主要有护理、机械工程、各计算机科学学科、会计和金融、教育等专业。

除了研究短缺型行业,你还可以研究增长型行业。(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两个行业之间会相互交叉;增长型行业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工人工作,那么就会出现出现短缺!)目前处于人才需求增加的行业包括:护理和其他相关的健康专业人员、金融和数据科学。在这些行业中,有大量不同类型的职位可供选择,各类相关的专业都可能帮助你在未来更容易就业。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某一专业与某一工作或行业之间可能有关联,但也可能没有非常明确的关联。对于某些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以后将从事的工作,早已有了明确的答案。比如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将来会从事教学工作,而学习护理的学生则将会进入医疗行业......但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就业方向可能并不明确,比如传播学、社会学或公共政策专业的同学们以后将有许多行业可供选择。

因此,在未来的就业能力方面,不要只考虑你能胜任什么职位,因为行业变化可能只是在一瞬之间。多去思考你将在专业中学到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市场需求量。例如,随着数据在经济行业占领主要地位,与数据和数据分析相关的技能也变得越来越有价值了。这些技能包括统计分析、数据库建设和架构。如果你希望从事热门行业的工作,那么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专业就是个不错的选择。p分页标题e

还要一点需要注意,薪水和就业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老师的工资是出了名的低,但如果你真的成为了一名老师,那你可以放心,你一定能找到一份工作。

这一切对你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研究与选择的专业相关的就业前景。想想你将学到的技能和未来你可能从事的工作,并调查这些技能的应用前景。

虽然这样做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你无法100%精确地预测行业需求是短缺还是增长,但它仍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至少可以让你大致了解到:你是否能轻松地找到一份工作?你是否需要为工作付出更多精力?以及工作地点的变动性等。

除此之外,你所读的大学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你的就业。在常春藤联合会和其他排名靠前的学校就读的学生,无论他们的专业是什么,大多数学生都能找到工作(即使是那些与所学专业完全不相关的工作)。而在一些排名并不靠前的学校,情况就不一样了,相比于其他热门的市场领域,这些院校的毕业生甚至在非热门的市场领域找工作也比较困难。

4. 未来收入潜力

考生如何选择心仪的大学 选专业需考虑的因素  志愿填报百科  第1张

当你考虑如何选择一个专业时,你可能还需要考虑一下你未来想赚多少钱。未来收入并不能精确计算的,但思考这一问题仍具有很大意义。如果你向往中高薪收入,那么你就要对自己的兴趣现实一点:例如想教育和社会工作这类的工作通常薪资都比较低,所以这类专业可能并不是你的最佳选择。相比之下,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等专业的薪资前景更为比较乐观。

你可以先在网上查询许多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的工资数据。从Payscale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和以金融为中心的专业占据了高薪专业的榜首。当然,这里面还包括助理医师和政府方面的工作。与之相比,薪酬最低的专业则往往集中在教育、服务、畜牧、宗教研究、以及社会福利和咨询上。

但职业中期的工资数据及行业平均收入,不一定能说明全部情况。一方面,同一职位的工资收入差异也会很大,比如大部分平面设计师收入都很低,但小部分高收入的平面设计师,却可以轻松拿到六位数的薪水。你不能不切实际地认为你一定能成为行业中收入最高的人,但你也可以大概预计到自己至少在什么时候能拿到更高的薪水。

很大程度上你的工资高低与否取决于你是否读研。举例来说,心理学的本科毕业生薪资很低,但心理学研究生毕业后的薪资水平则会大幅增长。所以,如果你打算以后还要继续读研深造,在你选择专业时一定要把这点考虑进去。

在你考虑专业及就业方向的时候,可以使用PayScale和Glassdoor这类的网站来查询各专业收入潜力,供自己参考分析。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很难仅根据你的专业来精确预测到你未来的薪水。但事先的行情研究能够让你保持一个客观现实的心态来看待学习和工作,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p分页标题e

