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 AI算不了你的未来
近日,随着高考成绩陆续公布,考生的志愿填报也拉开序幕。如今,志愿填报早已成了一门生意。在志愿填报“市场”上,从小规模的私人一对一填报辅导业务,到大厂、平台推荐的AI算法志愿指导,各种志愿填报业务让人眼花缭乱。
这其中,一对一填报指导还好理解,大厂入局布点的AI算法真的靠谱吗?市面上,此类依托所谓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志愿填报网站或软件五花八门,收费多在数百元左右,其中不乏有大厂背书的小程序或APP。
通常情况下,考生只需要按照要求填入所在省份及考分,填报系统就会根据算法给出推荐学校,并给出上线概率。但实际上,填报系统的运算逻辑和数据储备,均来自各地教育部门和院校给出的公开数据,考生和家长可以从官方渠道免费获取,平台的优势更多在于用算法做了数据整合和可视化呈现。
所以,在此意义上,所谓的AI算法软件,只是数据分析的工具,会结合过往数据做概率性预测分析,可以参考但不能过分依赖。如果过度迷信这种预测,则会造成风险。
一方面,AI志愿填报软件本身的质量良莠不齐,难以保证其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比如有用户就曾投诉,根据某款软件预测,其填报的前六个大学的上线概率本都应在70%以上,结果一路滑档,最终只录取了保底学校。该用户也因为迷信软件,自食了苦果。
另一方面,AI预测只是纯工具性的数据分析,高考填报则涉及到更为复杂的因素,包括人的心理、社会舆论、招生政策、学校动态等等,本身很难做出精准的预测。更何况,软件的预测也会影响实际的录取情况,比如有的软件推测出某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很低,就可能会出现很多考生报考这个专业,反而会把分数抬高,形成传统的“大年”现象。
因此,过分依赖AI填报志愿,风险很难预料。纵使一些软件有大厂背书,也不能完全把填报工作交给机器。
除了市场上流行的AI填报,高考志愿填报的生意里,还有收费高达数万的“一对一VIP指导”。此类辅导,有的也存在信息提供不准、政策解读不精、违规收费乃至诈骗等问题,家长和高考都要深入了解,谨慎购买此类服务。
高考志愿填报对考生和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做出最终的志愿填报选择前,还是应该多咨询志愿学校、多和自己更信得过的亲朋师友沟通了解,同时尽可能地从官方渠道获取数据,进行参考。
无论在政府、高校还是社会层面,每年对高考志愿填报都有相应的辅导支持。比如,各地每逢这个时期都会举办招生专场,在现场可以进行一对一的精准咨询辅导;高校和高中也会专门派出师资开展志愿辅导服务,为考生答疑解忧。考生和家长可以抓住这些机会,获取有用信息,在综合研判后理性填报。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