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是从我们出生开始就需要做的事情,选择一个好的大学很重要,选择一个好的专业更加重要,因为这会影响自己一生的职业道路。如果进入大学之后,发现自己的专业并不适合自己,也不适合未来的发展,那么在大学里可以转专业吗?如何转专业呢?转专业申请条件有哪些?本文小编整理了一下相关内容,一起去看看吧。
一、南昌工学院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转专业:
(一)学生确有特长,转专业、转学更能发挥其特长的; 这种情况一般要求你大一第一学期绩点高,成绩好。学校会有转专业机会,需要面试。
(二)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诊断确认,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或其他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学习的;
(三)经学校认可,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或不转学则无法继续学习的;
(四)本科学生学习确有困难,要求转入专科学习的;
(五)根据就业形势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学校认为确实有必要调整少量学生专业的。
二、南昌工学院有哪些招生专业
学科门类
专业类
专业名称
修业
年限
所属院部
三、南昌工学院奖学金设置情况
南昌工学院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资助项目资助金额资助人数或比例国家资助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8000元全国每年共奖励6万人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约占3.3%国家助学金每年:一等4400元;二等3300元;三等2200元约在校生的20%国家助学贷贷款根据学费加住宿费确定,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无限制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根据征兵部门下达名额确定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就读本省院校的新生每人500元,就读省外院校的新生每人1000元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布等情况确定,全国共资助约20万人绿色通道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暂缓交纳学费。入学后,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无限制地方政府资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补助金一次性1000元/人诚实守信、自愿申请、公开公正、属地管理、专款专用校内资助校内奖学金学校奖学金每学年:一等800元;二等400元;三等200元10%(一等2%,二等3%,三等5%)突出贡献奖300-2000元/项,可一人多项无限制新生奖学金新生特等20000元/人;一等10000元/人;二等5000元/人;三等2000元/人。100万勤工助学固定岗位:每月约600元;临时岗位:每小时12元。
无限制临时补助一次性发放500-4000元无限制学费减免减免2000—6000元无限制校内助学金学校助学金一等2000元/人;二等1000元/人;三等500元/人35万新生助学金特等10000元/人;一等6000元/人;二等4000元/人;三等2000元/人无限制四、南昌工学院简介
南昌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中共七大代表、江西省委原书记傅雨田等一批老同志创办于1988年的民办赣江大学。1998年学校更名为赣江专修学院;2003年学校更名为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同年被教育部选定为“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2011年4月,经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设立南昌工学院,成为普通本科院校。201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学校被江西省教育厅列入硕士学位授予建设单位。学校现为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江西省人民政府首批“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中国社会组织评估5A等级院校。
学校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占地面积1183亩,校舍建筑总面积86万余平方米,校园山水相依,风景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备,2020年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学校设有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艺术与传媒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有58个本科专业和26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和教育学等8个学科。p分页标题e
学校现有在校生2.5万余人,教职员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6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840余人,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海外高端A类人才、青年*等荣誉的教师达70余人。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7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91万册,电子图书113万种。共有江西省汽车零部件数字化制造工程实验室、江西省智能楼宇网络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级众创空间、南昌市DME光电工程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等22个平台。拥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个。升本以来,完成省部级纵向项目(课题)300余项,发表论文(出版专著)3000余篇(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00余项。
学校开设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和“1+X”人才实验班,通过实施科教协同育人计划、产教融合育人计划、校企合作育人计划等助力学生特色发展。学校毕业生以爱岗敬业、基础扎实和技能突出获得社会和用人单位肯定。2011年以来,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1500余项。学校连续9年荣获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学校和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秉承“育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持“学科引领、本科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以职业技术为核心,以制造业为重点,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培养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强、具有时代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