5. 特定的职业兴趣

当然,你可能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具体的目标,比如说想成为一名天体物理学家、医生或律师。部分(但不是全部)专业技能型职业需要你学习特定的专业,或者至少需要进行特定课程的学习和培训。简单来说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工程师,你就必须获得工程学位。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医生,你需要先达成就读医学院的标准条件,否则你便需要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去完成一个医学预科项目。但有些职业并不需要你完成特定的专业课程,比方说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记者,那么有很多专业都可以成为记者的敲门砖。如果你认为你可能想上商学院或法学院,那么你选择在本科专业的领域时,也会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如果你已经有一个非常具体的目标,明确知道自己需要走一条特定的学术道路,那专业的选择便是你第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如何选择专业:大学前

到了大学后,你将会遇到很多非常棒的机会来改变你对专业的固有印象,你还会接触到很多你以前从未考虑过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得到成长和改变。在进入大学之前,你仍然可以做一些事情来帮助你选择专业。

1. 尽早开始探索属于你的专业道路

你的高中日程可能都被数学、科学、英语等科目给填满了,变得十分得紧凑。这也意味着,留给你选修课的空间并不多。但是你仍然可以做一些事情,来探索不同的学术和职业领域:

l采访与追踪:采访、追踪一名你认识并且从事着你感兴趣的职业的成年人。这是一个能让你弄清楚你到底想学什么的好方法。咨询他们从大学到今天的职业生涯是如何度过的,因为大多数人都在职业的道路中不断探索,直到某天或许他们竟然从事着与最初所学完全不同的职业!

l阅读书籍和文章:当你选择大学专业时,阅读各类型的非小说类书籍和文章,也能帮助你找出自己在学术上的兴趣所在。你觉得哪些话题特别吸引你呢?又有哪些话题让你觉得无聊到打哈欠呢?这些都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关于你未来想要研究领域的线索。除了文字之外,播客(Podcasts)也是另一个你可以利用的好资源,你可以在做家务或者空闲的时候听听里面不同领域的主持人对事物的不同见解与看法。

l夏季活动:夏日是探险的好时机,你可以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季节里去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上。你可以借此绝佳的机会,投入到那些平日你在学校没有时间探索的科目上。去实习、参加夏令营活动、去社区学院上课、加入志愿者活动等。又或者说,在植物园做志愿者、上一门摄影课、参加机器人训练营......夏季总是充满了无限机遇!你可以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去挖掘自己的兴趣与爱好。p分页标题e

l参加当地大学举办的讲座和活动:如果你住在学院或大学的附近,你可以多去参加他们的公开讲座和活动!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你以后想从事学术性工作,你可以借此机会听听教授们谈论他们的工作,并借此引导你思考。

综所上述,虽然你在这个阶段只能做些表面的探索,但请不要为选择大学专业而感到太过恐慌。高中是需要冲刺学习的阶段,当你上了大学后,你还有更多时间去继续探索你感兴趣的东西(并且探索兴趣这件事会贯穿你的一生)。做好你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对可能接触到的课程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和深度学习的欲望。

2. 如果你有一个特定的长期目标

如果你确实有一个非常具体的长期职业目标,而这又需要在学士学位时(如工程、教学或护理)进行特殊职业教育的话,那么你在高中的时候,就必须更谨慎地选择专业和学校了。

如果你已经知道你对某个特定的专业感兴趣,最好去申请在这些领域上有优势的学校。在众多学校里,你还需要专门申请某个专业或学术领域。

虽然你应该继续探索并保持开放的心态,但在工程或护理等竞争激烈的院系里转到其他院系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反之则比较难。可见,申请这些院系似乎是个不错的决定,如果你以后想要改变主意的话,可以轻松地转到其他院系继续学习。

3. 明智地选择学校和专业

因为我们已经有很多关于如何选择大学的建议,所以我在此就不反复讨论了。但是当你选择学校时,你应该记住以下与选择专业相关的原则:

你对自己的兴趣越不确定,你对所选学校的灵活性要求就越高。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学什么专业,那么选择一个入学就必须选择专业的学校,并不是一个好主意。这时,你最好选择一所至少能让你能探索两个学期的学校,然后再去申请你想就读的专业。

