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考动态 专业库 正文

冬至的来历和风俗 冬至相关古诗有哪些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净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魏晋时期,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明清两代皇帝的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也是在冬至这天举行。

《冬至》

唐 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江南冬至和人怀洛下》

陆龟蒙

昔居清洛涯,长恨苦寒迟。

自作江南客,稀迟下雪时。

有烟栖菊梗,无冻落杉枝。

背日能寻径,临风尚覆棋。

鸟声浑欲转,草邑固应知。

与看平湖上,东流或片澌。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冬至的来历和风俗 冬至相关古诗有哪些  专业库  第1张

杜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

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

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感怀》

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冬至》

王安石

都城开博路,佳节一阳生。

喜见儿童色,欢传市井声。

幽闲亦聚集,珍丽各携擎。

却忆他年事,关商闭不行。

《冬至霜晴》p分页标题e

杨万里

油帘雪白日华红,老子良图策俊功。

自晒绵裘并衲裤,谁知衣桁是薰笼。

绝怜寒菊枯根底,留得残霜过日中。

旧说冬乾年定湿,试将今岁试南翁。

《水调歌头(冬至)》

汪宗臣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

九寸律初裁。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

谁合又谁开。

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冬至》

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edbdz.com/zhuanyeku/288705.html

相关文章

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目录
 1