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分数线和学校分数线的区别
高考分数线是指批次的录取分数线,这个分数线的形成是根据当年考试难度、参与高考人数、一级考生答题水平而定,并不是学校的实际录取分数。高考分数线通常在出成绩后的几天内公布。
学校分数线又称为投档线,投档线是由考生决定的,不是由考试院确定,更不是由学校确定的。对于学校来讲,更无法事先确定分数线,都是由考生先填报志愿,然后再由学校根据成绩从高到低进行选择录取,形成了各校的最低投档线。因此学校分数线只会在报考志愿结束后才会出现。
二、如何有效利用高考分数线填报志愿
考生可以用公布的分数线与往年分数线对比,在减去与目标院校的差值,来判断自己被目标院校录取的几率。
例如去年的高考分数线在485分,目标院校去年的录取分数线在505分,分数差值在20分。而今年公布的高考分数线是462分,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绩在482以上就有可能进入目标院校了。
但是仅凭分数判断准确性还是有所偏差,考生应该结合自己的位次和目标院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报考。
三、报志愿的注意事项
“冲”两个志愿。六个志愿次序前面的两个冲往年录取平均分的高校, “冲一冲”一定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要“量体裁衣”,同时“冲”院校的前提是不考虑所学专业,只考虑学校的“名气”,相对应地投档后专业满足率大大降低。考生查找自己位次处于院校近三年录取最高分对应的位次及最低分对应的排位之间的院校,再结合平均线差均值划定院校范围。
“稳”两个志愿。选择志愿次序中间的两个,重点考虑专业、兴趣及自己比较满意的高校,选择往年平均线差均值和最低录取分排位与自己现有成绩及位次相当的院校。
“保”两个志愿。最后两个志愿,一定要综合考虑考生满意度、兴趣爱好、专业、地域及规划职业等,选好保底学校,为自己志愿的录取上好最后一道保险。如果填报不当,考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个批次的录取。当然选择时也要考虑自己成绩位次,不要太低于自己的理想值,避免“高分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