如果你非常确定你要选择的专业,你也应该考虑到:如果你改变主意,会发生什么情况。如果你选择了某所学校,该校仅在一个专业上排名很高,而其他专业排名很差,如果你想从该校的强项专业中转出,你要转去哪里?你会选择转学吗?或者你是否愿意在该校非强项专业中完成学业呢?又或是,你非常地自信,你是绝对不会改变主意的!同样的,这也适用于选择艺术类学校:如果你到了那里,发现整所学校都不适合你,那么你唯一能选的通常是转学(至少在大学里是这样,如果不是完全不同的两所学校)。有了确定的方向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不去思考后续的发展情况,这同样也是你应该考虑到的问题。

三、如何选择专业:大学期间

而当你进入大学后该如何选择专业呢?下面是我们给你的六个建议:p分页标题e

1. 了解你所在学校的流程

首先你要做的是确定学校申报专业的流程及时间表。你需要知道你还有多少时间来考虑选择什么专业,以及如何一次性通过专业申请。请注意,在一些学校里,不同专业的正式申报截止时间可能不同,所以一定要调查清楚。

当然,如果你已经申报成功了一个专业,并已成为该专业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弄清楚转专业的流程,以防某一天你需要用到它。

2. 继续探索

现在你已经是真正的大学生,你将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不同的潜在学习领域。当然,你的课程作业也可以让你调研感兴趣的科目和知识领域。但你也会有机会通过参加校园活动、讲座及与人交流来探索。许多院系专门为未来可能进入本专业的学生举办开放日和其他活动。尽量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去做任何看起来有趣的事情。

注意一点,网上有很多关于“选择大学专业”的小测试,可以让你进行测验。有些大学甚至有自己的“如何选择专业”小测试,比如马凯特大学的专业小测试,或者芝加哥洛亚拉大学的专业小测试。虽然“如何选择专业的小测验”对于获取择业方向是个有用的方法,但是你需要对你发现的任何专业做额外的研究。你要确保“我应该选择什么专业?”的测验中所反馈的信息是准确的,并且里面给出的专业建议是与你的目标及相关因素保持一致的。因此,这类专业小测试只是有用的辅助工具而已,因为它们并不能成为你职业生涯中的方向盘。

3. 制作多样化日程表

很多同学会在第一学期花时间将部分通识课程任务完成。如果可以的话,试着用这些任务性的课程来探索你可能感兴趣的学术领域。如果你可以灵活安排课程来满足学校要求,那就选你感兴趣的系教授所开授的课程吧,多学科的课程也适合这样做。大一的时候,我参加了一门关于浪漫文学的性别研究和英语课程,另外还参加了一门关于佛教的东亚研究与宗教课程。这两门多学科的课程都为我的兴趣发展提供了有用的帮助,加深了我对该领域的理解。

即使你对你的通识任务掌握度不高,也试着把你的任务,看作是一次去探索你从未领略过该领域美妙的冒险旅程,而不仅仅是一些需要费力去完成的东西。这可能会有助于你缩小选择大学专业的范围。

4. 与顾问见面

我在这里广泛使用“顾问”这个词。在你的生活里,你会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人,他们中可能就有一些个人可以提供关于选择专业的宝贵意见。学校可能最少会给你指定一个导师顾问,咨询导师顾问肯定是有用的,但你也可以向那些相关人士(你感兴趣领域的专家)请教。

包括:

l部门顾问:大多数院系都有顾问与学生沟通。当然,他们可能试图拉你进他们的院系,所以他们所给的信息会有偏向性。但你仍然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关于课程要求、院系结构、研究机会等等。p分页标题e

l同学顾问:你感兴趣专业的在读学生,他们可以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且告诉你该专业真正的优点和缺点。他们可以告诉你如果要学该专业做什么准备,比如课程负荷、建议、班级规模、教学质量、以及其他影响你体验的事情。你应该和该专业高年级的学生谈论下他们目标与下一步计划,这可以帮助你了解近期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未来可能的就业去向。

l校友顾问:利用好你学校内的校友社群。你可以和那些从事着你感兴趣职业的校友多谈谈,问问他们学了些什么,他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你也可以和你正在考虑的专业中的毕业生谈谈,问问他们对这个专业的看法。大多数学校都有校友名录网站,上面有他们的联系信息。虽然有些毕业生可能太忙,没有时间和你交谈,但大部分校友还是会接受你的邀请。有些学校甚至有导师项目,你可以找到一位校友导师,也许他恰好就是你感兴趣领域的工作专家呢。

5. 不断优化各类择业因素

保持思考,想想你到底想从专业中得到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围绕着的各类因素可能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当你在大学里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和经验时。因此,继续调查和研究你未来可能想从事的行业、职业、以及想取得的技能等。不要停止思考,这些对你来说非常重要的事。将你对未来专业,职业的想法,以及你的目标等记录下来,以后可能会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

6. 合理看待所选专业的缺点

每个专业都有一些缺点,重要的是,你要合理看待潜在专业的负面影响。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问题:

l 该专业课程设计的人数规模是多少?如果你喜欢小班上课,但你却被要求参加许多大班课程,那么你可能很难充分吸收这门课程所有的知识。

l 指导员怎么样?指导员是否平易近人和思想开明,又或是很难相处?

l 院系就业工作做的如何?当学生要找工作或是读研时,该院系是否提供足够的支持?

l 该项目有多少声望?在某些大学里,不同项目之间的声望值差异很大。

你可以通过与在校生或毕业生交谈来获取大量相关信息。你也可以自己先行研究,比如项目的声望和就业安排等。当然你也需要知道,缺点肯定不是你放弃该专业的理由——当你选择大学专业时,它们只是你需要注意的事情。毕竟,没有哪个专业是完美的。

四、选择大学专业时出现的特殊情况

在本节中,我们将讨论一些关于选择专业时出现的特殊情况,包括在大学里转专业,双修(和辅修),以及创造属于自己的专业(InVisor小编提示:国外很多大学都可以让学生自由设计属于自己的专业,选择性、灵活性更强)。

1. 转专业

p分页标题e

你怎么判断在大学里转专业对你来说是件好事?没有硬性规定说,什么时候换专业才好,但是下面有三个问题是你需要思考的:

①你有多坚定?

如果你觉得你并不喜欢现在所读的专业,但你又不确定是否要转专业,此时最好先休息一段时间,再做考虑。在休息的这段时间里,你可以通过实习、访问调查、上慕课、阅读和做其他勘测性活动来找到你真正想要的东西。否则,你可能要花上几个非常昂贵的学期,一边在校园里徘徊,一边琢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如果因为你每学期都换专业,导致最终花了七年时间才拿到学士学位,这么做是没有意义的。

②你是否快要拿到学位了?

如果你是一名大四学生,并且/或者即将完成你的课程,那么继续完成你的学业,并在任何你感兴趣的领域继续研究学习可能是最有意义的。换句话来说,在大学转专业并不总是最好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在学校学习6年后,拿到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要比在学校学习6年,最后只拿到学士学位更好。大多数领域确实为刚进入该领域的学生提供了研究生学位,而且通常来说,你可以在硕士学位时要求拿比学士学位时稍微高一点的薪水(虽然这种情况并不是一定的)。所以,你要研究一下你读研究生的前景。

③学习成本有多高?

记住,无论如何,你都无法收回那些你已经投入的学习成本。采取行动保护你已经花费的东西被称为沉没成本谬误。所以如果你不需要花更多的钱去换学位,也没什么不好的。

但正如我们上面所说,如果”完成一个不同的学士学位=你现在的学士学位+你真正想要的硕士学位”,两者花费相当。那么读完学士学位,然后再攻读硕士学位,这可能是更好的花钱方式。但是你需要在你想要的新领域里,对学士学位和初级硕士学位的相对投资回报率做一番研究。我们在分析什么时候值得在这里获得硕士学位时会更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

2. 双专业和辅修

你在为两个完全不同领域之间的舍与得而左右为难的时候?双专业可能是你最要的答案。如果你有兴趣实现这种可能性,下面这些事情你就需要想清楚:

l你需要用各种方法去把不同专业结合在一起吗?某些学校允许申请双专业,但要求学生把这两门专业以某种方法结合到一起学习,一般来说会通过论文或其他方式进行。如果你真的对两个专业都很感兴趣,那么你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特色,而不是强迫。当然,有些双专业可能比其他双专业更难结合:宗教和历史?不错!数学和英语?嗯......有点分道扬镳。

l你能放弃某些课程或一心二用吗?你能根据两个专业之间的相关性,计算它们的课程吗?这可能比较难执行,但值得这么做。而且,如果你是双专业(通常是系里的选修课),有时候系里会让你放弃一些任务,这使双专业学习的难度降低了。p分页标题e

l你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吗?由于课业的增加,你需要对你自己的时间表进行优化。你还需要提前做很多准备,以确保你能满足两个专业的所有要求。双专业的学生在校园里多花一个学期的时间来完成学业,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因此,如果你担心多交一个学期的学费,那么确保你能及时完成所有事情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如果双专业课程过于繁重,或不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另一种兼顾多样化兴趣的方法是将它们分主辅进行。一般来说辅修通常要求在一个特定的学术领域上学习4—6门课程,最后会体现在你的毕业证上。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以此来打造不同领域的基础,既不要求必须通过,也不像双专业一样那么难。

但是,就如同双专业一样,如果你想进行辅修,仔细规划未来是很重要的。实际上,我离两个不同的辅修只差一节课,但是由于我计划的不太好,所以我两个辅修课都没有上。因为我主修课的最后一节课与我每个辅修课的任务相冲突了。

3. 创造自己的专业

有些学校允许你设计自己的专业。在大多数允许这样做的学校里,都需要你有一个非常具体、完整的专业规划。所以你不能用这个选项来规避选择课程。相反,对于那些非常清楚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并希望强化自己某个方面的人来说,这才是最好的选择。我认识一些人,自己设计自己的专业,像是研究全球移民和气候变化等问题。这些都是非常独特的课题,让他们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专业。

有些学校确实允许你主修一些非常模糊的东西,如“文科”或“人文学科”。这些课程的学习往往没有什么要求,在课程设置中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虽然这可能很有吸引力,但你确实看起来有点像漫无目的业余爱好者。(无论是对雇主还是研究生院)。

五、打破思维的墙壁:你的选择是专业,但不是你的命运

虽然你不应该轻率地选择一个大学专业,但也不要让这个决定的压力使你无法前行。

思考“什么样的专业适合我?”或者“我应该选择哪个专业?”这样的问题是很棒的。但是,如果你正在思考“如果我以后改变主意,永远被这个专业困住了怎么办?”或者“选择错误的专业会毁了我的生活吗?”的话......

同学请你先深呼吸,冷静下来。你选择的专业确实会你的职业生涯产生一定的影响,假设其他情况的做法并不现实。但是,它绝对不会把你的整个人生都锁在一个特定命运的笼子里。

以我的个人经历来说,我主修民俗学和神话学,毕业后在健康保险行业工作,之后获得了公共卫生硕士学位。我一点也不后悔我所选择的专业,我仍然认为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但这显然也不是我学术和职业生涯的决定性选择。但它并没有逼迫我走上一条永远固定的道路。p分页标题e

事实上,你很难准确地预测某个学位会导致什么样的职业生涯。日新月异的社会里,当你毕业的时候,就会有新的职业出现,而这个职业所你在上大学时并不存在的。(当然,许多稳定的工作,如老师,还是会继续存在的。)

你要遵循的底线是:虽然你应该深思熟虑地选择一个专业,但你不应该担心你选择的专业会把你锁定在一个你永远不能偏离的特定生活轨道上。不要被你可能做出”错误”决定的想法所困。无论你的专业是什么,你都会在大学里学到有价值的技能——甚至更多。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edbdz.com/zhiyuanbaike/25458.html

相关文章

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目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